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法兰西特派》(The French Dispatch)是一部由
韦斯·安德森 (Wes Anderson) 执导并参与编剧的剧情电影。
该片由
本尼西奥·托罗(Benicio Del Toro)、
蕾雅·赛杜(Léa Seydoux)、阿德里安·布劳迪(Adrien Brody)、
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弗兰西斯·麦克多蒙(Frances McDormand)等联袂主演。讲述的是在一座虚拟的20世纪法国小镇里,一家报社的三个故事。
该片于2021年7月12日在第74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并作为正式竞赛片入围
金棕榈奖,同年10月在美国上映。
影片剧情
故事发生在20世纪
法国一座名叫无聊至极(Ennui-sur-Blasé)的小镇,杂志《法兰西特派》的主编阿瑟·霍维茨(Arthur Howitzer, Jr.) 集结了当时该杂志的驻外记者们,以风景如画的小镇为背景,出版了最后一期刊物。影片围绕着三篇文章的三个主题故事开始······
故事一:《具象的杰作》(The Concrete Masterpiece)
第一章节的故事在一场由贝伦森(Berensen)主持的——论监狱中的艺术家的“混泥土杰作”为主题的艺术专栏讲座中展开。被判终生监禁的艺术家摩西·罗森塔尔(Moses Rosenthaler)以监狱看守西蒙娜(Simone)为灵感缪斯作画无数,画作意外被艺术代理人朱利安(Julian)看中,在买下摩西的画后,引发巨大轰动。
故事二:《修订宣言》(Revisions to a Manifesto)
柴菲莱利(Zeffirelli)是个有些神经质的学生领袖,他与年轻的革命女子朱丽叶(Juliette)参与到革命学生们以自由为目标而奋斗的活动中。在这期间泽菲雷利认识了同样有些神经质的中年妇女克雷门茨(Krementz),并展开了一段亲密关系,并在《五月事件:一本巴黎笔记本》的启发下,克雷门茨写下政治专栏文章《修订宣言》。
故事三:《警察局长的私人餐厅》(The Private Dinning Room)
非裔美食评论家赖特(Wright)和警界的烹高手奈斯卡菲中尉(Nescaffier)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惊险又刺激的破获了一起绑架案的故事。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灵感来源
2003年5月的某天,《
纽约客》杂志的工作人员在档案室接到一个由
韦斯·安德森导演的工作人员打来的,声称想购买档案的电话。该影片的整体灵感来源被认定是来自安德森导演对
美国杂志《纽约客》的喜爱。如:饰演影片中《法兰西特派》杂志主编的比尔·默里其角色正是受到《纽约客》创办人哈罗德的启发,而由杰弗里·怀特饰演的赖特这个角色的创作灵感也是来源于小说家与新闻工作者的混合体,而他们的作品曾经常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此外,阿德里安·布劳迪饰演的艺术品经纪人朱利安的原型也来自于一位艺术品经销商,而这位人物原型也刚好在1951年时,出现在《纽约客》撰写的六集人物专访里。
拍摄与选景
在选定拍摄地之前的
韦斯·安德森游览了法国梅尼蒙当、贝尔维尔和蒙马特等地,而最后选定安古莱姆则是因为当地的安静环境 , 和市中心古老的鹅卵石街道,还有城墙。导演想要一座拥有“不平坦、楼梯和保存完好的建筑”的
法国城市。
电影最后确定在法国安古莱姆拍摄取景。2018年11月,《法兰西特派》正式开机,于2019年3月摄制结束。同年3月中旬完成了大部分场景的摄制工作。在3月期间韦斯安德森还用了4天时间返回安古莱姆
补拍了一场当地学生参与的舞蹈场景。
电影首张海报于2020年7月24日发布。
服装设计
影片的服装设计师,由先后得过四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和三次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的
米兰拉·坎农诺(Milena Canonero)担任。米兰拉是2006年电影《玛丽皇后》与2014年电影《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戏服设计师,作为
韦斯·安德森的老搭档,《法兰西特派》也同样以角色的服装色彩造型来呼应韦斯·安德森特色的柔和色调美学。
音乐
《法兰西特派》的音乐来自安德森的老搭档,亚历山大·迪普拉(Alexandre Desplat)。曾获得10次奥斯卡原创音乐提名的
法国配乐家亚历山大,此次在担任《法兰西特派》影片作曲时称这电影“美丽、有趣、疯狂”,而他在处理配乐的时候,还参考了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萨蒂等作曲家的大量音乐,以确保让电影处在
达达主义情绪的地带。
例如,电影画面中记者骑着自行车在法国小城穿行,原声带音乐高低起落,诙谐、轻快。
叙事与主题、风格
影片描绘的时空背景发生在一个20世纪虚拟的法国小镇。在叙事空间上,电影始终围绕着镇上的报社进行,在剧情内容上,故事从报社刊登的三篇文章展开。这是一个典型的
韦斯·安德森电影叙事方式,利用电影蒙太奇语言作为基本的叙事结构技巧,重塑一个全新的时空和视听环境,目的就是来区别以及打破传统的电影学院派叙事风格。
比如,《法兰西特派》中就利用"报社",将叙事的主题范围单独圈出,接着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进行安德森的叙事解构。既可用荒诞的风格讲述脱离于现实的故事,做到向外延展;也可以深刻地
隐喻现实,围绕"报社"向内集中。在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叙事主题风格里,充满着戏剧性以及对时代的回望凝视,他的电影仿佛是在等待观众的不同解读。
色彩与画面
韦斯·安德森的作品都带有他独特的视觉表达形式,如鲜明色彩标签 , 严谨的画面对称构图,规律的镜头运动。
色彩和画面相关的视觉表现形式就是用来服务于他的怀旧气息。韦斯·安德森在色彩的空间表现力上做文章,用拼贴感的色彩让三维立体的画面更加扁平化。影片《法兰西特派》使用黄色为电影主题色,目的是向传统杂志致敬。他对红、黄、蓝这三原色的熟练使用,让观众看到了熟悉的韦斯·安德森风格的色彩电影。如第二个故事“修订宣言”中,色彩基调的红和蓝更接近于光,而不是低色度高饱和度的平面化色彩;点唱机上的红、蓝按钮;骑着摩托疏散时的打光都是导演利用色彩来表达的情感侧重 。
在安德森电影中,颜色就是情绪的代表,是人物情感的表达。例如,在《法兰西特派》的第二个故事《修订宣言》里,克雷门茨作为学生运动的记录者与见证者,服装由开始的米白色转变为红色。导演用米白色来暗示克雷门茨作为中立者的理性,又用代表反抗与情绪的红色来强调角色内心的转变。
韦斯·安德森的作品常会让人感觉掉进色彩的油漆桶里,高饱和的色彩碰撞、冷暖色的搭配、过渡色的牵引,色彩就是韦斯·安德森展示他电影童话王国的第一面。
画面的对称性是韦斯·安德森的另一个标签。对称构图中的人物通常居于轴心位置,同时在整个对称框架里遵守着严格的黄金分割。因此韦斯·安德森在追求构图方面所遵循的是一种绝对对称美学。
荣誉奖项
票房
《法兰西特派》于2021年7月12日在第74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首映,并提名
金棕榈奖。随后于同年10月在美国上映,全球陆续推出放映,包括
法国、
意大利、
荷兰、英国等。该影片全球票房约4634万美元,仅
美国本土票房成绩,该片达到了约1600万美元,而在国际票房市场上英国、法国占据前二,分别约为503万美元和367万美元。
花絮
影片开拍前,
韦斯·安德森导演列出一张电影清单让演员们提前观看。由于考虑影片背景发生在20世纪的法国,电影又起源于法国,因此导演罗列出的是最著名的5部法国新浪潮电影:
让-吕克·戈达尔的《我的一生》 (1962) 、
亨利·克鲁佐的《金匠码头》(1947) 和《魔鬼》(1955) 、
马克思·欧弗斯的《欢愉》(1952) 、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 《四百击 》 (1959)。
评价
正面评价
“安德森可能是在世电影人中最热衷于文学的人。《法兰西特派》让所有曾经见证过纸质媒体辉煌的人回想起那个美好年代,他的电影像一本书。”《
纽约时报》评价
“精心构图的镜头,柔和褪色的色调。尽管他的大部分电影都是用巧妙的黑白拍摄的,或者偶尔是俏皮的动画,但只要看到演员阵容和停留在怀旧物体上的镜头语言,都能让人感到熟悉。例如本片中的
打字机。安德森并不仅仅停留在他长期以来建立的视觉语言上,他也正在玩一些新东西——相当于杂志的电影,以此作为一种致敬的方式。《法兰西特派》是一首优雅的颂歌,来献给优秀的作品,以及献给那些默默站在文字背后的人。” 《
西雅图时报》评价
“《法兰西特派》既精致又看似复杂——这部电影就像最好的菜肴一样,回味更浓郁 。”
英国《
独立报》评
负面评价
“ 令人恼火的
韦斯·安德森电影!一流的演员阵容只能为导演参差不齐的三段故事增添了一点活力 ” 《英国支持卫报》评价
“ 我不禁想知道这部电影的疯狂模仿和猖的怀旧情绪是否削弱了我享受它的能力。感觉很空洞。” Vox.顶级评论家艾丽莎·威尔金森 评价
大众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