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学名:Hemibarbus labeo),别名重唇、重重、白重重等,是
鲤科䱻属的一种经济鱼类。其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区域,是典型的底栖动物,常生活于江河的中下层中。唇䱻属于杂食性水生生物,主要摄食种类包括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小型鱼类。
唇䱻体长约90~240mm,体重约0.05~8kg,微侧扁,背部微隆起,腹部较圆。头较大,眼大。口下位,呈马蹄形。鳃耙发达。鳞小,侧线鳞完全。背鳍末根不分枝;胸鳍无硬刺;腹鳍位于背鳍起点稍后;臀鳍较长,末端几乎达尾鳍基;尾鳍深叉形。肛门紧靠臀鳍。在2~4年之间会达到性成熟,生殖季节时,雄鱼的头部从眼到吻端有追星现象,体表粗糙,雌鱼的体表则显得光滑。有记录显示其最长的寿命可以达到12年。唇䱻的亲鱼培养时,雌雄分开培育,再进行催产和人工授精。
唇䱻肉质细嫩,市场供不应求。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含有丰富得营养物质,属于优质蛋白水产品。但因
栖息地破坏、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唇䱻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在2020年,唇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此外,各学者对唇䱻展开了多项科学研究,例如: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繁殖、苗种培育等。
命名与分类
唇䱻属
鲤科(Cyprinidae)䱻属(Hemibarbus),该属共有12个种。在1776年,
德国动物学彼得·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较早科学描述了唇䱻。在《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中,其异名为“Cyprinus labeo”、“Pseudogobio chaoi”。该物种在
鸭绿江流域称重唇、重重、白重重,
四川省等地区叫土凤鱼,
钱塘江水系称黄竹、桃花竹。
形态特征
体型
唇䱻体长90~240mm,体重0.05~8kg,而整体全长则在110~280mm,其体形略微侧扁,背部略显隆起,体最高处在背鳍起点的前端,而腹部则显得较为圆润。
头部
头较大,其长度略大于鱼体的高度。眼大,侧上位,眼间宽阔而平坦。吻长显著大于眼后头长,钝而圆,在鼻孔前微下陷。前眶骨、下眶骨以及前鳃盖骨边缘具一排粘液腔。上颌较下颌长,口下位,呈马蹄形,口裂近水平,口能伸缩,颌角止于鼻孔正下方。口角处有一对须,其长度短于眼径。唇厚,上唇向上翻卷,下唇则呈片状外翻,两侧叶较宽,并具有皱褶,唇后沟中断,间距较窄,而在颐部中央有一个三角形的小突起。鼻孔较大,且靠近眼前缘。
下咽骨粗壮,主行末端呈钩状,外侧纤细。
鳍
鳞小,侧线鳞完全。背鳍末根不分枝,
鳍条硬刺强大,起点距吻端较距
尾鳍基为近,其长度小于或稍大于头长。
胸鳍无硬刺,末端稍尖,接近或达到背鳍起点的正下方。腹鳍位于背鳍起点稍后方的位置,但不达到尾鳍基。臀鳍较长,其末端几乎达尾鳍基,臀鳍起点距腹鳍起点等于或稍小于距尾鳍基的距离。肛门紧邻臀鳍。尾鳍深叉形,上下叶长度
相等,末端微尖。
体色
唇䱻幼鱼体侧斑点明显,呈黑色,成体无斑点;体背部及体侧上部为黄褐或灰褐色,下部及腹面为黄白色,体侧上部鳞片边缘为黑色;背鳍、尾鳍末端为黑色,其余各鳍为淡黄色或灰黄,无斑点。
其他特征
鳃耙发达,顶端尖,鳃孔大,下端达前盖骨后缘,鳃耙小突起状。鳔较大,二室,前室短圆,后室长圆,末端尖细,长度约为前室的2.5倍。腹膜银灰色。鳞片较大,为规则
圆鳞,年轮特征清晰,易于分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唇䱻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在俄罗斯分布于萨哈林岛、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哈巴罗夫斯克;在中国除少数高原地区外,遍布于各主要水系,比如,台湾各水系和
闽江、
钱塘江、
长江、
黄河等直至黑龙江水系。
栖息环境
唇䱻是典型的底栖动物,常生活于江河的中下层。多分布江河及大型湖泊,喜栖息于水流急的低温水域中。不过,幼鱼则喜水流平稳区域。
生活习性
唇䱻属杂食性。在自然环境下,唇䱻以水生昆虫及幼虫和
软体动物门为主,有时也食小型鱼类、淡水壳菜。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摄食配合饲料。
不同规格的唇䱻在食性上也有所区别。稚幼鱼主要以
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
成鱼则主要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常见的食物有蜉目、毛翅目、摇蚊科幼虫以及螺、蚬等软体动物。此外,它们也会摄取
藻类、植物碎片,甚至是小虾和小鱼作为补充。
生长繁殖
生殖特征
在非生殖季节,唇䱻雌鱼的腹部后会有管状生殖突起,而雄鱼则无此类特征;到了生殖季节,雄鱼的头部从眼到吻端出现追星现象,体表粗糙,相比之下,雌鱼的体表则显得光滑。
亲鱼成熟
唇䱻在2~4年之间会达到性成熟,在中国南方,它们通常在2个冬季后就能性成熟,而在
东北地区则需要3个冬季或更长时间。
交配产卵
唇䱻产卵期大约在5~7月份,东北地区的产卵期相较于南方会稍晚一些。卵黏性,通常产于流水河道的底部,那里多石头和沙砾,鱼卵呈圆形,颜色为灰白色、淡绿色或黄色,卵的直径在1.3mm~1.5mm,怀卵的数量可以从1万粒到3万粒不等,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0万以上。产后第Ⅵ期
卵巢到7~10月份退化吸收,回到第Ⅱ期,到11月份进入第Ⅲ~Ⅳ期,12月份进入第Ⅳ期。
发育
受精卵皮层反应包括潜伏期、始发期、高潮期、衰退期。唇䱻胚后发育分为卵黄囊期(0~6日龄)、弯曲前期(7~9日龄)、弯曲期(10~14日龄)、弯曲后期(15~31日龄)和稚鱼期(32~43日龄)。在水温18~21℃,受精卵经90~120h出膜,刚孵出的唇䱻苗全身透明,较细嫩,全长约 6.5~6.8mm。该物种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征如下表:
寿命
关于唇䱻的寿命,有记录显示它们最长的寿命可以达到12年。
人工养殖
亲鱼培育
选择健康、无伤、体重达标的唇䱻亲鱼,进行20天的强化培育。每天清理池底,投喂适量鲜杂鱼糜或人工饲料,分三次进行。利用大棚增温,保持水温稳定,并用微流水刺激亲鱼。水温14℃时,雌雄分开培育。水温16℃时,观察亲鱼状况,开始催产和人工授精。
采卵孵化
采用人工催产方式获得
受精卵,水温合适时注射催产药物。人工授精后,用常规法脱黏处理,并用清水多次漂洗,再放入孵化器或网箱中孵化。孵化期间需保持水质清新,微流水及充气孵化,控制好孵化密度和水温。产卵完毕,亲鱼一般有护卵行为。经过80~110小时孵化,卵陆续破膜孵出仔鱼。孵化期间需做好消毒处理,避免
卵菌门滋生。
苗种培育
刚孵出的仔鱼3天后开口摄食,控制好放养密度。培育时要保持水质清新,消灭敌害生物,保障优质开口饵料供应,如
轮虫。轮虫培育池与仔鱼培养池分开,泼洒豆浆提高轮虫数量。仔鱼使用不同饵料加
维生素c强化后投喂,提高苗种成活率。乌仔培育需清塘肥水,投放生物肥水剂并过滤消毒,投喂轮虫和优质饵料。
成鱼养殖
唇䱻要注意放养的密度和水质的管理工作。网箱养殖需根据环境条件确定网箱规格。养殖要求水质清新、沙泥底质,并有流水,对水体的溶氧要求较高。投喂颗粒饲料,根据水温和生长期调整投喂量。使用悬浮颗粒料效果更佳,可减少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病害预防
随着水温的提高,各种细菌、车轮虫、
肤霉病大量繁殖,侵入卵和鱼体内,使卵透气性能变差致死。可在水中放广谱杀菌药物预防病害发生。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 世纪60~70年代,唇䱻在黑龙江流域的渔获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过渡捕捞和生存环境的破坏,其资源量急剧下降。
保护等级
2020年,唇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致危因素
唇䱻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河流水位的下降。其
栖息地受到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此外,还易受到人类过度捕捞、气候变化、恶劣天气的威胁等,其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唇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中国黑龙江上游(黑河以上)数量较多,捕捞量大,而最大个体可达5kg左右,250g以上的个体,每千克售价在60~100元之间,是中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市场供不应求。
食用价值
唇䱻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肌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大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属于优质蛋白水产品,其风味鲜美,同时脂肪酸种类丰富。此外,唇䱻还有滋补脾胃的效果,能一定程度缓解腰脊疼痛等病症。
科研价值
各学者对唇䱻展开了多项科学研究,如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繁殖、苗种培育、遗传变异、系统地理学、选育、网箱和池塘养殖等,为唇䱻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举例其中3个科研内容作为介绍:
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研究人员发现唇䱻含肉率为1.52%;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为67.63%,呈味氨基酸为26.30%,其中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是限制性氨基酸;脂肪酸种类丰富,饱和脂肪酸(SFA)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7种。
繁殖
研究人员对唇䱻进行了人工繁育,为苗种来源、池塘养殖以及野生资源的增殖和人工
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苗种培育
研究表明唇䱻仔鱼可以用土池或者水泥池培育,培育至体长3厘米以上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