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
2016年在央视首播的诗词类益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原创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诗词比拼,带动观众重温记忆中的古诗词,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节目先后由颜芳、刘磊等人担任导演,董卿、龙洋担任主持人,并由康震、王立群、蒙曼、郦波杨雨等人担任点评嘉宾。
《中国诗词大会》在第七季将节目命名方式更改为年份加节目名称的形式,即第七、八季分别名为《2022中国诗词大会》《2023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于2016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截至2024年3月,已连续播出九季。播出以来,《中国诗词大会》已先后获得了第22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综艺栏目、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奖项。
节目背景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第一季》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第4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民族文化基因的高度来看待古代经典诗词的独特价值,加强传承与传播古代经典诗词,以展现中华审美文化的风范。为响应上述精神,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语用司、上海市教委合作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以弘扬中华经典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提升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精神质量。
节目内容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每场比赛分为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每场比赛共有由106位挑战者组成的百人团参赛,比赛结束时,百人团中答对题目数量最多且速度最快的前5位选手成为下一场比赛的参赛者。个人追逐赛中,5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其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中百人团成员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最后5人中累计击败人数最多的选手成为该赛段的优胜者,并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中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争夺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大体上沿袭了第一季的节目形式,依旧分成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不过,该季在个人追逐赛中增加了“飞花令”环节的比拼,获胜者可得到攻擂资格,向擂主席位发起挑战。而擂主争霸赛共有九道抢答题,抢到并答对者得一分,答错则对方得分,率先获得五分者为该场擂主。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将百人团分为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和家庭团,让不同年龄段的选手进行比拼,并开设由40人组成的预备团,增加淘汰制,使节目竞争更加激烈。此外,该季节目还在第二季“飞花令”的基础上,增加了“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环节。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共分为个人追逐赛、攻擂资格争夺赛和擂主争霸赛三个环节,并增设绝地反击自救环节。在个人追逐赛中,四位挑战者与百人团同步答题,如果百人团答错,其答错的数量即为选手得分。每位选手最多答六题,答错者可以在自救环节中随机选择“横扫千军”“你说我猜”“出口成诗”中的一种方式进行自救。自救成功就可以继续答题,失败则终止答题。总分最高者进入攻擂资格争夺赛,而第一期在个人追逐赛中胜出的选手能直接进入擂主争霸赛。
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节目组对赛制进行了升级,“诗词接龙”环节变更为“组合飞花令”,出题方式包括九宫格/十二宫格、去伪存真、身临其境、对号入座、知识题、飞花令等方式。其中,“身临其境”题为该季新增的题型,由评委老师在诗词实景地出题,题面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人文古迹以及诗人诗词中描述的美景地。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在沿用百人团形式的同时,借助5G与增强现实等技术引入了千人团机制,千人团既是观众,又是“出题人”“解题人”,还承担起大众评委的角色,在“云端”对选手们的答案做出喜爱偏好选择,实现诗词民意的即时呈现。该季每轮比赛会从百人团中选出四名选手,两两对决后由两队的胜者进行比拼,最终胜者再接受百人团的挑战,挑战成功后会获得挑战擂主的资格,若最终成为擂主,则要在后续比赛中继续接受其他选手的挑战,一旦守擂失败就会被淘汰。
《中国诗词大会》命名方式在第七季更改为年份加节目名称的形式,即第七季名为《2022中国诗词大会》,该季节目通过“大浪淘沙”环节,从现场百人团中产生八位选手,并组成两支战队进行比拼,队中排名靠前的两名选手分别为两队队长。比赛采取团体战和精英赛相结合的方式,团体战通过“挑战多宫格”“诗词小剧场”“创意知识题”“身临其境”“千人千问”“画中有诗”等比拼环节选出优胜团队,而精英赛则是通过“飞花令”决出优胜团队代表去争夺总冠军,该季“诗词小剧场”为《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创新题型,通过跨越古今的情景构建将观众带入到沉浸状态中去出题和答题。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家庭团升级为亲友团,以邀请更多因诗结缘的诗友共同参与,节目在此季将镜头对准普通人,从机长、农民工、学生到铁路工程师,通过讲述各行各业的人与诗词的联系,拉近大众与诗词文化的距离。该季节目还采用了“民间出题人”“诗词抢答”等赛制形式,并利用“情景共答题”“画中有诗”等题型打造沉浸式演绎方式。
节目制作
选手选拔
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的成员最起码的要求是要熟背《唐诗三百首》,百人团成员能够背诵的诗词大致在300首-3000首。为了使百人团的选手具有广泛代表性,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剧组在前期花了很大心思和工夫。在选手选拔中,节目组选择主推素人选手,虽然每一季节目中选手的报名要求略有不同,但节目组都不会对选手的年龄、学历、职业、知识水平等做过多的要求,只要具有一定的古诗词功底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报名参赛,并参与前期的选拔活动。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百人团选手来自全国各地,不分年龄、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类型多样的选手,既能增强选手角色的个性化、多样性,也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与观看体验。同时,为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节目组不要求选手按照固定“剧本”进行角色扮演,而是对每位选手依照其性格、经历、品质等个性化特征予以适度包装,将真实、独特的选手呈现给观众,有效拉近选手与观众的距离,并将选手塑造为引导观众学习古诗词、传承诗词文化的“榜样”,达到呈现、传播诗词文化的目的。
题库搭建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诗词题库,节目中入选的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派婉约派田园诗歌、边塞、咏物诗咏怀诗、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进一步拓展了诗词内容,入选节目的诗词从《诗经》到毛泽东的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整个中国文学史。到了第三季,鲁迅的古体诗词首次被纳入题库 .。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题库首次尝试按主题对诗歌进行分类,具体分成了节令类、咏物类、乡情类、亲情类、爱情类、友情类、英雄类等十余个主题,分类标准大致也是按照古诗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频率,及主题立意的匹配度来设置的。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题库设计中,入选题库的诗词与课堂教育、立德树人密切结合,加大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设计力度,题目来源依旧以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为主。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出题专家对节目的题目进行了创新设计,节目中开始出现了趣味知识题,该类题目巧妙而有韵味,展示出诗词与多种中华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该季首期节目中的“煎堆”,就由来自广州的千人团成员——煎堆手艺人李耀鹏以一道“年味美食”出题,既接地气,又考察选手们对“团圆”诗句的理解。
《2022中国诗词大会》围绕“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个关键词来出题,赋予传统诗词以现代主题。而《2023中国诗词大会》十大主题热词则为“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借诗词表现对新春的期待与展望。
舞美设计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节目组对舞美设计进行了升级,用3600平米演播室搭建起水舞台,让观众在波光粼粼中倾听诗意人生,多种炫目的大屏幕意境与诗词完美融合,在视觉上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在百人团答题时,大屏幕会配合万箭齐发的效果,营造紧张的竞赛氛围。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节目演播室以写意山水为设计元素,用“梅树”造型为核心元素设计了360度一体化环绕的视听效果,让诗意山水的形象之美与诗词文化的意境之美相得益彰。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的舞美设计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诗意风格,节目现场的大屏幕如一幅不断变换内容的扇面,舞台形状则像是一副徐徐展开的卷轴,中间是交错穿梭在一起的立体多空间四维影像设计,浑然一体中尽显诗情画意。通过灯光渲染呼应,创造了浪漫意境,整体的舞美造型,表达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意境与气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在舞美设计上采用百合六瓣的元素,突出“六合六顺”的寓意,并体现天地六合的文化主题,舞台设计中融入了数十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
2022中国诗词大会》在舞台打造上运用了移动屏幕,并利用全包围虚拟技术将整个舞台包住,使舞台呈现出一个比较脱离现实空间的一个意境。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增加了舞台机械装置的使用,让舞台实现开合、升降、旋转等变换。同时,重点升级三维索道摄像机的虚拟技术,为观众提供360度无死角的沉浸式视觉体验。
制作人员
第一季:
参考资料来源
第二季: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三季:
参考资料来源
第四季:
参考资料来源
第五季:
参考资料来源
第六季: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七季:
参考资料来源
第八季:
参考资料来源
注:仅展示《中国诗词大会》制作团队的主要成员
节目特色
应用数字技术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运用了很多新兴数字技术,以增强诗词文化的呈现效果。《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中新增了“身临其境”环节,评委老师去到诗词中描写的场地,与演播室现场连线进行实地解说,现代技术将诗词从舞台扩展到现实,为答题者及观众提供沉浸式答题方式。在节目播出后,《中国诗词大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AI入驻,你知道吗》一文,并推出“诗词日历”和“诗词飞花”等新功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组引入扩展现实(X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将三块直角排列的LED屏幕与舞台整体设计融合的方式,搭建起XR屏幕,同时借助渲染服务器与跟踪服务器来呈现出各种虚拟场景,并根据节目录制需要对场景进行灵活变化。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打造了全息虚拟人物——大文豪苏轼,设计师按照模型文件,赋予虚拟数字人人物骨骼和表情系统,同时接入动作捕捉系统,让东坡先生来到诗词大会现场,化身为出题官与嘉宾和主持人互动。
不断创新内容
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众多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16年播出以来,《中国诗词大会》每一季在保留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赛程设置、艺术表达等方面都会不断的进行创新。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就增添了“飞花令”环节,让参赛选手通过这种方式“以诗会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节目组对“飞花令”进行升级,以沙画入题,用唯美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还对沙画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了宣传,本季的比拼环节也在“飞花令”的基础上增加了“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在节目第五季,“诗词接龙”又变更为“组合飞花令”,并增加了“身临其境”这一新题型。
2022中国诗词大会》继续对节目内容予以创新,增加“诗词小剧场”,将现场观众带入到诗词场景发生地。《2023中国诗词大会》新引入了“民间出题人”“诗词抢答”等赛制形式,并利用“情景共答题”“画中有诗”等题型打造沉浸式演绎方式。
节目嘉宾
主持人
《中国诗词大会》前四季的主持人为董卿,她是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的主持人,曾于2005年-2017年连续13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并两次获得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最高奖项“金话筒奖”。董卿不仅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不失端庄大气,能够充分满足《中国诗词大会》对主持人的各方面要求。其在历期节目中的出场、嘉宾互动、选手互动、答题、点评等环节中保证了用词用句的规范性,有效维护了《中国诗词大会》在观众心目中的专业形象,同时,她还经常会围绕诗词题目及选手发言进行内涵解读、知识延伸介绍以及观点点评。
《中国诗词大会》从第五季开始由龙洋担任主持人,她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主持人,曾获得总台十佳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总台建党百年宣传报道记功个人、总台首届青年英才等称号。龙洋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展示了自己的主持功底和临场反应能力,其从个人形象到气质都与节目契合,不过不少观众认为龙洋在诗词方面的专业度与董卿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对临场出现的一些诗词存在理解和领悟偏差,其在旁征博引方面也略显不足。
点评嘉宾
参考资料来源
注:以上资料统计时间为2023年6月
获得荣誉
播出情况
播出平台
收视情况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最高收视率达到1.95%,超过了很多黄金档电视剧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首重播累计吸引了4.87亿观众收看,10期节目35中心城市的平均收视率为1.65%,总决赛收视率达到2.39%。
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前五期节目累计1.59亿人收看,全网收视次数超7300万次。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决赛收视率峰值达到2.21%,收视份额峰值8.11%,在当日综艺节目双网排名中排第一,带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双网收视份额突破5%。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始终保持高收视率、高话题性,领跑全国季播综艺节目收视市场,其中节目总决赛的中心城市收视率达1.84%,收视份额达4.8%。
CSM数据显示,《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共有8周获得收视冠军,是文化专题类节目收视冠军。酷云数据显示,节目获得综艺类收视第一名。中国视听大数据2021年收视季报·第一期显示,节目平均收视份额达5.758%,单期收视率最高为2.056%,每期平均收视率为1.533%。截至2021年5月5日12点,《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在央视网的视频播放次数超过1.146亿次。
2022年3月5日《2022中国诗词大会》首播的中心城市收视率达到1.3%,收视份额达5.2%,截至3月8日,已有1.14亿观众观看。
CSM数据显示,《2023中国诗词大会》电视端观众规模达到1.89亿人,多期收视份额超过3%,收视率位列同时段专题节目第一。而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2023年1月28日至2月3日期间,《2023中国诗词大会》十期节目,每期平均收视率1.269%,稳居同时段各类节目收视率前4。
节目评价
大众评分
数据截至2024年3月10日
专业评价
吟诗诵词向来被视为文人的风雅,然而,这并不等同于文学艺术就该被奉为阳春白雪而束之高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注重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性表达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让台上选手和台下观众都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参与感,彰显出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丰富诗意。——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
《中国诗词大会》经历八载岁月积淀,始终以文艺拥抱时代,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展现华夏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华民族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以“常新”的创作思维谱写“人民就是史诗,奋斗就是诗篇”的时代华章,最终成就让观众回味无穷的荧屏“常青”。——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陆彩荣
《中国诗词大会》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寻的是根、聚的是心、铸的是魂,表达了国人心中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深沉情感和深深眷恋。《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从“关关鸠,在河之洲”的远古吟唱,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气派,再到“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点燃中国人心中的诗和远方,把这份深沉的情感和深深的眷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汇聚成为中华儿女迈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人民日报王永利
衍生节目
《2020中秋诗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重点节目,该节目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关于中秋诗词的知识问答、现场专家讲解中秋节民俗民谚等为主要内容,意在为电视观众奉献一个团圆、和美、诗意的文化中秋节。在《2020中秋诗会》中获得最终胜利的一个组合将直接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百人团选手。
参考资料
2023中国诗词大会.央视网.2023-06-11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 (2016).豆瓣电影.2023-06-11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五季 (2020).豆瓣电影.2023-06-11
2023中国诗词大会 (2023).豆瓣电影.2023-06-11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央视网.2023-06-11
文化自信助力文化类节目兴起.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2023-06-11
诗意团圆 眺望远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2023-06-11
寻的是根 聚的是心 铸的是魂.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06-14
新春诗意浓,致敬新时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2023-06-14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2023-06-13
经典释义人:康震.央视网.2023-06-13
博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河南大学文学院.2023-06-13
郦波(教授、博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06-13
经典释义人:蒙曼.央视网.2023-06-14
蒙曼:为文化自信自强贡献力量.中央民族大学.2023-06-14
杨雨.中南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6-14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 (2017).豆瓣电影.2023-06-11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 (2018).豆瓣电影.2023-06-11
中国诗词大会 第四季 (2019).豆瓣电影.2023-06-11
中国诗词大会 第六季 (2021).豆瓣电影.2023-06-11
2022中国诗词大会 (2022).豆瓣电影.2023-06-11
2016中国诗词大会.央视网.2023-06-14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央视网.2023-06-14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新浪微博.2023-06-14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获好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06-14
中国视听大数据.百家号.2023-06-14
2020中秋诗会 (2020).豆瓣电影.2023-06-14
《中国诗词大会》“中秋诗会”选手招募全面启动.中国诗词大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4
目录
概述
节目背景
节目内容
节目制作
选手选拔
题库搭建
舞美设计
制作人员
节目特色
应用数字技术
不断创新内容
节目嘉宾
主持人
点评嘉宾
获得荣誉
播出情况
播出平台
收视情况
节目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衍生节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