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是一部由
谢添执导的历史类电影,改编自
老舍的同名小说,由于是之、
郑榕、
蓝天野等人主演,于1982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本片以老北京的“
裕泰茶馆”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初期到解放前,社会动荡不安,以茶馆掌柜
王利发、旗人
常四爷和实业家
秦仲义为代表的普通民众,经历了诸多苦难,生活逐步崩溃的故事。
该片获得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剧情简介
影片伊始,是
戊戌变法失败不久的戊戌年(1898年),裕泰茶馆中挂着“莫谈国事”的牌子,但茶馆中的客人不在乎这些,围绕着清王朝是否会灭亡聊得很有兴致。茶馆掌柜王利发(
于是之 饰)忙着招呼客人,旗人常四爷(
郑榕 饰)和
松二爷(
黄宗洛 饰)聊着当下局势,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在营里当差的
二德子之流。相面骗人的唐铁嘴一进门便说着客气话,向
王利发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他趁人之危逼迫康六把十五岁女儿康顺子(
胡宗温 饰)卖给庞太监当老婆。实业家
秦仲义一进茶馆,就四处张望,他要给王利发涨房租,准备办厂实业救国,临走时他遇到了进门的庞太监,两人斗了一番嘴。
常四爷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差役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了监狱。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这时的裕泰茶馆渐趋衰落,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将茶馆改了模样,常四爷来到了茶馆,他出狱后参加了义和团,现在靠力气卖菜养活自己。康顺子母子来找
王利发,庞太监失了势,在抑郁中死去,他们想来这里找份营生。刘麻子还干着以前的勾当,正准备给两个逃兵找个老婆,结果被宋恩子、吴祥子诬陷为逃兵,就地正法了。宋恩子、吴祥子从清朝差役变成了军阀走狗,继续敲诈王利发,“改良”后的茶馆还未开张就厄运临头,特务、巡警、兵痞不断来敲诈。
抗日战争胜利了,茶馆外都是
中国国民党兵和
美国兵的吉普车,王利发的裕泰茶馆更不如以前了,面积越来越小,写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却越来越多。康妈妈正在准备去西山找儿子康大力,康大力在那参加了
八路军。小刘麻子继承了他爹的品行,向小唐铁嘴炫耀拐骗妇女的伎俩。被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
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吴恩子和宋祥子的儿子当了国民党特务,像他们父辈一样又来敲诈王利发。
常四爷的日子更苦了,沦落到卖
花生仁为生,
秦仲义的工厂被
中国国民党当做“逆产”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要被人霸占,这三人凑到一起,诉说着各自的不幸。常四爷和秦仲义走后,王利发看着凄凉的茶馆,拿起腰带,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里屋,结束了自己凄惨的一生。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拍摄缘起
《茶馆》原为三幕话剧,是
老舍先生写于1957年的代表作,1958年,话剧《茶馆》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功首演,以后便成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代表着中国20世纪话剧的最高成就。
本片导演
谢添年青时便仰慕老舍先生,1958年,他观看了北京人艺的《茶馆》首演,即被舞台上生动新颖的形象所吸引。一直到1979年老舍八十周年诞辰,第三轮《茶馆》上演,里面的主要演员还是21年前的原班人马,他们仍然保持着艺术的青春魅力,这让谢添深受感动。正是因为谢添对
老舍及其艺术作品的喜爱,再加上他和这些老艺人又十分熟悉,当
北京电影制片厂把拍摄《茶馆》的任务交给谢添时,他便欣然答应下来。整个《茶馆》剧组在成立之初,就设定目标要把《茶馆》这个“经典”忠实而完美的展现在荧屏之上。
剧本改编
在话剧《茶馆》中,场景单一,十几个人物进进出出,各自都有不同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退场之后,结局也不再向观众交代。要想用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又不能舍弃原来的精华,这就对剧本的创作改编有较高的要求,剧组通过通过反复琢磨研究,决定在话剧基础上,从银幕形象生活化、银幕形象立体化、幕间贯串和增删三个方面入手。电影相比话剧来说,动作和语言要更为收敛,接近现实生活,比如,话剧第一幕中庞太监的声音较高,放在现实中便不太合适,
常四爷和
松二爷两人重逢之时动作幅度过大,也需要做进一步调整。
为了保证故事连续性,让影片更富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剧组还设置了五十个左右的外景镜头,将大傻杨这一原来类似“报幕”的角色做了调整,借助他在大街上边走边说,让观众看到了街外场景,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和代入感,很好的串联了故事情节。
影片拍摄
电影《茶馆》是根据话剧改编而来,如果是将戏剧直接搬上荧幕,采用定点拍摄的方式,艺术效果会降低不少,在当时的拍摄条件和技术水平下,导演
谢添针对这一情况,保留了原著三幕戏特有的风格,运用电影独特的技巧,谨慎的对剧本进行电影化创造,很好地处理了原来舞台剧中幕与幕之间的接头,保证了电影的连续性。
在表达一些重要场景时,谢添导演注重摄像机的运动和景别的变化增加渲染力,比如,当
常四爷说完“大清国这是要完呐”这句台词后,影片就用蒙太奇的手法,连续展现了不同
景深下的几个人物神态,强调了人物之间的交流,艺术感染力被增强了。
幕后花絮
1982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在拍摄此片时,秦二爷的扮演者
蓝天野不太愿意出演,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片中秦二爷这个角色开场时很年轻,风华正茂,蓝天野觉得以他当时的年龄和形象肯定不合适,但片方一再坚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也有协议在先,由原班人马出演,蓝天野这才同意。
主题亮点
影片声效
《茶馆》的声效处理以
民俗音乐为基调,又融入了街头各种音响元素,使影片更加真实化、形象化,比如在刘麻子逼康六卖女儿时,
王利发快速拨弄算盘的响声和大街上的凄厉叫卖声,既体现了王利发心中的无奈和压抑,又塑造了一种悲凉氛围。而马五爷拂袖离开茶馆时用手指弹呢帽的声音,则体现了他骄矜、狂妄的心里神态。
人物造型
将话剧搬上荧屏,
人物造型设计是一大难题,相比话剧来说,影视造型要求直观真实,假定程度不能让观众感到虚假。在塑造庞太监这一角色时,化妆师只保留了一边的眉毛,在没有眉毛的一侧装上紫色的肉瘤,让人一看便心生厌恶和恐惧之感。另外,本片时间跨度比较大,许多演员既要演父亲,后期又要演儿子,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跨度达五十年,化妆组除了通过化妆技术处理年龄变化外,还考虑了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起到了很好地整体艺术效果。
表现主题
本片真实反映了
中原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描写了从1898年
戊戌变法失败后到解放前五十年的历史变迁,通过描绘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真实揭露复杂的阶级关系,鞭挞旧社会的黑暗。影片中小人物们的悲惨命运令人深思,王掌柜为人圆滑,但人品不坏,心存善良,一辈子隐忍,最终却落得上吊自尽的结局。剧中的
常四爷一生刚正不阿,可最后只能在街头上卖花生仁,到死都无人送终。好人无好报,坏人却活得有滋有味,这种奇怪的人生百态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茶馆》一个场景,两个小时,三段历史,百态人生,它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吃人的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同时又是我们当代人的
教科书,以史为鉴,意味深长。(《
北方文学》评)
影片《茶馆》比话剧《茶馆》又有所提高,它的朴实无华的
现实主义精神,它的高度真实感,已达到了“纪录片”的化境——老北京的茶馆社会就是这样的,老北京的三教九流人物就是这样的,这是当年生活的“实录”。(《
电影评介》评)
影片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形神兼备,演得活龙活现,语言一派京味,对话洗练、雄劲而又富有个性化,体现了老舍作为戏剧大师的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艺术风格。(《中国电影名片鉴赏辞典》评)
负面评价
该电影演员几乎均为话剧版本的原班人马,台词也几乎是照搬原剧作,所以,演员虽然有所克制,但拿腔拿调的戏剧舞台感依旧明显。当然也由于演员对台词熟极而流,一定程度上缺少了表演时的新鲜感与即时性,显得与电影本性的要求格格不入。(《
戏剧之家》评)
大众评分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