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
压力加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国栋(1942年10月2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材料学家、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
王国栋1966年9月东北工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压力加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10月成为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高技术项目(“863”)、国家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王国栋及课题组在形变诱导相变实验方法以及形变诱导相变规律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低碳钢高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以及形变诱导相变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整个课题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历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制理论及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轧钢》编委会主任,《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人物经历
结缘钢铁
王国栋1942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50年,他随着父母从大连迁往鞍山市,亲历了鞍山作为中国钢铁中心的辉煌时刻。鞍钢在全国范围内输出技术和人才,为年幼的王国栋灌输了钢铁情结。他对鞍钢的“大型”“无缝”“七高炉”充满敬仰。在1958年,他首次为鞍钢的建设付出汗水,深刻领悟到钢铁工业背后的艰辛和国家的需求。
1961年,在母亲的劝告下他选择了钢铁专业。五年的大学生活让他深入了解了钢铁的制造过程,从操作轧机到观察钢材组织,他逐渐领悟到钢铁的巨大与细微、粗壮和精密的统一。他还在大学里通过学校图书馆和图书店丰富的资源,了解了钢铁工业的发展,这让他对钢铁的魅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钢厂工作
1961年9月至1966年9月东北工学院压力加工专业学习并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鞍钢小型厂,在鞍钢小型厂12年理论和实践上的积累和对国际钢铁工业发展的认识,为他接受新知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曾为解决周期断面轧机的喂入问题,钻研俄文书籍,最终组织了技术革新组攻克问题,使成材率大幅提升。这段经历让他对自己的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为钢铁事业做出贡献的责任感。王国栋在1968年10月至1978年10月期间成为鞍山钢铁集团小型厂的技术员。
学习深造
1978年10月王国栋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压力加工专业学习,师从于著名的轧钢专家张树堂教授,1981年12月王国栋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经导师推荐,1981年12月一直到1991年10月历任东北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他的研究课题涉及板形问题,当时国际上热门而国内刚起步。他积极参与合作,利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钢铁企业开展调研和研究。他对科技文献中描述的现代轧制技术的词汇感到深刻,但也认识到这是外国的技术。为加速国内技术进步,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轧制设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计算轧弹性变形的方法,并应用于生产实际。1986年王国栋出版的专著《板形控制和板形理论》总结了这一时期的工作。
突破创新
在1989年,王国栋回到宝钢,开始了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工作,解决了2050热连轧机厚规格卷取、2050、1580板形模拟分析优化等生产关键问题。他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开发了350四辊热连轧机、450四辊热连轧机等大型轧机,实现了国产设备的突破。同年,他承担了大型中厚板轧机的改造任务,成功地在引进的二手精轧机上增设液压AGC系统,随后又成功新建了国内最大的强力型轧机,实现了中厚板轧机的自主集成和创新。同样在1998年,他参与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计划)“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蕴基础研究”,开展了轧制过程中实现晶粒细化的基础研究。他在探索晶粒细化的同时,坚持在工业条件下进行实验,提出了晶粒适度细化的概念,并成功开发了原型钢,使材料强度提高。
1991年5月至2004年7月王国栋担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近年来,实验室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这些自制设备与购置的仪器、仪表共同组成了研究平台。在1999年9月,王国栋参与了在宝钢09CrCuSb质保书真伪验证2050热连轧机上进行的一项重要实验,该实验旨在细化SS400钢晶粒,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工业连轧机上实现超级钢的轧制尝试。直至2000年10月,第3次工业实验的材力试验机结果显示,超级钢的力学性能全面达标,这标志着取得了成功。此后,这项板材超级钢技术逐渐传播至多家钢铁企业。2004年、2005年王国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王国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金属压力加工)。
王国栋于2006年荣获了辽宁省科学技术功勋奖、沈阳市科技振兴奖以及辽宁省教育人物荣誉。这一年,他的突出贡献在多个领域得到了认可。接着,他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进一步证实了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杰出贡献。2013年,他荣获了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证明了他在冶金领域的卓越研究成果。2014年和2017年,他分别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些荣誉进一步验证了他对科技发展的不懈贡献。他的影响力还延伸到地方层面,在2017年,他被授予沈阳市科技创新功勋科学家的荣誉。
2018年,王国栋所在的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2000MPa级汽车用热冲压用高强钢;在液化天然气低温容器用钢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材料是9Ni()钢,在保证钢材性能的前提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用5Ni钢做出了9Ni钢的性能,大幅节约了成本。在生产工艺上,研发出薄带连铸、无头轧制等新流程、新工艺,正在向企业转化,可应用于多个重要钢种的生产。在2022年,他获得了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老科协奖的“突出贡献奖”。
主要成就
王国栋带领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解决了诸多技术问题,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创新发展与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进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
实验室致力于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创立了钢铁中试实验技术和装备领域。王国栋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中试实验装备,用于钢铁生产的不同阶段,从熔炼到热轧、冷轧、退火等,提供了研发工具。这些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
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基础理论与工艺技术
实验室团队研究了重压下连铸坯的变形规律和溶质传输行为,开发了能稳定实施大变形压下的连铸凝固末端技术。这解决了连铸坯中心偏析缺陷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这项技术在国内外企业得到应用,如韩国现代钢铁。
新一代控轧控冷(TMCP)理论与技术
实验室提出新一代TMCP理论与技术,成功研制了一套超快速冷却成套装备,用于制造高品质的热轧钢材。这项技术能够实现高冷速条件下的冷却均匀性控制,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已在多家大型钢企应用,实现了绿色制造的突破。
高端金属材料成套核心热处理工艺技术
实验室攻克了高端板带钢高强度高均匀性火机制和系列大型喷嘴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洁净高均匀电渣重熔技术,为生产高端特殊钢和合金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成果被应用于各种重要工程和国防建设中。
钢铁全流程绿色化冶金理论与工艺装备
实验室的团队还致力于解决钢铁全流程的绿色化问题,王国栋带领团队研究了贫杂铁矿石的资源化利用、热轧过程的氧化行为预测与控制等技术。这些技术在多家钢铁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属材料高精度轧制理论与智能优化技术
实验室率先研发了中厚板、热连轧、冷连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了成材率和产品质量。此外,王国栋带领团队进行了钢铁全流程的数字化研究,建立了信息物理系统,实现了多工序协调优化。
这些成果在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钢铁材料和工艺的创新,为国家的工业升级和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荣誉奖项
王国栋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教育奖、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
荣誉
下表列述王国栋所获得的部分荣誉:
参考资料
奖项
下表列述王国栋所获得的部分奖项: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王国栋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得博士学位100人,硕士学位79人。王国栋与实验室坚持对学生进行多学科交叉教学,从各个不同的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为了能够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实验室的每一位研究生都掌握了良好的计算机实用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多年来,重点实验室为国家培养了167名博士研究生、136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后出站。这些年轻人有的活跃在冶金企业,成为新一代材料加工专家;有的在高校任教,成为教育战线的主力军;有的在国外深造,准备将来归国为国家做贡献。
主要论著
主要著作
截至2017年11月王国栋完成专著6部、译著4部。
下表列述王国栋参与的部分编著、译著的著作:
主要论文
截至2017年11月王国栋所发表的论文被SCI、EI收录200余篇次。
下表列述王国栋发表的部分论文:
社会任职
王国栋198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3年1月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1年5月起担任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起受聘为吉林大学双聘院士。历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制理论及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荣誉理事,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辽宁省金属学会理事,《轧钢》编委会主任,《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东北大学学报》《冶金自动化》《塑性工程学报》《宽厚板》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评价
王国栋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勇于开拓,深入实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带领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了凝聚团队、深入现场、躬行实践,成为促进中国轧制技术发展和钢铁工业进步的有生力量,在中国轧制领域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影响。(东北大学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国栋的学生们和实验室的青年教师们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开展“靶向式”攻关,在无缝管先进轧制、钢铁智能集成计算、大数据钢铁性能智能调控、高强铝合金热处理生产线国产化等领域捷报频传。西气东送输电铁塔、“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大型潜艇……创新成果写在国民经济主战场。王国栋,这位车间里走出的院士,这位推动了中国钢铁由“傻大黑粗”向“绿富精强”转变的钢铁“战士”,正继续带领着他的钢铁团队,牢记中国钢铁事业振兴的初心使命,一路向前,负重前行。(《中国教育报》评)
长期以来,王国栋院士为河北省钢铁工业创新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2009年河钢集团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全省钢铁行业盈利情况渐趋好转,并优于全国水平,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王国栋院士用院士的博学、学者的风范、改革者的理念为河北钢铁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河北省院士联谊会评)
参考资料
王国栋.院士馆.2023-03-11
王国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王国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03-11
王国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2023-03-11
RAL王国栋院士荣获“2006辽宁教育年度人物”奖.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03-11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3-11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3-11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励专栏.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023-03-12
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3-11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3-11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3-11
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揭晓!.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3-04-04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王国栋论文(英文).scopus.2023-08-14
王国栋:双手拼出核心科技.今日头条.2023-08-14
王国栋院士与河北钢铁产业.中国工程院.2023-08-1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结缘钢铁
钢厂工作
学习深造
突破创新
主要成就
荣誉奖项
荣誉
奖项
人才培养
主要论著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社会任职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