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伯吉斯
英国著名作家
安东尼·伯吉斯,本名约翰·安东尼·伯吉斯·威尔森(John Anthony Burgess Wilson)(1917年2月25日-1993年11月22日),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兰开夏郡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英国当代作家、音乐家、剧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文艺评论家。
安东尼·伯吉斯于1937年进入曼彻斯特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40年毕业后参军,在英国皇家军队医疗队中任钢琴师,后又在教育队、情报机关等部门工作。1946年安东尼·伯吉斯退伍,在爵士乐队中弹钢琴,后在伯明翰大学和班伯里中学担任教职,曾先后在马来西亚、文莱等地任教职。六十年代,安东尼·伯吉斯因病回国治疗,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代以后,他陆续发表了三十多部小说和其他作品。1970-1971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72-1973年在纽约市立大学担任讲座教授,1976年于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担任驻校作家。安东尼·伯吉斯还谱写了许多乐曲,包括交响乐、歌剧和爵士乐曲。1993年,安东尼·伯吉斯病逝于伦敦。
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除了文学性之外,还包括历史、政治、伦理、文化、哲学等等元素,其著作著作超过五十部,在欧美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最有名的小说为《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62),奠定了安东尼·伯吉斯讽刺小说家的地位。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安东尼·伯吉斯1917年2月25日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西北部的哈珀黑区的一个天主教家庭,起名约翰·伯吉斯·威尔逊(John Burgess wilson)。后来,名字中间加上了安东尼,成了约翰·安东尼·伯吉斯·威尔逊(John Anthony Burgesswilson)。父亲是一名出纳员,业余时间在酒吧演奏钢琴,母亲是一名音乐家及舞蹈家。1岁时,伯吉斯的母亲伊丽莎白·伯吉斯·威尔逊因患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去世,父亲约瑟夫·威尔逊后来又娶了当地一家酒馆的老板。安东尼·伯吉斯在哈珀黑区的圣埃德蒙德天主教小学和比尔斯堡如罗马天主教小学读书,中学在曼彻斯特天主教高级中学沙勿略教会学校学习。1937年,安东尼·伯吉斯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是“马略的《浮士德博士》”(Marlow’s Doctor Faustus)。1938年安东尼·伯吉斯的父亲由于流感病逝,1940年继母因为心脏病去世。1940年安东尼·伯吉斯加入英国皇家陆军医疗队,进行战地救护,指挥过军队乐团。后来,他被调入陆军教育队,在精神医院讲授“演讲疗法”。战争结束前,他被调入直布罗陀驻防部队,教授德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同时讲授“英军文化和目标”,目的是向战士介绍英国战后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培养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安东尼·伯吉斯还是英国教育部部队教育中央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这一时期的经历成就了他的小说《城垛映像》(A VisionofBattlements)。1942年,安东尼·伯吉斯和威尔士人鲁维拉·琼斯结婚。
《欲望与婚姻》的创作阶段
1946年,安东尼·伯吉斯以军士长的身份退伍,做了4年的演讲教师和戏剧教师,先后在位于沃渥汉普顿附近的中西教育学院和位于普利斯顿附近的附属于伯明翰大学的斑伯布里奇应急教师培训学院工作。1950年底,安东尼·伯吉斯开始在位于牛津郡班布里的班布里文法学校教授英语文学,在教书的同时他经营着学校的戏剧协会。在文法学校教书期间,安东尼·伯吉斯在当地组织了一些戏剧活动,开始了他的新闻写作活动,在《班布里卫报》上发表了一些文章。班布里文法学校的工作经历成就了他的小说《欲望与婚姻》(The Worm and the Ring)。1954年,安东尼·伯吉斯被英国殖民事务局派往马来西亚做教师和英国殖民事务系统的教育官。他先是在当时称为马来联邦江沙的马来学校工作。后来又到了凯利顿的马来教师培训学院。
《医生病了》成书背景
1959 年,安东尼·伯吉斯到了加里曼丹岛北部海港布鲁尼的苏丹奥马阿里赛福鼎学校工作,讲授文学和历史。有一次安东尼·伯吉斯在婆罗洲的历史课堂上晕倒,送去医院后被诊断为脑瘤,当时医生宣称他将不久于人世。随后安东尼·伯吉斯回到伦敦,进行了脑部检查,结果呈阴性。伦敦住院期间的经历成就了他的小说《医生病了》(The Doctor Is Sick)。出院之后,安东尼·伯吉斯开始了他的专业作家生涯。他和妻子先是在英国苏塞克斯郡的海边一所半联排房子里住,后来到伦敦,住在伦敦西郊离英国广播公司录音棚不远的地方,经常作客广播节目文学频道。这段时间,他与威廉·巴勒斯(William S.Burrouhs)来往密切。与妻子一起进行的圣彼得堡之行成就了他的小说《送给熊们的礼物》(Honey forthe Bears),也启迪了他的小说《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中的词语创造。(《发条橙》中有作者根据俄语和通俗英语的混合,加上押运的俚语和吉普赛人的醉话所创造出的“纳查奇语汇”。)
《发条橙》发表
1962年,安东尼·伯吉斯的代表作《发条橙》出版,一经出版便震惊了世界,入选《时代》周刊“英语小说百强”。同时也震惊了远在美国的导演库布里克,由此催生了他最著名的电影《发条橙》。
旅居创作
1960年底,安东尼·伯吉斯开始旅居国外。在国外旅居期间,1970年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1972年成为纽约城市大学杰出教授,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文学写作课。1969 年和1976年间,他做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住校作家和客座教授。1975年,他在衣阿华大学做过小说讲座。1984年,他在摩洛哥参与建立了以研究爱尔兰文化为宗旨的格雷斯公主爱尔兰国家图书馆。在摩洛哥,伯吉斯与格兰姆·格林(HenryGrahamGreen)为邻。1968年,安东尼·伯吉斯在第一任妻子鲁维拉·琼斯因肝硬化去世后,与意大利翻译家剑桥大学教师雷利安娜·迈瑟勒里(Liliana Macellari简称Liana)再婚。
与世长辞
到他去世时,他已是千万富翁,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房产也达到了两位数,分布在马耳他、意大利、英国美国摩洛哥瑞士等地,其中不少与文学界名人的住所毗邻。在病床上时,安东尼·伯吉斯创作了他的长篇叙事诗体小说《拜恩》(Byrne),1993年,安东尼·伯吉斯回到了他位于伦敦郊区的家,11月22日,他因肝癌病逝于伦敦圣·约翰-圣·伊利莎白医院,享年 76 岁。他的骨灰安葬在摩洛哥的蒙特卡洛公墓,大理石上刻着意味深长的墓志铭“Abba Abba”。(耶稣临死前的话:“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要离弃我?“就像耶稣临死前身心受到极大的痛苦一样,安东尼·伯吉斯人生最后的阶段也是在病床上度过,与病魔作斗争,但即便如此其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在创作。然而神却依然要他经受这些离开人世。 )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代表作
安东尼·伯吉斯的《发条橙》与《尘世权力》是其巅峰之作,尤其《发条橙》最被文学界推崇,这部作品又因为被导演库布里克拍成电影,而更加深受人们的爱戴。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出生在英国曼彻斯特北部,在他一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在他21岁的时候,父亲也因为流感去世,两年后继母也离开人世,可以说,他的童年和青年生活很像查尔斯·狄更斯小说所描绘的那样,处于社会底层亲见了很多狠毒的凶徒行凶,历尽无数辛酸。
发条橙》全书的布局非常工整,分三部分,每部分七章,共计二十一章。主要讲述在英国未来社会,一个处于躁动青春期的问题少年,破坏社会,无恶不作,被捕入狱后甘愿接受一种新型的“厌悲疗法”的治疗,重返社会后,却发现自己已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上帝手中的一只“发条橙”。《发条橙》中故事的主人公叫亚历克斯,围绕亚历克斯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极端的自由意志、完全的暴力;限制自由导致人的自主性丧失成为“非人”;恢复自由又使人因无法适应社会而处于生存的困境。第一部分着重描写在完全自由的社会里,亚历克斯并未成长为一个美好善良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无恶不作的暴力少年,做尽坏事铛入狱,在监狱里起初毫不悔改,依然打架斗殴。第二部分着重在描写监狱为制止其暴力行为而进行的一系列治疗,“厌悲疗法”就是让亚历克斯持续观看暴力相关的影片,使其产生生理不适,最后导致亚历克斯在脑海中一有暴力意识就会产生呕吐等生理反应。第三部分则着重在描写亚历克斯经过治疗后回归社会的一系列反噬后果,完全无法适应社会而陷入生存的困境。作者一开篇就把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弊病,像人的异化极权主义专制对人性的压制等,倡导的人的自由展现到了极致,极致的自由带来的并非美好的世界,而是一个极其暴力的、充满“恶”的景象,一系列暴行让人心惊肉跳、惨不忍睹,书中这几个少年无情地滥施暴力,以攻击为乐事,极端自由地宣泄本能。
安东尼·伯吉斯的《发条橙》目的似乎不在于揭露具体的社会罪恶,也不在于影射某个具体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揭示人的本质,探索更为普遍的人类问题。用反乌托邦的形式将问题推向了两个极端,之所以要这样安排,无非是向我们说明人所处的尴尬的两难境地以及人类生存的自由悖论:人既想拥有自由,又不得不束缚自由;个人意志的极端自由会导致欲望的无端泛滥,而对人的自由意志的极端控制又会导致人的自由的彻底沦丧。作品中音乐节奏的运用、低俗语言、反讽的叙述方式、特殊的叙述视角,使得作品丰富而且生动,拥有广阔的解读空间。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始终存在,对叙事伦理和后现代叙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社会生活深刻的反思,具有长远的价值。
其他作品
创作风格
叙事特点
创伤叙事
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中有大量以创伤为主题进行的叙事,其中有以历史题材为根基的创伤叙事和个人生活经历为根基的创伤叙事,也有“纯粹”想象的创伤叙事,但无论是哪种创伤叙事,安东尼·伯吉斯都极大地发挥了其艺术力量。安东尼·伯吉斯的战争创伤叙事作品与其他作家的创伤叙事作品不同的是他把战争创伤放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中,以“点到为止”的方法表现战争给参战士兵和普通百姓造成的创伤。创伤症状像是《意图颤栗》中所描述的“罪感”,《城朵映像》中所描述的“认识错乱”以及《老剑》中所描写的“迷失”。在这些描述里,安东尼·伯吉斯的叙事方法虽然是点到为止但却是字字千金重。就像《意图颤栗》里描写的士兵到了被占领国(德国)看到德国的街头全是横着百姓的尸体而因此噩梦连连时,却被要求用惩罚德国女人的方法来使自己心安,从而心里感到更加深刻的罪感。这些战争创伤的描写字字都在表现战士在战争中被毁掉了精神、信仰和对人的信念。这些与安东尼·伯吉斯战争创伤叙事主题相匹配,安东尼·伯吉斯也采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意识流和叙事视角转换,既表现了安东尼·伯吉斯的叙事能力,同时也向读者发出了解读挑战,使读者既被诱惑着又被干扰着阅读他的作品,从而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
《马来三部曲》当中安东尼·伯吉斯有很大的篇幅在描写种族创伤,主要是对马来族(被殖民者)的创伤、黑人(被当作牲口劫掠、被奴役、被歧视者)的创伤和犹太人(被迫害者、被实施灭绝者)的创伤的叙述。种族创伤是最古老、最持久的创伤叙事重要主题之一,安东尼·伯吉斯的种族创伤叙事采用的是折射方式,即以伤害者受到的伤害为主要叙事视角来反射伤害者对受害者的伤害。马来人的被殖民创伤主要是以马来职员对尽力救治他的儿子未成功的英国医生实施残暴的蛊术,最终夺走了英国医生的生命而表现出来的。黑人的创伤主要是以黑人在美国南非白人男孩割其生殖器和美国黑人回到非洲领导民族运动,见到白人就抓走残害致死,残害的方法就是男女都被割去生殖器而表现的。犹太人的创伤主要是以领导过集中营种族灭绝行动的德国军官终日受恶梦侵袭最后大声痛骂阿道夫·希特勒来展示的。这样的叙事需要逆向思维进行解读,同时安东尼·伯吉斯采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潜文本、自由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等叙事手法。叙事主题与叙事技术交相辉映,使安东尼·伯吉斯的种族创伤叙事得到了奇、狠、黑但同时又很机智、很敏锐、很犀利的独特叙事效果。
安东尼·伯吉斯不仅仅有战争、种族创伤叙事,还有社会、家庭等创伤叙事。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是思想内容、逻辑模式、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安东尼·伯吉斯的创伤叙事中创伤既是叙事主题,又是叙事工具。
后现代性
安东尼·伯吉斯作品的叙述主题与手法,具有突出的后现代性,尤其以《发条橙》最为突出。这部小说通过后现代叙述技巧与乌托邦形式相结合,表现出人类社会自由难题,通过各个波澜起伏的情节描述,揭示人的本质。另外,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范畴,又涉猎哲学、伦理、社会、道德、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就像《发条橙》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安东尼·伯吉斯说,“发条橙”这个词融合了奇异色彩和超现实主义,他想给这个书名配上一个故事,那时他已经注意到英国青少年的暴力现象。安东尼·伯吉斯目睹“现代哥”和“摇杆仔”互相往死里打,这些年轻人好像单纯地酷爱攻击本身。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条橙”这个虚构故事诞生了,背景设定在未来太空时代。
音乐性
安东尼·伯吉斯作为作曲家,以后现代风格,毫不客气地从各处随意取材,把浪漫主义的元素、爵士乐的元素以及一些不确定的调子在一起。节奏和和声学作为规定音乐的基本原则在诗歌里表现为节奏和韵式。安东尼·伯吉斯在他的音乐化小说中借鉴二者,分部地赋予小说以节奏之美与和谐。《拿破仑交响曲》(1974、1978、1984)是安东尼·伯吉斯一部关于拿破仑从结婚到去世的传记式历史小说,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形式写成小说和交响乐的节奏一致,速度、基调也相同,其中几页一段的文字与数小节一段的音乐之间也是互相对称的。
颠覆性
在叙事方面,安东尼·伯吉斯异常突出对现实社会价值体系的颠覆。在他笔下,不同人物和故事身上,颠覆了现代社会关于生与死、爱国主义、战争与爱情、夫妻关系等等价值体系,以唤醒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知,能够更理性的了解真实的世界。《比尔德的罗马女人》颠覆了现代社会关于夫妻关系、男人、女人和生死的价值体系;《发条橙》颠覆了关于政府执政、人的成长、人之本质的价值体系;《世间力量》颠覆了关于雅威、伟人、霸权、爱情的价值体系;《城垛映像》颠覆了战争、霸权、英雄主义的价值体系;《老剑》颠覆了英雄、战争、上帝、爱情的价值体系。创伤叙事内容和思维逻辑相辅相成,安东尼·伯吉斯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梦境语言和醉汉逻辑,增强创伤叙事的表现力。
语言表达
多语言性
安东尼·伯吉斯在语言方面造诣较深,他不仅掌握数种东、西方语言,而且还在作品中巧妙的创造新语言。其作品中的表达都说明了他把作品中的语言看得多么重要,很多学者把安东尼·伯吉斯看成是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语言特点。安东尼·伯吉斯的语言技术主要有:参杂方言和外语,使用方言如威尔士式的英语使用,外语如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等,甚至在一些作品中参杂汉语拼音,在叙事过程中经常贴上诗句;使用梦境语言,如说胡话、颠三倒四、逻辑错乱等;创造词语:大量使用自由复合词,词类转用:使用像声词;使用多种修辞手段等等。在文章“1900年至1982年的英国文学”中,安东尼·伯吉斯说“文学是对语言的开发,是对人类混沌的展示,是对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描述,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探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文学既是内容的也是形式的,既是主题的,也是表现技术的。对语言的开发是文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学的重要任务。就像《发条橙》中为表达他苦苦思索未来时代小流氓使用的语言,在俄国停留时灵光一闪,终于找到了方法。他为小说造了大约两百个“纳查奇语汇”,是俄语和通俗英语的混合,加上押运的俚语和吉普赛人的醉话,这一创新语言产生了突出的语言效果。小说中的人物名字既可用于英国人,也可用于俄国人,反映出作者着意反映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问题。
幽默性
由于创伤是很沉重的主题,而在本已很沉重的现代社会中,很多读者不愿再读沉重的作品,所以安东尼·伯吉斯的创伤叙事语言充满了幽默一无论这种幽默是自然地来自他的语言磨练而成的自身语言能力,还是他为了与作品主题相配套而有意为之。虽然幽默是很多英国人的特点,但安东尼·伯吉斯的幽默更突出、更具灵性和智慧。安东尼·伯吉斯的学生这样评价安东尼·伯吉斯的语言风格:“当他谈论通向地狱之路时,他会说通向地狱的路上丢满了香蕉皮。”安东尼·伯吉斯的创伤叙事是在愉悦和赞叹中获得对作品思想的深刻感悟,可谓是含泪的笑,可谓是笑后的心痛。
主要思想
自由主义
安东尼·伯吉斯作品中频频出现“自由意志”和“命中注定受天主拯救”观点之间的对立,可以说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他的自由主义的思想倾向。《发条橙》给人以独特的阅读感受:既不像早期乌托邦文学那样犹豫、遮遮掩掩,也不像近现代乌托邦作品那样充满激情、尽显张狂,更不像他此前的其他反乌托邦小说那样破罐子一摔到底。安东尼·伯吉斯不满足于其作品仅仅给人以某种代偿性的心理安慰,也不满足于让人无可规避地直面现实的冷漠、苦难、压抑和恐惧,而是集乌托邦文学的批判和慰藉功能于一体,表现出一种成熟的理性,更为合理地看待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可能的将来,并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探索更为合理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他的思考。如果说青春是人类成长不可避免的经历和必然付出的代价,那么安东尼·伯吉斯期待人类在逐渐的成熟中,能用理性来决定对“自由意志”的选择,来完成人对自己的“自救”。
多元主义
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主题包括很多方面:艺术人生、人的信仰、国家机器、民族矛盾、社会秩序、爱情、婚姻、战争、人的成长、人性中的善与恶、宗教等。安东尼·伯吉斯在《发条橙》这本书中设计了一个他的模仿者,这位模仿者也在写一部题为《带发条的桔子》的书,书的主旨也是反对当权者对罪犯施以非人性的教化、将人变成没有选择能力的机器。但安东尼·伯吉斯高于书中的作家,他更相信人类具有善的一面,更关心他人的个人幸福,同时反对书中作家热衷极端的行为。《尘世权力》被许多批评家公认为其最好的一部小说,安东尼·伯吉斯在作品中探讨现代社会的困境,用词极富创造性,且趣味横生,但主题严肃认真,并有一种古怪的暗示。正像安东尼·伯吉斯在《尘世权力》的开头这样写道:“那是我81岁生日的下午,我正在和我的童在床上睡觉,埃利宣告说主教大人来看我了。”
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结合了实用主义与流行文化、现实与虚拟世界,它丰富的想象、双关及黑色幽默带给人们无限的愉悦和有趣的思考,技巧上元叙事、潜文本、涂抹的使用更给作品平添了诸多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作品中音乐节奏的运用、低俗语言、反讽的叙述方式、特殊的叙述视角,使得作品丰富而且生动,拥有广阔的解读空间。
人物影响
文学影响
安东尼·伯吉斯的安东尼的文学影响着重体现在《发条橙》这一书上,其作品对后世的后现代主义作者产生了巨大影响。《发条橙》是文学巨匠安东尼·伯吉斯影响最深远的作品,导演库布里克根据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改编的电影《发条橙》,是超出了道德层面的思索,它直指人类生存的终极困境。《发条橙》中对暴力血腥的赤裸描写,对极权主义的大胆影射以及那诡异另类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赢得了大批读者的青睐。
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英国文学的主流,其叙事技术早已成为文学“常识”,成为当代作家普遍使用的叙事手段,并且在被不断推陈出新,甚至对其他领域的叙事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安东尼·伯吉斯是英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后现代主义的叙事为后世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使得作品更具有可读性。
社会影响
发条橙》一书同样带来了较为重要的社会影响,其价值并不只是这些“小说描写暴力与“洗脑”的目的不在于揭露具体的社会罪恶,也不在于影射某个具体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揭示人的本质探索更为普遍的人类问题。透过小说的话语面纱作者借亚历克斯从肆意作恶到接受“治疗”再到回归社会的经历,展现了对人性问题的思考: 社会越是进步,人性自由的空间就越大但过度自由必定造成人性的彻底放纵带来恶行泛滥民生凋敞无法铸就真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又常常施以重压令人性丧失尽从而导致主体消亡、意志混灭,更不可能使人成其为人。我们的社会、人性便往往徘徊于彻底放纵与彻底丧失这两极之间找不到稳定的坐标。
国际影响
安东尼·伯吉斯等一系列的英国作家的作品所具有的“世界性”给当代英语文学文本给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了挑战。他们的作品传播范围广,受众群体众多,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都能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共鸣、获得思考。这些在语言和文化上表现出民族跨越性的文本不仅引起人们对传统国别文学观的重新思考,还通过对小说形式的大胆实验而对传统的文类观念进行了消解,使小说文类成为一个更为自由、功能更为强大的叙述手段。作为多元文化时代的必然产物,20 世纪末以来的英国小说为读者展开了一个超越民族、超越国别的世界性视野。
人物评价
英国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在为论文集《安东尼·伯吉斯及其现代性》(Anthony Burgess and Modernity,2008)写的序言中说:“好像学者们的共识是他两者都是——我觉得这也是对的。他拥有艺术创新和实验的现代主义属性,具有强烈的互文性,崇尚现实主义,崇尚语言媒介;但是他没有发展到非人格性和对艺术追求的近乎宗教似的感觉,而这种非人格性和对艺术追求的近乎宗教似的感觉是高级现代主义的特征。安德比(伯吉斯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说是个晚期现代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个迟来的现代主义者——安德比的诗使人想到威廉·燕卜和迪莲·托马斯,安德比对自己艺术的追求到了极限的程度——但是伯吉斯的小说赋予了安德比滑稽讽刺剧似的风格。伯吉斯自己的写作风格是实用主义的、职业性很强的、讽刺荒诞的。他喜欢利用自己的创造和读者玩小说游戏,他急切地捕捉流行文化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思想营养和艺术形式。他作品中的所有这些特征都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时代》周刊说:“本书也许看似一本淫秽惊悚的小书,但安东尼·伯吉斯用英语写了一部珍品——一部哲理小说。这一点也许会被忽视,因为小说主人公说的都是纳查奇语,以便给予他应有的特殊身份——半人半非人。这个‘垮掉的一代’的斯塔夫罗金的朝圣之路是一篇严肃而成功的道德随笔。伯吉斯直截了当地认为作为恶人的亚历克斯比作为一个善良的僵尸的亚历克斯更像是一个人。机械社会的发条决不能冒充道德选择的有机生命。如果恶不能被接受为一种可能性,那么善就是无意义的。”
荣誉成就
安东尼·伯吉斯生平著作超过五十部,曾获诺贝尔奖提名。
英文文学百科全书把伯吉斯称为20世纪英语世界文学领域独一无二的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欲望与婚姻》的创作阶段
《医生病了》成书背景
《发条橙》发表
旅居创作
与世长辞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代表作
其他作品
创作风格
叙事特点
创伤叙事
后现代性
音乐性
颠覆性
语言表达
多语言性
幽默性
主要思想
自由主义
多元主义
人物影响
文学影响
社会影响
国际影响
人物评价
荣誉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