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工学,专业类别电子信息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学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各种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等,进行半导体器件、功能电子材料、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开发等。本专业毕业后可从事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所使用的集成电路的设计,太阳能电池探测器内的半导体器件的研发制造,血压计、汽车安全气囊防护系统等所使用的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开发等工作。
专业发展
2012年10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原微电子学专业、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微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属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属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国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开设本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理工兼容、互补的专业,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各种固体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该专业良好的实验技能;了解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与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善于自学,不断更新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该专业外文资料。
课程体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可分为三个部分组成社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包含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半导体材料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器件等专业知识。本专业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添加人文社会类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来培养人才。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毕业写作
院校应制定与毕业设计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类培养目标要求,一般应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研究生阶段可以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工程方向上继续学习深造。
就业方向
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在电子类企业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研发、各种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的研发、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IC设计、技术开发等相关工作,还可报考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公务员岗。
师资队伍
院校的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5:1,每个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35岁以下专任教师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30%;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可适当降低比例);实验教学须配备专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专业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熟悉并承担本专业教学工作。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或相关学科的教育背景。
教学条件
教学实验室
各高校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生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近5年年均更新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0%,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满足实验教学需求。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提倡一人一组,特殊情况下每组不超过2人;综合实验、大型仪器实验每组不超过4人,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独立操作能力。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资料齐全。实验室建设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实验,又要注重新方向、新技术的发展,还要结合本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管理、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有效利用、学生实验顺利进行。
实践基地
因地制宜建设校内实习基地,能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提供充分的设备使用时间,并设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跟踪和指导。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本着“就地就近、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与科研院所、学校、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应理解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具有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确定是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信息资源
要求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图书馆服务设施建设。注重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图书资料包括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载体的中外文献资料。具有一定数量、种类齐全的专业相关图书资料(含电子图书)和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完善的图书流通、书刊阅览、电子阅览、参考咨询、文献复制等服务体系。能够方便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与精品共享资源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教学经费
要求教学经费有保证,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新办专业应保证充足的专业开办经费,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300万元,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近5年年均更新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不低于设备总值的10%;有充足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费,满足日常实验教学需求。已办专业除正常教学运行经费外,应有稳定的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满足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维护更新、图书资料、实习基地建设等需求。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10所,其中评级A及以上12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8所,A+档次的学校2所,其中A+及以上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2025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2所,等级5★的学校4所,其中等级5★及以上的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目录
概述
专业发展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知识要求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毕业写作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就业方向
师资队伍
教学条件
教学实验室
实践基地
信息资源
教学经费
开设院校
专业排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