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璋
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洪璋(1918年6月1日—1994年2月7日),出生于河南淇县,中国共产党党员,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洪璋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艺系。1940年到1941年在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工作。1942年,他被小麦育种学家、时任西农农艺学系兼农场主任沈学年调回西北农学院农艺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2月7日,赵洪璋因病辞世。
赵洪璋毕生从事农业教育和小麦育种研究。被誉为“中国小麦之父”“小麦育种界一代宗师”。先后选育出“碧蚂1号”“碧蚂4号”“6028”“丰产3号”“矮丰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5”等小麦品种。出版《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通论》《陕西小麦》等著作。研究成果先后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先后获评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科学家称号、最美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18年6月1日,赵洪璋出生于河南淇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受父辈“民以食为天”“农是国之本”古训熏陶教育,坚定了立志学农的远大目标和志向。18岁时,他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
工作经历
1940年到1941年在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工作。1942年,他被小麦育种学家、时任西农农艺学系兼农场主任沈学年调回西北农学院农艺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等职。1947年秋,赵洪璋选育出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其中“碧蚂1号”产量比一般品种增加15%—20%。1949年到1952年在西北农学院实习试验场工作。1952年到198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工作。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64年,主持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品种,开拓了中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第一例。20世纪70年代,赵洪璋主持选育出“矮丰3号”等品种,开创了中国小麦矮化育种的先例。20世纪80年代开始,承担了国家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与西北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从性状遗传、抗病、生理生态、花药培养及加速选育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1980年到1994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工作。
人物逝世
1994年2月7日,赵洪璋因病辞世。
主要成果
赵洪璋毕生从事农业教育和小麦育种研究,主要主持选育了“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四批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碧蚂品系选育
20世纪40年代,武功县种植的农家品种蚂蚱麦,长势较差容易倒伏,而且容易感染黄疸病。由此,赵洪璋总结发现“蚂蚱麦”和“碧玉麦”杂交是抵抗黄疸和倒伏的最适宜品种。他用“蚂蚱麦”作母本,“碧玉麦”作父本,在1942年开展了杂交育种,命名为“碧蚂1号”。到1947年秋,赵洪璋已经选出了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其中“碧蚂1号”是中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小麦新品种最成功的范例,也是中国有史以来适应性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1959年,碧蚂1号种植达9000多万亩,创造了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最高纪录。
丰产品系选育
1964年,赵洪璋主持选育出了“丰产”1、2、3号小麦品种,其中“丰产3号”表现最为突出,亩产300公斤左右,增产10%~20%,1976年推广约3千万亩,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黄淮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
半矮秆品种选育
20世纪70年代,赵洪璋主持选育了“矮丰3号”等品种,开创了中国小麦矮化育种的先例,“矮丰3号”是中国小麦生产史上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半矮秆品种,1978年推广达500余万亩,亩产400公斤左右,增产10%~20%,对中国矮化小麦育种工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该品种同时推动了中国矮化育种的发展高抗赤霉病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5”的育成。
西农品系选育
20世纪80年代,赵洪璋主持育成以“西农85”“西农881”为代表小麦新品种,该品系的特点有高抗赤霉病、高抗到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弱冬性早熟、优质高产,该品系开创了中国北方麦区抗赤霉病育种成功的先例。
学术思想
赵洪璋认为,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生物进化论,两大基础学科是生态学和遗传学。作物优良品种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因素,必须具有一系列和其他生态因素(气候、土壤、生物)相适应的优良特征特性,能较好地发挥利用有利的生态因素的增产作用,克服或减小不利生态因素的不良影响。小麦杂交育种方案,首先是根据生态,栽培管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综合育种目标,然后根据综合育种目标选配亲本杂交组合创造优良变异,分离纯化稳定杂种后代的遗传性和选择好的杂种后代和品种。小麦杂交育种工作,制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杂交组合和选育后代三大阶段,体现了生物进化的变异、遗传、选择三大要素。育种目标决定选育什么样的品种,而且直接关系到选配亲本杂交组合和杂种后代选育问题;亲本杂交组合是选育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两者都直接决定着杂种后代中能否产生好的杂种后代和品种的问题。但是,即使育种目标制定得好,选配的亲本杂交组合也好,如果杂种后代选择工作跟不上,就选育不出好的杂种后代,也不能得到好的品种。他一直坚持,制定育种目标好比是设计,选配亲本杂交组合和选育杂种后代好比是施工,要精窑设计、精密施工才行。关键还是如何把生态学和遗传学深入运用到一系列育种工作中去的问题。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赵洪璋发表《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论文1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赵洪璋出版《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通论》《陕西小麦》等著作,其中《陕西小麦》一书,是陕西省最早系统研究小麦的专著,关于小麦品种生态型的归类,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好的科研论著之一。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赵洪璋的研究成果先后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人才培养
赵洪璋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代表性学生有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河南农科院研究员许为钢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丕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甄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许为钢,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研究员严威凯,美国爱达荷大学副教授陈建莉等。
影响与后世纪念
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于2018年举行,座谈会中设置了赵洪璋院士生平展览。
赵洪璋专题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科学人生·百年”网站设置了赵洪璋专题,集中展示了赵洪璋的生平事迹及图片影像。
赵洪璋雕像
赵洪璋雕像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图书楼前。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表示:“赵洪璋教授在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前沿不断开拓前进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国小麦育种史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他(赵洪璋)是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主持培育四批优良品种,为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厥功至伟;他是农业科学教育战线的一代宗师,学术思想与品格风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育种人接力传承;他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赵劳模”,在田埂上席地而坐,在乡亲的土炕上过夜,他是根植于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小麦育种专家王辉表示:“赵老师(赵洪璋)的一生是我们的教科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文章《怀念赵洪璋院士》表示:“赵洪璋院士人生历程,可以说是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足为农民,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时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表示:“赵洪璋院士在我国小麦育种史上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灿烂篇章。他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为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
毛泽东主席曾称赞赵洪璋:“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中国教育报》表示:“斯人虽逝,但其精神、风范、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财富,却一直伴着我国小麦育种事业不断发展。一麦相承、一脉相承。赵洪璋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心系‘三农’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赵洪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网.2023-05-10
赵洪璋.中国科学院.2023-05-10
【百年赵洪璋】(1)赵洪璋院士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05-10
赵洪璋.科学人生百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2023-05-10
赵洪璋:一麦济世 万家粮足.陕西日报.2023-05-10
学部概况.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4-30
世界粮食日,感念赵洪璋!.小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2023-05-10
赵洪璋.中国知网.2023-05-10
碧蚂一号小麦选育经过.中国知网.2023-05-10
作物育种学.国家图书馆.2023-05-10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理论中国.2023-05-10
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05-10
..2023-05-1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工作经历
人物逝世
主要成果
碧蚂品系选育
丰产品系选育
半矮秆品种选育
西农品系选育
学术思想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影响与后世纪念
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赵洪璋专题
赵洪璋雕像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