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鲁士大帝
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一位国王
居鲁士大帝(居鲁士二世:约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30年,英文:Cyrus II,波斯文:Kurush)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始人,他统一了古代中东的大部分地区,使波斯帝国成为一个从印度一直延伸到地中海的国家。
居鲁士是波斯人与米底人通婚的后代。米底末代国王斯提阿格斯将女儿芒达妮嫁给安善王冈比西斯。约在公元前590年,芒达妮在米底产下居鲁士,居鲁士10岁后返回波斯,在波斯生活并接受教育。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在消灭米底王国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49—前539年间,居鲁士不断扩张领土,先后征服吕底亚巴比伦等大国。居鲁士大帝每征服一个新的地区,便去祭拜当地的神庙,以此显示他对当地宗教信仰的尊重。另外,居鲁士大帝也允许那些被征服国家的居民保留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并由当地人担任地方管理者。居鲁士在占领新巴比伦王国后,立即释放了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并允许他们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耶路撒冷城和城中的圣殿。
因为他对待犹太人的宽容政策,犹太人一直把居鲁士评价为救世主“弥赛亚”,世代传颂。古代希腊作家对居鲁士的描写充满溢美之词,认为他在古代著名君王中,是一个理想的君王。希罗多德称他为“慈祥的父亲”,色诺芬认为他是做人的楷模。
人物身世
关于居鲁士大帝的身世,学术界有诸多记载。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的记载,居鲁士是米底国王阿斯提亚格斯的外孙。一天晚上,国王梦见公主芒达妮撒尿,尿泛滥成洪水淹没整个亚洲,国王预感此梦不祥,遂请祭司释梦。得知梦的意义后他担心女儿生下的外孙会威胁自身权位,便将公主嫁给波斯人冈比西斯,当时波斯人臣属米底,地位较低。公主出嫁后国王又梦见女儿身上长出葡萄藤遮住亚洲。于是国王决定根除后患,从波斯接回临盆在即的公主,待其分娩后,将所生婴孩交给亲信大臣哈尔帕格斯,嘱他处死婴孩并将其掩埋。哈尔帕格斯不愿动手,便交给了国王的牧人处理,正巧这个牧人的妻子刚生下一个死婴。于是,这对夫妇便把居鲁士替换下来,由哈尔帕格斯怀抱死婴回复国王。居鲁士长到10岁时,与村中儿童玩耍,并被推选为“国王”,居鲁士发号施令,组织进攻与防御,屡屡获胜。阿斯提亚格斯得知后认出居鲁士是自己的外孙后,认为哈尔帕格斯对自己不忠,便将哈尔帕格斯的儿子杀死肢解,煮成肉羹令哈尔帕格斯吃下。对于居鲁士的处置,国王征询释梦祭司的意见,祭司说:“孩子已在游戏中称王,梦已应验,就不必再有担心,并建议国王放居鲁士回波斯与其生父母团聚。”国王便将居鲁士二世送回波斯。
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二世的希腊籍医生克特西亚斯著《波斯史》23卷,将居鲁士的故事收录在《波斯史》第7-11卷中。根据克特西亚斯的记载,居鲁士是波斯马尔狄亚部落人。父亲阿特拉达特斯是盗贼,母亲阿尔格斯特是牧羊女。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曾用小说笔法撰写了《居鲁士的教育》,这部传记把居鲁士描绘成美德化身、理想君主的典范。根据色诺芬的描述,居鲁士为米底王阿斯杜阿该斯外孙,波斯王冈比西斯之子。接受的波斯式教育培养了他的高贵品质和完善人格。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根据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中的记载,居鲁士回到波斯后与其他贵族少年一同接受宫廷教育。宫廷教师向他们传授法律,对他们进行摔跤和跑步等类型的体育训练,让他们掌握常用武器的使用,并通过狩猎将学到的技巧应用于实践。
创立帝国
约在公元前553年,米底国大臣哈尔帕哥斯联络居鲁士,建议他起兵攻打米底,自己作为内应在米底潜伏。随后居鲁士筹集军队起兵攻打米底,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也集结了大批兵力准备迎战,任命哈尔帕哥斯指挥军队。战斗开始后,哈尔帕哥斯指挥一部分米底士兵迎战,大部分士兵秘密撤退,迎战的士兵被波斯士兵击溃,居鲁士取得胜利,随后整合部队进攻米底都城阿蛮。阿斯提阿格斯得知哈尔帕哥斯叛变以及军队溃败的消息后,集结剩余军队抵抗。最终,居鲁士击败了阿斯提阿格斯以及他的军队,将阿蛮的黄金、白银等财宝作为战利品运回安善国。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在消灭米底王国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随后波斯人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至帕萨尔加德波斯波利斯
征伐扩张
公元前549—前548年,米底王国统治下的埃兰、帕提亚、基尔卡尼亚、亚美尼亚等地相继归降波斯帝国。公元前546—前540年,居鲁士大帝征服中亚地区的雅利安、巴克特里亚王国、疾陵、马卡、阿拉霍西亚、马尔吉亚纳、粟特、犍陀罗、花剌子模等地。其中巴克特里亚和花剌子模两地由冈比西斯二世弟弟巴尔迪亚统治。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后,不断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吕底亚巴比伦两大帝国。
征服吕底亚
居鲁士向西扩张至吕底亚后,吕底亚的国王克里伊斯害怕被吞并,于是计划先集结军队,渡过哈吕斯河进攻波斯。出征前,他派人前往的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祈求神谕,得到“与波斯交战,一个王国会灭亡”的神谕后,克里伊斯于公元前547年出兵,渡过哈吕斯河到达小亚细亚半岛东部普特里亚。克里伊斯与居鲁士在普特里亚相遇并展开战斗,战斗持续一天后居鲁士的军队撤出战场,克里伊斯遂率军返回萨迪斯。克里伊斯到达萨迪斯不久后遭遇到居鲁士的埋伏,双方在平原展开战斗,居鲁士令士兵骑上骆驼对抗克里伊斯的骑兵。吕底亚骑兵的战马畏惧骆驼的体型,居鲁士因此抵挡住了骑兵的第一轮攻击。随后居鲁士打败克里伊斯的军队,包围了萨迪斯城。十四天后,居鲁士令士兵爬上城墙,冲入城中,成功占领萨迪斯城。
征服巴比伦
巴比伦城位于西亚南部的巴比伦河河畔,土地肥沃,居鲁士前往吕底亚时曾路过巴比伦城,在征服吕底亚后他将目标转向巴比伦王国。居鲁士率军到达巴比伦城附近,伺机攻城。巴比伦国王伯沙撒得知居鲁士大军逼近后,令居民撤回城中,紧闭城门。伯沙撒认为巴比伦城的城墙坚固且有护城河环绕,城内的储备物资充足,因而不会陷落。居鲁士率军到达巴比伦城下后派出了两支军队,分别占据幼发拉底河的上游与下游,等待河水减退、河床下降后入城。同时居鲁士下令开凿新河道,将流入城中的河水引到新河道中。随后上下游的士兵通过梯子翻越城墙,攻入城中占领巴比伦
为政举措
居鲁士大帝每征服一个新的地区后,便去祭拜当地的神庙,以此显示他对当地宗教信仰的尊重。另外,居鲁士大帝也允许那些被他征服的国家的居民保留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地方的管理者也由当地人担任。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占领新巴比伦王国后,释放了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并在一年后颁布法令,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耶路撒冷城和城中的圣殿。在法令中,居鲁士承认了雅威的地位,宣称受到了耶和华的委托,将负责圣殿的重建事宜,并在锡安山的旧址上进行祭祀。
人物去世
公元530年,居鲁士大帝去世,遗体葬于故都帕萨尔加迪。关于居鲁士的死因,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
人物成就
居鲁士在继承父亲王位后发动政变推翻了米底国王的统治,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首先通过军事扩张征服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吕底亚,接着征服伊朗的东部,至公元前540年,波斯帝国的版图已经向东扩展到印度河。公元前539年,居鲁士降服了巴比伦,获得巴比伦帝国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对于被征服的地区,居鲁士大帝采取宽容的管理政策,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降服了巴比伦后,居鲁士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并允许他们回到家乡重建圣殿。
人物争议
对于居鲁士大帝的去世,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居鲁士大帝死于征伐马萨革泰部落的战争中。居鲁士占领巴比伦后,率领军队出征西北,讨伐中亚的游牧民族。居鲁士渡过阿拉克斯河后与马萨革泰部落交战,赢得初步胜利,俘虏了马萨革泰女王托米丽斯的儿子,后其自杀身亡。女王托米丽斯得知儿子死讯后集合军队与波斯军交战,波斯军战败,居鲁士与大部分士兵大部分。战斗结束后,托米丽斯将居鲁士的头颅浸泡在盛血的革囊中说:“把你的头用血泡起来,让你饮个痛快吧。”巴比伦僧侣贝洛苏斯认为居鲁士在与斯基芬人达赫部落战斗中阵亡。希腊作家克捷西在《波斯志》中提出,居鲁士在与印度边境上的德比克人的战斗中,被印度人用矛刺中,3天后死于波斯军营中。同时也有学者否认居鲁士战死,色诺芬在其所著《居鲁士劝学录》认为居鲁士家里去世。
人物评价
居鲁士占领巴比伦后释放了被囚禁的犹太人,允许他们回到耶路撒冷王国建都,因此千百年来,犹太人一直把居鲁士评价为救世主“耶稣”世代传颂。
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居鲁士是圣明的君王,在被征服地区民众的心目中,他不仅声名显赫,而且是美名远播的救世主。古希腊建筑作家对居鲁士的描写充满溢美之词,认为他在古代著名君王中,是一个理想的君王。希罗多德称他为“慈祥的父亲”,色诺芬认为他是做人的楷模。
美国传记作家雅各布·阿伯特认为“居鲁士大帝不仅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建立者,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富有、最伟大的君主”。
学者迈克尔·哈特认为“居鲁士显然是一位有杰出军事才能的领袖,但这仅是他的一方面,更具特色的大概是他统治中的宽容性”。
人物形象
《旧约•以赛亚书》记载居鲁士由雅威耶和华“从日出之地招来”,他征服两河流城,允许被虏为巴比伦奴隶的犹太人返回迦南故地,重建他们的犹太神殿。犹太人因此在《旧约圣经》中称他为“上帝所膏的居鲁士王〞。在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与色诺芬所著的《居鲁士的教育》中,居鲁士是米底国王的外孙,出身高贵。希罗多德将居鲁士描述为依靠武力、计谋征服各国的统治者,幼年时期便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希罗多德认可居鲁士的个人能力是其维持和扩大统治的基础,并未提及居鲁士养父母所给予的教育,因而突出了他的先天才能。希罗多德对居鲁士生平经历以及死亡过程的记载体现了命运必然性的观念。色诺芬在刻画居鲁士的成功历程,更注重教育对塑造典范统治者的作用,强调了居鲁士所受的教育和训练。色诺芬赋予居鲁士良好的品质、美德,令各地人民主动臣服。同时居鲁士也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不是一个思想单纯的人。希罗多德与色诺芬所载的事件是在收集历史资料后进行重构,有一定史实作为基础,但他们所塑造的居鲁士都可能与真实的居鲁士形象有所出入。
人物关系
后世留存
居鲁士大帝墓
居鲁士大帝之墓位于帕萨尔加德,采用石灰岩建造,高12米,以6层石阶为基座、顶部建有一间长方形金字顶墓室。
居鲁士大帝浮雕
帕萨尔加德门楼遗址立有居鲁士大帝浮雕像,采用亚述风神艺术造型。浮雕高1.9米,上下展开4只翅翼,头戴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历代法老王冠,冠形是弯曲的公羊角,角上有3条竖立的眼镜蛇属
居鲁士圆柱
“居鲁士圆柱”是以波斯帝国统治者居鲁士命名的文物,被称为古代世界的人权宪章,具有2500年的历史。于19世纪发掘于摩苏尔,圆柱为粘土制品,上面刻有楔形文字,大约长9英寸、直径4英寸。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圆柱记录居鲁士大帝征服巴比伦后所采取的宽容政策,以及释放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允许其回到耶路撒冷建都生活,也是因为这一点,居鲁士大帝在犹太人所写的《旧约圣经》中被封为圣人。圆柱部分记载内容如下:
吾乃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合法的王,巴此伦之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四方(大地)之王,伟大的王、安善之王冈比西斯之子,伟大的王、安善之王居鲁士之孙,伟大的王、安善之王铁伊斯佩斯的后商,出身永远行使王权的家族。
当我作为友人进入巴比伦之时,当我在欢呼庆祝之中、在统治者的官殿中确立了统治之位时,马尔杜克,伟大的主,指引着宽宏大量的巴比伦居民爱戴我,我也每日尽心竭力地崇拜他。我数量众多的军队在巴比伦周围安然行军,我不允许任何人在苏美尔和阿卡德的任何地方实行恐怖统治。我在巴比伦和所有其他的圣城中都致力于和平。
至于统治范围⋯远及亚述城和苏萨、阿卡德城、埃什努那、扎姆班的城镇、梅-图尔努、德尔,还有古提人居住的地区。底格里斯河对岸的圣殿化为废墟已经多时。我为他们设立永久的圣殿并重修神像。我也曾召集它们以前的居民,将住所归还给他们。我又听从伟大的主马尔杜克的命令,将那波尼都斯因众神之怒带到巴比伦的苏美尔和阿卡德众神安然无恙地安置在他们从前所居住的礼堂之中,就是那些令他们快乐的地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身世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创立帝国
征伐扩张
征服吕底亚
征服巴比伦
为政举措
人物去世
人物成就
人物争议
人物评价
人物形象
人物关系
后世留存
居鲁士大帝墓
居鲁士大帝浮雕
居鲁士圆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