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鲈(拉丁学名:Cromileptes altivelis),俗称老鼠斑、
鳌鱼,已知的驼背鲈属仅此一种鱼,是一种高级海产经济食用鱼类。其体长可达70厘米,体重约3.5
千克。整体形态侧扁,背部凸起,呈现驼背状。成鱼头、鳍部有黑点,体侧有褐色大斑块;幼鱼雪白的鱼身分布着黑点。
成鱼整体呈现浅绿棕色,幼鱼则一般呈玉白色。
驼背鲈主要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的低纬度海域,非洲、
菲律宾、日本、
澳大利亚等的炎热海域都有分布,中国则分布在
东海海域。驼背鲈喜栖息于
珊瑚礁海区,近海沿岸,2008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2018年又被IUCN认定数据不足。
驼背鲈具有观赏和经济价值。其形态特殊,体表和各鳍从玉白色至褐色呈可变色,可做
观赏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但因生长缓慢,成活率不高,人工不易养殖,所以市场售价也较高。
形态特征
整体形态
鱼整体呈现浅绿棕色,头部、鱼身和鳍上有间隔较宽的圆形黑斑,鱼身与中间鳍会被大的暗斑覆盖,且幼鱼身上的黑斑少于
成鱼。驼背鲈体重约3.5
千克,鱼身长度可达70厘米。
局部形态
驼背鲈鱼身侧扁,头部背面轮廓明显凹陷,在颈背处陡峭上升,到达背鳍起点处为最高。鱼身高度小于长度,且与鱼头长度约
相等。眶前狭窄,眼径长占头长的11.9%~16.4%。背鳍具有10硬棘17~19软条,鳍起于鳃盖上,后棘最长;臀鳍具有3硬棘9~10条;
胸鳍为圆形,具有17~18软条,中间最长;腹鳍具有1硬棘5软条;
尾鳍为圆形有15~17软条。其鳞片光滑,侧线鳞为110~125片。
解剖形态
前鳃盖骨有细锯齿,隅角处稍弯入变大,下缘光滑。鳃盖骨上下棘不发育埋于皮下,中棘不明显,且中棘离下棘较近。后鼻孔比前鼻孔大,新月形,有垂直的狭缝。上颌骨延伸至眼睛后缘处,发育良好。犁骨上具有三角状的细尖齿,腭骨上有带状尖齿,舌上无齿。鳃耙短,且两端退化,上缘8~11枚,下缘13~17枚,游离端的鳃耙为向前倒伏的簇状棘。
分布栖息
分布地区
世界分布
驼背鲈在西太平洋的分布是从
日本南部到
帕劳、关岛、新喀里多尼亚和
昆士兰州南部(
澳大利亚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东印度洋是从
尼科巴群岛到西澳大利亚的
布鲁姆。驼背鲈在
南海地区分布较多。
栖息环境
驼背鲈主要的
栖息地为繁盛的
珊瑚礁丛中和沿海地区,也常发现于潮池区,幼鱼喜栖息在近海、
潟湖、边缘礁石海草丛中,
斑海鲶喜栖息于深海域,出现在10~40米的深度。
生活习性
觅食方式
驼背鲈性情凶猛,具有领域性,食肉性,大约80%的食物是小鱼,其余的主要是无脊椎
甲壳亚门。驼背鲈具有可伸展的斜嘴、较长的
下颚及牙齿和缓慢的移动速度,决定其擅长躲避在珊瑚及岩礁中,伏击过往的鱼类及甲壳类的捕猎方式。
行动方式
驼背鲈易受惊,受环境影响较大。接触到不熟悉的东西时,它们通常会游走,但不会游得很远。它们的游泳方式与其他鱼类非常不同,移动得非常缓慢,其游泳方式与其他鱼类有所不同,有着反常的转弯方式,有时又倒立游动。
环境适应性
野生驼背鲈对常见疾病不敏感,疾病耐受较好,但是
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昆虫相关的宿主。在温热带水域适应性较好,23~32
摄氏度的水温下,驼背鲈依旧能正常生长。
生长繁殖
生长
驼背鲈有记录的最大体长为70厘米,2岁性成熟时体长为39厘米,存活最大年龄至少为14岁。在人工圈养中,有记录性成熟
雌性鱼年龄最小为18个月,体长为19.1厘米,体重0.114
千克。随着驼背鲈的生长,出现较为明显的年轮特征,其生长年轮特征被归为三类:一是在鳞片前区,在疏带的内侧缘和密带的外侧缘交界处(生长年带),出现空白带状或断线带状为疏密明亮型;二是在鳞片侧区、前区和前侧区的交汇处,两个生长年带之间同时存在疏密和切割现象或断裂情形为疏密切割型;三是在鳞片前区与前侧区的交处,年轮表现为环片碎裂、切割和凌乱或也有疏密的现象则为碎裂凌乱切割型。
繁殖
驼背鲈产卵期具有分批产卵的特性,同尾雄鱼会在不同时期追逐不同雌鱼进行多次配对。驼背鲈产卵高峰期为10月至1月,
受精卵有
浮力,直径0.80~0.83毫米,有单个油滴。驼背鲈雌雄同体,出生为雌鱼,在3或4岁时有些雌鱼向雄鱼分化,到8或9岁时,大多数鱼转为
雄性。
人工养殖
人工繁育
人工养殖的驼背鲈一般采用注射催产激素,并结合控制温度和营养强化能成功诱导其性腺发育和成熟,并用超低温
冷冻保存雄鱼精液。驼背鲈幼鱼在水温24~32
摄氏度可正常生长,并且驼背鲈幼鱼温度的耐受临界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EM菌和高级虾片的育苗模式通过琐屑食物链提供了驼背鲈的开口饵料,EM菌可以控制有害病菌。
养殖管理
驼背鲈的养殖方式一般为工厂化流水车间和池塘养殖两种,池塘养殖的驼背鲈的体长和体质增长速度较快,大批量养殖工厂化养殖集约化程度较高。并在驼背鲈饲料中额外添加
维生素c和D,可影响驼背鲈肌肉中脂肪的含量。驼背鲈易受
寄生昆虫感染,多发蠕虫病,新本尼登虫和海盘虫常寄生在驼背鲈体表和鳃中,改善水质和药物治疗可预防和治疗
寄生虫病。
潜在危害
在
大西洋海域,驼背鲈是外来且具有潜在侵入的物种,可破坏
生物多样性;但因驼背鲈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不易建立繁殖
种群,不构成入侵危害,未被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ISSG)收录。
物种保护
驼背鲈由于其市场高价值引起的过度捕捞和
栖息地被破坏,导致其野生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东南亚尤其明显。2007和2008被IUCN分别列为红色名录的易危(VU)物种,2018年因为缺少群体信息和保护级别的鉴定,被IUCN列为数据不足(DD)。对于该物种的保护,移植技术和
冷冻保存的发展被广泛关注,可在驼背鲈繁殖周期的任何阶段保存其遗传,而不考虑性成熟或短暂的年度产卵期的限制。
相似物种对比
驼背鲈属只有驼背鲈一种鱼,但驼背鲈在形态上及体表斑块与
革鳞鮨(
鮨科鳞鮨属)相似。革鳞鮨
成鱼为黄褐色,头部、身体和鳍上有许多小的深褐色斑点;其幼鱼深褐色至黑色,头部和身体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革鳞鮨比驼背鲈长一些可达91厘米,喜栖息于
珊瑚礁,也常出现在200米左右的壁架和洞穴中。革鳞鮨与驼背鲈都分布
热带和
亚热带,但与驼背鲈不同的是,革鳞鮨分布在西大西洋区,从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至巴西南部海域。
主要价值
驼背鲈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人工养殖的驼背鲈在营养价值方面还要高于野生驼背鲈,但口感却次于野生驼背鲈。驼背鲈是以
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中心的食用鱼贸易中,其价值最高的物种之一,其也是整个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食用鱼,为高级海鲜,但因生长缓慢,人工不易养殖,价格昂贵,体表和各鳍从玉白色至褐色呈可变色,有着较高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
参考资料
驼背鲈.石斑鱼多样性信息资源数据化平台.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