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皱盔犀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花冠皱盔犀鸟是一种大型犀鸟目鸟类,隶属于犀鸟科拟皱盔犀鸟属。雄鸟体长约105厘米,雌鸟较小。尾部为白色,雄雌两性的背、两翼及腹部均为黑色,但雄鸟头部奶白色,枕部具略红的丝状羽,裸出的喉囊上具明显的黑色条纹。雌鸟头颈黑,喉囊蓝色。成对或小群飞于森林上空,鼓翼声沉重。鸣叫为一种重复的、粗短似犬吠的koe-guk叫声。花冠皱盔犀鸟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北部、中国西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它是一种果食性鸟类,主要以整个大型水果为食,吞下果实并保留种子。这种饮食行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促进了远距离的种子扩散。由于猎捕、栖息地破碎化和森林砍伐等威胁,花冠皱盔犀鸟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它自2018年起被列为易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会因这些威胁而减少。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u003e脊椎动物\u003e-\u003e鸟纲\u003e今鸟亚纲-\u003e-\u003e今颚总目\u003e犀鸟目\u003e-\u003e-\u003e犀鸟科-\u003e-\u003e无盔犀鸟属\u003e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近年在云南省西南部的盈江县采到标本。本种也可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保护级别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动物简介
描述:体大(105厘米,但雌鸟较小)的犀鸟科
虹膜-红色;嘴-黄色,盔突有褶皱;脚-黑色。
叫声:一种重复的、粗短似犬吠的koe-guk叫声。
习性:成对或小群飞于森林上空,鼓翼声沉重。
分布状况:罕见。在云南西南部(腾冲市)的乡村民房内发现雄鸟及雌鸟头。可能出现于西藏东南部。本种在中国的分布状况不详
生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400-15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在河流沿岸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较易见,有时也进到村寨附近和果园中活动和觅食。
食性
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也吃树蛙、蝙蝠、蜥蜴等动物性食物 (Baker 1927)。
习性
常成3-5只的小群活动。叫声单调、沙哑、像狗叫,有时也能发出低沉的双音节声音。飞翔时显得较笨重,很远即能听见振翅声响。
繁殖
繁殖期据在印度的研究,从2-6月均见有产卵的。营巢于树上,特别喜欢选择在丛生的巨树上营巢。每窝产卵2-3枚,有时仅产1枚卵。卵为白色,有时沾染黄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据24枚卵的测量为49.5-72.5mm×38.0-47.1mm,平均62.0mm ×43.2mm。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物种分类
分布范围
保护级别
动物简介
生境
食性
习性
繁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