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蕾,1969年出生于
北京市,前中国香港乒乓球运动员,现退役。她幼年曾在北京训练,1988年移居中国香港,加入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乒乓球队。因其技术成熟、积极活跃于各大赛事中,为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队取得了多项团体成绩,以及出色的单、双打成绩,与搭档
齐宝华被誉为香港的“乒坛双宝”。
在1989年至1998年间,先后代表中国香港队在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奥运会、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等多项国际赛事中取得团体、个人优异成绩,其中1991年获得第41届世兵赛女子单打季军,达到个人事业的巅峰。199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亚洲锦标赛决赛上,以3比1战胜中国队,获得女团冠军。1996年3月荣获“95年度
可口可乐香港杰出运动员”称号。1998年12月荣获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记者协会评选的“1988—1998香港体坛十杰”称号。1999年3月荣获“1998年度可口可乐香港杰出运动员”称号。
1999年因伤病退役后,陈丹蕾入职香港康体发展局,继续致力于发展香港体育事业。2004年10月荣获“香港2004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陈丹蕾幼年在北京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与她同期的乒乓球名将云集,如
邓亚萍、
乔红、
高军、
陈子荷、
刘伟、
王晨等均为中国国家队种子选手。相对而言,陈丹蕾并没有获得太多的表现机会。1988年,陈丹蕾移居中国香港,并加入
中国香港乒乓球队。从1989年起,陈丹蕾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当时的著名球手莫卡莎(来自中国广东)、郑涛、陈淑媛、
齐宝华(来自中国河北)、卢传淞(男子运动员)在主教练张秀英(归国华侨,和
林惠卿一个时代的选手)的带领下支撑起香港乒坛在国际乒乓舞台上的一片天地。先后代表中国香港队参加了世兵赛、
奥运会、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比赛过程中,陈丹蕾与同期队友为中国香港队赢得了多枚奖牌,因其技术成熟、积极活跃于各大赛事中,为中国香港队取得了多项团体成绩,以及出色的单、双打成绩,与搭档齐宝华被誉为香港的“乒坛双宝”。
职业生涯
1989年在第40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陈丹蕾和队友合作,获得女子团体第3名。1990年在世界杯乒乓球双打锦标赛上,与
齐宝华合作,获得女子双打亚军。齐宝华和陈丹蕾的双打配合多依靠齐宝华的发球和长胶的小球路控制为重点,然后结合快速拨打、推压取得主动,并伺机以速度和变化取胜。因此她俩对付欧洲选手时保持了很好的胜率,一直是中国队备战时除去
玄静和、
洪次玉/
俞顺福、
李粉姬后的三号对手。不过对同时期的
邓亚萍、
乔红/
高军、
陈子荷,由于球路和实力上的差距,两人战绩一直不佳。
1991年在第41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单打季军,达到个人事业的巅峰。41届世乒赛的女单比赛进行的非常惨烈,中国名将
刘伟在16进8的比赛里以3:2拼掉了充分准备但是发挥欠佳的
韩国好手玄静和。但是在随后的比赛中,刘伟在陈丹蕾的快速压制下被打的没有脾气,仅仅一个小时左右就缴械“投降”了。击败刘伟后,陈丹蕾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女单四强,可惜她面对的是40届世乒赛壮志未酬,而技术上已经日渐丰满的乒乓球“巨人”
邓亚萍,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陈丹蕾负于邓亚萍获得了世乒赛的女单季军,不过在乒乓球界的专业人士看来,她的发挥已经可以说是可圈可点、无可争议。
1992年在
巴塞罗那举行的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与
齐宝华合作,打入女子双打前8名。同年,在世界杯乒乓球双打锦标赛中,与齐宝华合作,获得女双季军。199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亚洲锦标赛决赛上,以3比1战胜中国队,获得女团冠军。这一巅峰战绩直到2005年,才被中国
香港足球代表队再次获得。1993年在第42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团体第4名。在女子单打比赛中,她被代表中国台北出战的原中国选手
陈静击败。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与齐宝华搭档,获得女子团体亚军。
在1995年第43届世兵赛上,她和
齐宝华搭档,在最后一届考比伦赛制的比赛里成功地为中国香港队保住了团体季军。其实女团
半决赛时,中国香港队成功地避开了中国队与羽翼未丰的韩国队交手,但遗憾的是她们大意失荆州,被朴敬爱、
朴海晶、
柳智慧拼了个人仰马翻。在女单16进8的比赛里,陈丹蕾遇见了
乔红,虽然一度以大比分领先,但是实力上的差距还是导致她以1比3负于对手。1998年12月,作为中国香港队的领军人物,陈丹蕾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
1998年曼谷亚运会,并与
桑亚婵合作,获女子双打亚军。她们在半决赛里成功地阻击了
韩国高手
金戊校和柳智慧,比赛中陈丹蕾的稳定发挥和反手雄厚的基本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丹蕾在中国香港队的十年里,一直是以
邓亚萍、乔红、
高军、
陈子荷、
刘伟、
王晨为主力的中国队的主要对手之一,且与邓亚萍、乔红、刘伟在比赛中互有胜负,有很强的技术特点。
退役以后
个人生活
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令陈丹蕾伤病缠身,竞技状态不佳,曾在1998年宣布封拍后又复出,直到1999年1月28日,陈丹蕾因伤病,在中国香港正式宣布结束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陈丹蕾退役后,进入中国香港康体发展局从事行政工作。
脱离了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陈丹蕾终于卸下了比赛带给她的压力。平时,她象普通女孩子一样放松地生活,和朋友相约喝茶、逛街、购物、看电影、聊天都是她喜欢的休闲活动。她还喜欢上了
高尔夫球运动,每周她去打两次高尔夫球,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打高尔夫球的水平已和朋友们旗鼓相当,这得益于她良好的运动天赋。
社会活动
陈丹蕾表示不再做职业运动员,并不是她在乒乓球事业上的终点。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她都会积极地发挥个人影响力,关注、支持中国香港乒乓球事业的发展。陈丹蕾关心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发展工作,2004年,她应一所新型的香港中学聘请,和12名香港体育界名人共同担任学生们的体育顾问,以自己的运动生涯经历和感受,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引领他们走拼搏胜利的道路,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信任。
陈丹蕾积极参与中国香港体育界的社会活动,关注中国香港乒乓球队的动态。2013年5月27日,香港乒乓球总会举行欢送晚宴暨2013年世界单项锦标赛
祝捷会,陈丹蕾出席晚宴,并和执教
中国香港乒乓球队近11年即将卸任的教练亲切话别,向教练表示感谢和惜别之情。2016年11月20日,陈丹蕾出席了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乒乓总会八十周年庆典,她从中国内地到香港,与同期运动员共同为香港乒乓球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她取得的优异成绩是香港乒乓球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退役后,她继续为中国香港的乒乓球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04年10月,陈丹蕾荣获“香港2004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对于她的持续付出和努力,中国香港给了她最高的敬意和赞赏。
人物评价
技术分析
陈丹蕾右手横握拍,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反手位的实力强于正手的实力,是横拍快攻打法的典型代表之一。少见有相持的弧圈球和拉冲、对拉。一般对手发球时她从下旋往上旋过渡多用正手位的小提拉。不论抢攻还是相持均多采用正手的封堵和盖打以及正手推挡。对于反手位的球,陈丹蕾很少侧身,喜欢用反手生胶拨打两条直线的长球,然后伺机变线或者用正手拍死。陈丹蕾的反手有速度,角度刁钻,且命中率高,令对手不适应其快速下沉的球。陈丹蕾的正手位球在整个技术结构来说处于次要地位,属于大球路,没有什么特色,缺少发球暴冲或强力盖打。但正手特点却是耐打,封堵好,速度快。在过往的比赛中可以看出,虽然她正手被稳健的弧圈球拉住,但是对手不弹击,不强力前冲,陈丹蕾就会变线,加重力量。陈丹蕾的发球方式很特殊,基本用反手发球,多为小三角区域的侧上、侧下旋球。但与众不同的是,陈丹蕾的反手发球有一个动作,类似拱的不转或者上旋球,迷惑性非常强。
外界评价
陈丹蕾个人技术全面,比赛成绩优异,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舞台上,香港队女队实力雄厚,尤其是陈丹蕾、
齐宝华的双打是香港乒乓球队的王牌项目,二人组合被誉为“香港双宝”,由她们组成的香港女队成为世界劲旅。陈丹蕾于1991年获得第41届世兵赛女子单打季军,达到个人事业的巅峰。她和队友代表中国香港队活跃在世界乒乓球大赛舞台的十年里,被中国国家队视为主要对手之一,且与
邓亚萍、
乔红、
刘伟在比赛中互有胜负,有很强的技术特点。
陈丹蕾的职业生涯中也留有一些遗憾,她曾代表中国香港队参加了多届
奥运会,但未能获得奥运冠军,职业生涯相对较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但之后逐渐淡出了赛场。
所获荣誉
赛事荣誉
世乒赛
1989年,在第40届世乒赛中,与队友合作,获得女子团体季军。
1990年,在世界杯乒乓球双打锦标赛上,与
齐宝华合作,获得女子双打亚军。
1991年,在第41届世乒赛上,陈丹蕾获得了女子单打季军,达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
1992年,在世界杯乒乓球双打锦标赛中,与齐宝华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季军。
1993年,在第42届世乒赛上,陈丹蕾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第4名。
1995年,在第43届世乒赛上,她和齐宝华搭档,在最后一届考比伦赛制的比赛里,成功地为中国香港队保住了团体季军。
奥运会
1992年,在
巴塞罗那举行的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陈丹蕾与
齐宝华合作,打入女子双打前8名。同年,在世界杯乒乓球双打锦标赛中,与齐宝华合作,夺得女双第3名。
亚运会
1998年12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
1998年曼谷亚运会,陈丹蕾与
桑亚婵合作,获得女子双打亚军。
非赛事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