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在
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大和三年(829年)为
京兆尹,同年为
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言清新,《
全唐诗》存其诗六首,其中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
关于崔护的轶事被收录在
孟棨编著的《本事诗·情感第一》中。相传崔护
清明节交友,与一女子邂逅,彼此钟情。次年前往寻访,却得知女子因相思成疾刚刚死去。崔护痛哭,精诚所感,女子死而复活,二人最终结为夫妻。而崔护的成名作品《题都城南庄》正是其许久未见那名女子,心中满是思念,登门拜访却无人应答之时,在左侧的一扇门上所题。
唐
贞元十二年(796年),崔护考中进士,开始了仕途生涯。大和三年(829年),他由
京兆尹调任为
御史大夫,后任岭南节度使。
崔护,
李适年间
博陵县的书生,出身书香门第,才华横溢,但性格孤傲,平时沉迷于书海,鲜少与人交往。一次清明时节,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独自踏上了春游之路。沿途他经过一片桃林,顺着曲径深入,走到一个简朴的竹篱小院前。院门轻响,一位素雅的少女迎了出来,给崔护递上茶水。少女名叫绛娘,容貌清丽,气质脱俗,深深吸引了崔护的目光。两人短暂的交谈中,崔护不由自主地被少女的纯真与清丽所打动。
离开时,崔护依依不舍,心中已暗生情愫,回望那片
桃花,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而少女绛娘,也悄然在心底埋下了对这位书生的思念。然而,次年春天,崔护再次来到那片桃林,却再也没有见到绛娘的身影。茅舍的门紧闭,门上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少女已不在此地。心中失望的崔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诗,以寄托他未能再见绛娘的遗憾。
几日后,崔护再次前往寻找,终于遇到绛娘的父亲。老人泪如泉涌,告诉崔护,绛娘因未能再见他,心情郁结,久病不起。崔护悲痛万分,急忙奔入屋内呼喊绛娘的名字,最终感动了天命,绛娘奇迹般地复苏。两人重新相聚,情感愈加深厚。经过一番周折,崔护与绛娘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婚后,崔护更加专心学业,最终在
贞元十二年的会士考试中名列前茅,外放为官,仕途顺利。他在任上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绛娘也一直在家中贤淑持家,支持丈夫的事业,为他的成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段由桃花缘起的爱情故事,既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体现了崔护与绛娘之间深厚的情感。尽管两人的身世和过往一直没有被完全揭开,但他们的爱情故事依然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佳话。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
首都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
首都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莫知所答。父曰:"吾女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岁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博陵人崔护,天资出众,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后来中举成为进士。清明节那天,他独自前往都城南门外游玩,途中经过一处庄园,院子大约有一亩地,花木繁盛,显得很安静。崔护走近庄园,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门缝中探出一个女子的脸,她问:“你是谁?”崔护回答说:“我是崔护,今天出来游玩,口渴想请点水喝。”女子听后转身取了一杯水,开门让他进去。崔护进入后坐下,女子靠在小桃树下站着,两人没有太多言语。女子长得美丽,神情温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崔护想和她交谈,但她始终沉默,二人对视了许久。最终,崔护起身告辞。女子将他送到门口,目送他离开,然后回到屋内。崔护离开时心中有些怅然,便直接返回了城里。此后,崔护决定不再去见她,虽然内心有些许牵挂,但他并未再踏足那个地方。直到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再次想起她,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思念之情,便再次来到庄园。到达后,他看到院子依旧如常,门却已经紧锁。崔护在旁边的门扇上题下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完后,他没有多停留,便离开了。几天后,崔护再次来到城南,想要找那位女子。这次,他听到屋内有哭声,便敲门询问。一个老人走出来,泪流满面,看着崔护说:“你是崔护吗?”崔护回答:“是的。”老人继续哭着说:“你害死了我的女儿!”崔护被这突如其来的指控惊呆了,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老人接着说:“我女儿聪明懂事,去年清明节后,她常常心神不宁。那天她看到你题的诗句后,回家就生病了,几天后因绝食去世。我一直没让她出嫁,是因为她想找个好人家,没想到却死于非命。难道不是你害了她吗?”说完,老人扶住崔护继续哭泣。崔护感到十分愧疚,便请求进入屋内为女子哀悼。女子安静地躺在床上,崔护轻轻地将她的头枕在自己腿上,痛哭并祈求:“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久后,女子的眼睛缓缓睁开,经过一段时间,她竟然复活了。老人惊喜万分,立即将女儿许配给崔护。
“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揉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
沈括在《
梦溪笔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