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脊兰(学名:
虾脊兰属 discolor Lindl.),别名斑葱、九子连环草、九节虫、海老根、肉连环等,为
兰科(Orchidaceae)虾脊兰属(Calanthe)
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种原生范围为中国、
朝鲜、
韩国、
日本等地,生于
温带生物群落,海拔78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混杂落叶、腐殖土和沙石的土壤中。
虾脊兰株高40~50厘米,地下部为根茎,酷似虾脊。
假鳞茎聚生,粗短,近圆锥形,具3~4枚鞘和3枚叶。叶倒卵状长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前端急尖,下面被毛,花期叶未放。
总状花序,具花10朵左右,萼片、花瓣紫褐色,花瓣长圆形或倒
披针形,唇瓣为淡紫色或白色,有浅红晕或斑点,扇形,与萼片等长,先端稍钝,基部收狭,具3条脉,侧裂片镰状倒卵形。
蒴果长椭圆形,果柄下曲。花期4~5月,果期7月。
虾脊兰花姿奇特多变,貌似小虾,花色丰富,可以作盆栽、景箱、切花等,常于居室、客厅、窗台和阳台观赏装饰,或种植于庭院点缀园景,也是优良的插花材料。虾脊兰的全草或根茎可入药,其味辛、微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痔疮、跌打损伤等。虾脊兰因资源稀缺,于2019年被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收录为附录Ⅱ物种。
形态特征
虾脊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50厘米。
根、茎
地下部为根茎,酷似虾脊,假鳞茎粗短,近圆锥形,节多,须根长,粗约1厘米,具3~4枚鞘和3枚叶,假茎长6~10厘米,粗达2厘米。
叶
叶在花期全部未展开,倒卵状长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达25厘米,宽4~9厘米,先端急尖或锐尖,基部收狭为长4~9厘米的柄,背面密被短毛。
花
花葶自假茎上部叶间抽出,长达18~30厘米,密生短毛,
总状花序,具花约10枚左右,花苞片宿在,膜质,卵状
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
近无毛;
花梗及子房弧曲、密生短毛、子房棒状;萼片、花瓣均为褐紫色;中萼片略倾斜呈椭圆形,顶端急尖,有5脉,背面正中下方有短毛;侧萼片与中萼片接近;
花瓣近长圆形,也有倒披针形,与萼片等长或有时略缩短,顶端略钝圆,基部收狭有3脉,两侧2常支,无毛;唇瓣浅紫色或者白色,具有浅红晕或者斑点,轮廓呈扇形,和整个蕊柱翅一体成型,大约与萼片等长,3深裂;侧裂片镰状倒卵形或者楔状倒卵形,大于中裂片,顶端弯至中裂片,基部一半左右合生于蕊柱翅外沿;中裂片倒卵形,楔形,顶端有深凹缺及前端缘有时有不齐的齿;唇盘有3个膜片状褶片;褶片扁平、全缘,向中裂片中部伸展,前端有三角形突起;距圆筒形、直伸或微弯,至端部变窄,外侧疏生短毛;
蕊柱的上端膨大,蕊柱翅向下延伸至唇瓣的基部;
蕊喙2裂;裂片牙齿状,三角形,顶端急尖;药帽前端略收窄,顶端近于截形;花粉团呈棒状。果
物种分布
虾脊兰原生范围为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在中国的浙江、江苏、福建、湖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有分布。
生长习性
虾脊兰生于
温带生物群落,海拔78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混杂落叶、腐殖土和沙石的土壤中。喜温暖、高湿及阳光充足环境,忌阳光直射,较耐寒,耐半阴,不耐干旱和高温,夏季宜凉爽气候,宜排水良好、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花期4~5月,花后有短暂的休眠状态,果期7月。
繁殖方式
虾脊兰可采用分株繁殖。分株宜在9~10月,花后结合换盆时进行,把有芽的先端
根状茎折下做种,分前使盆土适当干燥,将植株自盆中脱出,将兰苗放平,注意轻拍土坨使其缓慢松散,不伤根太多,以防将根折断。抖掉旧土后将大丛母株分切,剪掉老根和残枝,每一新株可分数丛,伤口涂草木灰另行栽植。
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
虾脊兰盆栽土可由腐叶土、草炭土加入适量的河沙调制而成,亦可由一般园土、
腐殖质土、拌入适量马蹄粉配制而成;定植后将盆苗置于半阴的地方,初次洗水时必须浇透,以利植株恢复生长,生长季节需要适当增加水分,使空气、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但是花期应稍干些;虾脊兰比其他兰花需肥量多,液肥可采用多种饼粕,马蹄片等加水发酵,捞出冲淡配合洗水使用,或全素化肥使用;冬天室内可不阴或少阴,3月后应放在上午能见到阳光,下午能避开烈日处,夏天禁止烈日暴晒,冬季最低温度以13°C为宜,适当干燥。
病虫害防治
危害虾脊兰的病虫害主要为
红蜘蛛和
洋葱软腐病。红蜘蛛的为害高峰通常在春末和夏初,可以适时喷洒
蚜灭多进行防治。软腐病又以夏初发病为高峰期,症状表现为先从叶鞘,新叶基部变黑并腐烂,若防治不当,可扩展到叶柄和球茎,故一般用
链霉素,
井冈霉素及其他抗菌素预防。另外,患软腐病的植株常生长不良,而施氮肥过多的植株亦因生长过度而易发病或发病重,因此在使用抗菌素进行预防的同时,施肥要合理调整肥料氮磷钾的比例,选择部分磷钾含量较高的肥料,提高植株抗病性。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虾脊兰于2019年被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收录为附录Ⅱ物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并未收录虾脊兰。
种群现状
根据2015年的调查显示,虾脊兰在中国野外分布有46个居群,标本记录显示分布范围广,在野外适应力相对同属其他物种较强,在一些严重人为干扰的生境里也能生存。但虾脊兰全属植物本身繁殖困难,且存在人工繁殖难度高等问题,导致虾脊兰的资源总量也不算乐观,其生物保护工作相对较难。
保护措施
中国学者陈锦等人以野生虾脊兰未成熟
蒴果为材料,建立了虾脊兰无菌快繁体系,为保护野生虾脊兰资源和种苗人工繁育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也为其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此外,中国学者黄宝华等人对中国15种野生虾脊兰种质资源进行引种栽培,发现从云南保山和
龙岩市收集的虾脊兰可在
漳州市地区综合适应能力良好,可在此地区推广栽培,这为虾脊兰种质资源的引种适应性研究以及虾脊兰的合理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虾脊兰的全草或
根状茎可入药,中药称为九子连环草,其味辛、微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
淋巴结结核、肿、咽喉肿痛、
疮疡、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跌打损伤。
观赏价值
虾脊兰单个花朵小巧玲珑、典雅清香,小花形态貌似小虾,花姿奇特多变,花色丰富,整个花序叠加有序,别有一番韵味,观赏价值很高,故可作盆栽、景箱、切花等,常于居室、客厅、窗台和阳台观赏装饰,或种植于庭院点缀园景,也是优良的插花材料。
相关研究
根据研究,虾脊兰富含甲醇提取物。此外,中国学者蒋明等人以11种虾脊兰属植株的叶片基因组DNA为材料,利用PCR法克隆植物的ITS序列,利用Clustal、Gen Doc和Mega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以上物种在ITS1和ITS2中的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丰富,故此法可用于虾脊兰对同属内其余10种植物的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