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鹬(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ctitis hypoleucos),又称为普通鹬,是
鹬科矶鹬属鸟类。是小型
鸻鹬,其体长16~22厘米,体重为35~71克。由于肩部的白色“几”字形区域而得名。上体为黑褐色,下体为白色,雌雄
同型。虹膜为暗褐色,嘴为黑褐色。跗和趾为黑绿色,爪为黑色。
矶鹬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
亚洲、
欧洲、非洲。其繁殖地主要位于欧亚欧大陆的中部和北部,越冬地主要位于亚欧大陆南部、非洲和大洋洲。在中国几乎各地均有分布。其涉禽,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以
地老虎、蝼蛄、
甲虫等昆虫为食。繁殖期为5~7月,孵化期约为20天。其寿命为6~7年。
矶鹬是常见物种,2023年,矶鹬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2016年,矶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物种。
形态特征
矶鹬是小型
鸻鹬,其体长16~22厘米,体重为35~71克,由于肩部的白色“几”字形区域而得名。矶鹬的虹膜为暗褐色。其具有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其具有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颏、喉为白色,颈和胸侧为灰褐色,前胸微具有褐色纵纹。嘴、脚均较短,嘴为暗褐色,喙短而直,为黑褐色,脚为淡黄褐色。跗蹠和趾为黑绿色,爪为黑色。雌雄
同型。
矶鹬的夏羽主要为黑色。其头、后颈、背至尾上覆羽及翅上覆羽、三级飞羽均为橄榄褐色,闪古铜色光泽,并具纤细的黑色羽干纹;背、肩和三级飞羽近端部具有黑褐色横斑,羽缘为淡棕白色。大覆羽末端具有宽阔
白缘𫚐,飞羽为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内侧和次级飞羽基部为白色,端缘也为白色,形成翅下白斑。腋羽和翼下覆羽也为白色,翼下具有两道显著的暗色横带。矶鹬的上体为黑褐色,下体为白色,并沿胸侧向背部延伸,翅折叠时在翼角前方形成显著的白斑。其翼不及尾,中央尾羽为
橄榄褐色,外侧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和白色与黑褐色横斑,在飞翔时明显可见尾两边的白色横斑和翼上宽阔的白色翼带。
矶鹬的冬羽与夏羽相似,但肩部羽干纹和横斑消失,胸部纵纹不明显。
雌雄部分特征的详细数据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矶鹬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
亚洲、
欧洲、非洲。繁殖地主要位于欧亚欧大陆的中部和北部,越冬地主要位于亚欧大陆南部、非洲和大洋洲。在冬季其可见于阿拉伯、
印度、
斯里兰卡、中南半岛、
菲律宾、
新几内亚岛和
澳大利亚等地区。
矶鹬在中国繁殖于西北、华北及
东北地区,可见于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河北省等省份。冬季,其会南迁至不冻的沿海、河流及湿地。通常越冬于长江流域,可见于
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
福建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海南岛和台湾等东南沿海省区。
栖息环境
矶鹬为涉禽,常出现在各种湿地生境,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在干旱草原的水泡边也有分布。它们可出现在海拔4000米或更高的山区,但通常会避免栖息于冰冻、覆雪或非常炎热的地区。其常活动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和水中沙滩或江心
小岛上。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矶鹬是肉食性鸟类,主要以
地老虎、蝼蛄、
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
植物病原线虫和其他无
脊椎动物以及小鱼、
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其多在湖边、草原及其附近的沼泽地觅食,有时也在湿地附近的草地上取食,但通常其会避开大型沿海泥滩。当浅水砂石、
河漫滩生境被
人类活动侵占后,矶鹬则会迁往河岸灌草丛生境进行取食活动,从而扩大其取食的活动范围。
迁徙行为
矶鹬为候鸟,其会在夜间在沙漠和山脉的广阔前沿陆上单独或成群迁徙。在
西非越冬的
欧洲种群在7月中旬至8月间向南迁徙,幼鸟会在一个月后进行迁徙,它们会在第二年的3月下旬至4月返回繁殖地。在整个夏季繁殖季节,未成熟个体也可能留在越冬地内。
社群行为
矶鹬成对或成5~6只小群活动,在秋季迁徙时见有几十只的大群。其在日间单独觅食,在夜间聚集,在
栖息地内可形成超过100只个体的群体。
行为方式
矶鹬性格活跃,常站立于水域边缘或浅水区的岩石上,喜欢沿水边跑跑停停,行走时头不停地点动,停息时尾羽不停地上下摆动。在飞行时通常采用两翼僵直滑翔的特殊姿势。
交流方式
矶鹬与大多数鸟类一样,也喜欢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
化学刺激来适应环境。其叫声似“tirii-tirii”,常边飞边叫。在繁殖或移动时会发出噪音,但在进食时却非常安静。它们也可以使用可以使用翅膀和其他形式的视觉信号进行交流。
生长繁殖
求偶行为
矶鹬为一雄一雌制,其繁殖期从5月初至7月末。在繁殖前期,雄鸟极其活跃,常在巢区附近频繁地来回飞翔,同时不断发出悦耳的叫声,尤其是早晨和黄昏,中午较为安静。交尾时发狂似地张开双翅,蓬松着羽毛,在
雌鸟周围炫耀。而雌鸟则蹲下,展翅翘尾,雄鸟立即上去交配。交配时雌雄鸟均发出“唧一唧一唧一”的叫声。交尾后雌雄分开,雄鸟常远离雌鸟站在河边石头上。有时亦出现争偶现象,两只雄鸟彼此以翅膀和嘴攻击对方,直至一方逃走。
筑巢行为
矶鹬在繁殖季节,其偏好栖息于快速流动河流的卵石、沙质或岩石边缘等,通常营巢于湖岸边、湖心岛、
河漫滩,巢距水边不远,一般不超过40米。多置巢于较为隐蔽的草丛或灌丛中,有的则完全裸露于河边沙滩上。矶鹬的巢较为简陋,通常利用自然凹坑,内垫少许草叶而成,由雌雄共同营巢。在中国长白山的矶鹬多有集群营巢的习惯。
产卵孵化
矶鹬在5月中旬产卵,1年繁殖1窝,1天产1枚卵,每窝产卵为2~5枚,产卵间隔为1~2天。卵呈梨形,为灰黄色,缀有暗红褐色斑点。孵化期约20天,随着孵卵的进行,颜色逐渐变暗。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
雌鸟单独承担,雄鸟不参与孵卵活动,而在巢附近警戒,如发现入侵者进入巢区,则立刻飞起,围绕在入侵者上空呜叫,直至入侵者离开。雌鸟则昼夜在巢中孵卵,雌鸟离巢时先从巢中偷偷地跑出来,往外疾走10多米以后才飞起,并开始鸣叫。回巢时亦是先降落在离巢10多米远的地方,然后四处张望,见四周无人时则急速跑到巢边,毫无声响地偷偷进入巢内孵卵,警惕性极高。
育雏发育
矶鹬的
早成雏为早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7.5克,体长为8厘米。刚孵出的幼鸟全身被有丰满的绒羽,背部为灰色,腹部为白色,背部从头至尾有一黑色纵纹。刚孵出的幼鸟一般伏卧于巢内,但一遇危险,则可离巢四处逃审,藏匿于附近草丛中或石头下,待危险过后则又回到巢中。在巢一昼夜后,即能跟随
亲鸟离巢。雏鸟的生长速度与天气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雏鸟的增长速度加快。在亲鸟带领下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即能独立生活和飞翔。雏鸟达到1年龄时则开始第一次繁殖。其寿命为6~7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矶鹬是常见物种,但其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在1980~2013年间,其在欧洲的种群数量略有下降。2015年,全球种群数量约为260万~320万。在欧洲,其数量为79.4万~146万对繁殖对。在中国有1千~1万只越冬个体,在中国台湾迁徙个体的1000~10000只,越冬个体有1000~10000只。在韩国大约有100~10000对繁殖对,约1000~10000只迁徙个体。
生存威胁
在
英国的矶鹬繁殖
种群受到休闲
垂钓者干扰的威胁。矶鹬会避免使用受欢迎的垂钓
海滩,退缩到
针叶树种植园。其结果导致了矶鹬繁殖种群数量的减少。
保护级别
种间关系
矶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捕食者和被捕食的重要角色,其中它们的天敌包括鳄鱼、
狐属、
黄鼬和
普通海鸥。矶鹬在面对捕食者时会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共同抵御捕食者。当其在防御过程中靠近水面时,还可以短时间地潜入水中。它们身上棕色斑纹的颜色是能够让其在沿海
栖息地进行一定伪装,从而迷惑捕食者。另外,它们也会被变形杆菌(Haemoproteus contortus)感染。
参考资料
矶鹬.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