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禄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至2021年3月22日),原名彭保禄,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革命先烈彭湃之子、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士禄童年时,为躲避反动派,辗转多地。1940年底,彭士禄见到了周恩来。至此,彭士禄结束了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的日子。1945年8月1日,彭士禄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彭士禄取留学苏联的机会,在苏联学习期间,他以全优的成绩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获得了“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的证书。时值陈赓将军访苏,要挑选少数学生攻读核动力专业,彭士禄被选中,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动力专业2年。1958年底,彭士禄被安排在北京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65年3月,彭士禄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1967年,彭士禄开始组织建造了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并全程跟踪模式堆的安全运行、分析异常现象、事故苗头、排除故障。1973年,彭士禄开始指导和协调解决了核潜艇研制、生产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包括后续艇的研制、生产。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要素,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并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与投资,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士禄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他获得国防科工委为表彰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状》;1996年,他获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1年5月26日,彭士禄被追授为“时代楷模”称号。2022年3月3日,彭士禄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25年11月18日,彭士禄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城桥东社。1928年,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时任海丰县妇女协会执委)被反动派枪杀。第二年,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农委书记的父亲彭湃,也在上海牺牲。反动派要斩草除根,乡亲们、地下党组织把彭士禄东掩西藏。6岁时,彭士禄被转移到了潮安,送到革命群众家里寄养,准备寻找机会转送中央苏区瑞金。在潮安,彭士禄两三个星期就换一个家,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最后,他被送到红军队长陈永俊(后牺牲)家,由其母亲潘舜贞抚养。在这里,彭士禄一住一年多,是时间最长的一家。
1933年7月,彭士禄被叛徒出卖,和姑妈一起被捕,他先后被关押在潮安监狱和汕头石炮台监狱等处。1935年,彭士禄在狱友们的掩护下出狱。起初他沿着铁道流浪,一度靠乞讨度日。随后,彭士禄再度被捕。1936年,祖母周凤费尽周折找到他,并设法把他认领出狱。1940年底,彭士禄见到了父亲的好朋友、好同志周恩来。至此,彭士禄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的日子。
1945年8月1日,彭士禄经陈勇岷和陈锦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他表现突出,他一入党即被破例免去预备期,成为正式党员,不久就担任党支部书记。1945年底,彭士禄在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学习。1946年8月,解放战争开始,彭士禄担任炼焦厂的技术员,还在炸药厂工作过。1948年,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读预科。1949年9月,彭士禄在大连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化工机械专业。1950年,因大连大学分家,应用化学系改为化学工程系,彭士禄又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学习。1951年,彭士禄因成绩优异获取留学苏联的机会,在苏联学习期间,他以全优的成绩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获得了“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的证书。时值陈赓将军访苏,要挑选少数学生攻读核动力专业,彭士禄被选中,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动力专业2年。
工作经历
1958年底,中国组建了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开始核动力装置预研,彭士禄被安排在北京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65年3月,彭士禄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1967年,彭士禄开始组织建造了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并全程跟踪模式堆的安全运行、分析异常现象、事故苗头、排除故障。1973年,彭士禄开始指导和协调解决了核潜艇研制、生产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包括后续艇的研制、生产。1983年2月,彭士禄被任命为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兼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还兼任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1986年4月,核电工作归核工业部管理之后,彭士禄调到核工业部任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核电秦山二期联营公司董事长,并负责秦山二期的筹建。核工业部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后,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顾问。
人物逝世
2021年3月22日中午,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主要成就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彭士禄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建立的核动力装置主参数计算方法,在主参数的选定、系统组成及关键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并可推广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他对秦山一期核电站由熔盐堆改为压水堆的堆型选择方案确定起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撰写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彭士禄从军工转入民用领域,在担任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期间,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提出了核电站建设的时间价值观念,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计算了核电站的主参数及经济计算,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
人物作品
学术期刊
图书作品
人物作品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1962年2月,当时中国在核潜艇的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在这种状况下搞核潜艇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学”。除了五六个人是核动力专业之外,其他人都是来自其他学科的科技人员,大部分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原子能研究所党委提出的“坐下来,钻进去,入了迷”的要求,彭士禄针对全室大多数人只会俄语不会英语,而外文资料又大多为英文的状况,组织了英语学习。这样边学英语,边看与各自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室基本上过了英语阅读关,并且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
为了让全研究室人员尽快都精通核动力,彭士禄和韩铎、蒋宾森、沈俊雄等人在反应堆研究室内开始系统地讲授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水力、反应堆控制、核动力装置等课程。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彭士禄是革命先烈彭湃的儿子,中国革命先驱、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出生于汕尾市海丰县的大地主家庭,富裕家庭出身的他,却烧了田契,毅然决然投身革命,变成无产者,在海陆丰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会,起草了第一部土地法,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并实践减租思想的人,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农民运动大王”。1929年,彭湃牺牲。母亲蔡素屏(1897-1928),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随澎湃发动和组织海陆丰农民运动,曾任海丰县妇女协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928年,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遭反动军阀杀害。祖母周凤(1871.2.23-1973.3.12),支持彭湃和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她的儿子、孙子中有6个是革命烈士,解放后政府供养她,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3年逝世。彭士禄的儿子彭浩为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女儿彭洁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
情感生活
彭士禄和妻子马淑英是在苏联留学期间认识的,当时马淑英被保送到苏联。1953年,马淑英从北京到喀山,中国驻苏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会有一个叫彭士禄的人去火车站接她。马淑英下了火车,两人一见面,彭士禄就对眼前这位眉清目秀的姑娘一见钟情了。而当时的马淑英对彭士禄并没有什么想法,主要是觉得自己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对方是红色家庭出身的优秀青年,不敢高攀。但在彭士禄的“穷追不舍”下,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回国后,1958年6月,彭士禄与马淑英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健康状况
1943年,彭士禄患上了肺结核,常咳嗽吐血,被蔡畅知道后经组织部将他调离医院。彭士禄49岁时,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手术后不久,他又投入到工作中。2021年3月22日中午,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缅怀悼念
遗体送别
2021年3月28日,彭士禄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岐山、王晨、刘鹤、李希、张又侠、陈希和胡锦涛、朱基、温家宝、张德江、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以及肖捷、杨传堂、王兆国、刘延东、马凯、邹家华、路甬祥、桑国卫、宋健、陈元等对彭士禄的逝世表示悼念,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并送花圈。
2021年3月28日上午,时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国防科工局局长、党组书记张克俭,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张建华,中核集团余剑锋、顾军、李清堂、马文军、申彦锋,中国核学会王寿君,中国航天科技张忠阳,中国船舶姜仁锋,华能集团舒印彪、王森,中国广核集团杨长利、高立刚,国家电投集团祖斌,北京理工大学赵长禄,以及曾宪林、徐福顺等,在送别曲中到彭士禄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彭士禄的遗体三鞠躬,并与彭士禄同志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家监察委员会办公厅,科技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委机构、地方党委政府、企业集团、科研高校、社会团体等敬献花圈表示哀悼。
悼念纪念
2024年4月23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 我来讲’广州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大赛成果展示高校专场”在广州大学举行。共青团十九大代表、农讲所纪念馆助理馆员伍嘉希以《子承父志 一生深潜》为题,讲述“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这对英雄父子之间的信仰传承。
人物荣誉
人物荣誉参考资料
人物轶事
吃苦与责任
彭士禄小时候为了生存他当过乞丐,发高烧导致瘫痪差点丢掉性命;当小游击战士时得过严重疟疾;在延安当护士时得过肺炎。留学期间,彭士禄从没在12点钟以前睡觉。当时苏联教授每教一节课,中方要另付80卢布的报酬,他因此十分努力。30年后,彭士禄忘我工作的精神依然不变,他患胃病20多年,总不舍得花点时间去看病。在一次现场调试的紧要关头终于支撑不住了,经诊断为急性胃穿孔。手术在工地现场紧急施行,他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彭士禄开始主持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开发时,物资供应匮乏,生活极其艰苦。那时是吃着窝窝头搞科研,有时甚至挖野菜和白菜根,反应堆研究室不到50个人,每人每月的办公费才5元钱,这还包括出差费、办公用品费。那时没有电脑,数据都是靠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算盘这些工具没日没夜地算出来的。彭士禄面对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能马虎。对于任何问题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进行试验等来搞清楚。在领导核电站建设工作时期对工程技术亲自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
“彭大胆”和“彭拍板”
彭士禄的同事们背后喜欢亲昵地称呼他为“彭拍板”,“这个‘雅号’是研究核潜艇时得来的。1962年,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时。“当时的各种争论实在太多了,他常常对研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数据讲话,最后他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他来负责。”因此当时他才有了这两个外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研制核潜艇是从零开始的,事事都等到有十分把握再干,哪有可能?”在试验工作中,彭士禄只要有七成把握就拍板,另外三分困难和风险再努力想办法克服。“没困难,不冒风险,哪来的创新呢?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核反应模式堆安装出现公差的善后处理,押送核燃料元件等,有危险有困难,彭士禄总是冲在最前,但在名利面前,他却总是藏着、躲着。
“大”家和“小”家
“大”家就是国家,“小”家就是彭士禄的家庭。彭士禄曾表示,自己的夫人有三个:一是核动力,二是烟酒茶,三是自己的妻子马淑英。1965年,中国核潜艇工程上马时,彭士禄为了工作从北京迁到四川。4年后,妻子马淑英也迁到四川。马淑英当年从苏联留学回来后分配在北京化工大学教化学,她讲课讲得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当她要跟随彭士禄去四川时,学生们很舍不得,很多学生都来给她送行。来到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后,马淑英便正式转行参与到基地建设工作上来。1971年,因为工作需要,彭士禄再一次搬到武汉任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所(现719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任职到1973年5月。
20世纪80年代主持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工作时期,他更是常驻广州,几个月才能借回京汇报工作之机回家探望一下。彭士禄80高龄时还在视察核电站的建设工作,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年事已高的他并没有在家享受生活,依然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依然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出差,很少能见到家人。对此,孙女彭瑶很有意见。彭士禄每天回来时都是深夜,孙女已经睡着了,而每天早上孙女醒来时,彭士禄却又出去了。为此,孙女跟他还签了一份合同书,大意是如果彭士禄能准时回家的话可奖励啤酒。
社会任职
社会任职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彭士禄一生致力于核动力事业,不求名、不逐利,在中国贫弱的年代,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国家记忆 评)
彭士禄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忘我工作,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的核动力事业。(南通理工学院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 评)
彭士禄是“世界核潜艇之父”里科弗访华时,想见而未能如愿见到的中国核潜艇“真神”、中国核电事业“垦荒牛”。(“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 评)
彭士禄在中国核动力科学技术发展中(核潜艇、核电站),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技术成就,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汕尾日报 评)
参考资料
彭士禄同志逝世.新华网.2024-05-02
彭士禄的深潜人生.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05-02
彭湃三儿媳陈平忆述亲人革命历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2024-11-1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人物逝世
主要成就
人物作品
学术期刊
图书作品
人才培养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情感生活
健康状况
缅怀悼念
遗体送别
悼念纪念
人物荣誉
人物轶事
吃苦与责任
“彭大胆”和“彭拍板”
“大”家和“小”家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