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问世的《故事形态学》是
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家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开山之作。其写作初衷是为了在民间故事领域里对形势进行考察并确定其结构的规律性,作者根据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中100个俄罗斯故事进行形态比较分析,从中发现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被20世纪中期
欧洲结构主义理论学家们奉为精神源头,其影响远远超越了民间故事研究领域,成为
人文科学概论众多分支学科的经典。《故事形态学》同时也是普罗普创建的一种针对故事学的研究方法,其方法的重点在于考察“神奇故事”这种民间文学的形态规律与法则。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在书中使用了两种公式化的方式,即“三十一种角色功能项”与“角色行动圈”,对特定的100个俄罗斯民间故事(多属于AT分类中的300-749号)进行了拆解,从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规则。
作者根据对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100个
俄罗斯神奇故事所做的形态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了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即31个功能项,以及这些功能项的组合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这构成了全书的轴心。作者富于独创性的结构形态分析方法,后来被20世纪中期
欧洲盛极一时的
结构主义理论家们奉为精神源头,其影响远远超越了民间故事研究领域,成为
人文科学概论众多分支学科的经典。20世纪80年代初,《故事形态学》的一些内容通过英译和法译介绍到中国,
钱锺书先生当时便说过把这本书译出来“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不断有民间文学、叙事学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形态分析方法。此次是根据最新版俄文本全文译出。
弗·雅·普罗普,1895年生于
圣彼得堡。父亲是事务所的办事员,卒于1919年;母亲是家庭妇女,1912年卒于列宁格勒。191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文史系斯拉夫语系
俄罗斯语文专业。自1918年至1928年在列宁格勒的几所中学讲授
俄语和文学。1926年应邀在工学院教
德语。在许多所高校教德语至1934年。在计划学院负责过外语教研室的工作。在列宁格勒第二外语师范学院负责过日尔曼语文教研室的工作。1932年应邀在大学任罗曼爵系日尔曼语文教研室副教授。1937年大学歼设民间文学教研室后转入该教研室,在此任教授至今。主要学术专业为民间文学。在国家地理学会、东两方语言研究所、艺术史研究所、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过学术工作。1938年授予我教授职位,并未经答辩授予我
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39年我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苏德战争期间、1942年前,在
圣彼得堡,曾随大学疏散到
萨拉托夫,之后又随大学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