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国光(1931年1月22日—2012年4月12日),男,
汉族,出生于辽宁锦西,光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母国光1952年毕业于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并留校任教。1983年任
南开大学教授。1984年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85年任南开大学副校长。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1987年获
立命馆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2012年4月12日在医院逝世。
母国光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图像科学、光学设计及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设计研制出多种新型光学仪器和器件。出版了《光学》等著作。研究成果先后获
天津市科技成果
一等奖、国家发明
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项各1项。先后获评
何梁何利基金奖、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感动天津海河骄子”荣誉称号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31年1月22日出生于辽宁锦西,家境困难,父亲希望他能早日成家为家里减轻负担,但是母亲和舅舅支持他读书,鼓励他去外地求学。后得到教会的资助进入学堂,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全校第一。
1944年,母国光以
锦州市考区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锦州第二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秋转到沈阳中法中学读初二。1946年,破格升入
高中。1947年转入北京盛新中学,194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母国光1949年入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学习,因他的成绩优秀,又因学校的师资需要,1952年他提前毕业留南开大学物理系任教。
工作经历
1952年起,在
南开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开设普通、中级和高级光学实验,辅导光学课和习题课。1954年,校领导派母国光去了刚成立的光学教研室,23岁的他在学了四年物理后开始接触光学。
龚祖同院士是
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德国留学回来的,中国第一个搞应用光学研究的先驱。他在生活上、工作上都很关照母国光。
王大珩教授是
帝国理工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的科学家,1948年回国后,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所长。他的工作精神和对光学事业的热诚,以及对学科发展的卓识远见,都给了母国光很大影响。进修结束时,龚祖同教授在给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主任江安才的信中说“有母国光这样的年轻人,光学有希望”。1958年后,任南开大学物理系讲师、副教授。1958年至1966年他在南开大学物理系讲授“光学”等课程的这段期间里,还与国家一机部仪表室合作,自行设计并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光谱析钢仪,并在天津光学仪器厂投入生产,成为天津光学仪器厂的支柱产品,使该厂由一个油印机厂升为光学仪器生产厂,产品销售国内外,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1959年,母国光兼任
南开大学光学教研室主任,同年,母国光见到了来南开大学视察的周恩来总理。当时母国光正担任人造卫星观测站
天津市站长。周总理详细地询问了
卫星观测情况。他向总理一一汇报了观察
人造卫星的效果,并认真聆听了周总理对他和其他教师,周总理的嘱托,从此,母国光全身心地投入到光学研究和教学中。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直到子夜时分才入睡,如果遇到攻关项目那就得日以继夜了。他几乎没有休息日,就是节假日也是在办公室里度过。
1964年主编出版普通物理《光学》一书。1975年,母国光带领年轻教师和10多名学生到西安光机所进行毕业实习近半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母国光晋升为副教授。1980年,母国光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到1981年,他在美国
密歇根州维恩州立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及阿拉巴玛大学访问研修,与光学信息处理专家F T S Yu教授、刘华光教授一起进行白光信息处理的开拓性研究,合作发表《白光信息处理的现代进展》一文,是一篇从事白光信息处理研究的指导性学术论文。1981年,母国光回到中国后领导开展白光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成功地直接用黑白胶片做彩色摄影。1983年,母国光任
南开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
1984年,母国光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85年,母国光任南开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他的合作者专注于白光信息处理技术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用于彩色摄影的实际应用的研究。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母国光出任南开大学校长,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现代化大学的战略目标,为南开大学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工作基础。1987年,母国光获
立命馆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991年,母国光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母国光当选为
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1995年5月,他主持并完成了
南开大学进入国家教委第一批“211工程”项目建设的立项预审,为南开大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年8月母国光卸任南开大学校长职务,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他1995研制成功的“数字彩色图像编码及频谱滤波仪”,获美国专利。该技术使彩色图像的编码和解码向数字化处理迈进一步,即可由
计算机数字化运算将黑白编码片解码,再现彩色图像。1996年,他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星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97年他领导的课题组与其他单位合作,根据专利技术研制的大幅面航空侦察光学信息处理系统,通过
技术鉴定和军工
产品设计定型。该成果被认为是属国际领先水平,是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的高科技设备。该成果2000年获
天津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之后,由他作为技术总指导,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与南京3304工厂和成都209所合作研制成功远程机动数字照相侦察、传输、处理系统。1998年主持了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在中国的首次专题会议,并取得圆满成功。2003年受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关于“
科学教育改革”的咨询课题工作。2004年,母国光身患淋巴癌后依旧将引进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
人物逝世
2012年4月12日下午4时8分,母国光在医院逝世。
主要成果
母国光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的研究。在白光光学图象处理、光学模式识别、机器视觉、褪色胶片的彩色恢复、彩色胶片的档案存贮、黑白片作彩色摄影和显示、菲涅尔全息和串码滤波的三维目标的识别、假彩色编码以及光学神经网络模式及其在识别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都提出重要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发展了现代光学信息处理学科。设计并研制出多种新型光学仪器和器件。
中国第一台光谱析钢仪研制
1958年至1966年期间母国光与国家一机部仪表室合作,设计并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光谱析钢仪,并在天津光学仪器厂投入生产,成为天津光学仪器厂的支柱产品,使该厂由一个油印机厂升级为光学仪器生产厂,产品销售国际,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填补了中国该产品的空白。
三色光栅研制
母国光领导的课题组研究成功的“用黑白感光片作彩色摄影技术”于1989年获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同时在该技术中发明了一种全光学色编码器件——三色光栅,将它置于
照相机底片前的
片门处,可将拍摄的彩色图像编码记录在黑白底片上,在彩色图像解码仪中通过
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彩色滤波可将黑白编码片再现彩色图像。
光学工程学科建设
母国光在中国率先推动光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与
王大珩院士一起建议将光学工程设为国家一级学科并得到批准,为中国光学工程培养高级人才和在大学发展光学工程和光学技术科学,创造了空间并与国际接轨的条件。同时筹建了
天津大学和
南开大学联合的光电子科学系和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彩色摄影的实际应用的研究
1986年到1997年期间,母国光先后完成了“黑白胶片作彩色摄影及光学信息处理机”及“大幅面航空彩色摄影的光学处理器”项目,该技术步入了实用阶段,制成的若干型号的装备用于侦察和远距离彩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用数字计算代替光学系统的模拟运算,给出了数字傅里叶光学彩色解码的新技术,实现了黑白编码片解码的数字化和易于网络传输和处理,为这项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母国光一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母国光共发表著作6部,其中《光学》是中国高校里的第一部基础物理光学
教科书,被作为经典教材再版使用,累计发行量达30余万册,此外还译著了《光学仪器理论》(部分)《光学成就》《光学信息处理》等。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教学获奖
母国光的研究成果先后获
天津市科技成果
一等奖、国家发明
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项各1项。
人才培养
母国光自1958年开始为物理系本科生讲授光学、应用光学、光学仪器理论、光学设计。为研究生讲授光学信息处理及全息术、现代光学工程等课程。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光学
教科书《光学》,影响了几代光学家。曾提出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经过教育改革,
南开大学的学生不仅可以转系、转专业,修双学位,还可以提前毕业。指导了50多名硕士研究生、20多名博士研究生,其中多数已经成为光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代表性学生有曾被《
科学美国人》评为全球50位科技领袖的荣海生,此外还有博士生
梁俊忠在国际范围内率先提出人眼波前象差精确测量方法。
影响与后世纪念
南开大学国光基金
南开大学国光基金是在母国光院士家属捐赠款的基础上设立,由
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托管,基金的用途包括:为母国光院士在光学所内树立
塑像;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用于奖励信息领域相关学科的优秀学生,资助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交流活动。
母国光先生生平展
母国光先生生平展由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设立,集中展示了母国光的科研成就和教育思想。
人物评价
南开大学原党委书记洪国起表示:“老校长母国光院士走了,但他为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为
南开教育事业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立伟表示:“近20年的交往,我从他(母国光)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他敬业献身的精神,以及为人师表、正直谦和、甘为人梯、关爱青年的高尚品德是我学习的榜样。”
清华大学教授周炳坤表示:“母国光院士之所以成就卓著,在于他对事业有一种献身精神,他确实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光学事业。”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表示:“母国光院士拥有广泛国际声誉,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心血并取得卓著成就。”
相关人物
参考资料
母国光.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2023-04-17
陈文忠.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