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坦君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童坦君(1934年8月15日至2022年12月25日),浙江宁波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九三学社社员,生前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童坦君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刘思职院士,1964年4月留校,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12月至1981年8月,被教育部选拔为首批教育部公派的52名访美学者之一赴美留学,1981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结业证书,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童坦君主要从事老年医学基础研究,1982年,创建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理念与技术系统地引入到中国衰老医学基础研究中,把中国衰老研究带入国际前沿。此外,童坦君还建立了一套国际公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理论研究和药物抗衰效果评价,而且还系统揭示了p16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控及信号转导,证实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通过引发基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
人物经历
早年与学业经历
1934年8月15日,童坦君出生在慈溪市江北区庄桥镇(今浙江宁波市江北区),高祖父为他取名“坦君”,意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希望他人生平坦,且有君子德行。1941年,因日军进攻和霍乱流行,被迫搬家至宁波市市区,1942年,日军占领宁波,后转到上海市求学,1949年,因罹患肺结核休学,两年后病愈,报考上海市成都路光实中学,直至1953年高中毕业。
1954年,考取北京医学院医疗系专业,在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影响下,童坦君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9年,大学毕业前夕,童坦君在临床实习中被病人传染上了肝炎,必须住院休养,因此不能参加工作分配,只能继续做研究生,转而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师从刘思职院士,攻读生物化学专业,开始肝癌大鼠的氨解毒研究,1964年,顺利于该校毕业。
工作经历
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助教,“文化大革命”期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常的教学和研究中断,直至1971年回到北京医学院任教。1978年,童坦君以英语口试满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赴美留学选拔考试,同年11月,被提升为讲师,12月26日,作为52名访美学者之一,登上前往美国的飞机,进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师从华裔生物物理学家曹安邦,半年后转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80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博士后奖学金,并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下属的生物制品署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部刘德勇教授实验室从事肿瘤血管生长因子与燕窝糖肽的研究。
1981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博士后研究结业证书,同年回国,与妻子张宗玉就“废物利用”用小白鼠做起了衰老实验,1982年,任北京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代理副主任,同年,创建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期间童坦君仍然跟随刘思职院士做肿瘤研究。1985年,升任首都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并担任《国外分子生物学分册》编委,1986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纽约大学等地访问交流,发现美国虽已设立了研究老年医学的专门机构多年,但研究深度远逊于癌症研究。1988年6月15日,加入九三学社,9月,升任北京医科大学正教授,开始涉足老年医学研究。1991年,正式开始从事老年医学基础研究,成为《中华医学杂志》编审组成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2年10月,作为突出贡献专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2月27日,受聘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1996年10月16日,应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及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邀请,作为学术委员出席中国第二届人类基因诊断、治疗与预防学术会议,而且作为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讲座学者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作学术交流。1999年,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第4届编委会常务编委、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通讯主审员,同年,童坦君承担国家“973”项目课题“与衰老相关基因或基因群的克隆与功能研究”部分任务,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
2000年,童坦君团队首次确定了p16与端粒及细胞寿命的关系,系统揭示了p16影响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以及p16在不同年龄细胞中表达的调节机制。2003年12月,在衰老研究中心刘新文副教授的协助下,创办中华健康老年网,免费向社会提供衰老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际衰老医学的前沿进展,为老年朋友们创建一个了解抗衰延寿知识的科普平台。2004年3月,成立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童坦君担任中心主任,2005年11月13日,凭借在老年医学方面研究,童坦君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2006年3月,复聘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2007年,承担的“细胞衰老相关新基因的功能”的研究,童坦君率先将分子和细胞理念和技术引入老年医学衰老机理研究,进而深入揭示衰老的生理过程。此外,承担的国家“973”项目课题“细胞复制性衰老的机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解析细胞衰老的分子途径,为延缓细胞和个体衰老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2009年,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理事、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院士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12年,担任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荣誉所长,2013年,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顾问、《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第九届编辑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任《生理科学进展》编辑委员会副主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国联谊会顾问,应邀出席中法老年医学高峰论坛2016暨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研究机构联盟大会,并作主题报告《人为什么老》。2018年,参加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开幕式等,并受聘为荣誉学术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
在社会任职方面,历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常务编委、《生理科学进展》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原学术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衰老生物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北京市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原常务理事等。
逝世
2022年12月25日,童坦君因意外摔倒受伤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20世纪70年代末,童坦君揭示了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并将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英文版1979年第7期,率先将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中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还揭示了系统揭示p16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而且首先在国际上证明p16不通过端粒酶,此外,还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和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
童坦君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攻关课题等,科研成果先后获得15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和荣誉,而且还筹备并倡导建立了“中华健康老年网”,无偿地向专业学者与广大民众普及衰老理论和抗衰老知识。
人才培养
童坦君从1964年留校任教以来,坚守在医学基础教育已50余年,对中国的博士后制度的建设有重要影响。童坦君多年来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生物化学”“核酸生化”,截止2016年,已培养博士后4 人、博士研究生38 人、硕士研究生30 人、本科生22 人。
科研项目
出版著作
童坦君主编或参编《生物化学》等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30余种,下表仅收录部分
学术论文
截止2022年,童坦君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下表仅收录部分
荣誉与奖励
荣誉
不完全统计,下表仅收录部分
科技奖励
不完全统计,下表仅收录部分
评价
“童坦君教授是德高望重的师者,同时也是勤奋创新的学者,在探索衰老奥奥秘的科研道路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奋战至最后一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评)
“童坦君以一己之力,不仅在实验室的科研道路上辛勤耕耘,同时也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默默地无私奉献。”(中国科学报评)
参考资料
童坦君院士.中国科学院.2022-12-30
童坦君 院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22-12-30
童坦君院士逝世.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2-12-30
九三学社社员童坦君.北京大学医学部统战部.2022-12-30
童坦君.院士馆.2022-12-30
童坦君.北京大学.2022-12-30
生物化学家童坦君年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2-12-30
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02-02
童坦君.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1-14
 童坦君 院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22-12-31
童坦君院士讣告.北京大学医学部 .2022-12-3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与学业经历
工作经历
社会任职
逝世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人才培养
科研项目
出版著作
学术论文
荣誉与奖励
荣誉
科技奖励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