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罗鲑
鲑科哲罗鲑属下的一种淡水食肉鱼类
巨型哲罗鲑(学名:Hucho taimen),为鲑科哲罗鲑属的一种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类,俗称哲罗鱼。哲罗鲑体型大,背部青褐色,腹部银白,头部、体侧有很多如粟粒状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该鱼生长速度较快,肉味鲜美、细嫩,富有营养,属于大型经济鱼类,在中国东北黑龙江与其他当地常见食用鱼并称为“三花五罗”,但因捕捞过度等原因,野生哲罗鲑数量严重下降,2012年,哲罗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2021年,哲罗鲑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巨型哲罗鲑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市乌苏里江松花江镜泊湖额尔齐斯河。哲罗鲑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20℃以下)、溶解氧量较高、底质为粗沙或石砾、两岸植被繁茂的山区溪流。哲罗鲑寿命可长达30年。哲罗鲑性成熟时的体长60-70厘米,体重2-3千克。幼年哲罗鲑以漂浮的无脊椎动物为食,成年哲罗鲑以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为食。
形态特征
体型
哲罗鲑体长60-70厘米,体重2-3千克。巨型哲罗鲑体长,略侧扁,呈圆筒形。
体色
哲罗鲑头部、体侧和鳃盖有分散排列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体背部呈苍青色,腹部呈银白色。繁殖季节由于鱼体呈红褐色,有大红鱼之称。雄性略大于雌性。雄性哲罗鲑和雌性哲罗鲑的区分不太明显,但雄性哲罗鲑体色呈现为栗色,头部略为粗壮。
头部
哲罗鲑头部平扁,吻尖,口裂大。上颌骨明显,向后延伸达眼后缘之后。上下颌、犁骨和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锐齿。
体躯部
哲罗鲑鳞较小,呈椭圆形。鳞上环片排列极为清晰,无辐射沟,侧线完全;正尾型,尾鳍分叉较浅;鳃弓外侧鳃耙粗壮;胃较明显而大,中间有一弯曲,形成“V”字形,分前后两部分,消化管一般等于体长。幽门盲囊的数量为205-219。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巨型哲罗鲑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西至伏尔加河、东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龙江省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发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镜泊湖额尔齐斯河
栖息环境
哲罗鲑为纯淡水冷水性鱼类,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20℃以下)、溶解氧量较高、底质为粗沙或石砾、水深流急、水质清澈、两岸植被繁茂的山区溪流;夏季多生活在山林区支流中,冬季在较深的水体如大江干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游产卵。
生活习性
采食行为
巨型哲罗鲑是淡水鱼中较凶猛的鱼种之一,游动速度较快,善于追捕猎食鱼类。一年四季均摄食,冬季食欲最旺盛,当夏季水温升高时或处于繁殖期食欲下降,甚至停止摄食。觅食时间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幼年哲罗鲑生活在快速流动的水域,以漂浮的无脊椎动物为食,1-3年后以其他鱼类为食。成年哲罗鲑以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为食。
社群行为
哲罗鲑是野生的冷水鱼类,在自然的状况下为了躲避敌害攻击提高种群存活比例,形成了高度集群习性。
生长繁殖
性成熟期
巨型哲罗鲑寿命很长。它们生长相对缓慢,成熟较晚。该物种最长可达2m以上,寿命约30年。在大约5-7岁时达到性成熟,一年可多次繁殖。生殖期于5月中旬开始,水温在5-10℃。据观察,哲罗鲑性成熟后,在繁殖期间会有单对交配和产卵后休息等特有的繁殖行为。
发情求偶
雄性求偶时通常保持在雌性略靠后的位置。不断地用它的下吻触碰雌鱼的背部,用腹鳍频繁按压雌鱼的背鳍,并不时地离开雌鱼,把位置稍稍靠上,离开雌鱼的一侧1-2m远。而后从侧面靠近雌性巨型哲罗鲑,直到身体接触,偶尔会越过雌性的尾端柄来更换左右位置。
筑巢产卵
哲罗鲑产卵地点一般在卵石底水流湍急的浅水处,紧邻大型深水池的下游里,在小河支流中。通常在支流上游进行上游洄游产卵。可以克服相当高的障碍,同时迁移到产卵点。雌性哲罗鲑筑巢时会用尾巴的运动挖掘和移位岩石,通过骨盆鳍来移动砂石。最后挖出了一个浅坑作为巢穴。在卵子释放前几分钟,雌性进行了一系列假产卵。在真正的产卵过程中,鱼的身体会被压在底层,尾鳍向上弯曲,同时张开嘴巴,身体颤抖。产完卵后,雌性巨型哲罗鲑会在休息一段时间后用尾巴轻轻的挖掘,把卵分散开并用砾石覆盖。这种行为模式产卵后立即覆盖卵子将哲罗鲑与斑鳟属(Salmo)、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和副哲罗鲑属(Parahucho)和红点鲑属(Salvelinus)区分开来,后者会在覆盖卵子前用摆动的尾巴为卵子通风。根据哲罗鲑的大小,雌性会产生4000-30000个卵。成熟的哲罗鲑可能每2-3年才产卵一次。成熟卵呈浅黄色,圆形,无黏性,卵径3.5-4.5mm。
孵卵
亲鱼有埋卵和护巢的习性,产卵后雄性巨型哲罗鲑会有大量死亡的情况。哲罗鲑的卵会在28-38天后孵化。幼年哲罗鲑一般会栖息在沙砾空隙中,不经常游动。2-4岁快成熟的哲罗鲑会和成年哲罗鲑一样,选择生活在较小的洞穴中。
主要价值
哲罗鲑性成熟后生长速度也很快,也适合人工养殖,其味道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小规格的哲罗鲑用于烹,规格较大的可以做生鱼片。活鲜和冰鲜都可以上市,经济价值由市场决定,是渔民收入的一条途径。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野生哲罗鲑在其分布区域内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1998年,巨型哲罗鲑在欧亚大陆北部的伏尔加河和里海、北极和太平洋流域的黄河中的数量都有所减少。在蒙古,自1985年以来,哲罗鲑的分布减少了约60%,表明种群减少了至少50%。1980年至2008年,哲罗鲑的种群密度减少了19.1%。截止到2006年,由于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需求增加以及捕捞和放生垂钓的需求增加,未来20年该种群数量将减少60%以上。截止到2012年,哲罗鲑在中国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在新疆的阿尔泰山区和黑龙江的阿穆尔河流域这两个地区,巨型哲罗鲑的数量正在减少。
保护级别
2012年,哲罗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
2021年,哲罗鲑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
致危因素
哲罗鲑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在欧洲生活的哲罗鲑物种主要面临的威胁是工业污染,以及合法和非法的钓鱼运动。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和中国的哲罗鲑物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大部分都是人工活动对栖息环境的影响如污染、采矿、筑坝、道路建设、非法捕鱼、非法和合法的垂钓和偷猎,气候也因为人类活动发生了改变。此外蒙古和中国之间有一些国际贸易来买卖巨型哲罗鲑。
保护措施
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是进行人工扩繁,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于2005年成功进行人工繁殖,获得人工驯化培育的鱼苗。2010-2013年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引进黑龙江水产所的哲罗鱼发眼卵进行人工孵化,同时引进体长8厘米鱼苗进行试养。在附近的养殖场中进行孵化与养殖。2017年,部分哲罗鱼已培育成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共获F3代鱼苗3万尾。
鉴于蒙古生活的哲罗鲑的濒危状况和日益增长的捕捞压力,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教授范德·赞登(Vander Zanden)等人在2007年已经提出了有限的休闲捕鱼特许权。
人工养殖
技术要点
哲罗鲑属高耗氧鱼类,因此对水中的溶氧量有极高的要求。饲养鱼苗时其饲养密度要大,要根据鱼苗的长势及时调整。巨型哲罗鲑饲养的场地为室内流水水泥池中(4m×2m×0.5m),水流量控制在50L/min左右。仔鱼游泳能力弱,喜欢集群,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仔鱼缺氧而死,因此要及时查看仔鱼情况,使仔鱼苗散开,将死鱼苗及时捞出防止霉菌滋生。喂食仔鱼的食物多选用适口性强、能满足鱼苗生长需求且易消化吸收的。夏季时,随温度升高适当减少幼鱼投饲量增大换水量。长到一定长度时移入室外水塘饲养,人工喂食,一日三次。
病害防治
预防细菌性烂鳃病的措施是保持适当的养殖密度,预防细菌性肠炎病的措施是不投喂变质过期的饵料,保持饵料的新鲜度。预防肤霉病的措施是对鱼体的受伤部位及时救治,以防进一步感染。如预防不及时可参考养殖手册进行用药。
相关文化
巨型哲罗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鱼类学家认为已灭绝了,但有人却在喀纳斯湖中发现了它们的踪迹。2012年6月21日早晨,新疆喀纳斯景区出现疑似湖怪的不明的生物的消息,许多人观察到了巨型哲罗鲑浮出水面时出现了巨大的浪花。新疆相关人员通过研究认为,“湖怪”“水怪”应为巨型哲罗鲑。因为喀纳斯景区自然环境适宜,人迹罕至,而哲罗鲑生长速度快,因此这里生长的哲罗鲑的体型巨大,寿命长。
参考资料
Hucho taimen.COL.2024-02-29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2-29
Hucho taimen.IUCN.2024-02-2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4-02-29
Hucho taimen.FISHBASE.2024-02-29
..2024-02-29
..2024-02-29
哲罗鱼人工繁育技术初探.中国知网.2024-03-25
..2024-02-2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体型
体色
头部
体躯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采食行为
社群行为
生长繁殖
性成熟期
发情求偶
筑巢产卵
孵卵
主要价值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人工养殖
技术要点
病害防治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