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论》(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是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也是其第一部著作,同年在巴黎出版。涂尔干持功能主义的思想,认为社会是多元的、由部分组成的,为了维持社会整体的协调与运转,必须达成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和联系的建立则依赖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论》的中心思想是,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在该书中,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社会分化”等
社会学概念,对历史发展中的社会进行“机械团结社会”与“有机团结社会”的二元区分,围绕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反常形式三个主题展开全篇。
版本信息
1893年,法文版《社会分工论》在巴黎出版,后被译为英文、中文等多种文字译本。1935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王力翻译的中译本;200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
渠敬东翻译的中译本,ISBN:9787108014054;20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渠敬东翻译的中译本,ISBN:9787100141000。
作者介绍
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迪尔凯姆、杜尔凯姆、
埃米尔·杜尔凯姆等,
法国社会学家、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社会学学科奠基人。1858年生于法国埃皮纳尔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家庭宗教传统的影响,涂尔干对宗教问题和道德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在其晚年,宗教问题成为他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1887年,涂尔干于波尔多大学开设
社会学讲座,1892年,于
巴黎大学任社会学与
教育学教授。对于社会学来说,涂尔干与
卡尔·马克思和
马克斯·韦伯并列为三大学科奠基人,他主张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并明确界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埃米尔·杜尔凯姆代表作包括《社会分工论》(1893)、《
自杀论》(1897)、《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写作背景
现实背景
该书创作于19世纪末期,当时
欧洲工业化正值高潮,西方国家正在经历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危机,一方面表现为政治形势,另一方面表现出严重的社会失范和道德失范问题。这种社会变迁和社会现象,在社会思想进程中亦有所反映,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同步变迁,传统的价值信仰和社会生活急剧改变,旧的社会秩序已经被摧毁,但新的社会秩序还未形成。
理论背景
涂尔干整个学术生涯中,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就是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秩序,即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涂尔干围绕道德这一中心议题,以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纽带,引入社会团结的概念。
核心概念
社会分工
对“社会分工”概念的理解,可以从“社会分工”与“劳动分工”的辨析开始。两个概念的差异既包含了实际范围的不同,同时也存在意义赋予上的差异。首先,两者在实际范围上的差异是直接的,也是明显的。社会分工是指,同一社会中不同个人或群体承担不同的、互补的功能。因此,社会分工是一种社会结构状态和社会关系的呈现。当这一关系作为经济关系出现时,其对应的分工就可以称之为“劳动分工”。当然,两个概念最重要的差异还是体现在意义指涉上。当人们在
经济学意义上使用“分工”的概念,其想要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人承担具体性质不同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分配、消费等。但是当考虑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内容之间的协调和联系时,重点就从具体工作转向社会关系(或最初的经济关系),“分工”的意义也开始转变。也就是说,当人们从
社会学意义上使用“分工”的概念时,其指的一定就是“社会分工”。
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是指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规范、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与社会类型相对应,涂尔干提出社会团结的两种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以社会成员共有的宗教取向作为社会整合的纽带。社会成员通过压制个人情感、个人偏好来追求共同的价值,形成相互之间在情感、意愿和信仰上的高度同质性。有机团结则以社会高度分化和社会分工为基础,构造社会成员之间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有机团结强调人的异质性,是一种以肯定个性为前提的功能性团结。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机械团结是由宗教取向缔结而成的观念性的团结形式,有机团结是由社会分工和相互依赖缔结而成的现实性的团结形式。当然,有机团结也存在观念性的部分。有机团结中的集体意识即集体良心,也是一种共同性的、观念性的存在。但是两种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宗教取向是一种强制性的一致追求,而集体意识则是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发展共性,它的
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容纳个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内容介绍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第一卷包含了劳动分工的功能、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与两种团结类型相对应的社会类型和对斯宾塞社会契约理论的批判等内容。涂尔干在论述劳动分工的功能时,从社会演进过程中归纳出两种社会类型——环节社会和组织社会。环节社会建立在“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之上,具有高度同质性,因此又称“机械团结社会”。组织社会则是在劳动分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分工的人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分工本身则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连接点,因此组织社会又称“有机团结社会”。在涂尔干看来,有机团结社会内部的劳动分工最关键的是社会成员的职业差异,这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是彼此需要和相互依赖的。但是两种社会形态并不是非此即彼。随着劳动分工发展,集体意识在逐渐削弱但并未完全消失,这种弱化为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从社会形态上来说,当时的社会也只是处于由机械团结社会向有机团结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其次,法律是维系两种社会形态稳定的最明显的外在表征,因此也是区分机械团结社会和有机团结社会最标志性的因素。涂尔干认为机械团结社会以压制性法律为主,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征,而有机团结社会以恢复性法律为主,弱化了原来法律中强烈的惩罚色彩,旨在恢复事物原来的状态。
第二卷 原因和条件
从学术取向上来看,涂尔干必然否认社会分工原因的个人主义取向,具体来说,也就是社会分工的原因不可能是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反之,涂尔干从结构层面出发,认为影响社会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密度的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扩大。社会密度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城镇密度、沟通传播数量和传播速度三个方面。社会密度的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扩大导致人们互动频率增加、需求增多、生存竞争加剧,促使人们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在有限的范围内容纳更多的人口,合作共存是必然。另外,涂尔干认为“遗传”是影响社会分工的一项次要因素,“在工作分配过程中,如果遗传性的作用越大,那么这种分配就越是固定化,分工发展也越来越艰难。”
第三卷 反常形式
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最重要、最普遍的三种的反常形式是:失范的分工、强制性分工、不协调的分工。“失范的分工”是指分工的增长引起社会结构剧烈动荡,同时社会缺乏充分而有效的道德规范作为约束,使分工中人与人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无法有效维系和调节,人们处于一种失去了行动所依照的规范和准则的失范状态。第二种反常形式是“强制性分工”,该类分工建立在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上,是在违背当事人能力、意愿以及等价交换原则的情况下通过外在强制手段实行的分工。在结果上,这种反常形式通常会加剧社会冲突,甚至会引发阶级斗争。第三种反常形式是“不协调的分工”,这种分工是纯粹
利益导向的,完全忽视了人的兴趣和感受,很容易造成人们的不满和厌倦,并因此丧失劳动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人们在消极的情绪下难以维系紧密的联系,哪怕分工再细致,整个分工体系也难以和谐运转。
分析视角
功能主义的视角
受
奥古斯特·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涂尔干的
社会学取向是实证主义和唯实论的。他认为可以用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并明确地将社会事实看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同时,涂尔干承袭并发展了斯宾塞的功能主义思想,尤其是“有机体论”的部分,他认为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个人只是有机体的组成部分,所以作为整体的社会秩序更值得关注。另外,与冲突论相对,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团结与社会和谐是社会的常态,只要充分发挥职业团体的社会整合功能,由
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失范、社会无序和道德沦丧等问题都可以被克服和纠正。
动态与发展的视角
涂尔干从动态的和发展的视角论述了社会团结和社会类型的转变以及社会分层问题。对于社会团结和社会类型的转变,一言以蔽之,即涂尔干所处的社会处于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的过程中。而分层问题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体现得更加隐蔽。机械团结社会中,上层是神圣的,他们可以拥有并利用宗教权力;下层是世俗的,只是社会的普通个体。最重要的是,为维护机械团结的纽带,下层普通民众不得不产生维护上层特权的共同意识。由此,上下层之间形成了简单且稳定的不平等关系。但在有机团结社会中,分工承担了原来由共同集体意识承担的角色,分工越细致,人们之间也会变得越需要彼此,当依赖关系发展到极致,社会便成为真正平等的社会。
评价
“尽管《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
社会学思想的奠基性作品,但它不能代表其基本思想的全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是从法的角度来具体阐释集体意识的社会作用的,社会结构还仍然充满了浓重的斯宾塞色彩和强制性意涵。” ——
渠敬东在社会的未来发展方面,涂尔干超越了“
形而上学”的观念论限制,回到了物质论基础上,认为职业团体是重构社会秩序的关键。 但是涂尔干忽视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与分工紧密相关的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影响,只是将个人纳入一个制约性的职业团体中。这样看来,职业团体与机械团结并无太大不同。而且,由于职业团体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职业种类和不同的职业群体能否在相互竞争中发现合作的契机还是未知,此时谈论相互依赖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