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亲爱的》是由
陈可辛导演执导,于2014年9月25日上映的“打拐题材”电影。本片根据央视早年的一则“打拐”新闻改编而成。该片在2015年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等4项提名。
田文军(
黄渤饰)和
鲁晓娟(
郝蕾饰)组成过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还孕育了可爱的孩子
大拿。然而,生活的琐碎与不断的争吵将两人的感情消耗尽,导致离婚。而儿子则成为了两人唯一的纽带。偶然一天,田鹏在外出玩耍中无故失踪,两人陷入了失望与崩溃。在痛苦之中,田文军与鲁晓娟决定走上寻找儿子的漫漫路途。
影片剧情
田文军(黄渤饰)从西北来
深圳市打工。曾经与鲁晓娟(郝蕾饰)组成过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还孕育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田鹏。然而,生活的琐碎与不断的争吵将两人的感情消耗殆尽,导致离婚。而儿子则成为了
田文军的依靠以及与前妻的唯一的纽带。偶然一天,田鹏在外出玩耍中无故失踪,两人陷入了失望与崩溃。在痛苦之中,田文军与
鲁晓娟决定走上寻找儿子的漫漫路途。
寻亲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对丢失孩子的父母。大家一起相互慰藉,相互鼓励。在寻找孩子的路途上,他们不肯放过一丝希望,其间也历经磨难。而三年后,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两人找到自己失散已久的儿子。但儿子却称另一个名叫
李红琴(
赵薇饰)的村妇为母亲。两人抱起儿子离开却遭到了当地村民的阻挠,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救下
田文军一家三口。通过李红琴的交代,鹏鹏和另一个小女孩吉芳是她的丈夫在路边捡来的,她并不知道孩子们是被拐卖的,最后李红琴被判入狱两年。鹏鹏回到了父母身边,可遗憾的是他已经不记得田文军夫妇了,这让田文军痛苦不已。另一边小女孩吉芳因无人认领被送进了福利院,李红琴出狱后想收养她被院方拒绝,此时痛苦万分的她被告知怀孕了。那一瞬间,坚强的她彻底崩溃了。原来自己能怀孕,却一直被丈夫的谎言蒙蔽了几十年。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内容改编
电影《亲爱的》是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的有名的打拐界事件“
彭高峰寻子”为蓝本,该新闻讲述了一对离异夫妻为了寻找失散的儿子,踏上了寻子之路,途中遇到了不少寻子家长,发生了不少震撼人心的故事。影片结尾是彭高峰寻子的真实素材。导演在看过一部寻子纪录片后深有感触,对这一题材有了浓厚的兴趣,当即让编剧对影片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创作。
陈可辛:“虽然影片取材于写实的新闻题材,但其实看进去,就会发现,它反映的远不止是打拐。”
2021年12月6日,电影中韩德忠的原型
孙海洋在公安部举行的
广东省深圳市开展认亲“团圆”行动中,找到了与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
孙卓,这个失散十多年的家庭顺利实现了团圆。在孙海洋找到儿子孙卓后,四个原型中只剩
杜小华的儿子
杜后琪还在寻找中。
幕后花絮
片名之前叫《亲爱的小孩》,导演陈可辛说,他想找到一种能概括电影中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孩子之间的爱,父母、伴侣、朋友,甚至相互帮助的陌生人。这个词就是“亲爱的”。现在的社会人们习惯用“亲爱的”来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却羞于向自己最重要的人表达这份感情,他希望通过电影能让这个词回到它本来的温度,因此现在改名为《亲爱的》。
演员
演员在收到剧本时,都被其内容深深打动。韩德忠的扮演者
张译表示,首先是发自内心的被电影中的亲情,以及人性中的东西所打动,特别是电影聚焦社会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出演前,张译与其所饰演角色的原型孙海洋夫妇见面,原本准备了很多问题,但在真正见到时内心百感交集,什么问题也问不出。谈及饰演
李红琴的
赵薇时,导演
陈可辛说:“因为《亲爱的》是一个探讨“拐卖儿童”沉重题材,就票房上来说是有极大危险的,所以我还是得找有号召力的明星来演。而农妇的角色我第一个就想到就是赵薇,并当面跟她说了故事内容,她一听就马上答应可以参与。”而赵薇凭借此片入围了本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音乐
《亲爱的小孩》是由
苏芮演唱的本片的主题曲。小朋友是本片的线索和“情眼”。为了凸显文章主题,主题曲MV在拍摄上摒弃了华丽浮躁的手法,一台摄像机记录下主演们当下的心情。在拍摄过程中,主演们纷纷落泪。
鲁晓娟扮演者
郝蕾表示:“很久以前就很熟这首歌,但是演完电影后再来唱,对这首歌会有新的感触。”
主题与亮点
电影主题
电影《亲爱的》以小塑大,向观众们成功展示了丢失孩子对家庭及社会造成的不可弥补的伤害。同时,影片也呈现了导演对积累已久的社会问题的强调与反思。影片前半段讲述了
田文军夫妇及“互助组织”一起寻找孩子的经历,后半部分则讲述养母
李红琴为了争得同为被拐儿童的吉芳的
抚养权,不惜委曲求全甚至出卖自己,最终却被现实无情嘲弄。前后两段叙事让观众不仅感受到了失子家庭的痛苦与无奈,同时李红琴的经历也让大家感受了伦理与情感的极限拉扯,在被割裂的“生”与“养”面前,孩子对亲生父母和养母的情感错位。
形象塑造
影片采用了多角度的人物塑造手法,无数小人物的悲剧中隐藏着人性的复杂和审美的独特体验。
赵薇扮演的李红琴是一个悲情的角色,作为人贩子的老婆她备受辱骂,但她对两个孩子的爱是没有办法掩饰的。片尾李红琴怀孕了,她是能生育的,但农村的男权社会里她一直被蒙蔽着。
影片的人物形象既没有落入善恶二分、结局明了的套路,也没有将人性的矛盾全部集中在某个人物身上。影片中塑造的每个角色,身上都有对错之分。这种自我行为的追问和探索,恰恰隐藏在影片中的伦理诉求,而伦理诉求的人文价值在于它对
社会认同和对生命的自身反思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我。
现实问题
影片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在无形中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也为观众揭露了堆积已久的社会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与现实的距离,需要开“死亡证明”才能生二胎等规定。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影片细节一一展现在大众面前,使其深思。法律与伦理在影片中展现到了极致。
镜头语言
电影《亲爱的》运用了丰富的镜头语言来表达影片富有深意的主题,导演
陈可辛善于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人物感情的酝酿、发展和爆发等一系列复杂的情感过程。影片运用了大量长镜头与
特写镜头去表达人物的境遇与心情。影片的最后一幕,背景是巨大的玻璃墙,摄像头对准
李红琴的背影,画面中穿两个孩子的身影,然后镜头逐渐拉远。空旷的医院和弱小的李红琴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坎坷与命运弄人。一镜到底拍李红琴被抓到派出所问话的镜头,她蹲在地上那害怕的表情将农妇的无知和焦急完整的呈现出来。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市场发行
票房记录
以上信息来源于截止到[2022-09-09]
上映信息
以上信息来源数据截止到[2022-09-09]
影片评价
电影内容
陈可辛在《亲爱的》中的直面书写,虽然鉴于影片的商业诉求与风险规避,在批判锋芒上不免削弱,但仍然努力展示出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弊端,直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伦理秩序的失衡与困顿。由此,《亲爱的》构成了一则颇具时代症候性的典型文本,直接而鲜活地折射着当下中国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更。——李宁(
北京师范大学)
电影《亲爱的》完整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寻子过程,孩子的丢失原因与过程、父亲艰辛的寻子之路、母亲痛苦的情感挣扎、孩子被拐后的生活以及寻回孩子之后的故事都在演员用心的表演下展现给了观众。支线故事的角色也都是比较完备的,故事的细节十分丰满。——邵晓洁(
中国传媒大学)
演员表演
影片中最不“暧昧”的是
黄渤和
郝蕾“
教科书”级别的演技。片中多处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并升华为游刃有余的戏剧表演,都令观者感同身受。最为难忘的是初次参加互助大会的郝蕾,当
张译说“请
鲁晓娟分享一下”时,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然后在令人窒息、一触即发的空气中,突然崩裂嚎啕,“对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丢的”,郝蕾缓缓蹲下身去,这个镜头真是胜过万语千言。——王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
这部戏让我们看到黄渤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仅是喜剧演的超好,他悲剧也演的超好。——张译
网站评分
数据截止于[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