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Die Klavierspielerin),埃尔夫利德·耶利内克的半自传体小说,发表于1983年,由罗沃尔特(Rowohlt)出版社出版。
小说讲述了女钢琴教师埃里卡的悲剧人生,虚荣心强大的母亲一心把她训练成为钢琴师,在母亲高压监视和控制下,埃里卡的性欲逐渐麻木,进而心理扭曲。她试图与学生克雷默尔建立一种施受虐的性爱关系,来调动冷淡的性欲,最终两人的关系在纠缠中破裂,克雷默尔愤而强奸了埃里卡。
这是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作者于2004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部小说。因涉及过多性描写,该书一经出版就引起评论界的争议,作者在书中展现了细致的人性和心理描写,小说以锋利笔触批判了传统性爱观念与家庭价值。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钢琴教师》写作于1983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欧洲(
美国亦然)处在一场动荡的、反叛性的社会思潮与运动中,同时,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维也纳先锋派诗人团体和妇女运动兴起之时,文学界酝酿着一种对于社会之解构和抵制的审美观点。这个时期的社会运动及文学界运动的影响,使得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74年加入了
奥地利共产党(1991年退出),成为先锋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将时代、政治、家庭、教育、身体诸因素,以及类似的审美观点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个人背景
《钢琴教师》被称为半自传体小说,是埃尔夫利德·耶利内克根据自身经历来写的。
作者在1946年生于音乐之都
维也纳,父亲是二战中做军事化工研究的专家,带犹太血统,50年代末死于精神疾病。耶利内克自幼在维也纳学习音乐,弹奏
管风琴,吹奏
单簧管,后来又转向作曲。但音乐并非她本人的兴趣所在,而是受控于管教严酷、在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母亲。母亲将自己对上层阶级生活方式的追求寄望于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身上,希望借由音乐艺术这一阶梯,使耶利内克出人头地。在生活中,耶利内克受到来自母亲的严格管教,这样的背景和成长环境,为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与灵感,小说中有很多与作者生命经历类似的情节。
受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欧洲的一系列社会思潮与运动的影响,耶利内克于1974年加入
奥地利共产党,投入对现实的否定与批判。时代、政治的因素,与耶利内克自身家庭、教育、身体等经验,叠加在一起,成为她在作品中表达“激情”和“愤怒”的原因,也成为她写作时代之音的主论调。
内容情节
《钢琴教师》的主人公是年近四十仍然未婚的埃里卡·科胡特,她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小市民家庭,是一名教授钢琴课的教师。
小说以埃里卡与母亲就购买连衣裙一事所起的冲突为切入点,非常细致地描绘和刻画了一种与世隔绝、病态的“共生”母女关系,在埃里卡近四十载的人生中,一直受制于母亲的监视和审查。虚荣心和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一流的
钢琴家,她自幼在母亲的严格监控下练习钢琴,母亲通过她强烈地诉说着一个钢琴家的“天才”梦。由于一次钢琴演出的失误,埃里卡未能完成钢琴家的梦想,转而成为一名钢琴教师。
母亲将埃里卡身边的异性视为扰乱钢琴家梦想的“洪水猛兽”,为了杜绝她与外人、尤其与异性建立关系,母亲对她的着装打扮和行为举止进行了绝对化的约束——杜绝她购买任何形式的时髦商品,尝试将一种“无须外在矫饰”的审美植入埃里卡的脑中;中年之后,埃里卡仍与母亲保持同床共眠,母亲管束她的日常、思想、关于未来的抉择。
渐渐的,埃里卡的内心在母亲极端
变态的钳制下发生了扭曲,她依靠偷窥和自虐来满足自己的情欲,出入色情影院、潜行于野合场所……这与在钢琴课上一丝不苟、庄正严肃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她的人格已严重分裂。
埃里卡的学生——17岁克雷默尔的出现,引出了小说的高潮,克雷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似乎一场浪漫而温情的师生恋就要发生。然而,这段关系却成为男女双方期望不对等的一场噩梦:克雷默尔急于征服老师,想要享受两人间的身体亲密和占有,获取“性”的经验;而埃里卡想得到爱,又惧怕爱,她希望自己在性爱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通过书写信对克雷默尔发号施令,并在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最终,克雷默尔求爱不得,因男性威严受辱而对埃里克施以强暴和毒打。
受到凌辱的第二天,埃里卡怀揣刀子去找克雷默尔,企图报复或乞求对方回头,却发现他已回归阳光、活力四射的校园生活。在这种鲜明、强烈的对比下,埃里卡将刀子刺向自己的肩膀,捂住伤口,走回家去……
角色介绍
埃里卡·科胡特
埃里卡年近四十,自幼学习音乐,
钢琴是母亲为她筑造的围墙,在母亲带有蒙蔽性的鼓励下,她自视非凡,既被动又自觉地把一切享受性的生活,隔绝在音乐之外。为了完成母亲口中那个钢琴师的梦,埃里卡几乎付出包括童年在内的所有美好年华,最终成为了一名平庸的钢琴教师。
在长时间的高压监控和欲望压抑下,埃里卡逐渐走向
变态,她形成了偷窥和自虐的扭曲倾向,内心呈现出恐怖的嫉妒心和占有欲,并把这些变形的欲望寄托在性幻想、窥淫癖、身体自虐、受虐性爱等行为上。
母亲
埃里卡出生时,父亲被送进疗养院,因为从家庭父权的支配中挣脱出来,母亲转而将自己对金钱、权力和精神的控制感转移到女儿身上,对女儿展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在埃里卡钢琴的一次演奏出错后,母亲寄望于女儿身上的“钢琴师”梦破碎了,她的炽烈的梦想转变为冷酷的控制。
母亲以爱之名对女儿实施无孔不入的精神监控,埃里卡年近四十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每天需要与专制暴戾的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母亲将埃里卡视作自己的私人物品,精心计划自己与女儿的未来:要求她按时回家,检查她的公文包,严令禁止她购买衣服和首饰,审查女儿的装束和打扮,杜绝她与男性发生关系的可能性……
小说中,母亲是取代了父权对女性实施更残暴迫害的母权代表,她忘却了自己曾身为女儿、妻子的身份,将痛苦转化成对埃里卡的压制,进而获得暂时性的满足感。
克雷默尔
克雷默尔是一名17岁的花季青年,青春、英俊、健康、热情,他是埃里卡的
钢琴学生。
在青春期情欲的驱使下,克雷默尔对年长十几岁的老师展开热烈的追求,但他并不想与埃里卡走进婚姻殿堂,更多是出于对成熟女性的身体和情感的占有欲,期望从对方身上获取性爱经验,渴望通过对身体和性爱的征服,得到成功者的满足。克雷默尔受困于埃里克对受虐性爱的需求,向她求爱不得,怒而向埃里克实施了强暴。
主题思想
批判传统家庭
在对家庭场景的构建上,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不像大多数作家那样着重展示男权对女性的直接压制和束缚,小说中埃里卡的父亲,即父权制代表是缺位的,但母亲在父权制的受害之下,接替了父亲的角色,对女儿实施严厉的管教。这种来自身为同性的母亲的管束,对埃里卡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和摧毁,这是父权制的强化和改造,也是传统家庭模式的变型。
在这一传统家庭模式的变型之下,母亲借着望女成凤的“父母心”,将精神和希望寄托于女儿身上,埃里卡是实现钢琴师梦想的唯一对象,自幼年起,母亲就以实现梦想为由对埃里卡的人生实施细致入微的控制。通过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行为活动等,将埃里卡严格地监视在视野中,迫使埃里卡隶属于自己。
在这样一段传统家庭模式的母女关系中,母亲成了埃里卡生命哀歌的主要奏乐者,她的暴虐强权和控制,吞食了女儿的“独立”能力,强化了其依附感;“
变态”的爱成为了禁,女儿的情欲和心理成长都受到极度的压抑,进而异化、变形、最终“变态”。小说通过埃里卡的成长悲剧,披露和批判了传统家庭父权制及对子女严厉管教的模式。
女性的生存困境
小说从母性的禁锢、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疯狂两个角度,呈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中,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用一个比喻呈现了女性那种被动、无奈的生命状态:“女性的木柴必须悄悄地等待斧子。”这种选择与被选择的错位,使得女人无法完成多种角色的自我定位和身份转换。
在这一总体性主题下,一系列具体问题通过主人公埃里克的日常生活、极端行为和心理活动暴露,随着故事的延伸,种种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逐渐出现:家庭中母辈的强权和管控,成为钢琴家的梦想,异性亲密关系的缺失,被压抑的情欲,性爱中的男女权利与关系……这些看似相互独立、却彼此纠葛的问题,在埃里克近乎于自我暴露式的叙述中,不断被提出、吐露、倾泻和质疑,从多个维度上,引发读者对女性话题的思考。
作者借由埃里卡与17岁学生克雷默尔这段不伦恋中的畸形关系,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男女的不对等关系进行批判。小说临近结尾时,克雷默尔对埃里卡进行施暴,作者对此的描绘充斥着对男性的嘲讽和揄,而在此之前,埃里卡还幻想着与克雷默尔之间缱绻的柔情和深厚的爱意,本该给男女双方带来愉悦的性爱,被曲解成了征服与被征服、施虐与受虐的恐怖仪式。借助小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发表了自己的“性政治”宣言:女人是被男权文化变成男性情欲的牺牲品。
尽管在耶利内克讥讽的笔锋下,生活显露出狰狞和丑陋的真实面目,幽暗的意识笼罩着女性的悲剧性处境,但它也更加强烈地呼唤爱与美,呼唤一种女性的自主意识。
艺术特色
双轨式文本结构
作者在结构上将小说划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叙述内容和方式上迥然不同,采取了一种点线交替的双轨式文本结构。
第一部分主要描写埃里卡和母亲的日常生活,采用的是一种近似于静态的叙述方式,事件不是依照线性逻辑来呈现的,而是把情节和线索切割成碎片,放入单个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中,用一连串的“事实”组成一股无意识流,没有时间和空间上明显的切换逻辑。这部分碎片化的意识流事件,主要是铺陈埃里卡的生活日常和成长经历,呈现埃里卡与母亲的关系,由此体现埃里卡扭曲的人格如何养成,也为接下来进入一段“虐恋”的畸形关系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描写钢琴教师埃里卡与学生克雷默尔之间的恋情,采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还原两人关系和内心随着交往深入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从痴迷、到迷惑、继而愤怒,最终爆发……事件中穿插两人的心理活动,一对恋人最终走向
变态的性爱索取关系。
第一部分作为小说的真正重心,是第二部分的因,悲剧性的母女关系早已奠定了恋爱的失败,爱情悲剧和扭曲的性爱关系则是这种关系所带来的后果。作者以这种点线交替的双规式文本,制造出一种场景和意向快速切换的阅读体验,在冗杂的描述中,不断地描绘主人公埃里卡内心的世界,带出畸形关系中隐含的深刻内涵。
细致的心理描写
在《钢琴教师》中,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将对社会弊病进行解剖的刀子刺进了隐蔽的女性心理,向读者展现一幅心理变态的可怕景象,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在叙述埃里卡与母亲、与偷窥的交对象、与克雷默尔的关系时,耶利内克紧密结合着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对埃里卡在性自虐、性偷窥及畸形的性受虐情节中的心理描写,将长期受压抑的中年女性的矛盾内在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复杂的人性呈现出来。
隐喻与象征
《钢琴教师》语言上的另一个特点,充满各式各样的隐喻和象征。
在呈现畸形的共生母女关系时,以
苍鹰、、幼鸟分别隐喻母亲、祖母和埃里克,将母亲和祖母那种严密监视的眼光,通过苍鹰和鹫护卫幼鸟的形象表现出来,同时也凸显了三者的中心和控制关系,暗示着埃里克无法逃脱母亲控制而独立生活的命运。
在女性议题下,作者以一条卫生巾,对女性的命运做出神奇隐喻和精辟概括。女性生命的全过程是:从“儿童舞会上作为公主小姐的金色的纸板王冠”,至“滑落到裤子里”之后,变成卫生巾。从王冠到卫生巾,从舞会到裤子,从公主到女人,女性的美丽理想陷落入世俗的日常,从公开的舞台躲进隐秘的角落。
小说中的
钢琴也具有多重意象。首先,钢琴是一个道具,隐喻着母亲寄托在女儿身上那个失败了的钢琴师之梦;钢琴又是一具象征,暗示着在母亲的控制下追求目标而丧失了女人身份的埃里克;钢琴还是一种关系的象征,体现着母女的微妙关系,既连接着彼此,又暗示着一种实质性的关系冻结。
作品影响
埃尔夫利德·耶利内克于2004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钢琴教师》这部小说。3在此之前,
德语原版《钢琴教师》已经印刷了29版。《钢琴教师》被翻译成
葡萄牙文、
西班牙文、英文、法文、
韩语、俄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共九十多个版本。
2001年,由
奥地利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执导的同名影片,囊括了当年夏纳国际电影节的多项奖项。
作品争议
《钢琴教师》刚发表时,因充斥着性暴力、性虐待的内容,引起了很多的非难和争议。
故事看似充满着
变态性描写,实则是关于灵与肉的关系的哲理之作,作者展现了一场片面追求形而上艺术成就、忽视身体欲求所导致的女性悲剧。
小说出版后,奥地利曾有评论将小说归入“色情小说”之列,对此,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反驳道:“这小说非但不是色情小说,还是它的反面。色情宣扬欲望无时不在,无处不届,而小说强调女性的自主意愿,她们不应该永远是色情的目标,被男性的如炬眼光肆意穿透过去。”
作品评价
作家、文学评论家
白烨:“耶利内克的作品确实值得看,艰涩难懂,但是把很压抑、很迸发的东西揉在一块儿隐喻,很艰涩,很高雅,阅读很难,但是大师一般都有这个特点,都不太好阅读。面对这个挑战,它是值得的。”
作家
止庵:“有些书很独特,确实是我们没有见到的。它们不太好看,但是非常新颖,我以前没读过这样的书,读了确实耳目一新。”
《钢琴教师》主要译者
宁瑛:“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特别是对语言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学内涵,也是对读者的挑战。”
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马文韬:“作品里看不到一个讲述者,听到的是现代电子文明的噪杂混乱声;也没有性格鲜明的个性化形象,只有符号和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