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英文名称: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简称苏电院,学校坐落于中国江苏省
淮安市,是由
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淮阴电子工业学校;1993年10月12日,淮阴电子工业学校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1996年,经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试办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获准升格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5月7日,经省政府研究批准,同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0年5月11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占地1000余亩,
建筑面积30.53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8.97亿元,设有12个教学单位,有在校生16168人,教职工772人,其中专任教师679人,共设置46个高职专业和5个“4+0”“3+2”本科专业,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23个。
截至2023年9月,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身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教学资源50强、学生发展指数100强,位居武书连2022年中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第85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满意度排行榜第13位。2024年03月,学校荣获2023年度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历史沿革
淮阴电子工业学校
1978年7月28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创办淮阴电子工业学校;同年9月19日,省电子工业局发文批准建校;同年11月28日,首批40名新生开学典礼在原淮阴市无线电厂临时校址举行。1979年学校从淮阴无线电厂迁入健康西路校区。
1993年10月12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淮阴电子工业学校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1996年,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2000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6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文决定:成立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淮阴电子工业学校建制; 2002年,为了提升办学水平,学校设立海口路校区。2003年,迁入淮安市高教园区。2005年,教育部首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7年7月12日,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
为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学校分别在2013年及2017年,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 “3+2”大专-本科一体化全日制学历教育。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2018年5月,省政府同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更名后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渠道等不变。。2020年5月11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2年11月21日,学校“海棠文化同心教育基地”成功入选江苏省委教育工委2022年“江苏省高校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名单。2021年12月,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2023年12月,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为牵头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9月,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设有12个教学单位。共设置46个高职专业和5个“4+0”“3+2”本科专业,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23个。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23个。其中,通信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工信厅属高水平专业群3个、全省首批高职专业认证试点专业1个。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11门、省级43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9部、省级38部,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奖2项。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二等奖14项。学校是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建有校内外实训基地330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8个,设有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1个,可开展74个工种技能鉴定。成立江苏省示范职教集团1个,建有企业学院8个,与167家企业建立紧密
校企合作关系,设立企业
订单班45个,开展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教职工772人,其中专任教师679人占折合教师比例为35.24%,生师比为15.85。专职辅导员72人,专职思政课教师47人。本年度成功入选国家级
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获批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淮安市劳动模范1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截至2023年9月,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建有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在境外设有苏电-立讯越南学院、苏电-格乐大学泰国海外学院2个。共邀请境外学者来校访问150余人次,师生境外研修学习500余人次,接收来华学历留学生180余名,建有淮安市首个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设立的HSK考点。
国内合作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以“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全面与西藏、青海和贵州等西部省区职业教育合作,推进江苏职业教育“郑和计划”,并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开展
3+2本科高职合作办学,与
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等7所中职院校开展3+3中职高职合作办学。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于2013年开始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 “3+2”大专-本科一体化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前3年在高职校完成大专学历教育,后2年在本科学校完成本科学历教育,毕业获取大专、本科双学历)。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的“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工作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2017年,新增与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合作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软件技术专业、与淮阴师范学院合作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等3个专业。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与多所中职院校合作3+3办学,开展“中职-大专”一体化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前3年在中职校完成中专学历教育,后3年在高职校完成大专学历教育,毕业获取中专、大专双学历)。2014年始,经
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与
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连云港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等7所中职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电子技术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等7个专业开展“3+3”分段培养试点。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04月3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与167家企业建立紧密校企合作关系,建有校内外实训基地330个、企业学院8个,设立企业
订单班45个,开展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苏电院-比亚迪现场工程师学院入选江苏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并推荐到教育部。
2023年,学院先后与国际知名制造商戴尔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戴尔-江苏电子智造科创实验室,与
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在校内建成苏电-瑞典斯堪尼亚产教融合基地,与
保时捷(中国)合作实施保时捷 pave 项目,通过共同开展师资培训、科技研发推广、教材开发、人才培养等,实现国际
企业资源与校内教学资源嵌入和融合,开发了《3C 电子智能仓储》《调度与检测系统》等
校企合作工作手册式教材并在多校推广使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拥有科研平台27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机构13个,市级科研机构13个。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92年,新图书馆于2006年竣工,建筑面积25200平方米,内部设置借阅一体书库4个,保藏书库、报刊阅览室、过刊室、文献检索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和会议室各1个,阅览座位2200多个。截至2023年3月,拥有纸质图书100万册,电子图书本地镜像50多万册,中外文报刊800多种。工业技术、经管、外语、艺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献占总馆藏的45%以上。图书馆购买有超星数字图书、万方资源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库、读秀知识库、网上报告厅、维普网络考试学习库、超星学术视频库等网络数据库。图书馆先后参加了“文献跨区域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站点——苏北地区文献服务站点”“淮安地区高校联合体文献资源共享研究”等立项课题研究,全面开通全省、市级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和淮安地区高校馆藏图书互借互还业务,通过CALIS、JALIS等合作平台,实现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和在线传递服务。
学术期刊
《教育与研究》是2005年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部刊物。该刊分为人文社科版(第1期)、自然科学版(第2期)、教学版(第3期)和综合版(第4期),分别开设地域文化与高职育人、教育研究与探索、学生工作、社会与经济;机电与控制技术、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经济社会、数理研究、科教创新;专业建设、教学研究、信息化教学、课程教材、教学管理、赛教融合、
校企合作等栏目,先后在全国高职高专学报评比中荣获“特色学报”、优秀学报一等奖和优秀编辑奖等荣誉。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9月,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建有14个省厅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获批国家众创空间,近三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7项,获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授权专利1101件,其中发明专利99件,科技服务经费排名全国高职院校第19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15位,位列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第25位,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学校排名
截至2023年9月,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跻身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教学资源50强、学生发展指数100强,位居武书连2022年中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第85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满意度排行榜第13位。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徽以红色作为主题色,主色为苏电红,象征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办学。形状采用圆形设计风格,代表开放包容、团结奋进。
校徽的第一圈为中文校名,采用周恩来字体,下方为英文校名“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校徽中心图案为齿轮和书卷,表示职业高等教育“工学结合、工读并用”之意,又像远航中的船舵,彰显学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向奋前行的坚定决心。齿轮形似大写字母“E”,为电子Electronics首字母。“明德尚行”校训镌刻其中,标志下方1978字样,表示学校创办之年份。
参考文献:
校训
学校校训为明德、尚行。
明德、尚行出自《大学》。以此勉励全校师生。追求美德与至善,推崇行动与实践。
校歌
学校校歌为《前进!江苏电子学院》
现任领导
注:查阅统计时间:2024年6月2日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注:查阅统计时间:2023年6月17日
学校荣誉
2020年12月,学校获“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6月,学校获“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
2022年7月,学校获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2022年12月,学校获“2021-2022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先进集体”称号。
2023年1月,学校被授予“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3年2月,学校获2022年度全省教育信息工作表扬单位。
2024年1月,学校获2023年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优秀会员单位”称号。
2024年1月,学校获评“江苏省绿色学校”。
2024年3月,学校获“2023年度
江苏省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2024年3月,学校获“2023年度
江苏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
参考资料
学校章程.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3-06-25
党政领导.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3-06-02
合作情况.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3-06-25
素质教育部.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4-05-01
专业介绍.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3-05-25
师资队伍.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3-06-16
图书馆.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3-06-02
标识系统.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