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
2011年美国电影作品
《生命之树》(英文名:The Tree of Life)是一部由特伦斯·马利克自编自导,布拉德·皮特西恩·潘杰西卡·查斯坦、亨特·麦奎肯、拉勒米·艾普勒主演的家庭奇幻电影,于2011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上映,同年5月27日在美国上映。截止2023年3月28日,该片全球累计票房约5840万美元。
影片讲述了中年建筑师杰克·尼科尔森回首童年往事,探究生命的起源和意义,他质疑自身信仰,想要找到存在的目标,同时尝试理解和接受严厉的父亲的故事。
2005年,该影片入选英国广播公司票选出的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名单,位列第79名。2022年,知名电影杂志《Little White Lies》评选21世纪50部佳片,该影片位列第8名。
2011年,影片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影片,同时,影片在国际上共获得116次奖项,入围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三项提名在内的共130次提名奖项。
剧情简介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西部,在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里,11岁的男孩小杰克(亨特·迈奎肯 饰)是家里三兄弟中的一个,他的父亲(布拉德·皮特 饰)和母亲(杰西卡·查斯坦 饰)性格完全相反,父亲不但是个事业无成的中年男人,还极其严厉和霸道,而母亲是个基督教徒,宽容、感恩、善良。刚开始时,世界在杰克的眼中显得异常美妙和神奇,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灵的指示做事。
但因为自己父亲在家中实施近乎苛刻的家教,让其心理受到创伤而开始渐渐迷失自我。杰克父亲年轻时非常有音乐天赋却放弃理想,做了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可他发明的专利无人问津,尽管他工作勤奋、从不请假,但他为之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工厂依然面临倒闭的命运。自己的不幸,导致他将自己所有未实现的理想和对于成功的判断标准都强加在三个儿子身上,为了教育儿子,他逼儿子学钢琴,教他们打架,教育他们不能对人仁慈、不能被他人利用,想尽办法去争取成功,去对抗世界。与父亲相反的是,杰克的母亲教会杰克用爱、宽恕与仁慈去面对这个世界,并教他体会大自然的优雅和壮美,领略生命的美好。
父亲和母亲都希望杰克能够顺从自己,能按照他们教育的方式成长,为此,父母因教育方式的不同争吵不断,处在矛盾中的杰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调节这两种相饽的思想。突然有一天,这个家庭发生了意外,杰克的弟弟不幸去世了,他的家庭也随即发生了改变,这是杰克第一次目睹了死亡,之后,他目睹了饥饿、病痛,他因因此开始变得对世界感到恐惧,父亲严苛的教育更是让他学会了被迫的迎合和顺从。
多年后,杰克(西恩·潘 饰)长大成人,并且有了妻子(乔安娜·高茵 饰),尽管已经成年,但他还是被父亲的潜移默化所影响,他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他像是失去了灵魂,在社会中像个傀儡一样到处乱撞,他希望能够在自身的努力下实践自己的想法,但到最后都是徒劳无功,在经历种种事情后,他终于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原因,在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后来杰克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这个社会,从新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杰克发现了这个社会充满了很多奇迹,有很多事物都比自身想象的要完美。于是他开始试图寻找生命的起源和意义以及信仰的真谛,当他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时重新面对了自己的经历,开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他的父母、家庭、童年。最终,杰克原谅了父亲,并且对生命和生活还有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故事背景
该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一个有三个男孩的美国家庭,看似在向人们讲述一个家庭的日常琐事与孩子的成长故事,但实际上,影片却是以杰克·尼科尔森从不同的角度在重构童年,与父母的关系及整个家庭,并以小见大地融入了对生活与生命,以及信仰的理解与思辨。这部极具深刻哲学思想的影片背后,与导演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导演马利克出身于基督教家庭,小时候受过正统的宗教教育,大学读的是哈佛哲学系,之后在牛津大学深造哲学,对存在主义哲学研究颇深,在其从影生涯中,他为数不多的电影一直关注哲学与自然这个话题,《生命之树》就是其中之一,并且该影片是他入行以来执导的第6部作品,从他1969年的第一部影片到2011年的《生命之树》,间隔了40年的时间,其本人也成了“慢工出细活”的代名词。
剧本创作
该影片为马利克自编自导,在剧本的构思上马利克从40年前就已经开始酝酿了,1973年,他拍完《不毛之地》后,便花费数十年时间收集诸如日食之类的各种自然奇景,并且,从那时候起他就已经在构思“恐龙再现”的场景,他细心整理的所有素材就是为了拍摄《生命之树》这部影片。”70年代后期,马利克在拍摄电影《天堂之日》后,获得了100万美元用于他的电影项目,当时,他的想法是拍一部“从地球形成到生命起源的电影”,而这部影片代号为“Q”,马利克为此写了几个剧本。
选角
影片原计划由澳大利亚演员希斯·莱杰(Heath Ledger)出演布莱恩,但其由于反复发作的疾病,退出了档期,之后,在当时美国人气明星布拉德·皮特的自荐下,他出演了布莱恩一角。在杰克三兄弟的选角上,剧组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一万多名得克萨斯州的学生中,挑选出3名学生(亨特·麦奎肯、拉勒米·艾普勒和泰伊·谢里丹),而饰演杰克三兄弟的这3名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表演经验。
拍摄过程
在准备拍摄《生命之树》前,马利克找到河流道娱乐影业的主席比尔·波拉德谈了拍摄该影片的想法,起先波拉德并不同意,但在之后的交流中,他接受了马利克的想法,并决定出资支持拍摄。2005年末,印度感知电影公司宣布出资赞助《生命之树》,2006年1月,影片在印度取景拍摄部分场景,期间,比尔·波拉德宣布加人电影的制片人。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让电影的艺术场景更加完美,影片的艺术设计师杰克·菲斯克专门前往艺术博物馆进行研究考察,并在之后的拍摄过程中,提出很多关键有用的建议,视觉效果师麦克·芬克受邀参与制作了影片中重构史前地球的画面,影片画面风格包罗万象,从微生物到天文气象再到恐龙,马利克用极具丰富力的想像,为观众呈现了人类生存的世界。
幕后故事
希斯·莱杰退出演员团队后,在2008年1月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进行后期制作时,意外死于服药过量,时年28岁。
影片中出现的那棵巨大的树,是一颗真实存在的活橡树,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史密斯维尔,重量约65000磅(约29吨)。
2011年5月16日,备受关注的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影片《生命之树》举行首映发布会,但导演马利克玩起了“失踪”,引发诸多媒体不满,英国每日邮报》的记者巴兹巴米博耶更是直接表示,马利克不愿出席发布会是对记者的不尊重。”
影片配乐
影片由法国配乐师亚历山大·德斯普拉配乐,配乐中共收录了30多首其他音乐人的作品选段和片段,德斯普拉将这些音乐片段无缝地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影片配乐,影片原声专辑由唱片公司 Lakeshore Records于2011年发行,截止2023年4月1日,该专辑在豆瓣音乐上,共有462人打出8.1的评分(满分10分),下表为专辑详细信息:
影片特色
电影主题
一般来说,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定,每部电影只能表现出一个确定的主题,这也是电影艺术里的常规模式,但该影片开篇就提出了家庭与信仰两个主题,随后,更是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琐碎往事为切入点,用超现实的手法探讨了父子之情、成长变迁、生命的意义及信仰是否存在等深刻的主题,所以,该影片并没有确定统一的主题,这也导致整部影片的叙事陷入茫然之中,导演马利克本人在影片中对主题的解读层出不穷,但所有对主题的解读终究要回归到对主人公杰克·尼科尔森的解读上去。
叙事结构
影片并不是一部故事性极强的电影,而是一部叙事风格上有些平淡和恬淡的作品。并且在叙事结构上,也没有按照线性结构进行,而是以地球生命、人类生命与家庭琐事三条线索进行穿插式的并置叙述,比如影片开始,以纪录片的形式探索了生命的起源,从爬行纲哺乳纲再到人类,逐步地将观众带到20世纪50年代,见到了故事主人公(11岁的少年杰克),之后影片围绕杰克的成长变迁展开,探索世间万物是如何因果联系的、探索进化和成长的奇迹,并阐明导演的观点自然并不是随机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尽管影片故事情节比较简洁,但因其处处充满隐喻,再加上导演用闪回的记忆和断断续续的对话,代替了常规的故事叙述手法,致使影片比较晦涩难懂。
美学
作为基督教信仰者和存在主义研究者的马利克,在影片中运用了宗教意象(光、树、门、向日葵等),宇宙意象(星球、云团、极光、水、火山、恐龙等)、人物意象(母亲、父亲、孩子与犯人等)等超现实主义表达,一方面,向观众展现一种浩渺又磅礴的生命大观,将观众带进超现实主义视觉表达的幻境之中,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宗教的神秘感受,对“自然之道”与“恩典之道”的诗意思辨与对爱恨、美丑的审视思考,其合理而精妙的意象通过蒙太奇的巧妙运用,结合唯美的画面、悲悯的旁白、恢宏的配乐,让影片极具美学价值。
画面
影片在高速拍摄岩浆崩裂、海浪翻涌、沙石流动甚至细胞运动、星辰运行,最极致的时候,有长达10多分钟的画面完全没有出现人物。不论是从宏观到微观,还是到史前世界,导演马利克用流畅但没有逻辑的技术手法,将他认为的所有美好且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剪辑在一起,让观众感受镜头带来的视觉美。此外,影片在色彩画面上,以蓝、白、绿等暖色调为主,在景别上,导演运用特写镜头、仰拍来拍摄人或物,呈现人与物的状态,在构图上,影片采用了全景式呈现,人物以微小的全身姿态出现在画面的一角,凸显自然的广阔无垠。
宗教哲学
《生命之树》是一部充满了导演马利克本身的宗教思想的电影,影片中大量引用《圣经》中的原话、人名及一些典故,尽管影片核心围绕《圣经》展开,但它并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宗教电影,只是导演个人色彩极为浓厚的一部影片,只不过,马利克在影片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所展现的宗教观,向人们印证了宗教思想在西方文艺作品中的影响。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统计时间截止2023年3月28日
票房
截止2023年3月28日,该影片全球累计票房约5840万美元。
作品评价
评价
截止2024年1月2日,影片在烂番茄上,综合295位专业影评人的评价,新鲜度为85%,平均评分为8.2(满分10分),影评人的共识是,“特伦斯·马利克独特而深思熟虑的风格可能对某些人来说毫无收获,但对于耐心的观众来说,《生命之树》既是一种视觉享受,也是一种情感享受。”在Metacritic上,综合50位专业影评人的评价给出了85分的评分,代表普遍赞誉。
从烂番茄与Metacritic的专业评价中,尽管该影片收获了较好的口碑,但2011年上映时却遭遇了评价两极分化的现象,影评人和记者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媒体称影片看起来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导演仿佛完全进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把电影拍成一部探索自然的纪录片,缺乏完整的故事。但也有观点认为《生命之树》是一部史诗般的伟大作品,画面精巧,充满了对生命、时间的隐喻。
正面评价诸如:
迈阿密先驱报》(The Miami Herald)记者雷内·罗德里格斯(Rene Rodriguez)评价道:“这部电影通过回忆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一幕幕曾经的画面,是如此的让人回味,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影评人安德鲁·斯科特(A.O. Scott)评价道:“这部电影的纯粹美感几乎是压倒性的。”
《皮卡云时报》(The Times-Picayune)的影评人迈克·斯科特(Mike Scott)评价道:“这部电影无疑是一件艺术品,就像巴勃罗·毕加索的画作一样,让观众沉浸其中,展开思考。”
《凤凰卫视》评价道:“《生命之树》整部电影都充满意识流的美感,每一个诗意的镜头,每个人物身上细微的表情与内心情感都可以有无数不同的解读。”
负面评价如: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的影评人雷克斯·里德(Rex Reed)觉得:“马利克是在为自己而不是为观众制作这部电影。”
评分
统计时间截止2024年1月3日
参考资料
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 (2011).豆瓣电影.2023-03-29
The Tree of Life.IMDb.2023-03-29
The Tree of Life.BoxOfficeMojo.2023-03-29
Filming & Production.IMDb.2023-04-01
生命之树.爱奇艺.2023-03-29
The 100 greatest American films by BBC.Thegreatestfilms.2023-03-29
The Tree of Life awards.IMDb.2023-03-30
..2023-04-01
Guess who's coming to town!.timesofindia.2023-04-01
..2023-04-01
Tree Of Life, The (2011).soundtrackcollector.2023-04-01
..2023-04-01
..2023-04-01
..2023-04-01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新浪财经.2023-04-01
..2023-04-01
..2023-04-01
..2023-04-01
The Tree of Life.烂番茄.2023-03-29
The Tree of Life critic-reviews.Metacritic.2023-03-29
'The Tree of Life' (PG-13).miamiherald.2023-04-01
The Tree of Life Ratings.IMDb.2023-03-29
The Tree of Life.Filmaffinity .2023-03-29
The Tree of Life user-reviews.Metacritic.2023-03-29
生命之树 ( 2011 ).时光网.2023-03-29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故事背景
剧本创作
选角
拍摄过程
幕后故事
影片配乐
影片特色
电影主题
叙事结构
美学
画面
宗教哲学
荣誉奖项
票房
作品评价
评价
评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