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舞
日本的舞蹈
阿波舞(日语:阿波踊り),日文直译“阿波踊”,是日本传统民间舞蹈,起源于400多年前的日本江户时代,是德岛县的一种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舞。据说,是由于德岛县古称“阿波国”,所以这种舞蹈称为“阿波舞”,其与西马音内的“盂兰盆舞”和“郡上舞”成为日本三大盂兰盆舞。阿波舞原型为模拟愤怒的农民驱赶踢粮食的野猪舞蹈,直到15世纪演变成为民众欢迎领主入城的集体舞表演,常在街头和公共场合表演。
日本每年8月12日-15日举办“阿波舞节”,参与人数众多,以连为单位在街上跳舞,由男女分别组成小集团在前方踏着二拍子的节奏,行进在大街上。表演者头缠白带,身着和服,胸际斜跨字标,在鼓、三味弦、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狂热的人群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使劲跳踩着阿波舞的节奏。其动作特点是一侧的手脚要朝同一方向伸出,演员们动作划一、简单有序。创新性是该舞蹈最大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风格,日本民间流传“有多少连就有多少阿波舞”。阿波舞现已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起源传说
阿波舞(日语:阿波踊り),日文直译“阿波踊”,是日本的传统民间舞蹈,起源于400多年前的德岛县的一种盂兰盆舞,是日本三大盂兰盆舞之一(另两个盂兰盆舞为“西马音内盆舞”和“郡上舞”)。据文献资料和民间传说收集,关于阿波舞起源传说共有五种。
第一种是阿波舞是从日本各地都能看到的盂兰盆会舞中衍生而来的。
第二种是源于1587年,四国德岛的藩主蜂须贺家为庆祝德岛城的建成,在城邑摆酒宴,对着城下的群众说“为了庆祝城的完成,大家随意跳舞吧”,之后形成了阿波舞。
第三种是阿波舞起源于“风流舞”,据说日本的“能剧”源自“风流舞”,且参与阿波舞的表演者以组为单位,这种特点是受到了风流舞的影响。又因1663年,日本三好地方志记载,三好氏族成员十河保曾在1578年的胜瑞城举办过一场风流舞表演,因此说阿波舞由风流舞演变而来。
第四种,据民间说阿波舞原型是模拟愤怒的农民驱赶吃粮食的野猪而改编的舞蹈,直到15世纪这种舞蹈所跳之人愈来愈多,便逐渐演变为城中的集体舞蹈,更为欢迎城主的舞蹈,常在街头和公共场合表演。
第五种,是说阿波舞由于德岛县古称“阿波国”,所以这种舞蹈被称为“阿波舞”,其动作原型来源于“念佛舞”,最早是作为祭祖灵的舞蹈而每年夏季举行,参与人数众多,并将其作为旅游项目,随之宗教观念减弱,逐渐演变为庆祝的集体舞蹈。
总之,阿波舞是一种产生于民众、用来表达喜悦的集体舞,无需专业训练、不分身份高低、不拘礼节是这种活动在日本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历史发展
据资料记载,日本江户早期,当时称阿波舞为“德岛舞”。1650年的书籍《春日祭记》,记载了德岛县流行一种组舞的形式,即阿波舞的早期形式,其参与人数超过百人,但因其花费众多,藩认为其具有威胁,组舞不能与藩权对抗,被视为全面禁止的对象。1657年至1796年藩对盂兰盆会舞采取了抑制政策,但这种组舞形式仍时常出现。1907年之前,日本德岛于每年的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流行“盆舞”这一节日活动,阿波舞(即“德岛舞”)还未盛行。
1908年,徳岛市建市20周年时,日本皇太子到德岛走访庆贺时,观看了盂兰盆舞,对其中阿波舞(当时还未称为阿波舞)这一形式加以称赞,之后,阿波舞形式便盛行,在日后的“德岛盂兰盆舞”表演中阿波舞作为重要节目之一。1928年,民俗艺能学家林鼓浪,提议将其更名为“阿波舞”。
1939年至1945年期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阿波舞停滞一段时间。1946年至1948年左右,战争结束后日本德岛美国驻军许可,阿波舞迅速复兴并扩大,在当时作为平民百姓的娱乐活动之一,并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持续生存,更有国际亲善协会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盆舞大会”。据报道统计,这一时期,参与阿波舞的表演人数众多。德岛县政府借此时机,将阿波舞作为观光旅游项目推广,并举办了“盆舞审查会”,在表演中获得优异的阿波舞表演者可获得“优胜旗”作为奖励。
1952年,阿波舞在日本的影响力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规模性的表演团体,不同表演团体还会以竞技的形式进行表演。但随着竞技形式的出现,阿波舞渐渐褪去原始的气息。于是,德岛县政府决定将竞技表演改为观览的形式,渐渐开始恢复到民间表演的集体舞蹈形式。
1957年,阿波舞以“高原寺阿波舞大会”为契机在全日本举行阿波舞会,举办该大会时,得到了日本许多寺院、町内会的捐助,行政、经济团体为阿波舞表演提供场地和奖赏,在多种集体的帮助下,阿波舞得到进一步兴盛。1970年时,在大阪召开世博会时,德岛县向全世界展示阿波舞这一艺术形式,使之得到广泛传播。时至今日,阿波舞已经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在日本乃至世界各地流传。
艺术特点
表演特点
阿波舞,表演参与人数众多,通常由十几人组成一个连。表演时,以连为单位进行游街表演,一个连中又包含几种小队,如儿童小队、女性小队、男女混合表演小队、太鼓及管乐小队、舞技出色的个人小队等,要求各个小队间协调配合,动作相互呼应。阿波舞的表演程序为儿童小队、女性小队、男女混合表演小队、各校小队,太鼓及管乐小队伴随始终。其表演时间为每年的8月12日-15日举办“阿波舞节”时表演。
儿童小队走在连队的最前方,动作有板有眼,稍简单,且节奏缓慢。随着节奏的加快,女子小队缓慢走来,其动作较简单但优雅,穿的是用鲜艳薄棉布作的浴衣,头戴草帽,要以草帽遮住半张脸、脚穿木屐,进行表演。随后,是男女组成的混合表演小队,这个环节节奏急促,有的表演会带有情节性舞蹈。其中男性表演者身强力壮,动作夸张,幅度较大;女性表演者也力量感十足,个性鲜明。最后,是个人小队的技巧性表演,将现场气氛渲染到最热烈。
阿波舞作为日本传统的舞蹈形式,其动作简单易学,且随意性较强,具有较强的群众性特点,参与度高。舞蹈主要是在圆形的运动路线上舞动,动作整齐划一,每个连的舞蹈动作都各具特色。日本民间有流传说:“有多少连,就有多少阿波舞。”随着场面的逐渐热烈,舞者情绪高涨,开始即兴发挥,赋予了阿波舞动作很强的现代性特点。
阿波舞最大的动作特点是一侧的手脚要朝同一方向伸出,表演时上半身前倾、微俯身,双手举过头顶,呈放松状,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双手掌心朝内,手微微张开,好像兰花指,两个手肘要往内扣。手指有捏放的感觉,动作轻柔且缓慢;脚步动作是脚抬高,脚尖点地踢出去,再换脚重复动作。在表演时男女分来起舞,动作大致相同,但风格迥异,主要区别是,男人们跳的舞蹈动作有弯腰、屈腿,把手举过前额,轻轻地上下舞动手腕。男性演员的动作幅度很大,显得非常雄壮,有的演员手中还拿着团扇和布手巾,不时做出滑稽的表情;而女人们的基本动作是身体向下,降低重心,右手与右脚、左手与左脚轮换同时向前伸出,向内翻手掌,优美地舞动手腕。
伴奏特点
阿波舞的伴奏是由大太鼓、钟、缔太鼓、三味线等乐器组成的太鼓及管乐小队,其节奏随着舞蹈的变化而变化,各个小队的表演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呈现出由缓到急、由慢到快、由清新到激情疯狂的节奏趋势。起初,儿童小队表演时节奏缓慢,营造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女性表演小队上场阶段,节奏稍快,但舒缓,营造一种女性优雅之感;男女表演小队上场时,节奏充满力量感和强烈。最后,到个人小队表演技巧时,节奏急促,以强烈的鼓点和激情的音乐来代替更多的肢体语言,将舞蹈表演推向高潮。
价值影响
作为日本文化遗产,阿波舞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既自娱又娱人。其形态具有鲜明性和丰富性,具有较强的包容能力和不断进化的生命力,蕴含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阿波舞的影响价值可与巴西的狂欢节相比较,不仅在日本各大城市表演,并广泛到世界各地进行表演,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阿波舞是日本创造出的世界性文化财产,成为日本代表性舞蹈之一。
阿波舞自1945年以后,阿波舞逐渐进人了城市,并与文化产业结缘,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波舞自农民文化转为文化产业之后,其日后活动以商业和娱乐为主。阿波舞的组织者是德岛观光协会,作为旅游景点而发展。尤其是在阿波舞节时,大的企业要在阿波舞节上作广告,以明星效应穿上带有本公司标志的服装, 组成阿波舞表演队在周围表演。同时,企业的关注也能为阿波舞的发展带来生机。此外,阿波舞剧场演出的发展,除了自身具有营业价值,还会带动周边商店街的消费力,使得阿波舞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带动经济发展。
传承和保护
传承困境
阿波舞在现代发展中存在一定的传承问题,一是阿波舞在传承中逐渐失去原始风貌,因其商业化较重使其失去了跳舞的乐趣,只是成为旅游观看的景观之一。二是阿波舞的传承群体逐渐轮到企业家手中,使民间阿波舞与日本社会渐行渐远。三是阿波舞的乐器三弦、横笛等传统伴奏乐器逐渐消失,逐渐以录音代替现场。
保护措施
日本较为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对阿波舞的保护与传承亦是高度重视。当地政府即挖掘与研究民间舞蹈,也重视阿波舞的教育。如德岛建立了阿波舞的现代化会馆,该会馆共有三层,一层用于阿波舞的剧场演出所用,一层是阿波舞的博物馆;陈列了阿波舞的文史资料、录像视频、服装道具、伴奏乐器等;一层还开设了阿波舞的培训学校,用于招收喜爱阿波舞的群众,培养阿波舞的接班人。徳岛市还极为重视在学校中传承阿波舞,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培训孩童学习阿波舞,在这些群体中,如有表演优异者还会被选到舞蹈演出,能够获得演出费用。此外,阿波舞还重视舞台化的传承,舞台的阿波舞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名称,仅时作为阿波舞的动作组合的展演。这种展演形式具有商业性,与当地的旅游相结合,据阿波舞实行委员会统计的数据,阿波舞舞台展演的每日观看人数就有30万余人,登上舞台展演的舞蹈演员有7万余人,这也促进了阿波舞传承人的增加和传播范围的扩大。在德岛县,因群众的喜爱,还自发组织了多种团体,如阿波舞振兴协会、德岛县阿波舞协会、阿波舞保存协会,这些团体都致力于阿波舞的传承与保护。现今,阿波舞成为了日本最著名的文化活动之一。
参考资料
德岛市阿波舞祭.Media & Industry Meetings & Events.2023-06-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起源传说
历史发展
艺术特点
表演特点
伴奏特点
价值影响
传承和保护
传承困境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