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食豆齿鳗(学名:Pisodonophis boro),别名波路豆齿蛇鳗,是豆齿鳗属的一种近岸暖水性底层鱼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自印度洋非洲南部,东至
巴布亚新几内亚,北至
日本,南至
印度尼西亚。在中国,产于
东海、
南海、
台湾海峡。栖息于
潮间带和淡、海水交汇的河口沙泥底质的滩涂中。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食用,也可药用,是
泰国重要的商业
硬骨鱼纲之一。
杂食豆齿鳗常见体长70厘米。体型细长,头小,眼小。上颌比下颌长,吻短稍尖。体无鳞,皮肤光滑。穴居鱼类;一般晚上活动;主要摄食蟹类、贝类等底栖动物。在
海里出生,淡水中成长,繁殖季会迁徙到
红树林泥潭或者食物丰富的河口。产卵前直接将卵母细胞释放到体腔中。
杂食豆齿鳗
种群数量稳定,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杂食豆齿鳗体细长,躯干部圆筒形,头较小且为锥形。眼小,为圆形。眼间隔宽阔,稍隆起。每侧有2个鼻孔,而且是分离的。前鼻孔为短管状,位于吻端的侧腹缘,接近上唇边缘。后鼻孔上有皮瓣,且后鼻孔为斜形,位于眼前缘下方、上唇边缘的内侧。两鼻孔之间和后鼻孔的后方各具1个尖形皮质突起。吻短稍尖,口较大,前位。口裂较大超过眼的后缘。舌附于口底。上颌比下颌长,上唇边缘有一个肉质突起。上唇边缘无须。鳃孔中等大为裂缝状犁骨有齿,上、下颌齿均为颗粒状或
臼齿状,上颌齿3行,下颌齿2行,数列排列不规则,呈带状。前方牙较大,前颌骨齿排成卵圆形,中间牙粗大,周围牙细小。前颌骨齿丛与犁骨齿丛相连,犁骨齿多行,排列呈带状。
杂食豆齿鳗
胸鳍发达、后缘长为圆形。雌鱼胸鳍比雄鱼的胸鳍大且宽。背鳍、臀鳍带黑缘,比较发达,在近尾端处无上扬,且止于尾端的稍前方。背鳍起点在胸鳍末端后方,与鳃孔的距离小于眼后头长,体色一致。臀鳍起点紧位于肛门的后方,肛门在体中部后方。无
尾鳍,尾部侧扁,尾端尖锐且坚硬,裸露凸出。
杂食豆齿鳗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自印度洋非洲南部,东至
巴布亚新几内亚,北至中国和
日本,南至
印度尼西亚。
杂食豆齿鳗栖息于
潮间带和淡、海水交汇的河口地带,有时进入淡水水域甚至稻田,喜欢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滩涂中。它们经常进入河川下游处生活。平时埋藏于浅水域之烂泥底质中。
杂食豆齿鳗主要摄食蟹类、贝类等底栖动物,而且一般在晚上出来活动
捕食。
杂食豆齿鳗
鳗鲡目是穴居鱼,在挖洞时做起伏波浪型运动,而且头和尾都可以钻洞。
杂食豆齿鳗是每年产卵一次以上的鱼类,一般在雨季繁殖。每年主要的繁殖时间是5月到7月,这段时间它的繁殖力在6月达到高峰,第二次繁殖是从9月到11月。多数
雌性鱼在3岁时性成熟,参与生育的雌性鱼在4和5岁之间。
雄性鱼在2岁和3岁时性成熟并参与繁殖。它的繁殖力取决于它的体型大小、重量和年龄。鱼的体型越大,它的繁殖力就越大。鱼的年龄越大,它的繁殖力越低。它是一种裸卵巢类型的鱼类,在产卵前直接将卵母细胞释放到体腔中。卵为棒状,鱼卵的平均直径为615微米,平均每1千克雌鱼每次可产大约42万粒卵。
杂食豆齿鳗的
种群数量稳定并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