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琴,又称“雷胡”“大雷”,由
郓城县艺人
王殿玉(1899-1964)于 20世纪20年代末,在
坠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弓拉弦鸣乐器。
雷琴主要由琴头、弦轴、琴杆、琴筒、琴码、琴弦、琴弓等部件构成,张两根弦,有大、小两种类型,音域均为三个半八度。它音域较宽、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既可独奏、重奏或合奏,又可模拟人声、戏曲唱腔、鸟兽啼叫和多种乐器的音响效果,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应用也非常广泛,经过不断实践,多用于
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等戏曲流派唱腔,颇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此外,雷琴还能模拟笙管合奏、军乐鼓号以及民间小调等。在中国各地区均有流行,其中以北方较为盛行。2007年,雷琴拉戏被
天津市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东安被指定为相关
传承人。2021年,
菏泽市雷琴艺术被列入
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
20世纪20年代,山东郓(yùn)城民族乐器演奏艺人
王殿玉(1899-1964)对
坠胡进行改革,他将坠胡的琴杆加长,琴筒加大,并在琴筒上蒙以一定厚度的蟒皮,从而创造发明出一种音色接近人声的拉弦乐器,最早称为“大弦子”。由于它相比坠胡音域较宽、音量较大,音色也相对柔美,发音犹如雷声,王殿玉将其改名为“大雷”;直到1953年,才将其正式命名为“雷琴”。
构造
雷琴主要由琴头、弦轴、琴杆、琴筒、琴码、琴弦、琴弓等部件构成,是民间艺人王殿玉在坠胡的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制作而成的。
雷琴的琴头、弦轴、琴杆是用硬质木料制作,以红木或
花榈木为佳。琴头呈铲形,左右各设置一个弦轴;弦轴呈圆锥形,其表面刻有瓣纹,轴顶嵌骨作为装饰;琴杆较窄且长,前平后圆,上端设有山口,表面为按弦指板;琴筒大而短,以薄铜板为原材料制成,呈圆形,前端蒙上蟒皮,后端敞开;琴码为竹制或木制,放置在前端蟒皮中央偏上方;张两条琴弦,早期的琴弦为丝弦,现在多为钢丝弦或
尼龙缠钢丝弦;琴弓多为竹制,长约100厘米,两端束以宽松马尾,弓尾装有调节螺丝,用以调节弓毛张力。
雷琴按照规格、音高可将其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雷琴,又称中音雷琴,全长约110厘米,琴筒长约10.6厘米,直径约14.4厘米,张钢丝弦;小雷琴,又称高音雷琴,全长约90厘米,琴筒长约8.4厘米,直径约10.6厘米。
音域
雷琴常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大雷琴里、外弦一般定为e、a或d、a,音域约三个半八度;小雷琴的定弦和音域与大雷琴相同,发音比大雷琴高八度。
演奏
演奏方法
演奏雷琴通常采用坐姿,表情自然大方,将琴筒放置在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杆,手指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指法与二胡相同,右手持弓时中指是五个手指的中枢,以大拇指腹和食指根部构成控制弓杆的支点,中指、无名指构成控制弓毛的力点放置在弓杆与弓毛之间,食指环抱弓杆,小指在弓下自然弯曲放置在外侧。拉内弦时,中指、无名指向内压弦,弓要有一定的张力;拉外弦时,靠中指背面和大拇指腹向外抵,持弓的右手手心始终朝向琴筒方向,不过雷琴也有有独特的按指方法和演奏技巧,多用食指和无名指按弦,并多用大音程滑奏;琴弓的控制有渐强、渐弱、慢弱突强、慢强突弱、大幅度变换弓法等。
演奏特色
大、小两种雷琴音区没有明显的差别,它音域较宽,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大雷琴常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独奏时通常只用外弦,也可用于重奏或合奏,合奏时演奏低音声部,用来加强乐队的音响厚度;小雷琴常用于独奏,一般不参加乐队合奏,演奏时,右手执弓,左手握住外弦的弦轴,以改变音高。雷琴不但能通过不同的弓法、弦法、指法以及力度变化,将各种民间小调、戏曲唱腔、人的对话、动物的鸣叫以及各种自然界的声响模仿得惟妙惟肖, 还能模仿演奏出
锣鼓、
唢呐、
提琴、
小号、笙、管等多种乐器的音响效果,俗称“大雷拉戏”“单弦拉戏”等,其中较为独特的
器乐样式是“雷琴拉戏”,它虽是器乐演奏,却能够运用相声里的“学”“口技”模仿的表演方法。
传承与困境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经过
王殿玉不断完善,创造出了一套完整的演奏技巧,使雷琴成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民族乐器,既可独奏、重奏或合奏,也可以模拟人声、各种动物的鸣叫声、笙、管、唢呐、京胡、二胡、锣、鼓等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在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的著名演员唱段,均能够将所需的艺术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颇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雷琴的历史虽短,但其也有一定的成就与传承,20世纪20年代,王殿玉在
济宁市用雷琴演奏《风翔歌》和《孟姜女哭长城》等曲目,被誉为“天下第一弦”或“丝弦圣手”;20世纪30年代,
王殿玉应邀赴上海大世界游艺场演出,后又在
天津市、
武汉市、
重庆市、
西安市等城市巡回演出,扩大了雷琴的影响力,同时也让大众开始熟知这一乐器;20世纪40年代创办东鲁雅乐社,培养了韩风田、赵玉斋、宋东安等著名雷琴演奏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雷琴第三代传人韩燕、宋威、王恒等人的演奏技艺日趋精湛,在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或创新,他们陆续登上各种文艺舞台,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轻松活泼的演出风格,使这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续发扬光大;第三代雷琴传人张朋,不仅创立了用于雷琴文化艺术传播的公司,同时也是
中国音乐家协会雷琴研究会会员,她多次参与电视台节目及文化大讲堂,并受邀出访国内外雷琴演出,以此推广和传播这一民族乐器。
不过,雷琴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也濒临失传,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文化大革命开始,由于严峻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变化,使得传统文化造成断层;20世纪70年代末,
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年轻人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且对传统文化的缺失,使这些人的审美与传统文化形成了隔阂;雷琴艺术最早的起源是流浪艺人作为乞讨的工具,同时他们也是雷琴艺术的传播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流浪艺人阶层消失,使得雷琴艺术的传播者减少;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雷琴艺术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现代人们所能接受的艺术素材较少;雷琴的技艺传授,主要为口传心授,传承方式单一,演奏技巧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神秘感。这些都是造成雷琴艺术几近夭折,濒临失传所面临的困境。
为了保护这一民族艺术,
中国音乐家协会创办雷琴研究会;2009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具有抢救性质的《雷琴演奏艺术培训班》,由
王殿玉的三位弟子宋东安、傅定远、王华杰开班授课;2007年,雷琴拉戏被
天津市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东安被指定为相关
传承人;2021年,
菏泽市雷琴艺术被列入
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代代雷琴艺人建立系统的档案,并筹划出版有关雷琴艺术发源、传承、曲目等书籍,以供后人学习借鉴。以此来推动雷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名曲名家
雷琴虽然历史较短,但是也积累了一些优秀作品,有雷琴鼻祖
王殿玉的曲目《风翔歌》《孟姜女哭长城》;有嫡传弟子赵玉斋的曲目《我把青春献山乡》,傅定远的曲目《京腔琴韵》;以及第三代雷琴艺术传人张朋的曲目《大雷拉戏》《禅》《关》《蒹葭》《上邪》《声声慢》等。同时,也有发明创造雷琴的王殿玉;嫡传弟子宋安东,原广州军区国家歌舞团
一级演员,中国音协雷琴研究会名誉会长傅定远,以及韩风田、张乐、王华杰、王福生、王福立等众多著名雷琴演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