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老师也称为“无语良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用于医学生在人体解剖实验室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此称谓源自一位台湾佛教大师的说法,他认为遗体器官捐赠是化无用为大用,他们捐出自己的遗体来让医学生学习解剖学是一种非常受人尊敬的行为,因此尊敬地称他们为大体老师。中国各医学院校会定期围绕感恩“大体老师”开展感恩悼念仪式。
中国各院校大体老师的来源主要有三种:①无主遗体或有主但没有人收尸的遗体;②死者在生前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书》,且有直系亲属的签字同意,表示自愿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国家、医学院,用于教学研究;或死者生前未表示是否有捐赠的意愿,但死后其亲属选择捐赠;③购买遗体,但因违背了医学伦理学中的知情同意故占比极少。
学院用于解剖研究的遗体需部位完整且未进行过尸检,因此大体老师通常都年龄较大。医疗教育机构在其过世8小时内,需将遗体在零下30℃的温度下保存,保证遗体的新鲜程度。当需要教学使用时,再复温到4℃,让学生能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
大体老师不仅可以训练学生使用解剖学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将
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大体老师也可以作为标本加深学生对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 位置的罕见变异或病理情况的了解,进而进一步学习病理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相关学科。
20世纪70年代,中国就已存在捐献遗体用于解剖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行为。1983年,
上海市红十字会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接受遗体捐献工作。1995年,捐献遗体已在北京、长沙、广州等各大城市逐渐推广。1999年,
北京市红十字会发布《北京市接受志愿捐献遗体暂行办法》,成立
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3家接受站,使北京市遗体捐赠变得合法、透明。第二年,上海市也出台了《遗体捐献条例》。目前,中国已经20个左右省市制定了遗体捐献的相关条例。近些年来,相关新闻的宣传也对遗体捐献起到了支持和引导作用。
但因中国文化中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种观念使许多人对捐献遗体和器官移植心生顾虑,认为这种行为不尊重死者。即使死者在死前签写了遗体自愿捐赠,也已完成相关程序,但仍有家属拒绝相关人员执行遗体捐赠相关程序。此外,宗教信仰,封建风俗,家庭利益和个人心理素质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对遗体捐赠的看法。
因此,中国所有主要医学院校都面临着遗体短缺的问题,这个难题使医学教育陷入尴尬境地。按照临床医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本科生必须为4-6名学生解剖一具遗体,但现在往往十二三个学生共用一具遗体。稀缺的遗体制约了解剖学教学、临床医生技能培训、临床疾病的科学基础研究的开展。
2019年,
伦敦举行的第19届国际解剖学者协会联合会( IFAA) 倡议,将每年10月15日定为“世界解剖日” ,全国各地医学院校以此为契机,举办对遗体捐献的科普及对遗体捐献者的纪念活动。
近年来,中国各医学院校围绕感恩“大体老师”纷纷开展了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如让学生观看遗体捐献宣传片,在
清明节、
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大体老师”祭奠悼念仪式。2021年4月1日,
桂林医学院举办了第六届“大体老师公祭”活动暨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落成仪式;2022年9月6日,
牡丹江医学院开展了“无言礼赞 敬畏生命”主题教育——师生共同向大体老师致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