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是由是德国语言学家和文学家
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根据口述的民间故事进行收集、整理、编辑后形成的一本民间故事集。《格林童话》别名《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
格林兄弟经历长达6年的收集工作后,于1812年出版第1卷。从1812年初版到1857年终版期间修订多个版本,因此民间流传的各个故事在内容上存在不同。
《格林童话》最终版中收录210个故事,其中宗教传说有10篇。传播较广的经典篇目有《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
青蛙王子》等。
《格林童话》是在
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高峰期诞生的。
拿破仑战争后,德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知识分子投入到
民族解放运动中,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研究
民间文学。
格林兄弟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搜集德国的民间故事。1806年,
弗朗兹·布伦塔诺委托
阿尔尼姆和格林兄弟协助其收集民间童话,1812年格林兄弟在收集的童话原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篇目出版了《格林童话》第一版。至1857年,《格林童话》改版至第七版。
《格林童话》中有对假、恶、丑的揭露鞭挞,但更多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向往,格林童话对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儿童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及人生定位。《格林童话》人物塑造性格鲜明,常以动物形象作为情感的载体。由于故事收集地和特殊时代背景,《格林童话》具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时代色彩。
《格林童话》推动世界各国民间文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中国现代
儿童文学发展和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有利于
德国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彰显。除此之外,作为儿童读物,《格林童话》对
儿童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格林童话》已被译成70多种文字。2005年7月21日,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宣布将格林童话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4月,《格林童话》列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格林童话》诞生于德国
浪漫主义思潮的高峰期。德国自 “
三十年战争” ( 1618—1648) 后沦为主要战场,国内政治经济分崩离析,从原本的帝国分裂成由 360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自由城市,政治的混乱导致社会发展严重迟缓。1806 年时
拿破仑战争彻底瓦解了
神圣罗马,在
法国的征服和统治下,德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被唤醒,要求德意志民族统一强大的渴望空前高涨。在这种状况下,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
民族解放运动之中。
许多德国知识分子认为国力衰弱、外族侵略是因为德意志民族的不统一造成,而民族的统一则必须始于语言文化的统一。在这种浓厚的民族意识熏陶下,他们倾力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研究
民间文学。与此同时,许多文化界突出的人物涌现,如法国启蒙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提出 “返归自然” 的思想,使知识分子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蕴藏丰厚的德国民歌民谣、民族史诗、民间传说与童话,从中去寻找创作的素材。在
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格林兄弟开始搜集
德国的民间故事。
作者背景
《格林童话》的作者为
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二人于德国哈瑙市出生,父亲是一名小官员。他们从小生活在 “绿草如茵、苍山环抱 ”的德国
黑森州,他们“热爱大自然”,而且真诚的赞美大自然,童话故事集中有许多发生于自然中的故事。格林兄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编了被后人成为现代日尔曼语言的奠基之作和丰碑的《德语语法》和《德语词典》。大学时期,
格林兄弟在老师
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 ( 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1779—1861)的影响下,将学术研究的方向确定为古老的日耳曼文化,并与
德国浪漫主义的核心人物们结缘。在这些优秀学者们的影响下,格林兄弟开始了对德国
民间文学的研究。
格林兄弟成长于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高峰期,当时的德国内忧外患,战火纷飞。本着对学术研究的精神和自身的民族责任,同时受到收集编写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的阿尔尼姆(Achimvon Amim)和布伦塔诺(Ckmens Brentano)两人的感召,
格林兄弟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坚持搜集、整理德国民间传说故事,为《格林童话》的编纂奉献一生。
创作过程
《格林童话》别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经历6年收集工作之后,第1卷于1812年出版。最终版是在1857年出版的,从初版到终版,总计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修订,中间曾有数个版本。格林兄弟对一些受过教育的乡野村民和出身良好的中产阶级家庭进行采访,并收集整理口传故事。除此之外,格林兄弟也从
德国民间书、中世纪文学原稿和各种方言文学等书面材料中搜集、摘录各种童话故事,并进行修改润色,或是搜集来故事异文进行合并重组。
在创作过程中,
格林兄弟并不逐字逐句、机械照搬原材料。他们在忠实记录、保持童话的原始风貌的同时,进行校订和语言修辞方面的修饰,使呈现出保持统一的童话体裁、语言风格以及和谐的韵味。
出版历史
首版的诞生
《格林童话》是在《男孩的神奇号角》的编者之一
弗朗兹·布伦塔诺的委托下诞生的。1806年,即海德堡浪漫派的中心人物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整理的《男孩的神奇号角》第1卷出版之后,
弗朗兹·布伦塔诺委托
格林兄弟协助自己收集民间童话,用在今后出版的《男孩的神奇号角》续篇或是民间童话集上。1810年,
格林兄弟将收集到的相当数量的民间童话手抄原稿寄给
弗朗兹·布伦塔诺,并留下副本。1812年,
格林兄弟在寄给
弗朗兹·布伦塔诺的那份原稿的副本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篇目,并于
圣诞节由
柏林的埃美尔(R eimer)出版社首次出版了《格林兄弟所收集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常称为:《格林童话集》)第一卷。三年后的1815年,又出版了第二卷。
第二版的重大改版
1819年《格林童话集》由埃美尔出版社出版第二版,该版是初版的一个增补修订版。第二版中,
格林兄弟删除了初版里的三十四篇童话,新增了四十五篇童话。同时,还对十八篇童话进行了异文合并与重新改写。除此之外,删除了初版中的学术性注释,并将注释作为第三卷单独出版。
后续版本及中国流行版本
1837年,《格林童话集》出版第三版。之后又分别于1840年出版了第四版,1843年出版了第五版,1850年出版了第六版,1857年出版了最后一版,即第七版。从第三版起,《格林童话集》改由
哥廷根市的迪特里希(Dietrich)出版社出版,直至第七版未变。
中国目前被广泛阅读的三个格林童话全译本,即魏以新译的《
格林童话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杨武能、杨悦合译的《格林童话全集》(
译林出版社)以及徐珞等译的《格林童话故事全集》(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其蓝本都是源自《格林童话集》的第七版。其中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的《格林童话故事全集》的
版权页上还注明了译文翻译自《格林童话集》第七版。
作品目录
《格林童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总计有200个章节。《格林童话》内容广泛,体裁多样,除了童话外,还有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
根据故事内容可大致分三类:一是神魔故事,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变幻莫测。如《
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
青蛙王子》《小矮人与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二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这些故事中的动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动物特点,生动可爱,如《猫和老鼠》《狼与七只小山羊》《金鸟》等。三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劳质朴、幽默可爱,如《快乐的汉斯》《三兄弟》等。
艺术特色
故事形象
人的形象
《格林童话》中有着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美与丑对比强烈,善恶分明,没有角色处于善和恶的中间地带。在人物性格的描写上,易把男性人物赋予勇敢、理智即聪明、善良的性格特点;女性人物倾向于赋予善良、柔弱、勤劳与懒惰等性格特点。
在故事中,人物形象分为三类:
一类是受害者形象,在故事中,受害者形象占比很大,很多人物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最终会因一直保持善良的本心而获得较好的结局。比如故事中的美丽女孩们,灰姑娘、
白雪公主、睡美人,这些女性形象因天性善良、美好的德行而最终获得好的结局,启示读者们在美不仅在外表上,还要在心灵上、品德上。还有故事中的底层人民,生活贫困却依旧淳朴、善良,《熊皮人》中的士兵因无家可归不得不将灵魂出卖给
魔鬼,《荆棘中的犹太人》作为仆人,为主人兢兢业业工作三年最终只有三分钱的工钱,但是这些底层人民却有着乐观积极、善良慷慨的心,即使仅剩一点面包也会和他人分享,在面对压迫时会利用智慧捉弄回去,这些底层小人物承载了
德国人民的心愿,反映了德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二是压迫者形象,在社会环境中,有善就有恶,代表着恶的压迫者们是《格林童话》中突出的形象。比如读者熟知的继母形象,灰姑娘的继母,
白雪公主的继母,《何勒太太》、《六只天鹅》中的继母等,还有如《十二兄弟》中要处死所有儿子的国王,《七只乌鸦》中诅咒孩子的父亲等权势者,《会唱歌的骨头》和弟弟一起去抓野猪的哥哥,因嫉妒弟弟将弟弟推下桥等恶毒的“哥哥”们,这些压迫者们对善良的人们进行施加伤害,体现了人性的恶面。
三是救赎者形象,与受害者相对的,在童话中还有一类救赎者,他们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救助被压迫的受害者,《格林童话》中比较突出的救赎者是挺身而出的王子,救助美丽善良的女孩们,并且和她们携手走向幸福,英雄救美的故事赞颂了男性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歌颂了美好的爱情;矮人和小精灵们帮助在困境中的主人公们逃出困境并且战胜邪恶,如《森林中的三个小人》作为人们的朋友,帮助主人公获得幸福。
动物的形象
人们把童话故事中的动物形象作为载体,寄托自身感情。动物形象的存在,能够唤起成人对儿童时期的怀念。比如在《狗和麻雀》这个故事中,狗在曾经主人的冷待中逐渐失望,最后逃离了主人的家,在流浪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只可爱的麻雀,在和麻雀的相处中逐渐成为朋友,后来狗被杀死,麻雀也拼尽全力为狗报仇。狗和麻雀作为动物,都拥有着丰富的情感,让成人读者回忆起儿时纯粹的感情,在动物身上找回精神归宿。
《格林童话》的动物形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对现今的社会发展也有着进步的意义。比如《兔子和刺猬》故事中的小刺猬作为“新人”,初来乍到的它主动和小兔子打招呼,但是小兔子并不理睬,最后二者开启较量。故事中的小刺猬代表着友善、勇敢,鼓励现今社会中初入职场、初入社会也要勇于社交等。对儿童读者来说,动物形象是一种鼓励、鼓舞。
童话中的动物形象会对儿童起到教育启蒙的作用,如《小红帽》中的大灰狼代表的是残忍、诡计多端的形象,大灰狼用尽方法想让小红帽放松警惕,会教育儿童如果遇到类似的人贩子、强盗等一定远离,同时引导儿童不要学习这种让人厌恶的行为。《
狼和七只小山羊》中老山羊趁着狼睡着剪开狼的肚子,同时装入许多石头,既保护了小羊又让狼走向灭亡,启示儿童遇到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方法,要能够胆大心细、机智勇敢。
物的形象
在童话故事中,赋予了所讲述的物以魔法、言说和行动的能力,或通过神灵之力来解释一些自然规律。在物的形象展示当中,物拥有施事的能力,比如帮助主人公实现愿望。《白雪公主》中的魔镜,能说话与人沟通,能回答问题“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在《纺锤、梭子和缝针》中,女孩一直用养母留下的纺锤等进行劳动,最后这几样工具通过魔法帮助王子找到了女孩,最终王子和女孩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还有比如故事《背包、帽子和号角》中的背包、帽子和号角,有着神奇的力量,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帮助主人公实现愿望等。
童话故事中的物也会反抗人类,比如《稻草、煤炭和豆子》,稻草和煤炭与劫后重生、没有被老人吃掉的豆子谈话,最后一同逃离人的世界;《钉子》的故事里因为
马蹄铁缺少了一颗钉子,最终马儿断了腿,商人弃掉了受伤的马,自己扛着物品回家,此时的商人还在咒骂钉子,体现了商人对于马儿的不爱惜,以及告诉我们做事情应当小心谨慎。格林童话中对物的描写,体现了人们对人与物还有世界关系的思考。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叙事手法
《格林童话》在艺术形式方面具有单纯、明晰、稚拙的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故事中的人物包括动物善恶分明,内心的好坏黑白一目了然,而且始终如一、各走极端。故事多限于情节的叙述,极少人物心理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无时代历史背景的交待。故事开头往往是一个人面临着难题、困境和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欲望等等,通过不断地努力奋斗,终于获得成功或者胜利,以欢快的结局结束。当困难无法克服时,往往出现外来的神奇力量的帮助,诸如善良的小精灵、小动物、仙女和忠心而呆傻的巨人,当需要抒发感情时,往往插入简单的
民歌、儿歌,而且反复使用。
《格林童话》中人物名字比较简单。有些角色的名字和其自身特色相关,例如
白雪公主名字的由来是肌肤如雪般洁白。有些角色的名字是比较常见的
人名,例如“汉塞尔”“格莱特”"汉斯"“
艾尔莎·葛兰西尔特”等。也有很多角色仅用职业名称或身份来称呼,例如音乐家、纺纱女、裁缝等。简单的角色称谓让儿童在阅读时不容易混淆不同的角色,叙述方式更加平实自然,更能带给孩童一种故事的代入感。
浓重的地域色彩、时代色彩
《格林童话》作品大多收集于德国黑森、
莱茵河、金齐希河一带的靠北部的地区,自然便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例如故事经常发生在黑黝黝的森林中和茫茫的原野上,有时也出现河流和湖泊,但却绝少提到大海和高山。除此之外,《格林童话》中经常出现手艺人、农民和看林人,这些职业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准紧相联系。
自十七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以后,
德国分裂成了数以百计的小国小邦,它们之间相互争斗,使德国几百年间战火不断。因此,在《格林童话》中国家数量众多,许多故事以“公主”“王子”作为主角,且有相当多关于退伍老兵的故事,例如《蓝灯》和《
魔鬼的邋遢兄弟》等等。
森林意象
森林在《格林童话》中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关于森林的描写有168篇之多。森林是德国人赖以生存的地方,是他们文化的根,古代先民们对森林和树木的具有崇拜之情,
格林兄弟保存了古代童话故事中最原始的部分。除此之外,格林兄弟处于
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同时又身处
浪漫主义发展巅峰时期,他们通过讲述在森林发生的故事,传递对森林的热爱。
具体而言,首先是很多贫苦人民、落难的人们在森林中学习到了本领,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解除危机;其次森林也象征着未知,很多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在这里重获新生;再次是森林中代表着不同的命运,比如心地善良、机智勇敢的主人公们找到离开森林的方式,而恶毒贪婪的主人公们在森林里获得报应等;最后森林中的女性形象是勇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代表着超前的女性形象。
主题思想
善恶斗争
《格林童话》中人物角色善恶分明,反映了人民对事物的是非观念。例如后母虐待孩子,丈夫虐待妻子的主题,描写了弱者的淳朴勤劳,同时把恶的一方面的嘴脸也刻画出来。
《格林童话》中善与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灰姑娘、
白雪公主等一类心地善良的弱者和心肠歹毒、嫉妒心和报复心极强的巫婆、继母等。灰姑娘、白雪公主等是外表美丽、心地善良的人们的象征,她们善良的品性使得她们得到世人的喜爱,而这样的角色常常遭到邪恶势力的迫害。巫婆、继母等邪恶势力嫉妒心和报复心极强,样貌丑陋,往往在故事中以失败为结局,体现了对邪恶的摒弃,善必胜恶的理想愿望。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这样遭到迫害、受尽磨难的美丽善良的女孩,最终得到幸福美好的归宿的模式深入人心,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只要心中有爱,只要为人善良就一定能得到帮助战胜邪恶的种子。
《格林童话》中体现善必胜恶的主题。爱与善是德意志民族主要信仰的
基督教宣扬的基本内容,同时“善必然能战胜恶”也是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和审美心理。
赞美纯洁真诚的爱
《格林童话》中反复演绎着“纯洁真诚的爱”这一主题。《格林童话》中描写爱的主题的故事的共同点就是,爱是纯洁的,真诚的,爱的力量是极大的,主人公又都是善良的,他们的爱情往往都受到了阻碍,但相爱的人愿意为自己的恋人付出一切,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睡美人》中,善良美丽的小公主因为受到巫婆的诅咒而在被蒺藜遮蔽的王宫中沉睡一百年。有许多王子想要披荆斩棘穿过到王宫,但最后却都在篱中死去。最终有位王子为了真诚的爱挺身而出,用勇敢、纯洁、真诚的爱唤醒了沉睡中的公主。
作为给孩子们阅读的童话,《格林童话》弘扬正义和善良,赞美纯洁美好的爱情,有助于模塑孩子们美好人格,培养他们美好情感。
宗教信仰
在《格林童话》里也写了宗教
雅威之类的题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由于
格林兄弟自身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把理想寄托在上帝身上,对宗教抱有虔诚的心情。可是尽管如此,格林童话也反映了宗教的势利、欺贫爱富,以及上帝如何不得人心等等题材。这也正是因为格林兄弟尊重民间的
口头文学的真实性的一面,而有它的积极意义。例如《到了天堂的贫农》尖锐地刺穿了宗教的伪善面目,通过贫农和富人进入天堂的不同命运,表达在天堂和在地上一样的有偏见。
作品影响
民族文化记忆
1895年3月15日,恩斯特·隋克在柏林发表了题为“格林童话的民族意义”(Ue-ber die Bedeutung der Grimmschen Maerchen fuer unser Volksthum)的演讲,该演讲被视为发掘格林童话民族意义的开创性文献。隋克认为,格林童话是古代日尔曼先民古老思想的遗产,应该代代相传,作为未来日尔曼民族文化建构和认同的基础。他强调,由于格林童话展现了
德国民间文化的自然和纯真性,赋予德意志民族历史以尊严和活力,所以它们是属于整个日尔曼民族的宝贵遗产。这些渗透了日尔曼民族特性的格林童话不仅可以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还能促进分裂状态下的德国民众的大融合。
恩斯特·隋克的这些思想具有较大的影响力。1897年的“德国青年运动”(German Youth Move-ment)和 1899年的“候鸟运动”(Wandervogel)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这种思想,这些运动的发起者都希望通过改编神话、传说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格林童话来寻求德国人与日尔曼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儿童教育
早期《格林童话》曾遭到教育界的强烈批判。
德国的部分教育改革者认为格林童话缺乏对儿童进行社会价值教育的基础,这些童话故事没有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残忍和不公平。同时,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过于简单化,体现的思维判断也过于片面,误导少年儿童思想的成长,削弱学校的
现实主义教育的力量。随着新的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人们对童话故事的教育价值评价也逐渐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注重童话故事对儿童的娱乐价值的思想逐渐流行起来,人们开始赋予格林童话以儿童读物性质。以新版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为例,编者在故事结尾附录了多个不同情节和结局,与过去相比,不再只有一个统一不可改变的故事结局。这样的变化并非源于对原始故事文本的深入研究,而是出于希望为儿童提供更多阅读乐趣的目的。
周作人、
孙毓修、张梓生和
赵景深等均认识到了格林童话的教育价值,将格林童话看做是教育童话,将
格林兄弟称作是教育童话家。周作人认为天然童话是本于“原人”(周作人把心理单纯的儿童和乡民看做是“原人”)的心理和习俗自然而成,用童话教育儿童应从天然童话入手。而格林童话就是天然童话,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张梓生认为格林童话故事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可以开启儿童心灵。张梓生以格林童话集中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为例,指出德国的
教育家“多用该故事来引起儿童母子的感情。他们假借童话中的本事,按时道德,这种利用法,最为上着”。
纳粹政治
1933年纳粹分子登上政治舞台后所推行的新民俗文化政策是
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学校教材改革,加强德意志民俗文化内容,同时出版大量面向儿童和成人的德意志民俗读物。在他们看来,民间童话故事的全部意义在于提供民族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源,是发展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纳粹分子一方面拒绝和排斥世界其他民族童话故事的出版和阅读,另一方面强化对德国童话故事的日尔曼精神和
种族主义解读。所以,常常在出版的老童话故事集前面增加一篇宣扬纳粹文化
意识形态的前言。
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格林童话被纳入
纳粹主义意识形态之中,成为
纳粹德国宣扬种族主义的文化工具。在1938年由国家社会主义与中央出版社(Zentralverlag der N.S.D.A.P)出版的一份民俗研究文献的资料中,高度评价
格林兄弟用创造性的科学方法保存和研究日尔曼民族传统文化。纳粹分子不仅把格林童话宣传成集日尔曼民族精神之大成的民族遗产,将它歪曲成纳粹
种族主义思想的文化来源之一,而且运用种族主义理论和纳粹思想重新改编和解读格林童话,将它曲解成
纳粹主义纳粹教育工具。除此之外,对那些不符合纳粹意识形态的故事内容往往采取改编或删除的策略。有纳粹倾向的学者曾建议删除格林童话故事中有关愚人的故事内容,因为他们智商低、行动迟缓、毫无英雄气概,不是真正的日尔曼民族的后代,不能把他们的故事作为教育儿童的材料。
可以看出,
纳粹德国对格林童话意识形态价值的发掘和利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泛日尔曼主义和种族思想影响的产物,是一种被极端政权所推动的大规模的思想文化政策,以及一种根据纳粹意识形态的需要挖掘民族力量,为纳粹
军国主义目标服务的文化政治运动。
世界民间文学的发展
在格林童话之后,
欧洲兴起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热潮,如北欧民间传说,
俄罗斯民间传说,
意大利民间传说,等等。在
德国,贝希施泰因等也继承
格林兄弟的事业,使更多的民间文学得以问世,其中许多成为少年儿童读物。一些新的民间童话、创作童话也不断地创造出来,它们很多都受到格林童话的影响。如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很多作品都借鉴格林童话的表现方式,有些更直接地从格林童话脱胎而来。
除此之外,格林童话对现代以来影响深远的语言学文学研究也有重大贡献。格林兄弟最先是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去搜集童话的,通过这些童话,格林兄弟得出了许多日耳曼语言史研究上的重要结论。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
20 世纪初《格林童话》和其他西方
儿童文学传入中国,知识分子翻译西方儿童文学的同时,引起了对自己民族儿童文学的关注,从而形成新的儿童观。在《格林童话》的影响下,童话成为中国近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最主要的文体。《格林童话》引发了知识分子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关注,推动了中国民间文学创作的收集和整理,极大地促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除此之外,作为民间童话的典范,《格林童话》还是中国20世纪初童话理论研究的对象和源泉。中国20世纪初的童话理论研究,提出童话研究要以
民俗学为基础,并肯定了童话的幻想性特性和教育特性,将其应用于
儿童教育。格林童话以其极高的教育和民俗学价值,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早期中国童话理论的研究与建构,堪称这一历史时期反抗传统童蒙教育的先锋。
传播与阅读
《格林童话》是
欧洲各国搜集、编写时间最早、篇幅最长、系统性最强的一部童话集。
2005年7月21日,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宣布将格林童话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划时代的汇编作品”。同时,格林童话原版还被加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中。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作品评价
在发表于1913年的《童话研究》一文中,
周作人充分肯定了格林童话对儿童教育的意义。称“格林之功绩,茀勒贝尔之学说,出世既六十年,影响遍于全宇,而独遗于华土,抑何相见之晚舆”。
被茅盾誉为“中国童话开山祖师”的
孙毓修大力倡导
儿童教育,并明确地意识到儿童独特的审美需求。他将
格林兄弟作为教育童话家介绍到中国:“日耳曼森林之中,幽灵玄妙神怪小说之所窟穴也。乃有格列姆之大著作家出焉,大格名及科,小格名威良,第十七
张棣赓人也。其杰作有拇指儿,
蜂王,蛙王子等。流传至今,不止书万本而咏万遍已。”
衍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