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勤之(1927.11.23~2022.6.7),男,
汉族,出生于
上海市,祖籍浙江上虞,中国共产党党员,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
1942年周勤之就读于
上海市上海中学。
高中未毕业跳入
圣约翰大学读医科。后进入夜校里读
机械工程,白天读医科,晚上读机械。1949年进入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就读机械系。1950年毕业后进入
虬江机器厂(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前身),在工具车间做研磨工。后来先后担任
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就任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磨削所所长。2022年6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周勤之致力于精密机床的研究,为我国精密机床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组织指导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分别达世界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和
上海市发明
一等奖。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人物经历
早期求学经历
周勤之小时候家道殷实,祖母开了一家机器厂,制造柴油机与农业机械。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日战争后,举家从
南市区逃难到租界里,南市的工厂被日本人烧光。祖母在租界内再开了一家规模很小的工厂。1942年就读于
上海市上海中学。周勤之一方面努力读书,一方面尽可能跳级,1944年跳到上海市沪新中学高二。
高中未毕业跳入
圣约翰大学读医科。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认为要“工业救国”,机器制造是必由之路,初三时就在一家夜校里读
机械工程。进了
圣约翰大学,就变成白天读医科,晚上读机械。后来工厂倒闭,家庭困难辍学在家。1949年,黄炎培办的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从
重庆市迁到
上海市,周勤之报读机械系,大专学历,1950年毕业拿到文凭。
工作经历
1945年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周勤之仍无法继续读书,在
舅父工厂工作,集设计、工艺、金工、装配、进料、送货于一身。1950年毕业后,进入
虬江机器厂(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前身),在工具车间做研磨工。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跟随国家组织精密机床考察团去西欧考察。周勤之先后任上海机床厂工艺试验室主任、科研室主任、磨床研究所主任、厂部副总工程师。周勤之带领机床厂在80年代末实现商品化的电子挂轮蜗杆砂轮磨齿机。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就任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磨削所所长。2007年周勤之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
李蓓智等制定的学科发展计划入选
上海市重点学科。2009年与山东大学
艾兴院士以及西安交通大学
卢秉恒院士共同开展“超高速工艺与装备”的相关基础研究项目,2011年获国家973项目资助。
人物逝世
2022年6月7日17点20分,周勤之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主要成果
科研成果
周勤之致力于精密机床的研究,为我国精密机床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组织指导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分别达世界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周勤之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试验开发的镜面磨削外圆磨床开创了我国镜面磨削先河,是我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新开发的动静压轴承在高精度外圆磨床用卡盘夹磨工作圆度\u003c0.08微米,为当代国际最高水平。吸收国外技术试验开发镜面磨削外圆磨床开创我国镜面磨削先河。直接参与并组织指导研究开发的精密分度技术、接长丝杆技术、双薄膜反馈双边随动阀、磁分度技术、电子全闭环磨齿机、平面智能研磨等技术,为精密机床的开发打下基础。
发明中国第一台“镜面磨床”
1959年跟随国家组织精密机床考察团去西欧考察,参观了当时世界上只有
瑞士有的高端镜面磨削机床。回国后,周勤之组织技术人员对镜面磨削进行攻关,通过自行设计和逐步摸索,终于攻克了镜面磨削技术。随后,砂轮厂也通过努力成功研制出了砂轮。中国第一台镜面磨床在上海机床厂诞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镜面磨床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步伐。
发明专利
周勤之参与众多课题的开发,共同申请专利多项,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网站收录专利11项,以下为部分:
社会任职
勤之曾任
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当选第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
论文著作
出版著作
周勤之著作围绕精密机床的研究,钳工知识等方面有《精密平面之产生及其测量法》《论瑞士机床》《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故事》《钳工研磨工作法》《机械工人活页学习材料30钳子工研磨工作法》等多本著作。以下为部分著作。
主要论文
周勤之共有30多篇论文被
中国知网收录,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发表的《磨削过程信号监测与砂轮磨损预测模型构建》内介绍了针对磨削过程中砂轮磨损难以直接监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优化融合的随机森林(MFOF-RF)算法,使得预测误差降低了30%以上。试验开发的深切缓进高速外圆磨床为世界最高效率,以此撰写的论文多次被MTDR等国际会议引用。以下是部分论文:
荣誉与获奖
科研获奖
周勤之院士致力于精密机床的研究,为我国精密机床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组织指导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分别达世界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和
上海市发明
一等奖。
个人荣誉
1954年周勤之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1955年周勤之再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1956年周勤之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2012年周勤之获得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9年10月周勤之获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人才培养
2004年就任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磨削所所长,开发精密加工,培养精加工工人。周勤之院士对青年教师爱护有加,认为为了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培养年轻人是非常迫切的任务。支持帮助学校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去国外知名大学留学,亲自把握年轻教师和博士生的出国的具体研究方向,为年轻教师和博士生的出国留学创造条件和机会。他用企业院士工作站所给自己的工资酬金,主动汇款支助出国的青年教师参加
英国国际精密工程技术培训费用等。
人物评价
上海大学教授徐匡迪院士评:周勤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并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事能知足心常乐,人若无求品自高”,是您高尚品德的真实写照。您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国科技界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光明日报评:周勤之致力于精密机床的研究,为我国精密机床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组织指导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分别达世界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周勤之.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