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带鱼
皇带鱼科皇带鱼属的一种鱼类
皇带鱼(学名:Regalecus glesne),又名鱼王、地震鱼,为月鱼目皇带鱼科皇带鱼属鱼类。体呈长带状,侧扁。吻短钝,吻部略长于眼径;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近吻端;口小,端位,向上倾斜。上下颌、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体表无鳞,体侧有许多不规则小颗粒状突起。体色银亮,具黑色条纹和斑点,且有蓝色条纹。有背鳍1个,鳍条总数400~450,背鳍最前部10~12根鳍条延长呈丝状,且为鲜红色,望之宛如红色头冠,是“鲱鱼王”称号之来源。皇带鱼最大体长可达17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硬骨鱼纲。其巨大的体型、细长的身形,被人们认为是某些大海蛇目击事件的原型。
皇带鱼是世界性分布的远洋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温带水域。栖息深度为20~1000米的上层及中层暮色带,但更常出没于200米以上的光合作用带。
2013年5月7日,皇带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LC)。
分类学
皇带鱼于1772年由生物学家彼得·阿斯卡纽斯首次描述。属名Regalecus来源于拉丁语regalis,意为“国王,皇室”,后缀cus意为“关于”;种加词glesne来自"Glesnaes",得名自离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不远的渔村Glesvær,是皇带鱼模式标本的发现地。
皇带鱼“鲱鱼王”的称号,可能来自其华丽装饰物一般的冠状背鳍,此外这种鱼有时出没于鲱鱼群附近,以致早期渔民误认为鲱鱼群是由皇带鱼带领。
形态特征
皇带鱼体呈长带状,侧扁,背缘与腹缘均平直,自头部向尾端逐渐变窄。吻短钝,吻部略长于眼径;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近吻端;口小,端位,向上倾斜。上下颌、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体表无鳞,体侧有许多不规则小颗粒状突起,侧线完整,始于眼上方,自胸鳍折向腹部延伸至尾部末端。无鱼鳔。
皇带鱼有背鳍1个,无鳍棘,鳍条总数400~450,背鳍最前部的10~12根鳍条延长呈丝状,且为鲜红色,望之宛如红色头冠。无臀鳍,胸鳍短小仅略长于眼径,腹鳍位于胸鳍基下方、仅具1长鳍条,各鳍皆为红色。第一鳃弓的鳃耙数33至47。
皇带鱼体色银亮,具黑色条纹和斑点,且有蓝色条纹。幼鱼体色几乎透明,沿背部具有不连续的深色斑点。
皇带鱼是现存最长的硬骨鱼,常见体长3米,最大体长可达17米,最大体重纪录为272千克。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皇带鱼是世界性物种,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及温带水域。
栖息环境
皇带鱼是远洋洄游性鱼类,偶尔出现于近海及沿岸。栖息深度为20~1000米的上层及中层暮色带,但更常出没于200米以上的上层光合作用带。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皇带鱼为独居动物,偶尔成对活动,从未有超过3只的集群行为。遥控无人潜水器对墨西哥湾皇带鱼的水下观察显示,皇带鱼游动时头部朝上,身体僵硬,以背鳍的起伏摆动为主要运动手段,通过背鳍在垂直方向上上升和下降。
食性
皇带鱼以磷虾、小鱼以及头足类为食,尤其偏爱磷虾等甲壳亚门。进食时,可伸展的颚部将富含磷虾的海水吸入其口鳃腔,再由鳃耙将磷虾留在食道中。体色银亮配上蓝色条纹在上层水域中可作为伪装。磷虾这类猎物通常有垂直迁移的习性,皇带鱼较广的栖息深度可帮助它们在多个水层捕食磷虾以及其它小型甲壳类猎物。加利福尼亚州海岸搁浅的一只皇带鱼,腹中发现过多达10000只磷虾。
自切
皇带鱼具备其它鱼类没有的自切技能,即自行将尾巴断离身体。有学者认为,大多数超过1.5米的皇带鱼都发生过自切行为,大部分仅涉及尾鳍,但有些甚至自切掉身体大半部分,后者可能在一生中发生过多次自切,即连续自切。由于重要器官主要集中于身体前部,皇带鱼即使自切也能幸存下来,断裂处的伤口会很快愈合,但断掉的部分无法像壁虎那般再生。该行为的适应性仍是未知的,但几乎所有会自切的动物都是为了应对捕食者,皇带鱼很可能也不例外。
生长繁殖
皇带鱼的繁殖行为从未被直接观察过,对其产卵习性亦知之甚少。在墨西哥地区,皇带鱼的产卵季节为7~12月。此外,佛罗里达州西海岸、地中海墨西拿海峡、新西兰查塔姆海隆以及南澳大利亚州西海岸也同样是皇带鱼的产卵地。
皇带鱼的卵很大,直径为2~4毫米,呈红色,具油球,漂浮在海面上直到孵化。鱼卵数目庞大,在佛罗里达州沿岸采集到的一只3米长雌性皇带鱼,体内约有139000枚尚未排出的卵。
关于皇带鱼幼体生命周期的大部分认识来自实验室环境中的人工授精工作。研究人员发现,在20.5~22.5℃条件下,皇带鱼卵从受精到孵化需要18天的发育时间,比其它远洋硬骨鱼的卵发育慢得多,与其它月鱼目成员10~20天的孵化时间较为一致。刚孵化的幼体全长5.7~6.5毫米,尚不具备成体的长带状身体,但已经拥有类似成体的细长背鳍和腹鳍。当幼体长至14毫米时,发育为类似成体的细长身形。幼体和成体的游泳行为截然不同,成体头朝上以背鳍作为驱动,幼体则头朝下、靠胸鳍游动。刚孵化的幼体已具备骨化良好的上下颌,与开口相关的组织发育成软骨。观察显示,幼体频繁张着嘴游动,或与摄食行为有关。
与人类关系
皇带鱼肉质很差,呈凝胶状,通常被认为不宜食用,因此没有商业价值。被一些人视为垂钓鱼类。由于其巨大的体型、细长的身形以及游动的姿态,皇带鱼被认为是大海蛇目击事件中的真正原型。皇带鱼又有地震鱼之称,因为渔民认为它们会在地震前后浮出水面,但究竟是否因地震影响而游到浅海仍未有定论。
物种保护
2013年5月7日,皇带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LC)。
参考资料
皇带鱼.物种2000.2024-08-16
Regalecus glesne.IUCN.2024-08-16
Regalecus glesne.fishbase.2024-08-16
Regalecus glesne.floridamuseum.2024-08-22
目录
概述
分类学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食性
自切
生长繁殖
与人类关系
物种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