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鹬(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colopax rusticola)是鹬科丘鹬属的一种中型涉禽,又叫山鹬、柳木鸡,体大而肥胖,成鸟体长为32~42厘米,体重为205~336克。丘鹬分布在欧洲、
亚洲、非洲,广布于北温带潮湿的森林区,主要栖息于丘陵、山区潮湿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中。
丘鹬是夜行性的森林鸟,白天常隐伏在林中或草丛中,黄昏和夜晚到河流岸边、沼泽地等处觅食。它们全身羽毛为斑驳的栗褐色、黑色和灰白色,与枯树叶的颜色类似,可以很好的伪装自己。它们的喙长且直,喙端有非常敏感的触觉感受器,可探入土中寻找蚯蚓。当受到威胁时,
雌鸟会用两腿、爪子或者背部携带幼鸟飞行。
2015年全球丘鹬
种群数量估计为1000~2600万只,受到林地
栖息地日益破碎化、草地减少和
禽流感病毒的威胁。丘鹬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欧洲,丘鹬受到
欧盟野鸟保护指令(The EU Birds Directive)附件II(A)和III(B)的保护。
丘鹬的“针羽”有多种用途,可用作微缩模型的精细画笔,其形象还被作为了国家邮票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中原地区西汉·
刘向《
战国策·燕策二》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中的“鹬”就是指的丘鹬。
分类历史
1758年,
瑞典生物分类学家
卡尔?冯?林奈(Linnaeus)在他的《
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为丘鹬(欧亚山鹬)命名为Scolopax rusticola。二项式名称源自希腊语skolopax,意思是“山鹬”,以及拉丁语rusticus(“农村”)和colere(“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鸟类学家彼得斯(Peters,1934)和美国那勃拉斯卡大学的动物学教授约翰斯加尔(Johnsgard,1981年)都将丘鹬分为2个亚种,丘鹬指名亚种(Scolopax rusticola rusticola)和奄美亚种(Scolopax rusticola mira)。丘鹬指名亚种(Scolopax rusticola rusticola)在欧、亚大陆繁殖,越冬时南向迁徙至地中海地区、
伊拉克、
伊朗、阿富汗、
印度及南亚地区。奄美亚种(Scolopax rusticola mira)主要分布于
日本南部的
琉球群岛、奄美诸岛等。1976年~2000年中国鸟类学家郑作新一直将中国的丘鹬定为
指名亚种(Scolopax rusticola rusticola)。
美国鸟类学家瓦力(Vaurie,1965年)、美国古生物学家霍华德和鸟类学家摩尔(Howard和Moore,1984年),
英国鸟类学家和插画家海曼(Hayman,1986年),
苏格兰鸟类学家布拉齐尔(Brazil,1987年)等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行为和鸣叫声等,都认定“奄美
亚种”为一个独立的种,即“
琉球丘鹬”(Scolopax mira)。于是
丘鹬指名亚种和奄美亚种二者均为单型种,所以丘鹬无亚种,其近亲是
鹬属中的其他鹬种。
形态特征
丘鹬体大较肥,成鸟体长为32~42厘米,直喙长6~8厘米,翼展为55~65厘米,体重为205~336克,雌雄同色。
丘鹬顶至枕后具有3~4条不规则的灰白色或棕白色横斑,其间缀有棕红色点斑。头两侧灰白色或淡黄白色,杂有少许黑褐色斑点。前额为灰褐色,加有淡黑褐色及黄色斑。眼大,位于头后上方,视野非常开阔可达360°,能注意到四周情况。黄褐色喙长且直,虹膜呈深褐色、嘴基肉红色,尖端黑褐色,从嘴基部到眼部有一条黑褐色条纹。丘鹬的外耳孔位于嘴基附近。颏和上喉部白色;后颈、上背和肩羽为棕黄色,满布黑色斑点和波状或虫状横斑,并具有棕红色和黄灰色不规则的杂斑;下背、腰覆羽为棕红色,其间夹杂较纤细的波状黑色横斑。
丘鹬飞羽为黑褐色,羽端淡灰黄色,初级和次级飞羽具有棕红色齿状斑纹,初级飞羽的外有缺刻,内翈无缺刻;翅较宽,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为棕红色,边缘为灰褐色,夹杂黑色细纹的横斑。翼下同样密布暗斑,与胁、腹部相同;下体余部为栗黄色,密布暗褐色的波状横斑;腿短,跗和趾灰褐色、黄灰色或肉褐色;爪黑色。尾羽为黑色,边缘有棕红色齿状斑,尾端部上部为淡褐色,下部为银灰色。
丘鹬幼鸟和成鸟羽色相似,但前额为乳黄色,羽端有黑色,上体棕红色,比成鸟更为鲜艳,黑斑数量比成鸟少。尾上覆羽棕色不具横斑。颊裸露,仅具绒羽,其余部位与成鸟类似。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丘鹬在世界分布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带(
温带),迁徙季节至
地中海、
北非、南亚等地越冬。见于
日本、中国、
韩国、蒙古、
俄罗斯(
西伯利亚地区、萨哈林岛)、哈萨克斯坦、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不丹、
锡金王国、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偶然分布至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和
菲律宾等国。模式产地为
瑞典。
丘鹬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
黑龙江省和
吉林省;越冬于
西藏自治区南部、
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和
长江以南地区例如
海南省岛、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栖息环境
丘鹬广布于北温带潮湿的森林区,主要栖息于丘陵、山区潮湿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中,
栖息地高度可升至海拔2800~3600米,特别钟爱富含
腐殖质类型的林地,因为腐殖质类型内含蚯蚓
种群数量大。迁徙时也会栖息在平原地区的树林、泥泽、灌丛、荒地、竹林和苇丛中。
生活习性
防御行为
丘鹬全身斑驳的栗褐色、黑色和灰白色与枯树叶的颜色类似,可以很好的伪装自己。当受到威胁时,
雌鸟会用两腿、爪子或者背部携带幼鸟飞行。
社群行为
丘鹬常营独居生活,不喜集群,在迁徙时,通常单独飞行或以5~6只为一组。个体也可能因地形或天气条件而聚集在一起,尤其是在陆路迁移或食物和住所受到限制的
地方时,但有时会在潮湿富含蚯蚓的草原上聚集觅食。
节律行为
丘鹬是夜行性的森林鸟,白天常隐伏在林中或草丛中,黄昏和夜晚到附近的水库、河流岸边、稻田和沼泽地上觅食。
迁徙
大部分丘鹬定居在大西洋岛屿和西南海洋国家的一些地区。国际上繁殖于欧亚大陆和
日本,越冬于
北非、南亚、中南半岛及日本,偶尔到
菲律宾。春季迁徙从2月底开始(这种迁徙的时间与温度密切相关),在3月至5月中旬抵达繁殖地。秋季向越冬地的迁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次冬季
霜冻的时间。
丘鹬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少部分为夏候鸟。春季最早于3月末至4月初迁徙到东北长白山,秋季于9月初至10月末向南迁徙,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
黑龙江省和
吉林省繁殖;在
西藏自治区南部、
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和
长江以南地区以及
海南岛、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越冬。
觅食行为
丘鹬主要以鞘翅目(鞘翅目)、
双翅目(Diptera)、鳞翅目昆虫(
鳞翅目)及其
美国白灯蛾、蚯蚓(Pheretima)、
蜗牛(Fruticicolidae)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但也吃植物种子、水果、农作物(例如燕麦和玉米)以及草根和树叶。在非繁殖季节主要
捕食蚯蚓。迁徙时期,小型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和
甲壳亚门也是丘鹬的食物。
丘鹬喙端有非常敏感的触觉感受器,在觅食时,会将长长的喙探入堆着腐烂落叶的土壤中,用喙端敏感的触觉感受器寻找蚯蚓。同时,位于嘴基附近的外耳孔也能听到蚯蚓移动发出的声音,当发现蚯蚓后,丘鹬会张开上喙前端,夹住蚯蚓。
鸣声
丘鹬被其他生物追赶时一般不会发出声音,偶尔会发出快速的“etsh-etsh-etsh”声。占域飞行时雄鸟会发出“oo-oort”的嘟哝声,紧接着发出具爆破音的尖叫。
生长繁殖
求偶行为
到达繁殖地的
雄性丘鹬,一般会在黎明和傍晚时分,在森林上空振翅飞翔,并发出婉转多变的鸣声向
雌鸟求爱,然后落到地上与雌鸟进行交配。
筑巢
丘鹬会在
青苔地面、溪流和其他水道的沼泽森林,或者有潮湿落叶层和阔叶灌木和
蕨类植物门灌木丛的针叶林中筑巢。巢由雌鸟建造,通常利用小灌木旁的枯枝落叶作巢基,扒成一圆形小坑,然后用草和树叶铺垫,巢的直径为15厘米左右。
繁殖育雏
婚配制度为一雄多雌制。丘鹬繁殖期在5~7月。交配后雄鸟会一直陪伴雌鸟到孵卵期,5~6月为雌鸟产卵期,每窝产卵通常为4枚,少数情况为3、5、6枚。卵呈梨形或卵圆形;卵色为色或暗沙粉红色,被有锈色或暗棕红色斑点,卵长44×34毫米,重26.5克,
雌鸟孵化期约为23天。丘鹬
早成雏为早成型。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丘鹬整体种群数量趋势稳定,2015年全球丘鹬种群数量估计为1000~2600万只。
欧洲丘鹬种群数量估计有1380~1740万只成年个体。
保护级别
丘鹬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丘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物种(LC)。
2021年丘鹬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无危物种(LC)。
致危因素
在繁殖时期,丘鹬
种群面临最大的威胁是林地
栖息地日益破碎化。非繁殖时期,永久性草地数量的减少和农业集约化的增加也会威胁到丘鹬,例如:树篱的破坏、永久性放牧草地数量的减少和耕作和施用化学物质导致土壤动物贫瘠。在其繁殖和越冬时期,该物种因较易感染
禽流感病毒,因此病毒爆发是未来可能受到的威胁,人为猎杀也是威胁丘鹬种群的一个因素。
保护措施
在欧洲,丘鹬受到
欧盟野鸟保护指令(The EU Birds Directive)附件II(A)和III(B)的保护。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丘鹬的“针羽”(最外层初级的隐蔽羽毛)可用作微缩模型的精细画笔,或用作移动微小物体(例如灰尘斑点)的精密工具。
物种区别
丘鹬外形和羽色与沙锥属(Gallinago)较为相像。但所有沙锥体形均较小,脚较长、翅较尖、腹白色,头顶具纵纹而无横带,体形亦不如丘鹬粗胖、笨重。外形明显有别,容易辨认。
相关知识
中国西汉·
刘向《
战国策·燕策二》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中的“鹬”就是指的丘鹬。
丘鹬一直是多个国家邮票的主题。麦迪逊松鸡协会(RGS)估计丘鹬邮票每年最少收取50万元。
1965年
德国发布以丘鹬为主题的邮票。1970年、1987年美国
新泽西州出售以丘鹬为主题的邮票。2014年
澳大利亚发布了以丘鹬为主题的邮票。
参考资料
丘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