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龙门客栈》(Dragon Gate Inn )是一部港台合拍的武侠片,由
胡金铨自编自导,
上官灵凤、
石隽、
白鹰主演,于1967年10月2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1968年在中国香港公映。
该影片以明朝中期为背景进行改编,太监曹少钦派遣
锦衣卫和
东厂特务机关迫害
兵部尚书于谦,不仅如此,还派遣东厂特务将于谦一家赶尽杀绝,于是在龙门客栈里,拥护于谦派的正面人物与东厂特务这一反面人物展开了激烈的打斗与厮杀,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太监曹少钦一方的势力被消灭。
该片获得第6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
剧情的提名,导演
胡金铨收获最佳编剧奖。
影片剧情
中国明朝
景泰八年(1457年),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关横行霸道,宦官
曹吉祥控制着这两大特务机关,太子太傅兼兵部尚书于谦(文天 饰)掌握着兵权,因为他为人正直,一心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同曹吉祥的立场不和,曹吉祥便想暗中除掉于谦。
但曹吉祥也畏惧于谦在朝廷中的公信力和实力,便诬陷他“欲迎立外藩”的罪名,随后命令东厂曹少钦(白鹰 饰)将他处死,于谦的三个儿女长子
于冕(齐伟 饰)、次子于广(余继孔 饰)和女儿于欣(
徐枫 饰)也没有逃过此劫,被判充军龙门。曹少钦害怕因此受到于谦后代的报复,于是派遣东厂特务机关的皮绍棠(
苗天 饰)和毛宗宪(
韩英杰 饰)在龙门客栈内,想要将于谦的三个子女赶尽杀绝。
与此同时,江湖
侠士萧少(
石隽 饰)刚好抵达龙门客栈寻找掌柜吴宁(
曹健 饰),萧少镃为人正直并且剑法一流,随身携带一柄伞剑做为自己的武器。
于谦的前部下
朱骥(
薛汉 饰)和
朱辉(上官灵凤 饰)兄妹也抵达龙门客栈,目的为保护于谦的三位子女。
萧少镃、吴宁、朱骥和朱辉在龙门客栈内相遇后,四人一拍即合,决定强强联手保卫
于谦子女的安全,于是在衙役押送于谦的子女来到龙门客栈歇脚时,正邪两方的战斗也就此开始。虽然以萧少镃为首的四人在人数上不敌衙役,但是因为他们的武功功底深厚,在打斗中很快占据优势地位,在这一场战斗中虽然双方都有损失,但是还是保全了于谦子女的性命,萧少镃等人知道对方还会进行第二轮攻击,几人返回
客栈,休养生息,准备迎接对方的攻击。
在一轮打斗结束后,不少衙役和番子(缉捕罪人的差役)身上受到大大小小的刀伤,掌柜吴宁心地善良,不仅为衙役医治伤口,还为受伤的番子们进行伤口的包扎,这让他们十分感动,特别是鞑靼人多剌、多撒两兄弟决定协助四人保护
于谦的儿女。
此时曹少钦带领着众多人马赶到龙门客栈,准备发起第二轮进攻,于是下令众人将龙门客栈包围,但他没想到此时萧少镃等人已经带领于谦的子女逃离客栈,萧少镃认为被曹少钦追上是迟早得事情,于是让吴宁和朱辉带着于谦的儿女和众衙役先走,自己则和
朱骥、多剌、多撒四人留下来对付曹少钦,拖延时间。
因为曹少钦自身武功高强,他便命令手下去追逐于谦得子女,自己单枪匹马留下和萧少镃四人对决,在对决之初,曹少钦虽然以一敌四,但是他因为武功高强而占据上风,随着时间的流逝,曹少钦因为年事已高最终因为体力不足,被萧少镃刺死。
最后,萧少镃等人终于打败了
东厂特务机关的番子,也顺利保护了
于谦三位子女的性命,于谦的子女决定就此留在龙门客栈,萧少镃则和朱骥、朱辉两兄妹离开龙门客栈,继续他们新的旅途。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电影布景
《龙门客栈》的导演
胡金铨不仅对布景的细节十分认真,还对于明代历史有一定的研究。在开拍前,胡金经常到博物馆参考相关的服装道具和史料,对于明朝锦衣卫的服装进行详细的考证和设计,不仅如此,在剧组布置龙门客栈的内景时,胡金铨也要求在客栈的墙壁挂上玉米,红辣椒等突显生活化的日常用品,并且要求在柜台临窗的墙壁上设计一个供奉财神的灶台,以强化写实性。胡金铨在前期筹备时阅读大量明史史料并且走访参观与明代历史有关的博物馆,以此来保证自己布景时的每一个物件都有出处,经得起推敲。
电影选址
在前期堪景时,
胡金铨选择了中国台湾省台中的
火炎山做为拍摄场地,起初在火炎山下面是河床,但是胡金铨为了表现西北偏向于沙漠,干旱的氛围,符合相关的地理知识,特别在河床上用黄土铺了很大的面积,然后在黄土边搭建了龙门客栈的外景,这才可以在电影中看到龙门客栈后方火炎山的景色。
后期剪辑
在拍摄打斗戏时,因为在当时的年代没有特效等技术,所以在后期剪辑时会利用调度和剪切,将3秒钟的镜头非常快速的剪切为2秒钟的镜头,以此来实现所谓的轻功。在后期剪辑中,只有初剪和粗剪是由
胡金铨的助理完成的,工作量最大的精剪部分全部是由胡金铨独自一人完成的。
电影武戏
饰演萧少镃的
石隽在接受采访时称,当时在拍摄打斗戏期间,胡金铨导演为萧少镃这个角色设计用筷子接住飞刀的情节,但是石隽作为新人在导演试戏要求进行练习的时候,直接拒绝了导演的这一要求,并且表示可以不用试戏直接开始正式拍摄,胡金铨也欣然同意这一提议,最终正式拍摄时,仅仅一次就通过了。
在影片的脚本和剧本中都没有关于打斗动作的说明,仅仅是用文字简单概括,在分镜表上也只是简单说明打斗的结果,演员有关于打斗的镜头完全是
胡金铨先结合京剧的招式进行设计改编后再和武术指导
韩英杰进行商讨,演员
石隽称胡金铨和韩英杰关于武打动作设计这一方面十分有默契,有的时候只需要胡金铨稍微说明一下自己的意图,韩英杰便可以依照胡金铨的想法对整个武打动作进行设计,最后再教授给演员进行拍摄,在练习完毕开始拍摄后,几乎动作都没有被胡金铨更正过。
胡金铨对于动作戏的设计,深受
京剧招式的影响,在影片中的打斗动作与京剧中的武打动作十分相似,不仅如此,影片中有关于翻滚,刺劈,发射
暗器等打斗动作都是取材于京剧,影片的武打动作也十分符合武学的规范,即要求演员在拍摄刺杀动作时动作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保持冲突和
张力。演员的武打动作设计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倾向于舞蹈化的美感,并且打斗的节奏也受到严格的控制,通过一停一打的节奏控制引起观众的紧张感,在拍摄时多运用远景镜头,以此客观的展现出现场的打斗场面。不仅如此,胡金铨还吸收了日本武打片中的打斗方式,并且将其进行本土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了影片中演员在打斗中动作干净利落,一刀下去必定见血的情节内容,这种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又附有舞蹈式美感的打斗形式形成了“胡金铨式”武打方式。
幕后故事
在影片拍摄时,关于文戏的部分,胡金铨在拍摄前期时会给每一个角色进行亲身示范,包括演员的对白和走位,称因为胡金铨是导演出身,所以对这一方面的要求会较为严苛。在拍摄后半期的时候,胡金铨就仅仅在必要的时候对演员进行示范。
影片配乐
参考资料
主题与亮点
侠士精神
影片的主题为表现“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侠士精神,影片通过表述太子太傅兼
兵部尚书于谦这一忠诚被小人谋害后,以萧少镃为首的江湖侠士自发保护于谦的三个子女,掌柜吴宁在面对受伤的敌对势力时也会选择帮助他们治疗,并且放了他们,这些影片内容都在表示对于“侠文化”的赞扬。
卷轴意像
《龙门客栈》这一影片的片头设计的十分巧妙,影片的片头以
曹少钦监督斩首兵部尚书
于谦为开头,在曹少钦打开皇帝圣旨时,卷轴上随即出现用书法写下的“龙门客栈”四个大字。
卷轴做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纸的形式,在中国的古代时期,卷轴也代表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是皇帝下达的指令,所以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胡金铨以卷轴这一极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具做为影片的片头,突显出影片典雅大气的风格,与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
隐喻性,即龙门客栈是一个反对“权威”的地点,这一影片的故事本身就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虽然胡金铨在改编的过程中对于政治性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削弱,淡化了相关的朝野的斗争背景,但是他将正方派别的掌柜吴宁设定为于谦的前部下,朱骥和朱辉的身份也做为于谦的前部下出现,这就形成了与以曹少钦为代表的“朝廷力量”相对峙的局面。
人物形象
在影片中,
胡金铨对于人物的塑造只是将其简单的分为“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是武侠题材的影片中常见的角色形象,即正反双方的人物一眼便知,影片中的“正面角色”便是以江湖
侠士萧少镃为代表,他们为人正直,并且一生清白,乐于帮助别人,面对不公平的事情敢于站出来和对方进行正面战斗,是非分明;“反面角色”则以
东厂特务机关曹少钦为代表,在影片中他因为害怕然后遭到于谦的三个子女报复,于是准备在路上刺杀三人,反面角色通常是心狠手辣的帮派老大,站在正直和善良的对立面。
该片延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母题,即采取女扮男装的表演形式,在《龙门客栈》中朱辉这一角色以女扮男装的形式出现,并且在影片情节中对朱辉与萧少兹的感情故事有简短的描述,在这一段情感关系中,掌柜吴宁充当起二人感情线中“军师”的角色,而朱骥的人物形象被塑造成一介莽夫,行为做事较为鲁莽,并且缺少耐心,这一具有冲突性的角色性格为影片增加了可看性和冲突性。
视听语言
在影片的结尾部分,
胡金铨将最后一场打斗场面的地点设置在山林之中,身旁的景色是绵延的山峰,在情节中,以萧少兹为代表的正面角色,带领着朱骥和朱辉兄妹,掌柜吴宁等义士离开龙门客栈,在他们离开客栈的路上,进入了一片树林中,此时
曹少钦带领着部下追赶至萧少兹等人,随后正反两方人物开始在满是
禾本科杂草和野路上拼杀,在这一情节中,胡金铨依旧使用中景和全景进行拍摄,表现出人物置身于山林中的画面,最终,萧少兹看准时机刺死曹少钦,以正方角色的胜利为结尾,在战争结束后,胡金铨运用横移的长镜头向观众展现出平静的湖水水面,掌柜吴宁在夕阳下看着萧少兹和朱氏兄妹离去的背影,此时利用笛子这一传统乐器的配乐响起,全片结束。
《龙门客栈》的
配乐使用大量民间长期流传的非原创音乐,其中《将军令》就在演员打斗过程中多次做为配乐出现,以此来渲染紧张的氛围。不仅如此,
胡金铨还在影片中对配乐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在以
东厂特务机关番子为代表的反派人物的打斗场面中,多次运用
京剧锣鼓点同演员的眼神,打斗动作相对应,以此增加打斗的节奏感。胡金铨在还将中国的传统丝竹音乐做为影片的配乐之一,比如在影片情节朱骥和朱辉兄妹的出场时,下一个镜头剪切至东厂的番子们在兄妹的四处进行埋伏,并且将
弓箭瞄准兄妹二人,这场戏的配乐就运用了箫声,通过短促的箫声体现出警示的意义,营造出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感,当下一个情节画面中朱骥和朱辉兄妹将敌方射出的弓箭用手抓住时,影片的
配乐就使用锣声,突显出其中的
戏剧性,随后在表述
东厂的番子对朱骥和朱辉兄妹的包围圈逐渐缩小时,配乐使用的是
唢呐,
二胡和锣声这三个传统乐器,在提高打斗场面的可看性的同时,增强影片的节奏性,扣人心悬。此外,箫声除了运用在打斗场面中,也多次出现在其他画面中,以此来烘托边关萧瑟且空旷的场景。在《龙门客栈》中,
胡金铨特意将整部影片的饱和度和对比度的参数降低,以达到灰黄的色调,以此来促使观众体会出置身于江湖世界的感觉,提升观众的真实感。
在影片中,胡金铨在拍摄过程中多使用全景,在拍摄人物时,多使用中景或者中近景的景别,极少使用特写画面,通常使用远景来展示人物所处的环境,给予观众整体观感,并且在画面中,人物往往出现在画面的中央部分或者偏向中间的位置,这一处理方式就给予观众很强的舞台感,使得观众产生在观看舞台剧的错觉。
胡金铨也多次利用演员的眼神变化代替镜头的间接,比如在画面中,演员的眼神由左转向右时,画面的景别也会顺势从中
特写镜头转变至大全景的景别,与此同时,以板鼓音乐做为配乐,增强影片的节奏感。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制片与发行
参考资料:
反响与评价
该影片在豆瓣评分中获得8.2分,荣获第6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
剧情的提名,导演胡金铨获得最佳编剧奖。
评价家Rouven Linnarz在《亚洲电影脉搏》中评价道:“《龙门客栈》是武侠题材的入口,
胡金铨在拍摄武侠题材中表现中惊人的才能,这一才能体现在他所指导的表演和场景布置的审美选择上。”
在杂志《Far East Films》中评价道:“在《龙门客栈》中,周边的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金铨导演在前期筹备中,将龙门客栈这一个本质上完全是与世隔绝并且充斥着紧张感的环境放置在一个广阔且不适宜生存的内陆地区,这一极端的对比很好的满足了胡金铨对于这部影片的意图,即让画面的情绪和其他组成部分同等重要,在拍摄过程中,
胡金铨更是有意无意加强了这一设置。”
衍生作品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新武侠电影”在中国兴起,在这一时期,有许多导演致力于翻拍过去的武侠电影,《
新龙门客栈》就沿用了《龙门客栈》的故事内容,影片主题和人物形象,在保留影片的传统元素的同时,融入了现代人所追求的人物性格,表现出洒脱,追求自由的人物形象,并且该影片在改编过程中结合了香港当下的时事与文化处境,《新龙门客栈》的改编广受好评,成为了武侠电影历史上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