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左手》(原名《军人本色》),是由
天津电影制片厂、
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武警总政治部联合出品的军旅
剧情,由
陈国星、
乔和平执导,
黄丹,
周劲翔编剧。
马跃、
徐筠等主演。该片于2007年9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0世纪80年代初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作为侦察班长的胡小军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失去了右手,为把胡小军背下战场,两名战友光荣牺牲。失去右手的胡小军,非常绝望,其母亲(
彭玉饰)一夜之间也斑白了双鬓、其父亲(
田成仁饰)以及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范春晓,这些人都帮助胡小军战胜绝望,重新开始。面对转业回家乡的优厚待遇,胡小军仍然选择留在了部队,和战友梁志清(
宋运成饰)一起走进了军校,在完成了学业后加入武警某部八连成为了一名指挥官。
该片获得中国2007年度十佳优秀国产影片。2009年该片获得第13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同年剧中
徐筠饰演的范春晓这个角色在第13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
剧情介绍
凌晨五点三十分,天色微微破晓,无锡武警某部八连的指导员胡小军(由演员马跃饰演)在微弱的窗外灯光的映衬下,利落地从床上翻身而起。他仅凭左手和牙齿,就完成了穿衣、系鞋带和整理背包等一系列日常动作,展现了其卓越的自理能力和军事素养。随后,他走出宿舍,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晨练。在晨练中,胡小军通过左手单臂单杠引体向上和单臂俯卧撑等高强度训练,锤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尽管他体力消耗巨大,直到最后无法支撑,重重地摔在地上,但他并未放弃。残酷的往事在他的眼前浮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胡小军作为侦察班长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了右手。两名战友为了将他背下战场而不幸牺牲。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后,一度宣布胡小军死亡。然而,护士长范春晓却意外发现他还有一丝生命反应,她的一声呼唤“医生,快,他还活着”成为了胡小军生命中至关重要的音符,也开启了他与范春晓之间的爱情故事。苏醒之后的胡小军面对失去右手的困境和战友牺牲的悲痛,陷入了绝望,在父亲深沉的信任和鼓励、以及范春晓的关心和帮助下,他逐渐战胜了绝望,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尽管面对转业回家乡的优厚待遇,胡小军仍选择留在部队。最终,他和战友梁志清一起迈入了军校的大门,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军校的艰苦生活中,胡小军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执着的态度面对各种挑战和思念。他成功完成了学业,并顺利毕业。尽管原部队进行了整编,胡小军依然坚定地选择加入武警某部八连,与同期报道的梁志清一同成为该连队的两位主要指挥官。他热爱部队、热爱生活、热爱战友,同时也深深思念着范春晓。他写下的一封封寄往空军驻滇某医院的信件,不仅堆满了范春晓的抽屉,更装满了她心中的期待和温暖。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十七大”胜利召开而精心策划的重点献礼影片。为了确保影片的质量与深度,天津市委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广电总局剧本策划中心与影片的主创团队,包括制片方和导演,对剧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细致的打磨。他们组织了多位经验丰富的编剧参与创作与修改过程,历时超过一年,为影片的拍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也参与到影片的制作中,为影片的呈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两位主演
马跃、
徐筠也积极参与到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为影片注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
天津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也为该片的拍摄提供了重要的资助,使得影片的制作得以顺利进行。
人物原型
该片是根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的武警某部副政委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
拍摄过程
故事的主体部分大多在江苏无锡拍摄完成。片中特技所需的费用基本上都用在“真实”地把马跃的右臂“炸掉”,如果全部用特技把马跃‘弄残’,将花费太多资金,所以剧组通过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找到两名替身演员。
演员
马跃因出演《我的左手》,被丁晓兵所在的武警某部三营八连聘任为荣誉指导员。
为了拍好《我的左手》,拍摄期间不论戏里戏外,马跃一律只用左手,吃饭、穿衣服、系鞋带、撑俯卧撑、写字全用一只手来完成。其中最难的是打背包,为了练好单手打背包,他的手上和嘴上都被磨得直流血。
在拍摄一场跳河的戏时,由于马跃总是本能地双手抱头入水,所以反复拍了很多次,后来他把裤袋缝住,再跳时整个人因为失去平衡呛了好几口水。
在一场救火的戏拍摄完毕看样片时,导演发现
马跃居然是用右手把战友夹出火场的,因此只能把这个镜头给删掉。马跃为了不再发生类似事故,硬是用胶带把右手缝在衣服上。
在拍摄火场救婴儿这场戏时,大家都很紧张,因为要力求真实,火场爆炸的杀伤力很强,演员
郭昊伦克服紧张情绪,全身心投入拍摄,等顺利完成拍摄后发现自己的手臂真的被炸伤了。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相关评价
新浪评:该片通过第一人称的自述手法,深入探讨了第八届“
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誉为“独臂英雄”的丁晓兵的战斗与爱情生活。影片以丁晓兵的真实经历为基础,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了他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心路历程。在此过程中,母子情深、战友情谊、夫妻情爱等情感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突显了丁晓兵坚定的忠诚卫士信念、超越自我的坚强意志以及勤奋学习的进取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展现军事题材的同时,也将爱情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如同一条红丝带贯穿始终。这种处理方式既体现了真爱的力量,又使影片在欣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通过深入挖掘丁晓兵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该片成功地呈现了一位忠诚卫士的崇高情操和人性光辉,为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
天津日报》评:该片巧妙地融合了亲情、友情与爱情,艺术化地描绘了一位曾历经战火洗礼的英雄,在和平时期的多重身份与责任。通过展现他对战友、部队和家庭的坚守与奉献,影片深刻揭示了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英勇无畏,以及在平凡岗位上乐于奉献、成就伟大的高尚情操。这种情感的交织与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并感受到中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