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湟鱼
动物
青海湖湟鱼是我国唯一的高寒咸水鱼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它在鱼类中属鲤科,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它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支流中,克鲁克湖、扎陵湖、鄂陵湖也有出产,它是青海省极为重要的经济鱼类;湟鱼体粗壮肥满,肉味鲜嫩丰腴,营养丰富,含脂量高达12%,蛋白质16.14%,深受群众欢迎。
我们常见的鲤鱼,身上长满了鳞片,鳞片密集有序地包裹在每一条鲤鱼的身上,而青海湖裸鲤,却是“裸”的;成书于清乾隆的《西宁府新志》中便有“水中绕有鱼类,色黄无鳞”的记载;湟鱼浑身光滑,它在适应青海湖高盐、高碱环境的过程中为顺畅地排出体内的盐分鳞片不断退化,只有鳃盖与肩带衔接处和臀鳍两侧还有稀疏的特化鳞片。每年的5月底至8月是青海湖湟鱼洄游的季节,成千上万尾湟鱼一路逆流而上,前往沙柳河、布哈河等淡水河产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青海湖渔业年均渔获量持续大幅下降,青海湖裸鲤平均体长、体重和年龄也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捕到的都是1斤左右的大鱼,到了90年代,只有大约3两的小鱼了,随着气候干旱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湟鱼产卵场干涸,产卵群体数量严重不足,2001年,青海湖入湖河流沙柳河断流,造成135吨亲鱼死亡。湟鱼资源减少会直接破坏青海湖“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1979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将湟鱼列为保护对象。2004年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湟鱼被列为濒危物种。
形态特征
青海湖裸鲤全身裸露,几乎无一鳞片,体性近似纺锤,头部钝而圆,嘴在头部的前端,无须,背部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黄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块,鱼鳍带淡灰色或淡红色。也有个别全身呈浅黄色或深绿色的。
栖息环境
多年人为的滥捕已造成青海湖湟鱼的大量锐减,由于全球变暖,大气干旱,降水减少,加之青海湖水位年年下降,含盐量和碱度不断上升,湟鱼的生存受到很大影响。青海湖湟鱼资源已不足开发初期的十分之一。
湟鱼是青海湖鱼鸟共生和草地生态中的核心物种,湟鱼资源的衰竭将会破坏整个青海省湖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青海湖为贫营养水体,湖中鱼类组成结构简单。湟鱼是湖中唯一的大型鱼类,其资源的衰竭将会破坏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现有的生态平衡,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刚毛藻和无隔藻等生物的大量增加,使青海湖水环境恶化进而危害到水生生物的生存,最终使青海湖成为一个“死湖”。据有关专家介绍,成为死湖的青海湖不再是阻挡风沙的天然屏障,不再是调节青海气候的“调节器”。到那时,青海东部,甚至周边省份一些地方的气候不再是现在的状况了,青海湖的美丽以及青海湖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也将不复存在。
参考资料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4-03-05
405.中国科普博览.2024-03-05
青海湖湟鱼.中国国家地理.2024-03-05
湟鱼洄游:一条鱼的生命传奇.七一网 重庆市委党建网.2024-03-05
青海湖湟鱼洄游记.m.toutiao.com.2022-06-2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