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幽鹛
雀形目幽鹛科幽鹛属鸟类
白腹幽(学名幽鹛属 albiventre),隶属于雀形目幽鹛科幽鹛属,体形为此属最小的一种,体长14~15厘米,体重约17克,上体呈橄榄褐色,颏、喉呈白色且具黑褐色箭状或锯齿形斑,胸部、两胁呈棕皮黄色,腹部呈白色,均无斑纹。虹膜呈红褐色,上嘴呈暗角色,下嘴色较淡,脚呈肉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留鸟,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西北部、缅甸、不丹、印度阿萨姆邦、孟加拉、柬埔寨云南省。主要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栖息于潮湿的常绿阔叶林、干燥的灌丛草地、竹丛、次生林、空地以及松林中,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至4000米,随着季节而垂直迁移,夏季上移,冬季下移。
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常成群活动。性胆怯而安静,常藏隐于茂密的草丛、竹林、次生灌丛的地面或近地面处活动和觅食。叫声为轻低的咯咯声、哨音及多颤音的鸣声,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白腹幽鹛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物种。
形态特征
基础数据
白腹幽鹛是幽鹛属最小的一种,体长14~15厘米,体重约17克。
眼先和眼上呈灰褐色,耳覆羽呈褐色且具浅色羽轴纹,颏、喉呈白色且具黑色矢状或褐色锯齿形斑,有时颜色较浅不清楚。上体从头到尾包括翅膀表面均呈橄榄褐色,两翅和尾部有更多红色,颈与背同色。下体皮黄而腹中部呈白色,胸呈淡棕橄榄褐色并形成宽阔的胸带,两胁和下体其余部分呈锈红色。雌雄羽色相似。
虹膜呈红褐色,上嘴呈暗角色,下嘴色较淡,脚呈肉褐色。
近种对比
白腹幽鹛的近似种有棕头幽鹛幽鹛属 ruficeps)、棕胸雅鹛(Trichastoma tickelli)及雀鹛属(Alcippe)鸟类。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腹幽鹛为留鸟,世界上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西北部、缅甸、不丹、印度阿萨姆邦、孟加拉、柬埔寨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省西部西盟佤族自治县盈江县等地。
其模式产地在印度曼尼普尔邦
亚种分化与分布
白腹幽鹛共有4个亚种,其中分布于中国的有1个,为白腹幽鹛滇西亚种(P. a. cinnamomeum)。
栖息环境
白腹幽鹛主要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栖息于气候潮湿的常绿阔叶林、气候干燥的灌木丛和草地、竹丛、次生林、空地以及松林中,并随着季节垂直迁移,夏季上移至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地灌丛,冬季下移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和平原地带,常匿伏于竹林中。
生活习性
白腹幽鹛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也常以家族群或3~5只的小群进行活动。性胆怯而安静,常藏隐于茂密的草丛、竹林、次生灌丛的地面或近地面处活动和觅食,其食物主要为昆虫和昆虫幼虫
叫声为轻低的咯咯声、清晰哨音及悦耳且多颤音的鸣声,以带变调的短句反复重复,受惊时发出的警告叫声低沉似水流。
在地面行走时,动作似小鼠;飞行时,短尾明显似(Troglodytes troglodytes)。
生长繁殖
白腹幽鹛的繁殖期在4~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竹丛或灌丛中,不同亚种可能营巢于离地面较高的植被丛中或近地面的草丛中。巢呈杯状,巢材主要由草叶和竹叶构成,内垫有细草叶。每窝产卵3~4枚,有时仅产2枚,大小为18.2~22.8毫米 × 14.1~15.9毫米。卵呈淡粉红色,且表面有暗褐色斑点。
物种保护
截止2016年,白腹幽鹛全球种群数量尚未被量化,但根据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标准均被认为种群无危险,且没有任何种群数量下降或种群遭遇实质性威胁的证据,因此认为白腹幽鹛种群稳定,但在其分布的大部分地区被描述为较为罕见。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物种。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基础数据
近种对比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亚种分化与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