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筠
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
刘筠(1929年11月17日-2015年1月21日),出生于武冈市,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湖南水产学会理事长等职位。刘筠1948年考入国立师范学院读书,1949年转入湖南大学读书,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195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进修,1983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1月21日,刘筠院士因病救治无效在长沙去世。
刘筠长期从事于鱼类及水生经济作物的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及育种的研究,从理论上建立了系统的中国主要养殖鱼类(四大家鱼为主体)、中华鳖(鳖科)和蛙类(食用性)的繁殖生理学;研究提出了养殖鱼类和水生经济动物相关人工繁殖和育种的技术体系;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在国内外建立了第一个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成功地培育出了优质的三倍体鲫鱼和三倍体鲤鱼。
刘筠院士先后获得过2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首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曾获得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9年11月17日,刘筠出生于湖南双峰县的一个小手工业家庭,父亲是制帽小商人,母亲出身农家,刘筠五岁开始读私塾,1937年时被父母带往武冈县城,小学毕业时,刘筠以全校第一考入洞庭中学。1948年刘筠高中毕业后考入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次年9月转入湖南大学生物系攻读学士,1953年本科毕业后,刘筠被分配到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担任助教兼秘书,1956年,在时任系主任董爽秋的推荐下,刘筠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师从庄孝惠和朱冼进修实验胚胎学。
工作经历
1958年,刘筠从中国科学院回到湖南师范大学,继续从事于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生理和育种研究,由于正值“大跃进”,刘筠前往长沙市综合农场“开门办学”,同年,刘筠主动承担了四大家鱼生殖、生理及人工繁殖的研究工作。1959年刘筠在收集了近1000个样本后,发现四大家鱼的配子可以正常发育,经多次试验后,成功做到了人工催产草鱼。1962年刘筠担任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研究室主任,次年,刘筠及其团队对青、鲢、鱼进行研究后,对四大家鱼的人工催产排卵均获得了成功。1978年,刘筠担任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兼任副主任,20世纪70年代末,刘筠开始了鳖的繁殖和人工养殖研究,成功提出了鳖人工繁殖时雌雄4∶1比例的结论,同时,刘筠及其团队致力于牛蛙的繁殖生理学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相关成果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20世纪80年代,刘筠开始了优种鱼类的培育研究,带领其团队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中国第一个鱼类多倍体基因库,成功培育出了湘云鲫、湘云鲤。1983年,刘筠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同年开始,刘筠连续担任了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刘筠将第一代湘云鲫(鲤)在湖南省湘阴县县东湖渔场试养殖,之后,在刘筠的主持下,长沙市、湘阴、资兴市常德市相继建起4个年产5亿尾湘云鲫(鲤)苗种生产基地。1995年,刘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刘筠被聘请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与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刘筠担任湖南师范大学鱼类发育生物学实验室主任。2009年,刘筠开始研究大鲵属的人工繁殖,同年,他写信提出了改善“一湖四水”水域生态的建议,2014年,刘筠写信反应分析了湖南省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患病与逝世
2015年1月21日凌晨5时7分,刘筠院士因病救治无效于长沙市逝世,享年86岁,1月23日上午,刘筠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科研成果
构建繁殖生理学理论
刘筠从理论上建立了系统的四大家鱼等中国主要养殖鱼类、中华鳖和食用性蛙类的繁殖生理学,20世纪50年代,刘筠开始了对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及生殖、生理的研究,证实了池养家鱼的配子能够发育,但雌鱼细胞在发育到初级阶段后,不能自动进行减数分裂。这是因为池塘环境缺乏像江河所具备的生态条件,在生殖季节,雌鱼不能分泌足够多的促性腺激素,无法导致卵巢中已经生长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成熟排卵,这个结论为家鱼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此外,在研究青鱼(雌)与三角鲂(雄)的受精卵细胞学时,他首次发现鱼类远缘杂交具有受精细胞学过程,该理论被称为“刘姓定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刘筠开始了对中华鳖和牛蛙的繁殖生理学和人工繁殖的研究,提出了中华鳖的雌雄4∶1的人工繁殖比例,运用受精生物学、胚胎发育学理论,攻克了牛蛙在中国生态环境下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关。
提出人工繁殖和育种的技术体系
1959年,刘筠及其团队完成了课题“草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及技术推广应用”,使中国草鱼得以人工养殖,1963年,刘筠及其团队对四大家鱼人工催产排卵终于都获得了成功,并为家鱼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此中国四大家鱼均可人工养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刘筠将对鳖和牛蛙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让中华鳖和原籍北美的牛蛙进入中国水产养殖户。
建立中国第一个稳定且能自我繁殖的四倍体鱼群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刘筠与其团队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身繁殖的四倍体鱼种群,成功地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细嫩等优点的三倍体鲤鱼(湘云鲤)和三倍体鲫鱼(湘云鲫),湘云鲫和湘云鲤已在湖南等二十多个省市推广养殖,同时,在湖南师范大学内还建立了面积有六千多平方米,配制有现代化的控稳设备的四倍体鱼的繁殖基地,为湘云鲫和湘云鲤产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湘云鲫和湘云鲤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占到1/6,比起普通的鲫、鲤,体型大、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低温和粗饵,味鲜刺少,同时可以在任何养殖水域放养,不产生后代,不干扰其他鱼类资源。
主要论著
主要论文
截至2015年1月21日,刘筠在Genetics、Aquaculture、《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下根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被引量简列以下15篇学术论文:
主要著作
荣誉与奖项
荣誉
奖项
人才培养
在人才教育方面,刘筠治学严谨,学风正派,他认为学生要勇于创新,发现问题,不要墨守陈规。刘筠常提拔后辈,并坚持将团队中的年轻教师安排进修深造,同时将自己设计的课题给他们,让年轻人作为主力,但在文章的署名上往往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此外,刘筠所写的专著《中国养殖类繁殖生理学》,如今被水产院校采纳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
刘筠自1953年后便在湖南师范大学任教,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许多学生已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曹伏君,1992年硕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为广东海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主要承担本科生的动物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生物显微技术及电镜技术课程以及研究生的海洋底栖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先后获得了广东海洋大学第三届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奖项。
2004年,刘筠获得首届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并向湖南师范大学捐赠了100万元,设立为“刘筠奖学金”本金,2009年,为了弘扬刘筠教书育人与献身科学的精神,湖南师范大学特设立“刘筠奖学金”,
社会任职
此外,刘筠还担任过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委会主任,《内陆水产》编委会名誉主任,《水产学报》《中国水产学报》编委会委员等职位。
影响与评价
“建立鱼类基因库,育成杂交三倍体。湘云鲫和湘云鲤,个大味美百姓喜。”(李青元于《中国科学家颂献给中国未来的科学家》题)
“刘筠出身农民,对农民有着一份天然的感情,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农民一份朴素的情怀——要让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多条鱼,要为农民增收做贡献。这种最朴素的情怀,恰恰是对人最为深切的关怀。科学研究,只有有了这份情怀,才可能产生远大的理想,才可能做出伟大的科技成果。”(中国教育报记者阳锡叶、李伦娥评)
“刘筠院士把一生献给了我国的水产研究事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刻苦钻研与奋斗,他主持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例两性可育的异源四倍体鱼品系;他主持了“家鱼人工繁殖和技术推广应用”等一系列成果。”(湖南师范大学评)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
刘筠.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4-20
刘筠.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04-20
刘筠院士逝世.中国工程院.2023-06-26
刘筠:草根"鱼院士".中国工程院.2023-06-26
缅怀院士刘筠:中国人的餐桌因他多了一条鱼.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2023-06-27
“鱼院士”刘筠的攀登人生.中国知网.2023-06-27
刘筠.中国知网.2023-06-26
刘筠.万方数据.2023-07-06
曹伏君.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23-04-21
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6-2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患病与逝世
科研成果
构建繁殖生理学理论
提出人工繁殖和育种的技术体系
建立中国第一个稳定且能自我繁殖的四倍体鱼群
主要论著
主要论文
主要著作
荣誉与奖项
荣誉
奖项
人才培养
社会任职
影响与评价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