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道教修心养性经典著作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家经典著作,别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常清静经》《清静经》等。唐末道士杜光庭注本是最早的注疏本,其在经后补充了一段成书来历,说该经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直到三国时期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公元164—244年)书写记载而成书,因此古代道教学者和学徒也这样认为,而其成书具体年代不详,历史学家任继愈和专门研究道教的学者萧登福等人则通过资料分析推断此经出于六朝或唐朝。该经共一卷,全部经文约391字,加上经后的赞语约为四百余字。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的论述内容主要围绕“清静”二字展开,全经文部分共分为三段,探讨研究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讲述了道家核心的“道”本体论以及强调“清静”的重要性,主张修道者要澄心守静、减少欲望,看透一切皆虚无的本质,坚守道德,从而真正清静无为。现存的版本有唐末道士杜光庭注本、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元朝终南山道士王元晖注本、金朝道士侯善渊注本、宋代无名氏注本、宋末元初道士李道纯注本等。其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晚唐道士杜光庭注本是出现最早、较为完善的版本,在其出现后,该经的传播更为广泛。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作为一部经典的道教重要古籍,被许多修道者和学者重视并为之注释,尤其是宋元之后,其推动了道教思想以及道教宗教的传播与发展。该经的道教心性修养道法被尊为最高法门圣典,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最后,该经由于其在道教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被书法家专门书写,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影响十分深远。
经名释义
“太上老君”是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尊称。“清静”一词则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是最早使用“清静”修心概念的人,主张“道常无为,为无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在经文后的赞语里,三国时期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称该经是老子西游白龟台时为道教神仙王母娘娘论说《常清静经》,而西王母由此口口相传至葛玄,由葛玄书写记录下来继续传播。而且老子创始道教,往后的道教修道者都以老子思想为源头,《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便是道教学术中论述老子“清静”思想的上乘典范,故而如此起名。
成书考据
学术界关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留有争议,总的来说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许多宗教界人士甚至非教内人士相信该经就是太上老君或者老子亲口所说,并且经仙人葛玄记录并流传于世;第二种认为该经成书于魏晋时期或稍后;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此经成书于隋唐时期或者唐以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
关于第一种说法,许多修道者和学者都认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三国时期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所传,由上古所作流传至三国葛玄书写下来,此说法根据该经中的“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王玄甫,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王母娘娘。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而注疏者杜光庭、王元晖也是认可这种传承说法的,在其注疏本中都对此加以记载叙述。在《正统道藏》和《藏外道书》中所收录的所有注本, 无一例外均持此观点。也有些学者则认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后人伪造,比如宋代黄震朱熹便说其是伪造就如同伪造佛经一般,但这种说法的理由与依据并不充分。
关于第二种说法,王毅编著的《道教基本常识》在“道教经典”部分就论断此经“是三国时期葛玄假托神人所作的经书”,专门研究道教的谢路军教授在所著《道教概论》中提到《清静经》“传说是三国时期葛玄托神人降授而作”。也有学者认为该经成书于六朝之后,如牟钟鉴、胡孚璨、王葆玹主编的《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一书中,刘仲宇执笔提到道教史上有两个葛仙翁,但他认为《清静经》是六朝以后道书,经后葛玄赞语是托词。
关于第三种说法,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有学者认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成书于隋唐时期或者唐以前,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在于最早的注释本来源于唐五代杜光庭,从而对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成书时间最多只能推断至唐朝。著名历史学家任继愈根据该经中关于心性修养的词汇用法来源于六朝后的佛教思想,认为其成书于唐代道士,但具体时期并没有说明。丁培仁教授认为此经“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国学大师南怀瑾在《南怀瑾全集》中认为该书“托名是太上所作,其实成书于晚唐”,朱越利教授在《道藏分类解题》中也认为该经“当出现于唐或唐前”。
版本
关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注释版本众多,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只有经文正文部分,如宋末元初道士李道纯注本,一种则是加以赞文和传承体系说明,如唐末道士杜光庭注本。现存的注疏本有《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唐末道士杜光庭注本、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元朝终南山道士王元晖注本、金朝道士侯善渊注本、金代道士刘通微注本、宋代无名氏注本、宋末元初道士李道纯注本,以及元代道士王道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图注解》、民国汶水居士李光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原旨》注本、明朝道士林兆恩《清静经解》、清代八洞仙祖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中有《太上老君清静心经》、《太上十三经》中收录有题为吕纯阳注的《清静经解》等。
其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唐末道士杜光庭注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该注本以元气解释“清静”思想,在心性修养理论内容上融合道教传统修炼思想,并引入佛教“空”的观念来解释道教修心观空理论,采用的论述方法是唐朝重玄学的有无双遣的论证思路。
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元朝终南山道士王元晖注本则记载原本有图像,现存已没有,现存的版本中保存了序以及道教修炼口诀。而注释内容上则融合了《周易》、术数理念、道教气论和儒家思想来解释该经的道教修心养性思想,并引用了《神霄经》《大洞泾》《春秋》《淮安子》《石函记》《了心经》等部分道家经典著作以及道教代表性人物的诗文语录来解释该经“清静”的道教修炼思想。
金朝道士侯善渊注本则是经文内容前有注序,主张众生诵读领悟该经,贯彻清静之主旨。该注本以经文解析和颂文相结合,其中每段颂文都是经典的道教炼养诗文;宋代无名氏注本的特点则在于该经中不仅大量引用文中的内容以解释该经的清静之理,同时还举例民间守持清静后的感应事迹,涉及的人物包括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高等神仙和精怪鬼神,并在每个事例之后加上注释者关于事例的评述作为小结,用以增强说服力,主张诵读该经能够避祸成仙。
宋末元初道士李道纯注本和明朝道士林龙江注本在坚持该经道家道论和清静修心思想主旨的同时,兼之在论述内容中融合儒家佛道思想,坚持三教合一思想,对《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思想理论研究。民国汶水居士注本的特色则是援引儒家思想入道,将儒家思想理念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的清静思想融合在一起。
元末明初道士王道渊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纂图注解》则是在文字之外配上了多幅图片说明,将道家内丹修炼体系以结构图的方式展示出来。王道渊撰写、水精子补注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图注》则十分鲜明地融合了儒家佛教道教思想,强调三家同本同源,并将该静的道论、修心养性理论和境界论与以清静为本的修炼方法相结合,融合内外丹的理论思想。
金朝道士刘通微注本则是点明了清静主旨和全经各个部分概念之间的关系,颂注部分用五言诗的形式进行,强调的重点是以清静贯彻的道教内丹修炼思想。此外,还有《太上十三经》中收录有题为吕洞宾注的《清静经解》,是以自然无为,有无相生的总体思路来解释该经的道教修心思想;收录在《藏外道书》中的清代八洞仙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则没有明确说明注释者。
原文及注释
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注释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才言可道,即非常道。既不可道,何以名道?咦,只这道之一字,已道了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搏之不可得,用之不可既。惟惚惟恍,不属声闻;曰希曰夷,无有定体。若作声闻,会不足以成;若作定体,求不足以应变。道虽无形,因天地生育,其形可见;道虽无情,推日月运行,其情可察;道虽无冬,穷万物长养,其名可立。《易系》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非道之形乎?又曰,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非道之情乎?又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非道之名乎?道本无名,圣人强立名道者,通天下万变,归天下之殊途,坦平蓦直、大路之谓也。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鸿蒙未判,动静之理已存;清浊既分,动静之机始发。清而升者曰天,浊而降者曰地。天地一阖辟、一阴阳,互动互静,机缄不已,四时成焉,百物生焉。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於物之最灵。男法天,女法地,男清女浊,即天地升降也;男动女静,即天地阖辟也。天地絪缊,万物化生。降本流末,生生化化,而无有休息。太上始言无形、无情、无名,天地之始,次言有动、有静,谓有名万物之母也。若复有人知此两者同出异名,则知清浊本一,动静不二;流虽浊而其源常清,用虽动而其体常静。清静久久,神与道俱,与天地为一。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神所以清,心所以静,至道与神,混混沦沦,周乎三才、万物,应变而无穷,至广大,尽精微矣。苟以欲制道,失道者也。失道之士,欲心一萌,无所不至,权利牵於外,念虑煎於内,心为物转,神为心役。心神既不清静,道安在哉?常能制欲则归心不动,归心不动则自然澄澄湛湛,绝点纯清,复其本然清静之大矣,何欲之有?《易传》云: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其斯之谓?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
太上云:清静为天下正。所谓正者,至公无私也。惟天理之至公,为能胜人欲之至私。世人所以不能造道者,非不能也,为物欲之所眩也。绝欲之要,必先忘物我。忘物我者,内忘其心,外忘其形,远忘其物。三者既忘,复全天理,是名大,即艮止之义也。《易》云: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艮其背,即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也。不获其身,即外观其形,形无其形也。行其庭,不见其人,即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也。无咎即无欲也。太上云,咎莫大於欲得,即此义也。至於物欲见空,则清静之天复矣。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攸万事不是空,一以贯之,终归元物。此遣欲之要也。以空遣欲,欲既不生,和空亦无。空既无矣,无亦无也。无无既无,湛然寂然。湛寂亦无,是名真静。湛然常寂者,凝神入空寂也。寂无所寂者,融神出空寂也。所谓真静,非不动也。若以不动为静,则是有定体也。有定体,则不足以应变。所以真常应物,真常得性者,动而应物而真体不动也。作如是见者,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寂然不动为体,感而遂通为用,是名真静。至於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真常之道得矣。得之一字,亦是强名。若谓实有所得,则不足以为道。圣人惟恐世人不知有无相生之理,落断常邪见,故以得道委曲成全,使其积渐而至顿成也。至於嘿而成之,不言而信,圣道可造也。所谓传者,不传之传也。圣道者,圣而不可知之之谓也。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
遵儒书不争之言,行释经无争之行。此一法出於无法,洞观冥契,是名上士也。下士则不然:下士之心好胜,常自满自见,是自矜伐,致争之由也。才有微善,执为己德,吾必谓之无也。上士返是:上士晦德以谦,自牧不自见,是不自矜伐。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太上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此义也。执着之者,德尚不明,何以明道哉?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下士好争执德,为有妄心,所以然也。古德云:常灭妄心,不灭照心。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妄想一萌邪正分,枢机一发荣辱判。可不勉哉?妄心不止,生种种差别因缘,至於涉秽途、触祸机、落阴趣,未有不始於妄心也。学道之士,固当谨始,始若不,焉得有终?妄念始萌,不自知觉,神为心役,心为物牵,纵三尸之炽盛,为六欲之扰攘,岂得不着物耶?着物之故,贪求心生。既生贪求,即是烦恼,妄想种种相缘无由禅定,至於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良可悲哉。所以妄想之心,轮回之根本也。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妄想心不灭,所以然也。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见在此身,亦从妄想中来。身生而后有情缘,情缘而后有忧苦。妄增缘起,直入轮回,前无始而后无终者,举世皆然。惟悟道者照心常存,照破种种缘相皆是妄幻,勿令染着。照心既存,妄心无能为也。久久纯熟,次定证清静身。作是见者,真常之、道得矣。所谓照心者,即天心也;真常者,即无妄也。了悟此心,则有妄之心复矣,无妄之道成矣。无妄所以次复也。《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到这里,纤芥幽微,悉皆先照。至於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至觉至灵,常清常静。真常之道,至是尽矣,圣人之能事毕矣。
内容主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主要围绕“清静”思想,阐释清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持清静以修心养神。全经文部分共分为三段,第一段讲述老子的“道生万物”的本体论观念,世间清浊、男女阴阳、动静、本末是辩证统一的,在变化运动中生存发展,从而引出“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强调“清”与“静”的重要性;第二段则是讲述“清静”的作用以及守住“清静”的口诀,“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第三段最后上升到为人处事之道,提出“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主张修道者要克制欲望、减少贪念,看透一切皆虚无的本质,坚持守静守真、无争行德。该经在经文后还有一部分赞语,讲述了该经的传承体系,是由老子口述于西王母,之后口口相传,至于葛玄笔写记录下来,另外还有左玄真人和正一真人对该经的称赞。
“道”本体论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开篇就提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的本体论,论述大道无形无情,存在于天地之前,是世间万物生存运行的本源,大道生育、繁衍万物,大道无形即超越有限性,玄而又玄无法具体描述,包含着客观自然的规律。其次,便是论述大道所包含的清浊、男女阴阳、动静、本末的层级之分,“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浊动静都是道法,天地男女都遵循着阴阳运行的规律,辩证统一、互相作用,在变化运动中生存发展。
“清静”修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认为道体清静,万物都是从清静大道中演化而来,如“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在这里,大道将一切都分为清浊,正是因为清静之道虚无特性,所以能够是“虚生万物”的世间大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主张人要做到断却妄念、减少杂念贪念,从而澄澈心性、常清静,做到“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即看透世间虚无的本质,不为外物所诱惑困扰,节俭自律,淡泊名利,培养澄澈超越的精神境界,坚持守静守真、无争行德,不争抢虚名,坚持自己的大道原则。
借鉴佛教思想
就现存文献而言,朱熹第一个明确说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包含有佛学思想,《朱子语类》记载了他认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受到了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影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有一些关于佛教中的概念,如“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中的“六欲”,无名氏、侯善渊、王等注本把“六欲”注解为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借鉴了佛教“六根”的观点,汶水居士的注本又用“色、声、香、味、触、法”来解释“六欲”,这也是使用了佛教的“六尘”的观点。佛教认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受到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而产生六欲。至于“三毒”,侯善渊等人注为“身业、意业、口业”,王玠、汶水居士等人注为“贪、嗔、痴”。而佛教界人士大多以身、口、意三业,或贪、嗔、痴三毒来解释。“六欲”“三毒”等词汇到底是否来自于佛教,学术界有不同看法,萧登福和任继愈的看法就截然相反,萧登福等学者认为应当是来源于老子的“无欲”“少私寡欲”的思想,但是任继愈却认为“六欲”“三毒”等词汇来自于佛教。
除此以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观空”的思想也来自于佛教。该经中,“观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一部分,该经主张将内在的心、外在的形、脱离身心存在的物都体悟后,所见唯有“空”,此时看透世间虚无本质,就回归到老子的“无”,要把“空”推到了极致,也把“无”也推向了极致,这样才控制住欲望,从而渐渐契入大道。
另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的思想也来自于佛教。该经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道”,是因为有一颗妄动的心,使人们贪恋执著于万物,并且生起贪求,产生了烦恼,烦恼又使人生出妄想,遭受身心的忧愁和苦恼,如此一个恶性循环,使人遭逢污浊并且在生死中不断轮回,这个轮回就像苦海一样。这样的概念在佛教中有类似的观点。
核心概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的论述内容主要围绕“清静”二字展开,探讨研究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考诸《诗经》《周易风水》《尚书》《左传》《国语》等最早的几部经籍,未见使用“清静”一词的例子。《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清静修心思想最早是来源于《老子五千言·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老子的“清静”既包含“道”的根本属性、初始状态的含义,也有具体的修身治国层面的含义,主张以节制欲望、谦让礼下而无为而治,君主要不干扰万物,任民众自生自长,这样的社会状态就合于道的要求;人与人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应该谦退处下、先人后己、屈己下物,这样才能和谐共处。
庄子与黄老道学继承老子的“清静”思想,并发展出不同的内涵。与老子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不同,庄子更为注重人的内在生命,并将老子的“道”内化为逍遥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体验。因此庄子视域下的“清静”思想更具有修养论的意味。庄子认为恶、欲、喜、怒、哀、乐等情欲是人的负累,是破坏内心清静平正状态的因素。所以,庄子采取的态度是将之排斥在心灵之外,主张澄心禁欲的修心养性,达到与道合同的本真境界,从而追求内化生命体验。而黄老道学派系则是发展了道家“清静”观念中治理国家方面的意蕴,主张因资、因势、因时而为,反对不必要的、刻意的干涉作为,强调无为而治思想,并将寡欲节制具体为“适情辞余”,反对人合理欲求之外的嗜欲损害和掩盖本性。
道教“清静”的内涵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主张止恶从善、劝善成仙是修道的基本旨归,要求修道者去除恶念、恶行以做到内心清静。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关于“六欲”“五毒”的概念,其主张无欲无为、行善积德。二是道教吸收佛教的染净观念,将“清净”作为“清静”的内涵,道教将修道者所有的烦恼、执着、妄心、妄情等视为不“清净”,所以主张要去染得净,重新回到“清静”的状态。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以“内观于心, 心无其心, 外观于形, 形无其形”来说明万物都在变化消逝,没有什么是能够永远真正拥有的,所以应该看透事物本质,克制欲念,澄清心性,稳定元神,从而强调修心养性的重要性,主张注重“虚”和“静”,万物回归其根源,便能悟道知常,即看透事物之本质,不执着于“有”和“无”,懂得世间规律,以“虚”和“静”来领悟、修炼道法,从而能做到“没身不殆”,强调“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作品影响
宗教影响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作为一部经典的道教重要古籍。首先,对于道教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因为被许多修道者和学者重视并为之注释,尤其是宋元之后,从而推动了道教思想以及道教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其次,该经语言简洁,内涵丰富深远,由此本身字数较少,所以给后人学习该经时的理解奠定了一个视域宽广的基础,给不同的解经者留下了补充和发挥的空间,从而推动道教思想的扩展和丰富。另外,该经中的道教心性修养道法被尊为最高法门圣典,常被各个时代的学者引用。全真教将其列为日课必修典籍,每日修习研读从中领悟道法,许多道门中人将其视作与《道德经》同一地位的道教修炼经典,李道纯、王重阳、白玉蟾等著名道教学者在其著述中常引用该经原文来说明其修心养性理论,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当代意义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提倡的“清静”思想对于当代依旧具有深刻意义。无名氏所注的《清静经》举了李漼女儿卫国文懿公主奢侈的例子来规劝世人节俭自律,这种节俭思想符合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旧能够起到劝导人们付出实践以节约生活,并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其次,该经中的克制欲望、修心养性的思想对于当代人追求精神生活富足的状态也有所帮助,道教主张澄心去欲的审美心态论对当代人的审美价值观也有启示作用,比如庄子主张超越人世一切内在外在的欲望、利害、, 不受任何内在外在的好恶、是非、美丑以及形体声色等的限制束缚, 以此从人际关系上摆脱出来,与宇宙精神合而为一,达到超越的精神境界。除此之外,该经中的虚静思想对中国文艺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五藏,藻雪精神”、宗炳提出的“澄怀味道”说、苏轼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等观点都收到了其影响。
艺术作品
由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在道教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被众多书法家专门书写,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从而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影响十分深远。书法方面主要有唐褚遂良《常清静经》楷书、唐怀素《老子清净经》草书、唐柳公权《常清静经》楷书、元赵孟頫《常清静经》楷书、明文徵明《常清静经》楷书 (42岁和83岁各一幅) 、清沈荃《常清静经》楷书以及康熙、乾隆等帝王的御笔《常清静经》等。其中,现存下来的有唐朝书法家褚遂良(公元596-659年)的楷书《常清静经》,唐朝中期书法家柳公权(公元778-865年)的楷书《常清静经》,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的楷书《常清静经》,明朝书法家文徵明(公元1479-2559年)的楷书《常清静经》。
文徵明楷书《常清静经》
其次,碑刻方面,有西安碑林博物馆旧藏的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庞仁显书、安文璨刻石碑本《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泰山于明万历乙未年立于三阳观三官殿前《常清静经碑》,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老君洞题为“明代国子监学正蒋行可所书”的《清静经》残碑等古代碑刻作品;音乐作品方面明代文人张德新辑录的古琴曲集《三教同声》有一曲《清静经》古琴曲。
西安市碑文
评价
三国时期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评价其为:“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
道教四子真人之一左玄真人尹喜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评价其为:“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道创始人正一真人张道陵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评价其为:“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唐末道士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中评价其为:“经则法也,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之梯凳。”
经典章句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参考资料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老子道德经.2023-07-28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老子道德经.2023-07-28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道德经.2023-07-28
常清靜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8-04
清静经原文及译文.瑞文网.2023-08-04
目录
概述
经名释义
成书考据
版本
原文及注释
原文
注释
内容主旨
“道”本体论
“清静”修道
借鉴佛教思想
核心概念
作品影响
宗教影响
当代意义
艺术作品
评价
经典章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