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德国著名战争小说家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年6月22日-1970年9月25日)是20世纪德语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最著名战争小说家之一。
雷马克于1898年6月22日出生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学生时代便应征入伍,战争中曾五次负伤。战后的雷马克先后从事了很多职业,微薄的薪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1929年在报社做编辑时,发表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小说《西线无战事》,小说顺应了当代的反战思潮,一经出版便轰动世界。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登台,纳粹烧毁了雷马克的著作,随后雷马克因拒绝回国而被剥夺德国国籍,流亡到纽约,并于1947年加入美国国籍。1954年雷马克迁居欧洲常住在瑞士的波多龙科疗养区,丰厚的稿酬使得他生活阔绰。晚年的雷马克身患重病,为了赶在生命的最后完成他最终的探寻,坚持专注于《应许之地》的创作,最终在1970年9月25日在瑞士的洛迦诺病逝。
雷马克一生留下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另外,他还发表过三部剧本、电影脚本、诗歌、短篇故事、报告文学。他的代表作有《》《》《生死存亡的时代》《》等,创作题材包括战争、流亡、集中营生活。雷马克采用新客观主义的写法,作品中充满讽刺和战争悖论,体现了他的反战思想、生命意识及人道主义观念。
雷马克的多部小说曾被改编为电影上映,其中,《西线无战事》曾三次被改编成电影。他曾于1929年因《西线无战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并于1967年获得德国。后世为纪念雷马克,在他的故乡奥斯纳布吕克成立了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平中心。
人物经历
青年时期
1898年,雷马克在德国城市奥斯纳布吕克出生。因家庭贫困,自1912年起,雷马克就读于天主教会办的师范预备班。1915年正式进入当地的初等师范学校。
1916年,18岁的雷马克与几个少年伙伴一起入伍,和伙伴们驻扎在后方的训练场。因单调乏味的生活和被军士精神践踏的自尊心,雷马克当初参军的热情变成了失落和愤怒。不久后,雷马克被送往前线。参战一个月的雷马克就由于颈部、手臂、腿部受伤而离开了战场。
早期创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雷马克返回家乡,进入政府专为退役士兵开设的进修班。雷马克原本计划成为一名教师,然而当局规定的课程和教科书是培养军国主义兵奴的模版,使他不得不放弃成为教师的志向,转而去漂泊消磨人生。此后,雷马克换了很多工作,他当过石匠工人、评剧者、音乐教师、精神病院风琴师、汽车捕客、报纸撰稿人。微薄的薪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1922年秋,去汉诺威大陆公司正式担任广告部主任兼《大陆回声报》主编为这个刊物写了许多作为轮胎、摩托车、汽车广告的短小而幽默的文字。撰写这类文字所展现的才能使他被聘为《体育画报》的编辑,于1925年移居柏林。同年,他在《体育画报》编辑并连载过一篇《地平线上的车站》(Station am Horizont),反映了他对汽车和赛车的爱好,但并未引起反响。
1929年在德累斯顿自费出版的另一本小说《梦之窝》他认为这部小说写得“实在很糟”。同年在报社做编辑的时候,雷马克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小说《西线无战事》的问世轰动了全世界。1930年,由《西线无战事》改编的电影在柏林首映。
流亡时期的创作
1931年,雷马克因生命受到威胁被迫离开德国。1932年,迁往意大利瑞士交界的波多龙科。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以“对参加世界大战的士兵的文学上的背叛”为罪名,公开烧毁雷马克、托马斯·曼亨利希·曼贝尔托·布莱希特等人的作品。1937年,经过多年的酝酿,小说《三个战友》问世。1938年纳粹政党剥夺了雷马克的德国国籍,次年他流亡到美国。
1940年,雷马克创作了流亡小说《爱邻人》,又名《流亡曲》。1943年12月,他仍在德国的妹妹埃尔夫莉德受到纳粹法庭的指控,罪名是涣散军心,并因此被宣判死刑。1946年,雷马克创作了另一部流亡小说《凯旋门》。在美国流亡期间,他结识了欧内斯特·海明威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他们志同道合、结交甚密,菲兹杰拉德曾将雷马克的《三个伙伴》改编为电影。1947年,雷马克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于次年返回瑞士
1952年,雷马克创作了《生命的火花》,又名《在纳粹铁丝网后面》,这部作品是他为惨遭纳粹毒手的妹妹所作。尽管雷马克没有进过集中营,却在多年的流亡生活中切身体验着纳粹法西斯主义的罪恶与残暴,他认为,法西斯是比世界大战更残忍的恶魔。1954年,雷马克创作了《生死存亡的年代》,同年迁居瑞士,常住于马乔列湖畔的波多龙科疗养区,偶尔也回到德国居住。他的作品《生死存亡的年代》把视线又转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与后方,题材看似陈旧,却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1956年,《黑色方尖碑》问世,这部作品在他的创作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59年创作的《借来的生活》与1962年创作的《里斯本之夜》,似乎都具重复之嫌,在题材和写作手法上缺乏新意,《借来的生活》重现了《三个战友》中的汽车竞赛和高山结核病院的气氛,《里斯本之夜》则不比《凯旋门》精深。
六十年代中期,身患重病的雷马克几乎不接见任何人,不接受任何采访。这不仅是出于健康的原因,而是在赶时间,雷马克想在他所剩无几的时间里去完成对生命的真相的最后探索。最终,在1971年,雷马克去世的一年后,《天堂里的影子》问世,这部遗作揭示了雷马克生命悲剧意识的结局。
感情经历
雷马克的一生因小说与电影结缘,他的三段婚姻与电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25年,与舞蹈演员伊尔莎·尤塔·赞博拉 (Ilse Jutta Zambona) 结婚。这是一段充满激情的婚姻关系,然而仅持续了五年,两人于1930年离婚。八年后,雷马克在与德国巨星玛琳·黛德丽 (Marlene Dietrich) 交往一年之际,与赞博拉再婚,这段婚姻使赞博拉得以移居瑞士,后在美国获得庇护。雷马克与迪特里希的亲密关系一直维持到1940年。
1958年,雷马克与查理·卓别林的前妻——电影《摩登时代》的女主角宝莲·高黛 (Paulette Goddard) 结婚,高黛陪伴了他度过了他的晚年时光。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小说
雷马克一生共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三部曲”《西线无战事》《西线归来》《三个战友》,描写流亡生活的《流亡曲》、《凯旋门》和《里斯本之夜》;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的时代》和《黑色方尖碑》;描写集中营生活的《生命的火花》等。《天堂里的阴影》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在他逝世一年后出版。
《西线无战事》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及其同学受狂热爱国主义的煽动而走向战场,卷入残酷的战争中,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最后被战争所毁灭的故事。《西线无战事》以自然主义的手法真实还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力对参战士兵的形象进行了生动刻画,是一部充满暴力的战争小说。这部作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中国极具现实意义。它使“保护生命”的主题更加深厚,也更加了一份迷茫。
这部小说叙述的故事恰是那些躲过了炮弹的少年被世界压垮的故事。战后,少年已然变成了青年,他们离开了战壕,来到了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战后社会。他们步入这个陌生的社会,面临过去与现实的双重困境,他们应对的方式,或是找个角落逃避开来也许是让死亡来解决这个被噩梦缠身的躯体,亦或是试图回到过去。然而种种无效的方式让青年们陷入两难的境地。
青年已成壮年,战争的梦魇不再像《西线归来》中那样让人整夜无眠,然而记忆却时常会在脑际浮现,战争带来的迷惘仍影响着他们。战后动荡的社会并不和平,他们的生命面临着许多困境。小说中的三个战友表面上给人一种“真正的男子汉”的感觉,因为他们似已变得坚强、勇敢、沉着。然而,对战争的记忆却仍然萦绕在他们的心头,时常会跳出来激起他们的伤痛。
其它作品
从1919年起,雷马克便开始定期发表文学文本和新闻作品。在《西线无战事》出版前,雷马克至少已经发表了超过400篇的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章、评论。
创作特点
新客观主义
新客观性(Neue Sachlichkeit)指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一场艺术运动,最初起源于德国艺术界。当时的德国社会经济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通货膨胀严重。艺术家们通过作品展现经济危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绘画题材逐渐倾向于表现战后畸形且残酷的社会。1924年,曼海姆美术馆馆长哈特劳布策划了以“新客观主义:表现主义以来的德国艺术”为主题的画展,标志着“新客观主义”的出现,画展于1925年开幕。
新客观性运动的作家反对诗意的叙事风格,他们摒弃了修饰和主观感受,而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客观真实地表现现实,这种实事求是的风格,背离了表现主义的强烈主观性。在主题上,新客观性运动的主题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社会和技术变革,以及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社会问题(如饥饿、贫困、失业)。新客观主义文学的形式包括功利主义诗歌、当代小说、报告文学和史诗戏剧,典型特征是:使用清晰、现实、易于理解的日常语言,简化而精确的表达方式,和观察的态度,文学作品具有实用价值,旨在启发读者了解政治和社会状况。新客观主义代表作品有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悉达多》《荒原狼》,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ästner)的《法比安》,亨利希·曼(Heinrich Mann)的《严肃的生活》等。
雷马克的作品正是运用了新客观主义的写作风格,结构简单但精确、移动快速,以一种客观的、半纪录片式的基调,营造出一种紧张刺激的悬念、战争的赤裸裸的恐怖氛围或集中营的残酷。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的描写语言非常简单,没有繁复夸张的修饰,人物的内心世界或心理动机出现得很自然,他能用平凡事物唤起最深刻的情感。这一点与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技巧相辅相成。小说《西线无战事》也是新客观性运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
讽刺和悖论
战争小说常常表现出战争本身固有的悖论——战争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无聊和高压恐怖的氛围、超然的启示和内心的恐惧等,这些矛盾对立的象征都能在雷马克的小说中找到。如《西线无战事》一书中,前线状况与家里环境的反差,或如《天堂里的影子》一书中,难民岌岌可危的生活和不现实的美国天堂之间的对立。这些矛盾对立的象征具有讽刺性,讽刺了战争的实质。
主题思想
反战思想
雷马克的小说是战争文学的经典,与他所生活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包含了他对那个时代主要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观察。而与历史作品对历史事件的纪实不同,他专注于展现历史时期对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的影响。雷马克的作品以自然主义手法真实地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了人在死亡和灾难面前痛苦的心理过程,发出了停止战争,停止杀戮的呐喊。他引导人们起来反对帝国主义血腥战争,表达了战后各国人民的反战、厌战情绪以及要求和平的迫切愿望。一场毁灭了一代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战争,一场造成了无数悲剧的战争,是毫无价值的,这正是雷马克想要揭示的主题。
生命意识
《流亡曲》《凯旋门》《里斯本之夜》这三部流亡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经历过集中营的,他们的生命意识早已被激发了出来,多年的流亡生活让他们更加感到生命的可贵,强烈的生命意识成为与法西斯主义战斗的精神支柱。雷马克并不相信苦难的意识形态,也不相信基督教的牺牲和救赎观念,尽管他认识到战争努力毫无意义,但他对战区人民的深刻同情使他寻求某种方式来寻找苦难的意义。他通过移情认同,将读者从沉浸在充满原始暴力场景的观众转变为战争痛苦的目击者,使读者能够以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方式,洞悉战场上的士兵的想法。
人道主义
爱是“对生命的热爱”,是生命力最强烈的表达,因为它让个体有机会离开环境,重新发现存在于自身之中的“人类与生俱来的善良”。对雷马克来说,爱是进化欲望的表达,伟大的救赎不是来自死亡,而是来自非人化,“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通过爱变得更加人性化,意味着从死亡的使命到生命的使命的转变。在《生死的时代》一书中,尽管结局悲惨,但小说却传达了具有普遍性的人道信息:“如果有一天你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任,你应该把希望寄托在世界其他地方。日食总是有可能的,但无尽的黑夜却不可能。”这意味着,即便时间无法使人从永恒回归现代,时间的记忆也能让人类的意识可以被重新发现。对此,人们必须对生命发问,才能恢复真理、拯救人类、给予人以重生的希望。
主要成就
1929年,雷马克因小说《西线无战事》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足球俱乐部想向他颁发朱利叶斯·莫瑟奖章,但他没有回到德国接受此奖章。最后,一个代表团于1964年10月到达瑞士拜访了雷马克,向他展示了该奖章。
1967年,联邦德国政府授予雷马克联邦德国大铁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对人类的卓越贡献。
相关作品
雷马克的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上映,其中《西线无战事》曾被三次改编为同名电影。该影片以普通士兵保尔的视角,以写实的风格,运用细节描写,成功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于1930年在美国首次上映,一经上映就吸引了大量观众。1930年9月,中国电影界成功引进了这部影片,并迅速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影院放映。在此之前,日本戏剧界已将《西线无战事》搬上戏剧舞台。
除电影外,小说《黑色尖方碑》被制成纪录片,于2020年在德国上映。这部纪录片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回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魏玛共和国时代——一个充斥着恶性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人口贫困和政治不稳定的时代。书中的场景一部分被直接展现,另一部分由银幕外的叙述者讲述:演员马里奥·布莱塔饰演雷马克,在整部纪录片中担任向导的角色,与来自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中心的托马斯·施耐德和克劳迪娅·容克等专家的对话,揭示小说的背景。
人物评价
纽约时报书评评价雷马克“是一个一流的工匠,一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弯曲语言的人”,“无论他写的是人还是无生命的自然,他的文字的触感都是敏感、坚定以及确定的。”
法伊勒评价雷马克是一位艺术家,“他运用他的印象派天赋,绘制引起人们注意并引起最深切同情的人物和情境。”,“言简意的叙述充满了情境和反思的对比,构图体现了出色的舞台技巧。”
梁实秋在对《西线无战事》的书评中,首先就指出了小说的缺点,布局不够连贯,显得结构松散。但小说的优点在于作者所描写的枪林弹雨中兵士的恐惧、放荡、戏谑、友谊,都很深刻,雷马克写伤病的痛苦,慈母的悲哀,都能打动读者的至情。
朱端钧在为《西线无战事》所作的后序中,从道德目的的角度来评价,认为雷马克尽管并未明确地鼓吹反战,但他的战争小说却让人产生“放下屠刀”的想法。
后世纪念
由德国下萨克森州基金会的项目资金设立,奥斯纳布吕克市和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共同运营的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中心(Erich Maria Remarque-Friedenszentrum)于1996年开放。该中心设有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档案馆和毗邻的战争和文学部,以及关于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生活和工作的常设展览。其开放目的是追寻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在其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立场的传统中留下的遗产。
参考资料
Erich Maria Remarque Biografie in Daten.Universität Osnabrück.2023-11-16
..2023-10-26
论雷马克小说中的生命悲剧意识.检索-中国知网.2023-10-26
..2023-11-30
..2023-10-27
..2023-11-17
..2023-10-26
Erich Maria Remarque-Friedenszentrum Osnabrück.Erich Maria Remarque-Friedenszentrum Osnabrück.2023-11-30
..2023-10-26
雷马克——保护生命的使者.检索-中国知网.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1-30
Neue Sachlichkeit in der Literatur.Zeit Klicks.2023-11-30
..2023-11-17
..2023-10-27
回去的路 The Road Back (1937).豆瓣电影.2023-11-20
战后三友 Three Comrades (1938).豆瓣电影.2023-11-20
夜尽时 So Ends Our Night (1941).豆瓣电影.2023-11-20
凯旋门 Arch of Triumph (1948).豆瓣电影.2023-11-20
夕阳之恋 Bobby Deerfield (1977).豆瓣电影.2023-11-20
凯旋门 Arch of Triumph (1984).豆瓣电影.2023-11-20
..2023-11-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青年时期
早期创作
流亡时期的创作
感情经历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小说
其它作品
创作特点
新客观主义
讽刺和悖论
主题思想
反战思想
生命意识
人道主义
主要成就
相关作品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