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顿佛教史》,又称《
佛教史大宝藏论》《正法生源宝藏》《
善逝教法史》《布顿教法源流》,是由元朝时期的布顿大师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322年完成。这部作品被认为是
藏传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
《布顿佛教史》分为四个总纲,实际上包含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佛教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佛教正法的利益、法的定义和分类、经论的组成,以及如何通过听闻、思考和修行来实践佛法。第二部分讲述了印度佛教的发展历程,以及佛教在
藏区的早期传播情况。书中还详细记载了前来藏区弘扬佛法的93位班智达和192名翻译家的信息。第三部分则记录了佛陀释迦牟尼和其他众多佛学大师的事迹。
布敦(1290-1364),
元朝时期被称为“卜思瑞”,法名为仁钦珠,意为“宝成”。他是元代
西藏自治区著名的佛教大师,精通五明,学术成就卓越。布顿出生在一个佛教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接受佛教熏陶和良好教育。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的宁玛派
上师,而母亲也具有深厚的佛学素养。布顿六七岁时便展现出超凡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能够熟练背诵多部佛经。他在7岁时皈依佛教,接受了多种密法灌顶。后来,他跟随多位名师学习,掌握了声明、因明、中观、俱舍、律学等学科的知识,并深入研究了宁玛、萨迦、噶当、希解等多个教派的经典和教理。布顿不仅精通显宗,还在
密宗领域有所建树,尤其擅长
欢喜佛法。他的名声在后藏地区广为人知,被视为当时的权威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