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伞
旧时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
万民伞是旧时绅民为赞扬地方官员的廉政为民而赠送的一种伞。这种伞上装饰着许多小绸条,上面写有赠送人的名字。在清代,当地官员离任时,当地的绅商们会送给他们万民伞,以表示对他们的留恋和敬意。万民伞象征着这位官员像伞一样保护着当地百姓的意义。送出的伞越多,代表这位官员的声望越高。如果一个官员在被撤职或降职时,当地人仍然送伞甚至拦住他的轿子,这说明这位官员无疑是一个廉洁公正、深受人民喜爱的好官,并且当地人对他充满感情和义气。
万民伞在后续的发展中也演变成了一种以伞为核心道具的民间传统舞蹈,它是竹溪县地区过年时的习俗之一。起源于唐朝,早期流传于竹溪地区,而在明清时期达到了盛行的程度。这种舞蹈的举办是为了向那些为人民办好事、主持正义,并受到百姓拥戴的人表达感激之情和颂扬之意。百姓们会举行送万民伞的仪式,以此向这些受人民爱戴的人致敬、感谢和宣扬他们的德行。 
历史含义
在古代的时候当一位地方官员离任时,如果当地百姓认为离任官员是廉洁公正、优秀的,当地的乡绅和百姓为了表示留恋之情,会赠送一种叫做万民伞的礼物。甚至有时他们会攀辕拦轿,上万民伞请求上级将该官员留任,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然而后来,这种行为成为了一种惯例,不论是清廉官员还是贪污官员,只要地方官员离任,当地的官绅们都会赠送万民伞,甚至有些贪官公开索要万民伞,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行为。种种情况让万民伞的意义变得黯然失色,丧失了原本的美好寓意。
进入现代社会,万民伞这一物品早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被人们置于博物馆中。但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却仍然存在,有条不紊地传承下来。时不时地,我们可以在报端或网络上看到“千人送别”“万人送别”等报道,这是万民伞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这种表演的质量好坏参差不齐,有些表达得很出色,有些则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有关故事
清代末期,朱洪章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籍的一品大员,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而被皇帝授予黄马褂的荣誉。在成为地方高级官员之后,朱洪章因其出色的治水能力和对地方的恩泽,离任后被当地百姓赠送了一把名为"万民伞"的礼物。这个"万民伞"被认为是最受人民喜爱的伞。
民俗活动
万民伞是一种来自中国竹溪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其核心道具是伞。这一习俗起源于唐朝,最初在明代传播到竹溪地区,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在竹溪地区,人们会举行送万民伞的仪式,以向那些为人民办好事、主持正义并受到百姓拥戴的人表示敬意,赞扬他们的善行,并让他们的名声传扬开来。万民伞的表演队伍没有固定的人数限制,可以少至二三十人,也可以多达一百人左右。他们可以在乡村或特定场地进行表演。在表演中,领队手持伞作为引导,其他人在伞下扭动身体、跳舞和唱歌。表演队伍紧随其后,伴随着锣鼓的敲击节奏,进行秧歌式的扭动、行走和合唱。在场地表演时,手撑着万民伞的人位于中心,其他人围成圈牵手起舞,随着鼓乐的快节奏跳跃起舞。
万民伞的骨架由竹篾构成,比普通的雨伞要大三到四倍。伞面采用红黄色的绸扎制,色彩鲜艳多彩,非常吸引人的注意。伞盖上装饰着四方八卦的图案,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季如意”“五谷丰登”,寓意着太平盛世和百姓的幸福快乐,因此得名为“万民伞”。之后“万民伞”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的大型歌舞娱乐形式,并且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这种形式通过伞的造型和华丽的装饰,传递着太平盛世和幸福快乐的寓意。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被广泛传承和欣赏。
相关藏品
清代的“丝织绣万民伞”是中国伞业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之一。这把伞具有4.4米的周长和0.72米的高度,并且底部还装饰有一圈直径为0.24厘米的绿色丝编平邑雪萝树。经过岁月的侵蚀,最初鲜红色的丝绸已经褪色成淡红色。这块丝绸上面精心绣制着四条团龙,每一条团龙代表一个方位。在团龙的四个空白区域上,用金丝绣上了142个普通百姓的名字。在伞的内层上,使用墨笔书写了“光绪十四年中秋节月穀旦”的字样。但所送官员的名字已被墨汁涂去,因此无法得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参考资料
万民伞( 万民伞 ).汉典.2023-06-07
竹溪“万民伞”.中国地情网.2023-06-07
史文清火了:“千人相送”还是少一些的好.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2023-06-07
目录
概述
历史含义
有关故事
民俗活动
相关藏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