《消费社会》是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让·鲍德里亚于1970年撰写的经典著作。该书以消费问题为中心对西方社会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揭示出
资本主义如何刺激消费欲望、控制消费行为并实现对人的规训。该书包括“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性与休闲”和“论当代异化或与魔鬼协议的终结”四章内容,具体从消费意识、消费需求、消费行为等方面论述异化现象和分层现象,试图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活中的新型支配关系:物不再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存在,消费者成为被“全套的物”强暴的对象。最终得出“消费社会中广告、传媒等打造的虚假幻象终将导致真实性死亡”这一悲观论断。从理论价值上来看,该书既是对西方异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
卡尔·马克思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说”理论的超越。
创作背景
自20世纪早期,经济的集中和新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社会的大批量生产能力,生产已经不再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因此,
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由生产型社会转向为消费型社会,资本主义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操纵消费、创造人对新的知名商品的需求中,符号价值领域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让·鲍德里亚受媒介文化和
结构主义的影响,开始涉足技术和文化理论领域,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影响之下,结合
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展开的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分析。
内容介绍
物的虚假丰盛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呈现出物质丰盛的表象,而物品堆积是“丰盛”最基本也是意义最深刻的形式。在《消费社会》一书的开篇,鲍德里亚说道:“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因此,物质不仅是丰盛的,而且包围着、牵引着社会中的人,使人们容易沉溺于现实满足的幻象中,而无法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单调和平庸、社会结构中的匮乏和不平等。在此之上,
让·鲍德里亚还揭示出增长的恶性循环和浪费的社会作用。
大众传媒与休闲
大众传媒在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鲍德里亚认为大众传媒和广告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推销,而是将商品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大众有一种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的感觉。其次,现代媒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创造了一个符号世界,媒介作为广告的载体向大众传达的是商品蕴含的符号价值。
鲍德里亚通过对时间的分析得出了休闲的概念,休闲就是对自由的支配。在该问题的探讨上,
让·鲍德里亚表现出悲观的倾向,认为社会中的休闲也被消费逻辑所梏。休闲本身是一种人不受物质等客观条件影响的状态,是自由的生存和自我存在的本真。但在消费社会中,时间进入到价值交换体系中,休闲时间跟劳动时间都像商品一样被购买、被消费,失去其自由和本真的原始形态。另外,休闲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社会区分价值,休闲时间的分配和使用的不平等体现出阶级差异。拥有更多休闲时间的人总被认为是上层阶级,拥有更少休闲时间的人则总被认为是下层阶级。因此,每一个成员都会为此努力,获取更多休闲时间,以彰显自己的阶级地位。
当代异化与虚假幻象
该部分是《消费社会》最后一节的内容,也是该书的结论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
让·鲍德里亚以
德国著名默片《布拉格的大学生》为例辅证消费异化问题。在对这部电影的论述中 ,鲍德里亚分析到,当大学生把自己的影子出卖给魔鬼时,影子便成为一种商品,成为人身体中被异化的部分。然而,作为人身体的一部分,当它被人为地从身体中分割出来并被消灭之后,人的身体本身也会随之消亡。不仅如此,鲍德里亚想借此表达的是一种
悲观主义,认为商品终有一天会成为一种存在,建构起虚假的幻象来混淆真实,并由此毁灭自己和社会。
学术思想
消费异化
符号消费情景下的消费异化存在以下表现形式:第一,消费意识异化,
消费主义盛行。消费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不再作为满足需要的手段,而是成为平等与幸福的象征。就国家而言,消费也愈加得到重视。国家通过建立信用制度鼓励消费,通过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并刺激再生产。第二,消费需求异化,对物的需求转变为对符号的需求。消费不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开始具备文化意义。符号消费消费的不是物而是关系,其实质在于通过消费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而获取身份建构的意义,从而实现对结构的区分。从这一点上来说,消费需求与消费意识是相悖的。第三,消费行为异化,出现非理性特征。消费行为最初以获取物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具有明确的理性特征。但进入消费社会以来,符号价值已经取代使用价值,时尚尺度、审美尺度、广告话语的尺度成为新的判断标准,它们无休止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并且使其永远得不到满足。第四,消费主体异化,作为消费者的人不再有主动性,丧失主体意义。消费社会中的人们被无限的符号包围,从未直面过自身的需要,逐渐丧失理性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
消费品的普遍化
资本主义的第一重逻辑可被称作“消费品的普遍化”。在资本主义的控制下,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已成为消费品,不仅是物品,包括人的身体、心理、观念等也都成为被消费的对象,或者说只有成为被消费对象的存在才具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中的存在都是消费品,而消费品所处的社会也可以称为消费场域或消费社会。
符号运转与控制
让·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剖析立足于符号批判的视角。在鲍德里亚看来,现代消费社会已然不仅仅是物品丰盈的社会,它更试图作为一个主动性的主体操控人的消费活动,其最核心的概念便是“符号”。因此,可以说物与人的关系已然转变为符号与人的关系。从
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消费作为一种主动的、以符码编码组织起来的结构而存在,符号的变化关系导致了消费差异性的产生,这种消费差异性之间的关系又形成了具体消费品之间的系列关系。因此,不同的消费品代表不同的符号意义,不同的符号意义又昭示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在
让·鲍德里亚的论述中,丰盛社会的幻象被匮乏和不平等的现实打破。
个性化与强迫性消费
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人对个性的追求,而个性的获得就在于自己消费的物品不同于他人消费的物品。联系
资本主义的第二重逻辑,可以发现,资本主义下符号对消费的绑架和控制被“个性化”这一积极意义的词掩盖了。表面上,人是为了追求“个性化”而主动选择消费;但在深层次上,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标准,在这种外在结构的驱使下,人们不得不选择消费行为。
真实性的消亡
让·鲍德里亚认为广告制造的资本主义消费总体性是由“伪事件、伪历史、伪文化”构成的世界。也就是说,广告缔造的消费社会是虚假的生活情景。关于商品走向死亡的论断,让·鲍德里亚在《
物体系》一书的最后已经提出。他强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生颠倒,生产的目的正是实现商品在消费中的死亡。在本书中,鲍德里亚对真实死亡的论述更加详细,他从日常生活中时尚对人的支配入手,以时尚的“死亡”来描述时尚的快速更迭。但是,鲍德里亚对“真实性的消亡”这一问题最详细的论述蕴含在其后期的拟像理论中。
影响与局限
意义
第一,
让·鲍德里亚将视角从物的批判转向符号的批判,进一步发展了西方异化理论。让·鲍德里亚认为,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人们在符号的包围中失去了理性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人和消费都被异化了。同时,消费社会又处于异化符号的统治之下: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存在使人们时时刻刻都受到符号的包围;另一方面,传媒又在不断通过符号驯化大众,并且这种异化已经从物的领域进入到符号领域。因此,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从商品拜物教批判过渡到了符号拜物教批判,推动了西方异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消费社会》一书的论述实现了对
卡尔·马克思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说”理论的超越。
让·鲍德里亚提出商品的符号价值,对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消费无限性问题做出了合理解释,为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开拓了
符号学领域,这也正是经典政治经济学所忽视的问题领域。
局限性
第一,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当代
资本主义下的消费社会进行深刻的批判,但这只是一种话语层面和情绪方面的表达,仍然缺乏实质性的和实践层面的措施来改变异化的消费社会。他在《消费社会》 一书结尾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切超越异化的理想解决方法都被无情击碎。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它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它是商品社会的结构本身。”由此可见,
让·鲍德里亚并未就如何超越异化得出具体的方案。
第二,鲍德里亚认识到符号所表征的身份或等级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但却没有追溯导致社会关系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即社会经济制度。因此,可以说,鲍德里亚始终在
资本主义的范围内批判资本主义,并未对资本主义实现真正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