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鲉(拉丁学名:Sebastiscus
平鲉科),别名石狗公、石头鱼,是
菖鲉属的一种鱼类。褐菖鲉在遇敌害威胁时,会竖起鳍棘张开鳃盖抵御,具毒器,人类在掏摸鱼虾或处理鱼货时不慎被刺后会产生剧烈的神经毒性疼痛,伴随着高热、
肌肉痉挛、
畏寒等症状,会持续数小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被刺后,应当尽快将伤口污血吸出,使用止痛药止痛,然后及时送医治疗。
褐菖鲉分布于北
太平洋西部。中国分布于
南海、
东海、
黄海和
渤海。褐菖鲉为温暖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岸岩礁海区,有洄游至深海过冬的习性,主要以小鱼、
虾蟹类等为食物。褐菖鲉有较明显的家域行为,往往一尾或者几尾占领一定的区域。
卵胎生。体长平均为150~200毫米,体重平均为60~200克;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多变,常呈暗红褐色或淡棕褐色;体侧有不规则暗色横纹;头部背面具棱棘。
褐菖鲉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有“假石斑鱼”之称,多为鲜食,也可制干品,是沿海较常见的经济鱼类,是网和钓具的兼捕对象,但生长缓慢,产量不高。褐菖鲉属于岩礁性鱼类,在岛礁附近水域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作为游钓休闲
渔业开发种类之一。褐菖鲉含金属结合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形态特征
成年褐菖鲉平均体长为150~200毫米,最大纪录达317毫米;平均体重为60~200克,最大记录达511克。
背鳍XII-11~13,多为12;臀鳍III-5;
胸鳍17~19,多为18;腹鳍I-5;
尾鳍17~23。侧线鳞49~53;侧线上鳞11;侧线下鳞23~25。鳃耙7~9+12~16。体长为体高2.8~3.7倍,为头长2.3~2.8倍。头长为吻长3.2~4.3倍,为眼径3.2~4.4倍。
其体延长,侧扁。头部棘棱发达,具鼻棘、眶前棘、眶上棘、眶后棘、耳棘、额棘、顶棘和颈棘各1个,肩棘3个。额棱低平。眶下棱低平,不明显,无棘。吻圆凸,无鳞。鼻孔2个,接近,前鼻孔具皮瓣。口大,端位,稍斜裂。眼大,上侧位,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径的一半。下颌稍短,每侧下方有粘液孔4个;上颌后端伸达眼后缘前下方。两颌牙细小呈绒毛状,排列呈牙带;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群。舌小,三角形,前端游离。鳃孔宽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骨7;假鳃发达。鳃耙排列疏松,呈颗粒状突起。
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多变,常呈暗红褐色或淡棕褐色,体侧在侧线上方有数条明显的黑色或深褐色横纹,侧线下方的横纹不明显。各鳍暗色,散布斑点和斑块。
体上除胸部和腹部被小圆鳞外,皆被
栉鳞;背鳍、
尾鳍和臀鳍基部均具细鳞。侧线完全,深达尾柄中央。
背鳍连续,始于鳃孔后上方,
鳍条高于鳍棘。臂鳍位于背鳍鳍条部下方,基底短于背鳍鰭条部基底,以第二鳍棘为最大。
胸鳍以中部鳍条为最长,末端略伸越肛门。腹鳍位于胸鳍基底后下方,末端常伸达或稍越过肛门。尾鳍截形或后缘微圆凸。
尾柄细。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褐菖鲉在世界范围分布于北
太平洋西部。
中原地区分布于
南海、
东海、
黄海和
渤海。
栖息环境
褐菖鲉为温暖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岸岩礁海区。常潜伏于
潮间带至50米水深处的岩缝礁石、海藻丛中。褐菖鲉成鱼与幼鱼在不同季节的适宜栖息环境有所不同。春季褐菖鲉幼鱼的适宜水深在6米左右,而成鱼适宜在8~12米的水深处生存;冬季两者则都对8~12米的水深适宜性良好。春季褐菖鲉成鱼及幼鱼的适宜盐度均为30PSU,冬季幼鱼的适宜盐度为27~31PSU,而成鱼的适宜盐度为27PSU、31PSU。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褐菖鲉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食性较广,一般在岩礁岸边和岛屿四周觅食,以摄食小型鱼类、虾类、蟹类、藻类等为主,也摄食麦秆虫、
端足目、
泥螺等
软体动物门。褐菖鲉的摄食随季节和体长变化。春季和秋季主要摄食鱼类、端足类和蟹类,夏季主要摄食鱼类和端足类,冬季主要摄食鱼类、虾类、蟹类和棘皮类;体长50~69毫米的个体主要摄食端足类,随体长增加,鱼类和蟹类的比例增加,体长在110~139毫米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和蟹类,体长140毫米以上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白天摄食量低,夜间摄食量高,尤其在18:00~21:00时和05:00~08:00时摄食最为积极。
社群行为
褐菖鲉体长为10毫米的幼、稚鱼营群居生活,组成鱼群,待到成年后便分散活动。
节律行为
褐菖鲉常于春、夏季分散在岩礁和岛屿四周觅食,冬季游向深海区越冬。有明显昼伏夜出行动习性,白天常钻在洞穴内休息,夜晚则外出活动。
家域行为
褐菖鲉有较明显的家域行为。为了便于觅食,往往一尾或者几尾占领一定的区域,不允许同类入侵。在岩礁洞内出来活动后,又会回到原洞穴内,水平活动范围在1000~2000米以内,多数在1000米以内。
防御行为
褐菖鲉在遇敌害威胁时,会竖起鳍棘张开鳃盖抵御。
生长繁殖
褐菖鲉平均寿命为2~3年,最高记录达8年。一般褐菖鲉1龄即可达性成熟。为体内受精、
卵胎生鱼类。在体内孵化的幼鱼生长到3.5~4.2毫米时才被产出。产仔大约持续1周的时间,分数次产出幼鱼,一般为3~4次,量以第一次居多,以后依次递减。一尾
雌性个体单次产仔常可产出5000~15000尾,共可产出30000~50000尾。其繁殖期在不同地区稍有不同。在
舟山市近海,其繁殖期为冬、春季,约10月至翌年5月,期间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11~12月和2~4月;在
福建省沿海,褐菖鲉在冬季生殖,其繁殖盛期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2月间。
卵圆球形,淡黄色透明,卵径为0.68~0.87毫米,油球1个,油球径为0.20~0.25毫米,
受精卵壳膜薄而光滑,卵周隙极狭窄,在受精卵的动物极形成胚盘。其
卵裂方式属盘状卵裂,形成胚盘后便开始卵裂。在经历受精卵、2
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32细胞期、多细胞期、
囊胚期、胚环出现期、胚盾形成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眼囊期、尾芽期、晶体出现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及孵化期18个时期后,孵化为幼鱼。
刚孵化的幼鱼会在母体内发育约7日后产出,初产幼鱼卵黄囊和油球显著减小,下颌略突出,鳃盖褶形成,心脏呈“S”形。待到产后5天左右,卵黄囊会被全部吸收,可见鳃血循环和尾血循环。肛门已通。鳔管形成。背鳍褶和臀鳍褶在尾柄处变窄。尾骨平直。背、臀鳍原基出现。躯体上除了原有的色素分布外,在头部也有暗色素斑点斑块分布。
物种危害
危害特点
褐菖鲉具毒器。毒器由头棘、背鳍棘、臀鳍棘、腹鳍棘、鳍棘皮膜和毒腺构成。各鳍棘左右两侧均具1前侧沟,内具毒腺组织;前侧沟短浅,存在于鳍棘上半部,至下部渐消失。
遇敌害威胁时,即竖起鳍棘,张开鳃盖,准备抵御。故人类多在掏摸鱼虾或处理鱼货时不慎被刺。被刺后立即发生急剧阵痛,伤口局部发白,继而青紫、红肿,产生剧烈的神经毒性疼痛,伴随着高热、
肌肉痉挛、
畏寒等症状,持续数小时之久。严重者引发妄、血压降低、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心律衰竭,失去知觉、休克,并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
被褐菖鲉刺伤后,应当立刻采取急救措施。尽快将伤口污血吸出,注意勿吸入胃中;使用止痛药止痛;及时送医治疗。症状一般会在3~4小时至1周内消退。
主要价值
褐菖鲉是沿海较常见的经济鱼类,是网和钓具的兼捕对象。全年均可捕获,但产量不高。褐菖鲉生长缓慢,又属肉食性鱼类,肉嫩鲜美,营养丰富,素有“假石斑鱼”之称。多为鲜食,也可制干品,鲜活品市场价格较高,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海产食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褐菖鲉属于岩礁性鱼类,在岛礁附近水域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作为游钓休闲渔业开发种类之一。
褐菖鲉含金属结合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资料
褐菖鲉.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