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皇
女英是姐妹俩,姐姐叫做娥皇,妹妹叫做女英。她们是五帝之一
帝喾的孙女、尧帝唐尧的女儿,姐妹俩同时嫁给了虞舜姚重华,即舜帝。
尧帝想要考察虞舜是否符合继承帝位的条件,于是将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娥皇女英恭敬谦让,谨守妇道。虞舜的母亲早逝,父亲是个盲人,娶了继室,又生了个儿子。家人们憎恨虞舜,数次谋划着杀掉他。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虞舜屡次化险为夷。尧帝用了各种方法考验虞舜,处理事务时,虞舜常常会征求娥皇女英的意见。虞舜登上帝位后,娥皇女英成为正妃、侧妃。她们对待虞舜的家人依旧孝顺友爱。舜帝掌管天下的第三十九年,在苍梧去世。娥皇与
女英死在江湘之间,后被人称作湘君、湘夫人。
娥皇女英侍奉公婆,友爱兄弟,是舜帝的贤内助。《列女传·母仪传》中记载,当时的君子都认为,二位后妃德行纯正,行为踏实。这样伟大的德行,应该被奉为典型。
西汉史学家
司马迁评价娥皇女英“很合妇人之道”。西汉文学家
刘向认为,娥皇女英是历史上最早的两位后妃。尧帝的女儿嫁给平民虞舜,不以身份尊贵为傲,能够吃得了苦,侍奉瞎眼的公公,使得家庭和睦安宁。
人物生平
下嫁虞舜
尧帝在帝位七十年,想要寻找一个继位者。周围的诸侯们都推荐民间的虞舜。尧帝也听说过这个人,但是不知道他的人品到底如何。有人告诉他,虞舜的父亲是个盲人,不遵守道德规范,为人也不仁义。虞舜的母亲也不是忠诚有信义的人,虞舜的弟弟狂妄无理。虞舜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使自己的家人上进,不走到歪门邪道上去。于是,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
女英嫁给了三十岁的虞舜,准备通过两个女儿来了解虞舜的德行。同时,尧帝还派了九个男子与虞舜相处,对虞舜进行观察。
助夫脱困
虞舜的父亲
瞽叟是个盲人,虞舜的亲生母亲去世后,叟又娶了妻子,生下儿子象,象生性傲慢狂妄。父母都偏爱象而讨厌虞舜。虞舜并不计较这些,反而对待家里人都非常恭顺,没有丝毫懈怠。即使这样,虞舜的父母也常常想杀掉他。
娥皇女英嫁给虞舜后,住在河边。她们从不以自己身份高贵而慢待虞舜的亲人,恭敬谦让,所作所为都符合妇人之道。虞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农民都谦让田地;虞舜在雷泽打渔,雷泽的渔民都谦让打渔的地方;虞舜在
黄河边制作陶器,黄河边出产的陶器的质量都非常好。一年的时间里,人们聚集到虞舜的居住之地;两年的时间里,这里就成为一个小城市;三年的时间里,这里就成了一个大城市。尧帝很欣赏虞舜,赐给他细葛布的衣服、琴、牛、羊,为他建造仓库、房屋。即使这样,虞舜的父亲
瞽叟还是想杀掉他。
瞽叟让虞舜到仓库房顶上去涂泥,虞舜告诉了娥皇女英。娥皇女英说,去吧。虞舜爬上屋顶后,瞽叟在下面放火烧房。虞舜就用两顶斗笠护住身体,跳了下去,逃走了。后来,虞舜的弟弟象又与父母谋划,让虞舜挖井。虞舜告诉了娥皇女英。娥皇女英说,去吧。虞舜挖井的时候,在井壁上挖了一条暗道。当井挖的很深时,瞽叟和象一起往井里填土。虞舜从暗道中逃走了。瞽叟和象以为虞舜死了,就开始分虞舜的家产。象认为虞舜之死是自己出的主意,因此功劳最大。他要求将娥皇女英还有琴都分给他,父母同意了。象住在虞舜的屋子里,弹着琴,虞舜却突然回来了。象辩解说,自己是因为思念哥哥,太过忧愁才在这里弹琴。
瞽叟还不肯罢休,又叫虞舜前来饮酒,想趁虞舜喝醉后杀了他。虞舜告诉了娥皇女英,娥皇女英找到一种解酒药,先让虞舜用药洗浴后再去饮酒。虞舜饮了一天酒,都没有喝醉。虞舜的妹妹很同情哥哥,与娥皇女英关系也很好。看到父母想要杀哥哥,一直都很气愤,可是虞舜和娥皇女英却并不抱怨,仍然很孝顺地对待父母,也从不怨恨弟弟。
伉俪情深
尧帝让虞舜担任各种官职,用各种方法来考验他。虞舜经管着许多事务,四处巡查。无论大事小事,虞舜都会和娥皇女英商量,听听她们的意见。虞舜六十一岁时,接替尧帝登上帝位,成为天子。娥皇当了正妃,女英做了侧妃。她们对待虞舜的父亲、继母依旧孝顺,对待虞舜的弟弟、妹妹依旧友爱。天下人都称赞娥皇女英既聪明又仁善。
舜帝掌管天下的第三十九年,到南方巡查,在苍梧的郊野去世,安葬在
长江南边的
九嶷山,封号为“重华”。娥皇女英死在江湘之间,后被人称作湘君、湘夫人。
人物评价
娥皇女英侍奉公婆,是舜帝的贤内助。《列女传·母仪传》中记载,当时的君子都认为,二位后妃德行纯正,行为踏实。这样伟大的德行,应该被奉为典型。
西汉文学家
刘向认为,娥皇女英是历史上最早的两位后妃。尧帝的女儿嫁给平民虞舜,不以身份尊贵为傲,能够吃得了苦,侍奉瞎眼老头,使得家庭和睦安宁,最终得以享福。
晋朝文学家
郭璞认为,娥皇女英聪明通达,能够帮助舜帝逃脱井之难。
人物关系
死因争议
《
史记》《
尚书》等史料中,并未记载有关娥皇女英去世的情况。《
列女传》中也仅仅记载了娥皇女英死于江湘之间,并未说明二人如何死去,因此娥皇女英的死因存在争议。
北魏地理学家
郦道元在《
水经注》中说,舜帝去南方巡视,娥皇女英跟随他一同前往,溺死于
湘江中。而明代文人王象晋却认为,舜帝在苍梧突然病故后,娥皇女英闻讯前往苍梧,一路失声痛哭,后来飞身跃入湘江,为夫君殉情而死。当代学者霍福认为,娥皇女英之死是远古的一种仪式,她们是被迫为舜帝殉葬的。
轶事传说
湘妃竹
相传,尧帝的两个女儿、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听说舜帝在苍梧突然去世,动身前往苍梧,一路上啼哭不已,眼泪和血洒在竹子上,竹身上便呈现出斑驳泪痕。娥皇女英死于江湘之间,被称作湘君、湘夫人。因此这种竹子被称作“湘妃竹”。
井廪之难
《楚辞补注·天问》中记载,虞舜告诉娥皇女英,
瞽叟让他在谷仓顶上涂泥。娥皇女英说,到时候瞽叟要烧死你,不用怕,去吧。她们拿出一件绣着飞鸟图案的衣服,让虞舜换上。虞舜刚刚爬上屋顶,瞽叟就抽去了梯子,将房子点燃,虞舜从屋顶上飞了出去,逃跑了。不久后,虞舜又告诉娥皇女英,瞽叟让他去挖井。娥皇女英说,到时候瞽叟要活埋了你,不用怕,去吧。她们拿出一件绣着龙图案的衣服,让虞舜换上。虞舜挖井挖到深处时,瞽叟将土填了回去,虞舜从土中潜逃出来。
位次之争
在有关娥皇女英的传说中,娥皇女英争夺正妃之位的故事广为流传。因为时间久远,这则传说形成了不同的版本,但主要内容就是娥皇女英为“争大小”而展开的三次比赛。第一个比赛是 “煮豆子。”七粒
黄豆子、七根豆杆,在相同的时间里,谁先煮熟,谁为大。娥皇采用的是大火煮法,认为这样熟的快。可是豆子尚未煮熟,豆杆已经烧完了。女英则用小火一根续一根地煮,豆杆未烧完,豆子已经熟了。第二个比赛是“纳鞋底”,娥皇女英用同样的麻线和底面纳鞋底,谁先纳完谁为大。
女英拿到鞋底和针线就纳,娥皇则先将绳子分成若干小段,然后动手再纳,随着时间流逝,女英发现自己每次“纳鞋底”都要费很长时间拽绳子,再一看娥皇虽然动手迟,但速度快,眨眼间已纳了多半只,女英越急越出汗,汗水湿了绳子,拉得更费劲了,结果娥皇胜出。第三个比赛是“回家”,娥皇女英同时出发,去虞舜的新都,先到者为大。娥皇骑
骡子,女英坐骡车。走到半路骡子要饮水。娥皇的骡子饮了水就走。而女英骡车的骡子要卸下鞍才能饮水,一来二去,就慢了。娥皇先到做了皇后。
女英责骂母骡不尽力,说:“从今以后骡子不得下驹。”从那以后骡子果然不会下驹了。
墓葬与纪念
君山二妃墓
二妃墓,又名湘妃墓,位于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东麓。《史记》中记载:“始皇浮江至
湘妃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尧女舜之妻,葬此。”
北魏时期《
水经注》记载:“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湘君,舜二妃也,君山有湘妃庙。”《
山海经》中记载:“
洞庭湖之山,帝之二女居焉”。宋代
朱熹《韩文改异》中记载:“湘君夫人墓,在岳州君山。”明弘治《岳州府志》中记载:“君山旧有二妃墓”。可见,二妃墓在
秦汉以前就有了。清光绪七年(1881年),钦差大臣、太子少保署
两江总督彭玉麟来到君山,捐款重修了二妃墓,并刻立青石碑一块,上书“虞帝二妃之墓”。现在的二妃墓是1979年政府拨款重修的,墓前树立彭玉麟所刻墓碑。
娥英祠
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北岸有一片较大的古建筑群。其中有一座面南背北的重檐歇山式古建筑,面阔三间,就是“娥英祠”。传说舜帝为民时,曾经躬耕于历山。他外出南巡时,济南大旱,娥皇女英祈雨无果,于是带领百姓开始挖井,听到舜帝途中重病的消息,二人泪如雨下,泪水化作了
珍珠泉和趵突泉。后人为了纪念娥皇女英,就在趵突泉畔建了娥英祠。后经时代变迁,最初建造的娥英祠被毁,九十年代又在此地重建了一座娥英祠。娥英祠前有一块“双御碑”,正面为
康熙帝的御笔“激湍”二字,背面则是
爱新觉罗·弘历的御笔题诗。
洪洞娥皇女英信仰
自从宋、元以来,山西洪洞县的羊獬、万安、
中条山、龙马等二十多个乡村范围内,每年都要举行以“走亲”为依托的对娥皇女英的信仰仪式。尤其是阴历“
上巳节”和“四月二十八”,村民们抬着娥皇女英的神轿,越
汾河,过村庄,村村设
祭坛,家家都参与。这项民俗活动被确立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羊獬是娥皇女英诞生地,羊獬人称娥皇女英为“
姑母”。历山与万安是尧曾经耕作、施政之地,当地人称娥皇女英为“娘娘”。这二十多个村落中,几乎每个村落都供奉有娥皇女英庙,当地人称之为“姑姑庙”,或者“娘娘庙”。
娥英泉
娥英泉位于
襄汾县。传说娥皇和
女英争大小,尧帝让她们去舜的新都,先到者为大。娥皇骑
骡子,女英坐骡车。走到半路,骡子停下来在一处泉水边饮水,后人就把这处泉水叫做“娥英泉”。
艺术形象
文学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屈原创作了祭祀娥皇女英的乐辞《湘君》和《湘夫人》。《湘君》中这样写道:“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
花尾榛鸡兮北征,覃吾道兮
洞庭湖。
薜荔柏兮蕙绸,挠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爰,隐思君兮诽侧。桂兮兰世,囗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决兮江中,遗余佩兮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夫人》中这样写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溺溺兮秋风,
洞庭湖波兮木叶下。登白烦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频中,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媛。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僚,辛夷楣兮药房。罔
薜荔兮为帷,辟蕙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
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山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唐代诗人李白在《远别离》中写道:“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
洞庭湖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
湘江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在《潇湘神》中写道:“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唐代诗人
高骈在《湘浦曲》中写道:“虞帝南巡竞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且斑。”
唐代诗人
施肩吾在《湘竹词》中写道:“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
春笋,只是泪痕多。”
唐代诗人
李嘉佑在《江上曲》 中写道:“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紗。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鸬鹚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
湘妃泣泪痕。”
唐代诗人
刘长卿在《斑竹》中写道:“
苍梧县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他在《湘妃》中写道:“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婵娟
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明代文学家
刘基在《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中写道:“嘉实不食凤高翻,但见娥皇女英之泪痕。”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