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康(1929年11月14日-2022年12月25日),男,
汉族,
滦州人,中国著名高温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
2022年12月25日21时59分,中国著名高温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承康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履历
1949-1951年 美国威司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获
学士。
1951-1952年 美国威司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52-1954年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获机械工程师学位。
1954-1957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获科学博士学位。
1957年1月-7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龙内燃机实验室,任研究工程师。
1957-1960年
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任副研究员。
1960-1970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70-1974年 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二○七所,任副研究员。
1974-1978年 第七机械工业部七○一所,任副研究员。
197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材料工艺力学实验室主任。
1992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生平
吴承康,1929年11月14日出生于
上海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
河北省县。自幼酷爱读书,1941年考入上海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该校创建早,素以教学质量高、校风严、数理化基础扎实著称。勤奋好学的吴承康在这良好环境的薰陶下,对数理化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以后走上科技发展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7年,他以优异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1948年底,他远渡重洋,在
美国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1951年6月,获美国威司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
学士,1952年9月又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54年1月在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获机械工程师学位,1957年1月在该校获科学博士学位。195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龙内燃机实验室工作,任研究工程师。吴承康在作研究生以及在内燃机实验室工作期间,学业和工作表现出色,深受导师和同行们的好评。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各方面条件和美国相比,差距很大。吴承康怀着“我是中国的留学生,学有所成,理所当然要服务于自己的国家”的朴素感情,放弃了
美国的优厚条件,不顾美国当局的干扰,于1957 年和妻子一起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时,他只有28岁。
回国后,吴承康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员,从事有关燃烧学科的研究。1960年10月,由于科学院体制调整,随动力研究室合并到力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61年起承担国防科研任务——
中程弹道导弹弹头烧蚀防热材料地面模拟试验研究。他主持建立试验用920千瓦电弧加热器和相应的一整套高温测试技术。1968年,他主持完成了电弧风洞的建设和完善了测试系统,开展了烧蚀机理、模拟理论、等离子体
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1966年他还主持制定了有效的
卫星地面回收方案。
1970年至1978年,他先后在第七机械工业部二○七所、七○一所工作。这8年期间,在承担第一代弹头防热模拟试验研究中,吴承康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方案,为1978 年
运载火箭南太平洋全程飞行的试验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此项工作获国防科委成果
二等奖。为解决第二代弹头再入大气层试验中的通讯中断问题,开展了“再入通讯可行途径”研究。此项研究获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吴承康由于在我国弹道导弹研究中的突出贡献,1988 年荣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
1978年,吴承康又回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80年任研究员,并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4年至1987年任力学所副所长,1990年至1994年任材料工艺力学实验室主任。在此期间,他组建高温
空气动力学研究实验室,除了继续承担部分国防科研任务外,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开展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和燃烧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和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在研制工业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和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基本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绩,成为国内等离子体科学技术界学科带头人。
为了推动我国等离子体科学进步,并向国际水平看齐,吴承康十分注意学术交流。1980年至1996年期间,他主持或参加组织了7次全国会议,2次国际会议(1986年、1992年),2次中日双边会议(1988年、1990年),3次亚太会议(1992 年、1994年、1996年),并担任将于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
化学会议主席。他多次参加国际交流,担任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等离子体化学分委员会的会员,作为东亚地区的代表之一。他是国际期刊《等离子体化学与等离子体工艺》(Plasma Chemistry \u0026 Plasma Processing)的编委。
吴承康在燃烧科学技术研究方面,领导开展了劣质煤和水煤浆火焰稳定方法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国内燃烧科学技术界的学术带头人。他领导下的集体多年来获成果奖和国家发明专利等多项。在20、21、22届国际燃烧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论文,引起同行们的极大兴趣,被聘为23、24、25届国际燃烧会议的审稿委员会委员。在1987年、1990年、1993年、1996年国内举办的燃烧国际会议中,他担任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他还担任
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副主任,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吴承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曾任
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等离子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和《
力学进展》的常务编委,现任《力学学报》中、英文版主编,中国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吴承康对待事业勤勤恳恳,身体力行,为人谦虚,作风正派,学识渊博,工作讲求实效。在燃烧科学、等离子体科学以及国防科研方面,不仅取得了创造性的卓越成果,而且培养了一批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年轻人,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
吴承康几十年来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默默地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业绩突出,于1989年被授于“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光荣称号。
2022年12月25日21时59分,中国著名高温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承康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贡献
吴承康在高温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中,最突出的贡献是为我国自行研制弹头防热材料和结构开拓了一种可靠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和设备,提供了一套有用的数据,在我国成功地发射中、远程弹道导弹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0年,
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中国的协议,并撤走专家,我国被迫自行研制近、中、远程
战略弹道导弹。由于
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受气动加热,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如不采取相应的防热措施,将会导致导弹的毁坏。因此,在研制弹头过程中,必须通过地面模拟实验,以确定弹头防热材料和结构设计。当时,我国并没有明确的实验技术方案。有关单位准备在前苏联援建的高超音速电弧风洞中进行试验。然而,如果这样做,加热热流远远低于实际情况,达不到模拟实验之目的。吴承康在大量文献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烧蚀防热试验研究用的亚音速
驻点烧蚀模拟实验技术途径。吴承康带领一批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964年在力学研究所率先建立了920千瓦电弧加热器和相应的一整套(10种)高温测量系统和技术。他们针对各种待用的防热材料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成果成为
导弹弹头防热设计的基础,并为建立大型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提供技术和资料。1966年吴承康主持制定
卫星回收方案,1974年,我国实施卫星回收所用方案原则上与所提方案相同。他还主持烧蚀机理、等离子体
动力学等应用基础研究。
70年代初,由于
洲际弹道导弹出现的防热问题远比
中程弹道导弹严重得多,我国国内现有的设备已不能满足地面模拟试验的要求。吴承康在对国内外情况作了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国情的多快好省的使用火箭发动机进行地面模拟实验方案。这个方案很快就得到了第七机械工业部专家和领导的通过与批准。在其后的方案实施过程中,吴承康作为技术负责人和其他有关同志多次到南方试验基地考察,在山沟里,他上上下下,对试验用的
发动机设备参数以及现场条件作了仔细的了解,对流场作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他对于模拟弹头的天线窗等部位的局部烧蚀,提出了“相对可靠度”的概念和考核方法。对端头热结构设计提出了热裂的观点和相应的改进意见。为了攻关,成立了一个由吴承康领导的联合小分队。从模型的设计、加工,一直到测试方案的实施,他都认真过问,亲自把关。在试验现场的日日夜夜,他始终和大家奋战在一起,参加试验的准备工作,指挥试验,主持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三年多来的攻关实践证明,吴承康提出的
洲际弹道导弹弹头防热模拟试验研究技术方案、试验方法以及测试方案都是卓有成效的。为1978年我国自行研制的
运载火箭在南太平洋全程飞行试验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项工作获1980年国防科委成果
二等奖。航空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1990年出版的《纪念910工程十五周年文集》中说:“1975年到1979年,作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集中攻克型号研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针对东风五号弹头防热方案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和地面模拟试验,特别是对烧蚀图像、局部烧蚀……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完成第一代弹头气动防热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著
1 Livengood J C and Wu P C(吴承康).Correlation of autoignition phenomena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rapid compression machines. 5th Symposium(International)on combustion,1955:347.
2 Livengood J C Taylor C F and Wu, P C(吴承康).Measurement of gas
温度 in an engine by the velocity of sound method.SAE Transaction,1958,66:683。
3 吴承康。用冲波管研究燃料的着火延迟时期。机械工程学报,1958,6(3):188.
4 Wu C K. and Law C K.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laminar fiame speeds from stretched flames. 20th Symposium(International) in Combustion,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1984:1941.
5 吴承康等。横向
磁场对
电离非平衡高速气流的作用。力学学报,1982, 14(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