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Utopia),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首版于1516年。该书为
英国人文主义者
托马斯·莫尔所著,乃空想社会主义的滥觞。全书都以拉丁文写成,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叙述了英王统治下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第二部分承接前文,全面描绘乌托邦这一理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者关于未来的美好构想都平铺于此。
莫尔在书中积极地为劳苦大众发声,体现了其
人文主义情怀,这也成为《乌托邦》在百年之后享有盛名的原因之一。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称该书为
社会主义“思潮的起点”,尽管书中的美好社会如同漂浮在空中一般,但是其对
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揭露、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系统描绘,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的重要来源。《乌托邦》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四个提法:公有制度、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生幸福,对于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书名
“Utopia”的原文是作者托马斯·莫尔生造的一个词,由
希腊语词根“ou”和“topos”组成,而“ou”这一词根具有双重意义。其一为“ou”表示“乌有的、不存在的、不可能实现的”;其一为“eu”表示“优美的、理想的”。因此,“Utopia”即是指一个极其完美的、处于优异理想中而不可能实现的社会,这既对应了该书的全名,又说明了其空想的本质。《乌托邦》最早是
严复由“Utopia”音译而来的。中国学者
高放根据第二意义以及该词的发音提出,将该词音译为“优托邦”。
成书背景
十四世纪末期,货币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主阶级顺应时势,将部分
领地和剥削得来的土地按照
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正因为他们的生产体现出以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所以新的阶级----新贵族也就此产生。新贵族的产生使
英国农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随之而来的是英国工业的发展,传统的
纺织业空前发展。英国从一个羊毛输出国变为一个呢绒出口国。为了攫取更多利益,贵族、地主通过各种方式争夺土地,著名的圈地运动就此产生。
英国阶级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小生产者,他们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占有庞大的份额,他们既不同于地主贵族的传统,又脱离了农民所受到的束缚,他们向往社会安宁、生活安乐,并且受到了古代社会消费公有、福利共有的遗风影响,同时他们又敢于积极地进行斗争。莫尔生活的时代,小生产者的阶级思想在社会思想中占中心位置,而其思想对于莫尔的创作也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特殊的历史环境以及复杂的阶级状况促使自由思想发展壮大。学者不仅可以广泛地接触各种思想,还能够进行深入、科学地研究。
人文主义思潮为莫尔提供了科学思考的方向,而人文主义所依靠的
古希腊经典作品,则成为莫尔批判现实社会的有力武器。尤其是
柏拉图《
理想国》中“公产社会”的美好图景以及“互助说”“
哲学王”的观点,对“乌托邦”的构想很有启发。
与此同时,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全球隔绝的状态,使全世界成为了一个联系的整体,
地理大发现也让人们看到了本地之外更多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莫尔有理由憧憬一个具有公序良俗的美好社会图景,他借用游记的方式抒发自己对于未来社会的期待,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接受度的。
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乌托邦》就此出世。1516年,莫尔受推举代表国王到低地国家进行商业贸易的谈判,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着手创作《乌托邦》。同年该书出版,并获得很大反响。
成书过程
一说
1515年夏天,莫尔开始构思《乌托邦》,同年5月,他因身为皇家委员会成员而前往低地国家,与法兰德斯商人进行贸易。7月21日,两方贸易结束,但是莫尔并未立刻回国,而是在当地又待了三个月。莫尔的好友伊拉莫斯认为,他正是在这一时间完成了《乌托邦》的初稿。同时,他还认为《乌托邦》并非是同一时间完成的,而该书前后部分的反差与不平衡大概是由于时间仓促。第二部分是其在闲暇之时完成的,而第一部分则是临时附加的。
一说
耶鲁大学版《莫尔全集》的编者海克斯特对伊拉莫斯的观点表示部分赞同。《乌托邦》确实不是一时之作,但是前后两部分并不存在割裂。莫尔在低地国家完成了《乌托邦》,而回到伦敦之后,则根据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新增了诸如“羊吃人”之类的内容,而后才请伊拉莫斯提供建议,并于1516年在鲁汶出版。
主要人物
内容
《乌托邦》正文包含上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作者借用
柏拉图《
理想国》的写作方式,通过对话体影射
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情节以莫尔、彼得、希斯拉德三人的辩论展开。辩论的焦点是“哲人从仕”以及“盗窃行为的罪与罚”。莫尔指出,英王统治下的种种制度,不过是维护
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和压榨人民的工具,而
私有制则是进一步维护这种制度的经济手段。同时私有制的极端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终日劳碌的劳动者不得温饱,以致沦为罪犯,而贵族和地主则生活奢靡。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紧密联系,针对第一部分的种种问题,一一解决。它主要描绘了乌托邦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乌托邦国,人们不存在因物质匮乏而惶惶终日的情况,这里物质充足,但公民仍然有秩序而积极地进行劳动生产,他们不仅追求物质的富足,还在劳动之余参加各种有益于精神成长的文娱活动。乌托邦透过行为规范人为建立起一个和谐、理性、秩序井然的理想国家。
特色
文体特点
《乌托邦》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气息,其写作所运用的文字即是当时严肃文学所通用的拉丁文,而其体裁也深受
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乌托邦》第一部分的内容借用
柏拉图《
理想国》中的对话体,人物言谈深刻、情节环环相扣。第一部分三人的辩论则与
古希腊辩论风气盛行相对应,这种归回古典的方式与莫尔身为一名人文主义者不无关系。该书的第二部分则类似于
亚里士多德的《
政治学》,主要是通过说明,夹叙夹议地叙述了乌托邦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文化制度。
写作手法
“Utopia”本身是根据古希腊词根生造出来的,它本身有6个
元音,读来掷地有声,但是却是表示虚构、不切实际的意思,这本身就形成了一种落差感。全文是以严肃的拉丁文写就,但文中的地名、
人名不乏杜撰之流,所以整本书具有一定的虚构性。
虚实相生的手法始终贯穿整个故事。第一部分描述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尽管并未直接指明,但是显而易见。作者点染巧妙,在一个虚构的社会中
映射英国社会的现实。第二部分描绘了一个
欧洲的桃花源,即便是乌托邦在后世成为空想的代名词,但大航海时代确实使人们相信这一理想社会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这在无形中同样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奇妙效果。
思想
财产公有
财产公有是乌托邦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莫尔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莫尔亲眼见证了
私有制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并且认为消灭私有制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其言私有制是万恶的本源,私有制的存在即是贪婪、争讼、掠夺、战争以及一切社会不安定因素存在的原因。在这样一种制度之下,善于掠夺的人站在社会
埃及金字塔的顶端,而劳苦大众既是为社会物质财富充足而奋斗的基座,又是处于被压迫最深的金字塔底端。而在乌托邦却呈现出另外一幅图景。所有的物质财富都被汇聚到特定的市集,充足的物质保证人们能够按需取用,因此也不存在私人占有或者是囤货的情况。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整个乌托邦。
物质财富来源于民众不分等级的、无差别的劳动。乌托邦绝大多数人都积极地按照一定的秩序从事生产活动。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并非是为了维持生活或者是攫取利益,也不存在地主和农民、
资本家和工人的区别,而完全是生产性的。生产的产品完全是为增进社会财富和民生福祉,而不利于民众发展的产品则一概禁绝。社会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务农为本
乌托邦的民众十分重视农业劳动。乌托邦的人民从小就要学习农业的相关知识,并且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农业生产在乌托邦是一种受到相当重视的劳动。到农村参观的城市公民必须从事农业生产才可以获得食物。而乐于劳动的人也可以自愿申请在农村多住几年。这种对待农业的重视体现出对于早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的向往。
城市规划
乌托邦的城市规划与财产公有和务农为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城市居住的人口有严格的限制,每座城市规定六千名住户,每户的成年人在十人到十六名内,而超出限额的人口则是会被迁移到别的人口较少的区划。人口密度的合理控制完美体现了乌托邦对于理性的崇尚,也是他们规划生产的重要依据。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十分完备,包括市场、医院、公共食堂。市场为公民提供丰富的货物和食品,而公共食堂的存在则是为乌托邦人集体进餐的习惯而服务,这一切设施都是免费为公民服务的。
除此之外,城市与农村的居民每个十年都会进行一次抽签的调换,通过这种方式
私有制得以被完全消灭。
崇尚知识
乌托邦人对于知识极度推崇。在乌托邦中,唯一不用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便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这些人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而在任职期间,他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如果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就仍然要去从事体力劳动。学术报告会是乌托邦人重要的公共生活之一。古代的学术经典在乌托邦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流传到乌托邦的国外经典也会被他们完好的收集保存。尽管乌托邦的学者十分重视书本上的知识,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实践而不盲目
迷信。这些学者致力于普及教育,任何儿童都要上学,并且凭此学习国家语言,从而进行阅读,学习生产和从事劳动。
平等思想
《乌托邦》中并不存在明显的阶级划分,并且体现出来超出当时时代限制的平等思想,乌托邦里女性也可以从事与男性相同的工作。但是莫尔毕竟还是当时时代的人,不免受到影响,因此在乌托邦中还是有女性下跪的情节,而且平等思想仅仅限于乌托邦国内,在难免发生战争时,乌托邦人保护本公民的生命权利,却不吝让周边国家的人来代替他们战斗。
影响
《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对于后世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文学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1601年,空想社会主义者
托马斯·康帕内拉写下了《
太阳城》,同时他还直言自己对于莫尔的崇拜,由于《太阳城》与《乌托邦》的相似性,这两部作品也常常被看做是姊妹篇。1619年,同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
安德里亚也在《乌托邦》的启发下创作了《基督城》。除此之外,还有
爱德华·贝拉米的《回顾》、
弗朗西斯·培根的《
新大西岛》及
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之乡消息》等等,虽然这些作品属于社会
政治学著作的类别,但是由于其虚构的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为文学创作。尽管《乌托邦》最初的主要影响体现在
社会学方面,并未受到文学界的重视,但随着对其的深入探索,其对于文学界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如果以《乌托邦》问世为起点,到1888年贝拉米《
回顾》为终点,乌托邦文学已经延续了三个多世纪。而广义的乌托邦文学则还包括斯威特的《格列夫游记》、
丹尼尔·笛福的《
鲁滨逊漂流记》等等。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打破了人们对于乌托邦的美好想象,随之而来的是反对乌托邦的声音。如
乔治·奥威尔的《
动物农场》、威廉·格尔丁的《
蝇王·金字塔》、
普拉东诺夫的《切尔古小镇》以及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
美丽新世界》、《1984》,等等。
评价
美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共党史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
莫里斯·迈斯纳曾强调:“乌托邦关于未来幻想的作用不仅仅是对现存制度的批判,而且还提供了代替现存社会秩序的东西。因而它的作用不仅在于使人们意识到现状的不完美,而且也促进人们按照乌托邦的理想改造现状”。
戴镏龄在其译本的序中写到“莫尔的伟大功绩,就是他在贫苦农民的不满情绪的影响下,能够运用他那
人文主义的学识,制定出一种比
无产阶级化的农民本身的社会觉悟水平高得无可比拟的社会方案。”
总体上看来,尽管《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滥觞,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所限而有所不足。
戴镏龄在译本序言中所讲,莫尔所设想的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理想世界,而自然经济这一初级的
生产方式所创造的财富难以支持
公有制社会的持续发展,这也反映了其对于生产方式的忽略。作者声称乌托邦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但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些劳动仍然需要奴隶去完成,而每一名乌托邦的公民就可以分配到两名奴隶,可见整个社会的奴隶不在少数,这种等级划分本身就与“平等”相悖。同样,作者在书中显露出了对于劳苦大众的同情,但是其并未将他们看作是改变世界的动力,对于劳动人民力量的忽略,使公有制的构想更加悬浮。正因如此,莫尔也无法交代清楚乌托邦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乌托邦的历史有一千七百六十年之久,该国历史文献完备,但是作者却并没有介绍这个社会是如何由
资本主义转向
公有制的,而其笔下的开国君主却是神明一般的圣明、有能力。(
戴镏龄译本P10—P11)
版本
1516年底
托马斯·莫尔在鲁汶首次出版《乌托邦》,而如今常见的则是1518年
巴塞尔市的第三版或者是第四版。第一二版,因编排、错漏等问题并没有太多研读价值,其价值主要是体现在收藏上,而第三版则是莫尔本人进行确认的最终版本。此版包含序以及正文上下两部分,上下部分差异极大。
《乌托邦》的广泛传播还得益于众多译本的出现。
英译本
1869年伦敦出版的
罗伯特·鲁宾逊译本(1551第一版)是《乌托邦》的第一本英译本,该译本被评价为“一部忠实而精良的译品”,此外还有
剑桥大学政治思想史读本、耶鲁版《莫尔全集》以及特纳英译本。
法文译本
1715年刊印于来丁城的革得维尔译本,该本藏于文献局图书馆。这一版本可提之处在于其附有版画,但是严格来说,这一版本重在转述而非翻译。此外,影响较大的法文译本还有托马斯·卢梭译本,该版本在1789年发行第二版,并在1888年再版。尽管这一版本与原文相去甚远,但是该译本在
法国却被当做《圣经》一样对待。
德文译本
1846年“赖克拉”公司发行了科德的德文译本,由于该译本所依据的版本就并未依照原文,因此这一版本的
可读性并不强。
俄译本
塔拉吉雅科夫斯基的译本是最早的俄译本。1901年,塔尔列在作硕士论文时自译《乌托邦》作为其文附录,但是由于该版本是匆匆完成的,因此该版本多有不足。耿凯里所译的《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个国家即乌托邦新岛国的大同盛治,著者
英国知名人士大法官托马斯·莫尔)。从拉丁文译出者耿凯里,参加工作者马克什威,附马克什威编的莫尔传略(刊有莫尔画像),
圣彼得堡,1903年》是最后一部俄译本,该版本在
十月革命期间重版数次,但是这一版本也不能令人满意。
中译本
中文译本众多,现对主要的三种译本进行说明。
刘麟生译本《乌邦》是最早的中译本。1935年3月
商务印书馆将其归入“
万有文库”丛书第二集“汉译世界名著”系列出版,并在同年11月再版,两版区别主要是封面改为了深蓝色漆布平装本封。该本在导言详细介绍了莫尔的生平以及学说,基本上是译者对于其研究的汇总。刘译本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浓厚的中国本土特色,书中涉及到官衔名称时,译者均用“里长、乡长”一类词翻译,同时还灵活地运用中国的成语典故,此外,在费解之处,译者还会加上注释,有助于读者理解。
戴镏龄译本《乌托邦》是最通行的译本。1956年8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第一版,该版参照苏联科学院1953年译本,1959年后改由商印书馆出版1982年再版,再版对第一版进行了编译和完善。第一版由于历史原因而受
俄罗斯的影响很大,且译者也大量参照了俄译本的内容。1982年7月修订的第二版出版,该版本大量减少了旧版中
苏联的影响。该译本初版依据为鲁宾逊译本,第二版依据为耶鲁版。这一译本被称为“最忠实于原文”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