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羊,全称简州大耳羊或简阳大耳羊。是采用进口
努比山羊与
简阳市本地山羊,经过六十多年的杂交和横向固定,形成的一个优良
种群。大耳羊具具有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优良、繁殖性能高、体格大、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适应中国南方
亚热带气候条件等优势,最重可达200斤,每年可长80-100斤。2011年,
简阳羊肉被国家质检总局登记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3年3月19日,国家级新品种大耳羊培育成功,成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的第二个肉用山羊新品种。
来历
抗战时期由于全国战事吃紧,
重庆市的牛奶供应时常中断。迁居重庆的
宋美龄为了喝奶,委托他人从美国购买四十多头努比羊。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宋美龄将它们送给了当时的
四川农业大学用作科研,临近解放,
成都市政局不稳,这这批羊被当时简阳老君、周家等地的有钱人买回饲养,并与当地的“火疙瘩羊”杂交。“火疙瘩羊”个头
矮小症,但生命力超强旺盛。于是一个具有努比羊血统的杂交新品种,在民间保存并流传了下来。
1980年,在
龙泉山脉东侧的
简阳市地区,发现一个新的山羊杂交类群,经检测,其血缘属于美国努比羊后代。1981年,时任四川农学院副院长的杨凤去美国访问,在学术交流中提到了这一情况。不久,美方派专家来简阳实地考察并做出鉴定,证明此品种确系美国努比羊后代,与美国当时的第三代努比羊血统相近。这一消息在
四川省乃至中国畜牧业界引起轰动。因为有关山羊引种试验,在以往中国的畜牧史上并无记载。
1981年,四川省科委召集相关科研部门,将这种新发现的具有努比羊血缘和特征的羊种,正式命名为“简阳大耳羊”。
基本特征
体型特征
大耳羊特点就是耳大,耳朵宽大下垂,长度15~20cm。头呈三角形,有角或无角,公羊角粗大,向后弯曲,母羊角较小,呈镰刀状。鼻梁隆起,成年
公羊下颌有毛,部分羊颌下有肉髯。毛色以棕黄色为主,部分有少量黑色和深褐色,富有光泽。在冬季,毛位结台良好,体躯呈长方形,体形高大,颈长短适中呈长方形,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蹄质坚实。公羊体态雄壮,
睾丸发育良好、匀称,母羊体形清秀,
乳房发育良好,呈球型或梨型。
产肉特征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6、8、10、12月龄胴体重分别为13.11kg、18.68 kg、19.97 kg、20.68 kg,屠宰率为47.63%、50.06%、49.78%、48.09%。其产肉量在6~8月龄段补饲育肥效果较好。
肉质特征
羊肉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纤维柔软、
瘦肉率高、无膻味等肉食特性,口感肉质细嫩。
繁殖状况
大耳羊具有多胎、多羔,常年发情产羔,羔羊初生重较大,繁殖性能好的优良特性。其繁殖性能在我国肉用山羊品种中处于较高水平。
繁殖生理指标
大耳羊个别母羊2-3月就有性 欲表现,
公羊断奶前有爬跨行为,说明大耳羊属于性成熟早动物。
大耳羊发情周期平均为19天,发情持续期为48小时左右,妊娠期平均为149天左右,大耳羊性成熟早,个别母羊2-3月龄就有性欲表现,公羊断奶前有爬跨行为。母羊最早的5月龄就能配孕,公羊参加配种年龄8-10月龄。产后首次发情28天左右,产配间隔69天左右,产羔间隔228天左右。
繁殖季节
大耳羊母羊配种繁殖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均可繁殖配种。但是通过统计发现,产羔月份以4月和10 月最多,产羔季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春、秋、冬、夏,各占31.85%、 30.07%、21.59%和16.48%。全年产羔仍然遵循“春配秋产、秋配春产”的规律,春秋两季是大耳羊繁殖的最佳季节。
繁殖性能
产羔率
大耳羊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并随胎次的不同而异,且不同胎次其产单羔、双羔、三羔及多羔的比例不同,而且各世代间稳定性好。平均产羔率为222.74%,其中初产母羊为153.27%,经产母羊为242.50%,年均产羔1.75胎。大耳羊在1年中产1胎的占四分之一,产2胎的占四分之三。
羔羊断奶成活率
零世代、一世代、 二世代、三世代和四世代初生和经产母羊羔羊断奶成活率均较高,达96.50%以上。
初生重
羔羊平均初生个体重公羔为2.98kg,母羔为2.85kg。随着世代选育, 初生羔重有一定的提高,公羔初生重由零世代的2.84 kg提高到四世代的3.10 kg,提高了 9.15%,母羔初生重由零世代的2.74 kg提高到四世代的2.95 kg,提高了7.66%。
饲养方法
丘陵地区的农户采用圈养或栓养组合的两种方式,山区多采用放养为主,多数农户圈养和拴养。羊舍内建有漏粪式羊床、水槽、食槽等设施,饲草主要是野生牧草、树叶树枝、藤蔓、农户稿杆和人工种植牧草,补饲的精料以玉米、小麦、
麦麸为主,适当添加饲料添加剂。防疫上每年打好两次预防针,按季节驱虫、这样就可以确保大耳羊的健康发展。
养殖状况
大耳羊产业作为中国
四川省简阳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以
施家镇、
禾丰镇和
平泉街道为核心的优势区域,大耳羊2021年年存栏22万只,年出栏45万只,产值达8亿元。2021年,施家镇大耳羊园区实现大耳羊存栏6000只,出栏12000只,总产值达4000余万元。
截止2022年,大耳羊作为肉用和改良用种羊已在重庆、
云南省、
贵州省等省市和四川省省内近20个市(州)示范应用,累计向育种区外销售种羊21.53万只。
培育和发展史
大耳羊的培育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引种和杂交阶段
20 世纪 40 年代
努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的后代生产性能优良,含有努比山羊血缘的杂交后代在
龙泉山脉一带逐步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1981年以前的几十年,大耳羊养殖水平停留在传统养殖基础上,养羊户仅根据养殖经验进行选种选配,因种源少、改良面小,羊饲养管理粗放、初配年龄小、无补饲及防疫驱虫,羊群的整体生产性能不高。
四川农业大学著名养羊专家刘相模教建议大力发展努比山羊和本地山羊杂交,并对现有羊群
提纯复壮,以繁殖率高、体重大为选择目标,增加繁殖母羊的数量,选留优秀种
公羊,并得到支持。
级进杂交选育阶段
从1981年到1997年,这阶段杂交羊群初具规模,但由于杂交代次低,其生产性能仍不能满足
肉羊生产发展的要求。1984 年从
英国进口41只
努比山羊,1985年在国际小母牛项目的支持下,又从美国受赠80只努比山羊,对原有杂种群体进行血缘更新和级进杂交。努比山羊改良本地羊的生产性能的系统测定表明含努比山羊血缘个体生产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群体。
横交固定和世代选育提高阶段
第二阶段通过血缘更新、级进杂交后,羊群
个体差异仍然较大,生产性能参差不齐。1998年正式启动了大耳羊新品种选育工作,对杂交群体进行横交固定。在简阳大耳羊的世代选育工作完成 4 个世代的基础上,形成目前的特征。
资源保护与利用面
面临问题
2013年调查发现,大耳羊虽然通过60多年的杂交和横向固定形成了优良
种群,但是良种覆盖面小,种群规模不够,还存在种群不纯的情况。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户缺乏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不强。
采取措施
2009—2010年,四川
简阳市全面实施“大集团、大企业、大基地、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的“三大五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整合了饲料原料、牧草种植、种羊繁殖、
肉羊养殖基地和屠宰加工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018年
四川省简阳市农林局开展大耳羊品种资源保护及发展项目,对保种羊品种级别达到一级和特级的大耳羊并且保种场达存栏在200只以上的,给予品种资源保护标准羊舍建筑补贴。
2019年,四川省简阳制定出台《简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简州大耳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建设全国知名的山羊种源基地,西部地区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全国优质羊肉
加工配送基地目标。
2021年,四川省
简阳市施家镇建有大耳羊原种场两个,一个是简州大耳羊核心育种场,另一个是简州大耳基因保护场,主要承担大耳羊新品种培育,品种资源保护,试验示范,繁育推广种羊等任务。
荣誉
大耳羊是简阳市畜牧业生产的形象工程,是简阳市国家级草食牲畜中的招牌产品,大耳羊养殖是简阳市的一大特色产业。
1981年,
四川省科委召集相关科研部门,命名为“简阳大耳羊”。
2008年,评为四川省“天府十宝”之一,排在第一位。
2008年,
简阳羊肉汤入选“全国30道
奥运会健康美食”,成为唯一以羊肉为主料的汤类菜品。
2011年,
简阳羊肉被国家质检总局登记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2年10月经国家级专家组验收通过获国家级品种命名。
2013年3月19日,国家级新品种简州大耳羊培育成功,成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的第二个肉用山羊新品种。
2013 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对其正式命名为“简州大耳羊”。
2015年6月,“简阳羊肉汤”在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6年,“
简阳羊肉汤传统制作技艺”成为
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参考资料
简州大耳羊.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