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著作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语: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是俄国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它最初于1879—1880年间在《俄罗斯信使》杂志上连载,而后于1881年出版了首个单行本。
小说由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改编,讲述了老卡拉马佐夫与儿子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弑父案件法庭审判的相关经过。老卡拉马佐夫是个白手起家的地主,但贪图钱财、爱好女色,先后与两位妻子育有三个儿子,分别名为德米特里(米嘉)、伊万和阿列克塞(阿辽沙)。他私吞了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却对他们的成长漠不关心。儿子们长大后,老卡拉马佐夫为一个名叫格露莘卡的风流女子,公然同长子德米特里发生争执。德米特里本就因钱财的事,与父亲有激烈的矛盾。此后,他对父亲怀恨在心,差点将其砸死。在他逃离后,传闻中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从暗处出来,杀死了老卡拉马佐夫,因此造成了一桩错综复杂的案件,把卡拉马佐夫的三个儿子都卷入其中。小说展示了关于家庭、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具有现实主义宗教思想、心理描写等艺术特色,在俄罗斯及世界文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称其为“史上最伟大的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计划将《卡拉马佐夫兄弟》写为两部,但1881年2月他突然去世,未能继续第二部的创作。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俄罗斯为信仰东正教的国家。自公元10世纪起,东正教便成为俄罗斯人的精神基础,故宗教文化就成为俄罗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正教强调人类参与雅威拯救和创造世界的过程,在俄罗斯文化关于宗教的人神观念中突出人的作用。人的使命,是凭借自身信仰去克服罪恶,使道德完善、心灵自由。但如不遵循此理念,便称为罪恶,违背信仰。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陀思妥耶夫斯基接受并认同这样的宗教思想,并将其融入了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创作中。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处的时代,俄罗斯经历着复杂的变化。19世纪上半期,俄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持续生长。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社会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直到19世纪80年代,封建农奴制残余依旧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生产力的发展。俄国正酝酿着一场社会政治变革,但一切仍然在探索中。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对陀氏影响至深。他接收和提炼了各种思想,并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要了解俄国及其人民,陀氏的书被认为是最好的材料。
个人背景
19世纪5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于传播反政府言论的罪名,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地区,成为当地的一名劳工。在艰苦的环境中,《圣经》陪伴着他,加深了他对人生苦难的理解。除此之外,他还遇到了一位因谋财弑父罪名被放逐至此的年轻人。大约十年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才知晓这位年轻人是被误判的,在真正的杀人犯被绳之以法后,他得以无罪释放。这件事情的始末,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很深的感触,并直接赋予其《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创作灵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8年开始创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然而,1878年5月,他的儿子阿辽沙因家族遗传的癫痫病失去了生命,当时年仅3岁。作为一名父亲,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一度打断小说的进度。他为小说中卡拉马佐夫家族的三子,选取与儿子相同的名字,并把他描绘成向往爱和光明的理想主义者。
内容情节
《卡拉马佐夫兄弟》共分为十二卷及尾声部分。其中,前七卷交待了弑父案前的背景,后五卷及尾声讲述了弑父案法庭审判的相关经过。
弑父案前
第一卷至第七卷交待了卡拉马佐夫一家的人物关系,介绍了老卡拉马佐夫与儿子们之间的矛盾。
老卡拉马佐夫在两次婚姻中育有三个儿子,却从未对他们尽丝毫教养的责任。儿子们成年后回到镇上。三子阿辽沙拜修道院的佐西马长老为师,成为一名见习修士。之后,大家决定由佐西马长老担任调解人,缓和长子德米特里和老卡拉马佐夫之间的财产纠纷。然而,次子伊万在修道院谈起无神论。至于晚来的德米特里,更是为一个名为格露莘卡的风流女子,与父亲老卡拉马佐夫引起争执。从此,父子关系更加恶化了。
卡拉马佐夫家的仆人格里果利夫妇,曾经收养了一个流浪孤女的新生儿,名为斯乜尔加科夫,后来成为家里的厨子。传言他是老卡拉马佐夫与流浪孤女的私生子。
阿辽沙遇上了一群学童。他看到几名孩童与另一名孩童互掷石块,他想要帮助另一名孩童,却被对方咬伤了手。后来,阿辽沙发现这名孩童叫伊柳沙,而伊柳沙的父亲上尉斯涅吉辽夫,正是被德米特里当街拖拽侮辱的人。斯涅吉辽夫如今被军队革除,生活窘迫,一家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不久,佐西马长老辞世,阿辽沙感到崩溃。他在整理了佐西马长老的生平后正式还俗。
弑父案审判经过
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及尾声讲述了关于弑父案审判的经过。
德米特里曾对卡捷琳娜有恩,二人存在婚约关系。之后德米特里爱上格露莘卡,但她一直周旋在老卡拉马佐夫和德米特里父子二人之间。德米特里想要带格露莘卡私奔,却没有足够的钱。这时,未婚妻卡捷琳娜特意交给他一笔三千俄罗斯卢布的钱款,嘱托他汇给她的亲戚。随即德米特里花去了一千五百卢布,并把剩下的一半缝进布里带在身上。后来,德米特里听说格露莘卡要嫁给他的父亲。他气愤地拿着杵,差点想砸死自己的父亲,但一念之差没有动手,而是砸向了仆人格里果利。之后,德米特里和格露莘卡的关系逐渐好起来。然而,某天警察突然出现,以涉嫌谋杀老卡拉马佐夫的罪名将他逮捕。这桩案件被认为是谋财害命,因为德米特里在父亲遇害后不久被人看到拿着三千卢布,对此他解释钱来自未婚妻。当时的屋子里,除了父子俩只有前一天才癫痫发作的斯乜尔加科夫。因此,大部分证据都对德米特里不利。
此后,伊万与斯乜尔加科夫见了三次面。斯乜尔加科夫向伊万承认,是自己杀了老卡拉马佐夫,偷走了他的钱财,并扬言伊万是他的帮凶。斯乜尔加科夫声称,是伊万告知了他无神论的思想,“什么事都是被允许的”。伊万听到后,对父亲的死感到非常愧疚,不久又从阿辽沙处得知,斯乜尔加科夫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后自杀了。
法庭的审判中,伊万就与斯乜尔加科夫的见面做了陈述,过程中他精神崩溃发疯,被赶出了法庭。此时的卡捷琳娜感受到伊万在她心中的重要性,她展示出一封德米特里在酒醉时写的信,信中他表示要杀了老卡拉马佐夫。局面又被扭转,法庭决定宣判德米特里有罪。
尾声
德米特里的逃跑计划,得到了伊万、阿辽沙、卡捷琳娜的支持。卡捷琳娜解开了心结,和德米特里和解,决定各寻所爱。伊柳沙自从遇到阿辽沙的那天起便病倒了,再也没去上学。最初一个月,他还能下地在房间和过道里走动,后来完全不行了,病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在法院对德米特里宣判的后两天去世。斯涅吉辽夫、阿辽沙和孩子们一同把伊柳沙的棺材葬在了教堂。最后,阿辽沙在对伊柳沙具有重要意义的巨石旁,鼓励孩子们要善良勇敢。
人物角色
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
白手起家的地主,卡拉马佐夫兄弟们的父亲。品性恶劣,贪婪好色。曾经有过两段婚姻,贵族小姐阿黛拉伊达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他教唆她私奔,并育有长子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在她离家出走去世后,老卡拉马佐夫又哄骗将军遗孀养女索菲亚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育有次子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和三子阿列克塞(阿辽沙)·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除此之外,传言他侵犯流浪孤女黎萨维塔·斯乜尔加夏娅,致使孤女产下私生子。该私生子被仆人格里果利收养,取名为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斯乜尔加科夫。
老卡拉马佐夫对儿子们的成长漠不关心。儿子们成年后,因一位名为格露莘卡的女子,他与长子德米特里起了激烈的冲突。随后,老卡拉马佐夫遭到谋杀,发生在他的几个儿子身上的故事,构成了这部小说的重要情节。
德米特里(米嘉)·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老卡拉马佐夫的长子,生母是阿黛拉伊达。他在母亲离家出走后,便被父亲老卡拉马佐夫甩开,先是由仆人格里果利照料,后又在母家的亲属中几经辗转。他继承了老卡拉马佐夫贪财好色的个性,盼望着成年后从父亲那里得到资产,可以吃喝享乐。挥霍完拿到的钱财后,他和父亲产生了矛盾。争夺格露莘卡的事情,更诱发了父子之间巨大的冲突。因此,在老卡拉马佐夫被谋杀后,他作为重点怀疑对象被警察带走。事实上,他虽有杀死父亲的想法,真正的凶手却并不是他。
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老卡拉马佐夫的次子,生母是索菲亚。性格内向、阴郁乖僻。狂热的理性主义者、无神论者。很早开始就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学习才能,但大学最初两年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得不在养活自己的同时兼顾学业。起初,他向报社投稿,后来在写作圈子里小有名气,但对自己所写的内容却并不能认同。他憎恨父亲老卡拉马佐夫。然而,在父亲被杀死后,他却感到非常愧疚,最终在庭审中精神崩溃。
阿列克塞(阿辽沙)·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老卡拉马佐夫的三子,生母是索菲亚。对儿时母亲的慈爱面容记忆深刻,向往爱和光明,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在修道院遇见了长老佐西马,于是决定跟随他,成为一名修道院见习教士。后来,阿辽沙被长老劝说还俗。在老卡拉马佐夫谋杀案中,阿辽沙更多地充当一种传话人和旁观者的角色。
在个人成长经历和长老佐西马教导的影响下,阿辽沙性格善良,乐于助人。在弑父案发生前,他曾偶遇几名孩童与一名孩童互掷石块,于是想帮助那名势单力薄的孩童,却被对方咬伤了手。在了解原因后,阿辽沙没有责怪这个名叫伊柳沙的孩童。后来,他多次到访伊柳沙家探病,并设法劝说另外几名孩童,使他们重归于好。
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斯乜尔加科夫
传言是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生母是流浪孤女黎萨维塔·斯乜尔加夏娅。母亲生下他后便去世了。他从小被卡拉马佐夫家的仆人格里果利夫妇收养,是个癫痫患者。性格沉默寡言,却又有狠毒的一面,喜欢吊死流浪猫并把它们掩埋。是杀害老卡拉马佐夫的真凶,并向伊万承认是自己杀的,甚至声称是受到对方的指使。
阿格拉菲娜·亚历山德罗芙娜·斯维特洛娃(格露莘卡)
当地广为人知的风流女子。年轻时曾经被一名波兰军官抛弃。老卡拉马佐夫和其长子德米特里都为她着迷,父子俩在公开的聚会场合为她争风吃醋。后来直接导致德米特里被卷入老卡拉马佐夫被杀害的案件之中。但格露莘卡并不喜欢他们,只是计算着怎样才能在其中取得更多的好处。可实际上,她的心里一直惦记着离她而去的波兰军官。某天,该军官突然来找格露莘卡,她欣然前往见面,才知道对方已经落魄,回头找她只是听说她有钱。格露莘卡顿时断绝了念想,把希望寄托在了和德米特里的感情上。然而,就在这天发生了弑父案,德米特里作为嫌疑犯遭到了警方的逮捕。格露莘卡相信德米特里没有弑父。
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维尔霍夫策娃
德米特里的未婚妻。此前,在卡捷琳娜急需钱款偿还父亲债务的时候,德米特里慷慨解囊相助,因此有恩于她,二人定下婚约。后来,德米特里爱上格露莘卡。卡捷琳娜知道未婚夫和格露莘卡的私情,却故意以德报怨,继续维系着这桩婚约。卡捷琳娜知道伊万钟情于她,但未应允这份感情。德米特里因弑父罪遭到逮捕后,卡捷琳娜愿意相信他不是真的犯人,并为他出庭作证。但在庭审中,伊万当场精神崩溃,她受到了刺激,于是展示出一封德米特里写的声称要杀死父亲的信件,导致德米特里被宣判有罪。最后,她选择帮助德米特里的逃跑计划,两人达成和解。
佐西马长老
当地修道院很有名望的一位长老。年轻时曾经是一名军官,后主动递交退役申请进入修道院。阿辽沙非常敬重他,拜他为师,成为一名见习修士。据传言,佐西马长老能治愈疾病,并且预知未来。他劝说阿辽沙还俗。他对阿辽沙的教育和引导,对后面阿辽沙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伊柳沙
当地的一名学童。他的父亲斯涅吉辽夫受到老卡拉马佐夫的差遣,去恐吓德米特里,却反被德米特里揪住胡子当街拖拽。后来,伊柳沙在和其他孩童用石块互相攻击时,偶遇了想要劝和的阿辽沙,得知对方身份后咬伤了他的手。那天以后,伊柳沙一病不起,最终在法庭对德米特里宣判的后两天去世。小说的结尾,阿辽沙站在伊柳沙的巨石旁,鼓励孩子们要善良勇敢。
主题思想
层面一:罪恶与自由
陀思妥耶夫斯基信奉基督教的“原罪论”观点。他认为,人带着原罪降临世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犯罪对人而言,具有生存意义上的普遍性,这是因为恶存在于人的本性中。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在其个性成分中都存在一定的“恶”:贪财好色的老卡拉马佐夫和德米特里;表面“翩翩公子”实则憎恨父亲、厌恶兄长的伊万;就连善良的阿辽沙内心也发生过短暂的动摇,但最终把恶念转化为对雅威的信仰。在陀氏看来,罪恶携带着“罚”的力量。然而,一旦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感受到“罚”的痛苦,就意味着一种抑恶扬善的希望,最终通过赎罪的方式获得自由。
层面二:神学与理性
信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核心问题。陀氏对卡拉马佐夫家族弑父案的描述,是带有神学思考的,是为了探讨“上帝的存在”问题。在小说中,陀氏思考并阐述了现实理性与宗教神学之间的冲突,并通过代表前者的伊万以及代表后者的阿辽沙来表现这种冲突。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对“雅威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典型代表即为次子伊万和三子阿辽沙。伊万是个无神论者,他不相信自己写过的神学观点。但是,当斯乜尔加科夫声称是受无神论影响杀死了父亲,伊万几乎精神崩溃。阿辽沙敬仰上帝,但面对复杂的现实,他也曾经感到迷惘,做了一些挣扎。当听到伊万讲小男孩被将军默许放任的群狗撕咬的故事,被问到应该对那个将军如何处置时,阿辽沙竟不禁脱口而出“枪毙”。作为一位曾经的见习修士,此刻的阿辽沙让理性主义占据了主导,他的神学信仰在现实面前发生了动摇。不过,最终阿辽沙从理性主义回归宗教神学,确认了上帝的求赎之爱以及对世间万物的博爱。这反映了陀氏内心对现实理性与宗教神学的不懈探索。神学信仰的意义,在于能够拯救人类的精神困境。
层面三:社会伦理
小说中的卡拉马佐夫家庭是一个混乱的“偶合家庭”。作为一家之主,老卡拉马佐夫对几个儿子完全不负责任。他纵情酒色,挥霍无度,不顾廉耻地抢夺儿子的财产和情人。维系着这个家庭的纽带,无论是血缘还是感情方面,都充斥了腐坏的气息。于是,父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演化为一个弑父的悲剧故事。最终,德米特里面临西伯利亚地区二十年的流放和苦役,伊万因弑父的负罪感而精神崩溃,斯乜尔加科夫用上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阿辽沙是家族里唯一幸免于难的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提出弑父行为在人类属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父权制国家,家庭的父亲和国家的君主权威不容动摇。在这样的环境中,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弑父行为显然严重违背了伦理秩序,是对俄罗斯父权制社会的公然挑衅。本小说通过卡拉马佐夫父子两代人的冲突及其引发的悲剧,实际上揭示出俄罗斯在社会变革时期尖锐的矛盾,反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罗斯社会未来出路的深切忧虑。
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艺术
19世纪70-90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格被称作“虚幻的现实主义”。他的思想和创作中都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卡拉马佐夫兄弟》所描写的这个“偶然组合的家庭”崩塌的过程,实际上影射着19世纪下半叶在资本主义和金钱势力冲击下的俄国社会。小说把不同的人物形象聚集在一个故事里,提出了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部社会哲学小说。前苏联文艺学家巴赫金曾提出“复调小说”一词,认为陀氏小说的复调偏重于对话性。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人物内心的对话,构成了复调的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复调小说强调人物的复杂意识,是一种现实主义小说。
宗教思想艺术
这部小说从头至尾的情节内容,都贯穿着基督教的主题。它是一本宗教题材的小说。这与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经历有紧密的关系。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十年劳役生涯,使他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观念,逐渐转向对人生苦难和罪恶的接纳,以及对雅威的敬仰。基督教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后半生包括《卡拉马佐夫兄弟》在内的创作。小说中,阿辽沙虽然还俗,但依然坚持践行修道院佐西马长老的价值观念,确信上帝对人类的宽恕。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这是《圣经》中的一段话。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它放在小说标题下方,说明对于这部小说而言,它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在陀氏看来,麦子的死与生如同信仰,而信仰是需要传递的。德米特里、伊万、阿辽沙这几位重要人物,就像是几粒麦子,有的最终落地,善良地生活着;有的未能落地,精神走向崩溃。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命运是互相影响的结果。
心理描写艺术
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笑能显示人个性中较为隐秘的一面。小说中的许多情节,他都通过人物笑的不同状态,来表现多样的心理。或对人物心理直接描述分析,或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展现,或通过人物的独白或对白来表现。除此之外,陀氏在使用意识流、直接内心独白与间接内心独白的手法上有所创新。例如,阿辽沙在长老佐西马去世后,曾一度精神迷茫、自暴自弃,后来他重新找回信仰,在修道院半睡半醒的梦境,展现了他当时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属于典型的意识流描写手法。
隐喻手法艺术
小说中的隐喻手法,大致可分为言语、情节、意象三个部分。其中,词语方面的隐喻,既微妙地显露到了陀氏的立场,又加强了描写对象的表现力。情节隐喻是在言语隐喻的基础之上,相对于言语的细小、局部性,情节隐喻更追求一种整体化的效果。例如,佐西马长老安慰失去孩子的村妇的情节,可以理解为追寻雅威的隐喻。长老认为,婴孩未经历人世的苦难就回到上帝身边,也许正是他的幸运。至于意象隐喻,小说中主要有两个。一是“一粒麦子”的隐喻,代表着一种传道精神;二是“一棵葱”的隐喻,代表着传道的一种具体展现,即以自己修炼的道来施舍他人。
作品影响
俄国影响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封建农奴制逐渐向资本主义过渡,但社会尚未出现新的曙光。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当时的俄国人感受到精神上的迷茫。《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揭示的人内心深处的善恶冲突,为俄罗斯文学及俄国人的价值信仰带来了别样的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使俄罗斯文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他发现了由于多种因素挤压造成的俄罗斯人灵魂深处善与恶、灵与肉的悲剧冲突,为俄罗斯现代派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国际影响
前苏联文艺学家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多声部复调型长篇小说的首创者。在陀氏看来,世界终极问题领域里的真理,不可能在单一个体意识的层面被揭示出来,它是在许多平等意识的对话交流过程中得以显现的。这就是复调小说存在的意义。“复调小说”的概念,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它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个体间的差异性,不同的人们组成了众声喧哗的复调世界。这一概念对世界各国的小说创作及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自出版以来,这部小说曾被不同领域的人们称赞,认为其在文学史上拥有极高的成就,包括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称其为“史上最伟大的小说”。
译本信息
参考资料
卡拉马佐夫兄弟.豆瓣读书.2023-05-19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个人背景
内容情节
弑父案前
弑父案审判经过
尾声
人物角色
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
德米特里(米嘉)·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阿列克塞(阿辽沙)·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斯乜尔加科夫
阿格拉菲娜·亚历山德罗芙娜·斯维特洛娃(格露莘卡)
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维尔霍夫策娃
佐西马长老
伊柳沙
主题思想
层面一:罪恶与自由
层面二:神学与理性
层面三:社会伦理
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艺术
宗教思想艺术
心理描写艺术
隐喻手法艺术
作品影响
俄国影响
国际影响
译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