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
赣南采茶戏,亦称“灯子戏”“茶篮戏”,于江西省九龙山一带起源,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江西省赣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该剧种是江西采茶戏中最具代表性的,田汉先生誉其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赣南采茶戏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南部,广东省北部和福建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也有流传。
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经历了“采茶歌”“采茶灯”(又称“茶篮灯”)、采茶戏三个形成阶段,形成于明末清初,在清朝乾隆时期达到了鼎盛。采茶戏剧目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该剧种传统曲牌现存近三百首,依据它们的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情况等,可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类。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表演时常用舞蹈动作主要有矮子步、扇子花、单长水袖及模仿动物形象。代表作有传统剧目《南山耕田》《打猪草》,新编剧目《茶童戏主》等。
2006年由文化部确认,国务院批准,赣州市赣南采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桂南采茶戏二者统称采茶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赣南采茶戏的形成历经采茶歌采茶灯(茶篮灯)--采茶戏三个阶段。《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载:“明代末年,赣南采茶戏由赣南安远县九龙山的采茶灯发展而成。”赣南盛产名茶,文献记载赣县自宋朝起则有名茶列为“贡品”。每年到了谷雨前后,人们上山采茶,劳动时唱山歌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山歌在茶区流传,被人称为“采茶歌”,后融入民间灯彩成为采茶灯,并慢慢演变为极富特色的民间小戏——采茶戏。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乾隆年间“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一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三个鼎盛时期。
孕育形成(明末清初)
采茶歌阶段
赣州市自古盛产名茶,以种茶为生的赣南客家先民在上山采茶时,为了消除疲劳,会在摘茶时唱山歌。因所唱山歌内容多是表现茶山人、事、景,故俗称“采茶歌”,“采茶歌”主要有三种,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的叫“顺采茶”,从十二月反唱到正月的叫“倒采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
初期“采茶歌”仅四句小调,一人干唱,没有伴奏。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在四句小调的基础上,发展成一唱众和,以竹击拍的“十二月采茶歌”的联唱形式。
采茶灯阶段
茶灯为采茶歌到采茶戏过渡阶段。采茶歌在元宵节表演的民间灯彩影响下,变成元宵节的歌舞表演,名曰“釆茶灯”。大约在明代末叶,釆茶灯从不同方向传入江西,据清谢肇被的《南安吟》中的描述“土音流传自东粤”推断,赣南采茶灯最初由粤东一带传来。赣南地区民间原有灯彩约一二十种,尤其走马灯和花鼓灯这两种己具备歌舞表演特色。花鼓灯中一种名为《大堂花鼓》的灯彩,其实是由明传奇《红梅记》十九、二十两出戏衍变而成,赣南客家人对东采茶灯的形式与内容进行革新,把采茶灯与走马、花鼓灯组成一台精彩的花灯表演,并逐渐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赣南釆茶灯,—名为“茶蓝灯”。
采茶灯最初由儿童扮演采茶女(八人或十二人),手提花篮,边歌边舞,另有队首一至二人作为指挥,穿插其间,所唱曲词为《十二月采茶歌》,后来变为了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形成了赣南采茶戏第一个原始传统剧目《姐妹摘茶》。后来又出现了两旦一丑用板凳仿作龙灯戏耍的小戏《板凳龙》。不过,《姐妹摘茶》是用采茶灯的形式反映茶农劳动生活;而《板凳龙》则用灯彩的形式反映儿童欢乐嬉戏的场景。之后《姐妹摘茶》发展为灯戏,《板凳龙》脱离灯彩形式变为采茶戏。
采茶戏阶段
明末清初,采茶灯随着茶业兴隆发展成为具有唱、做、念、舞的采茶戏。采茶戏逐渐脱离灯彩形式,结合其他民间艺术发展起来,比如凤阳花鼓逐渐被引入其中,丰富了表演形式和节奏感。凤阳花鼓注重击鼓、舞蹈和歌唱的结合,其独特的节奏和表演风格使得采茶戏的表演更具活力和魅力。这段时期创作出大批两旦一丑和一旦一丑的生活大戏,题材比之前广泛得多。有些小戏充实内容后成为整本小戏,两旦一丑演出,被称为“三角成戏,小丑当家”。这种戏不用唢呐,是用“勾筒”正反弦伴奏,其戏班称“三角班”。
鼎盛发展
赣南采茶戏盛行于乾隆,当时有许多职业戏班演出采茶戏剧目《九龙山摘茶》是赣南采茶戏繁盛的一个缩影。当时采茶戏之盛行也可从文人作品中看出,比如清人陈文瑞的《南安竹枝词》“淫哇小唱数营前,妆点风流美少年。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描写出了当地老百姓观看采茶戏的狂热。另有一首信丰县文人谢肇的《南安吟·采茶歌》,“采茶歌,呕哑嘈杂减平和,土音流传自东粤,村童装扮成妖娥。”从中也可以反映出当地百姓争看采茶演出的迷醉状况。
清代同治年间,采茶戏在伴奏上增加了弹拨类的乐器伴奏,出现了女旦的艺术新形式。光绪年间,赣南采茶戏的戏班发展到三十余个,并且涌现出一大批赣南采茶戏著名艺人,如李久娇、功海、林圣浩、李冬冬、余家钜、李有来等。
残存阶段
乾隆元年,江西省巡抚下令禁演采茶戏。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载:“禁搬演采茶,蛊人耳目,查采茶亦名三角班,妖态淫声,引入邪僻,最为地方之害。向来老成绅耆及公正之乡约,每相诫不许入境,远近传为善俗。近来竟有听许扮演者,应拘该管约保重惩,以息为此。”采茶戏因班社简小而得以迂回于赣、粤、闽边境,在夹缝中生存。到民国时期,表演采茶戏的戏班仅剩下赣县的王母渡下邦李屋戏班、洪玉堂、合兴堂、采霓堂、福兴堂、和顺堂六家。在活动场所上,赣南采茶戏只能在圩镇、庙场、赌场等处演出,不能进入祠堂,赣南采茶戏基本处于“残存”阶段。
重焕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南采茶戏再次受到文艺工作者的尊重,将其纳入国家、社会现代化的整体规划中。赣南采茶戏的地位发生较大的变化,表演场所由农村进入到城市,采茶戏演员的地位随之提高,演出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2006年赣南采茶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保护。赣南采茶戏的传人们也开始融入现代元素,推出新的现代新编剧目。当地依据政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创作表演上同步推进,赣南采茶戏重焕生机。
艺术特色
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文学特征是以丑角为中心的布局结构,其它结构特征从属于这一文学特征。赣南采茶戏融合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和灯彩,生活气息浓厚,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极大的吸引力。剧目角色人物少,布景简单,只需几样道具就能演出,因此受到当地客家人的喜爱。
角色行当
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主要有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
小丑分为正丑与反丑,正丑的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正丑一般指劳动人民中的青年男子,丑行俊扮,演员需演绎出朴实、善良的角色特征。反丑的扮相与妆容较为夸张,表演的姿态与“正丑”相似,但人物特征上多指花花公子、酒鬼、赌徒。小旦表现出的是勤劳、聪明的特质,扮演的角色基本是农村女孩或少妇。
音乐唱腔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三腔一调”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体现在曲牌所具有的风格、创作元素的来源、调式等多个方面。
茶腔
茶腔主要是赣南采茶戏的声腔音乐,大部分曲牌从山歌、灯调、茶曲等民俗音乐衍变而来。茶腔曲牌一百多首,常见的有《长歌》《上山调》《打鞋底》《三句板》《绣花》《芙蓉调》等。全用Re—La五度定弦,仅“反调”例外。这类曲调富有浓郁的田园山野风味和鲜明的赣州市地方特色,风格高亢、爽朗、甜美、抒情。曲牌调式多为徵调,其次是商调、羽调,还有少数双重调式和调式交替的唱段。
灯腔
灯腔包括了《九龙山摘茶》一剧的全部声腔音乐及赣南的马灯、龙灯、狮灯、摆字灯、茶篮灯、小摘茶、大堂瑶族长鼓、采莲船等灯彩音乐曲牌,少数是从“大班”(如河东戏等剧种)中吸收进来的。它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加打击乐锣鼓,气氛热烈红火。灯腔有曲牌90余首,如《春景天》《闹五更》《双牵手》《五月踩地》《十二月花》《茶童调》等,其调式多为徵调、宫调,少数为羽调、商调。
路腔
路腔,相传源于湖南省,老艺人称其曲牌为“湖南调”,其过门也叫“湖南托子”。有一种说法认为路腔是由于多用于剧中人物走路时演唱而得名。路腔特有的轻松活泼,诙谐风趣,是与歌舞配合得最密切的一种曲牌。为采茶戏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路腔的打击乐点子是赣南采茶戏特有的锣鼓经。路腔的曲牌有50多首,如《割韭菜》《补皮鞋》《折打》《老补缸》《摇兰花开》《新年酒》等,曲调风趣轻松,欢快幽默,常与“茶腔”曲牌用于同一个剧目,尤适歌舞喜剧使用。曲牌调式以商调居多,征调和宫调次之。
杂调
“杂调”不是正宗的赣南采茶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音乐形式,特点是结合了不同地域和流派的音乐风格。大部分杂调属于江南的民间小调或来自其它剧种的一些曲牌,这些曲牌大多小巧玲珑、优美抒情。如《瓜子仁》《北调》《新八仙》《孟姜女》《茉莉花》等,共有38首。这个腔系曲牌没有统一的风格,也没有系统性,弦路繁杂,主要用敬酒,打彩,打花鼓等场合。在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中,杂调的元素被吸收并融入到采茶戏的音乐中,使其音乐更加多样化和丰富。通过吸纳杂调的音乐元素,采茶戏的音乐旋律和曲调更加多样化,展现了不同地域音乐的特色和魅力。
舞蹈动作
基本特点
赣南采茶戏中“男矮女高、男走女摇”是其舞蹈的基本特点。“矮子步”是男角的基本舞姿,动作千变万化,核心动作在于“屈”,即双腿保持半蹲或全蹲的姿态。女“摇”,旧社会缠脚妇女从事轻微劳动,艺人们根据这一点采用脚跟着地的“小脚步”(即“踩合步”)和前脚掌着地的“拧步”,突出“摇”的神态。
动作种类
采茶戏舞蹈动作非常丰富,有500种之多,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模仿动植物形态,如龙、凤、狮、虎、狼、狗、猫、鸡、青蛙、猴子等。动作有“龙头凤尾”“黄狗伸腰”“饿狼寻食”“乌龟爬沙”等;二是模仿日常生活的虚拟动作,如上山、下山、开门、关门、上楼、下楼、挑担、推车、摘花、炒茶、绣花、梳妆、打鞋底等;三是演员的情绪动作,演员充分运用服饰、道具如用扇子、袖筒、手帕、茶篮等来表现情绪;四是特技动作,在特殊情况和气氛下,用来表现人物心情的特殊技巧。如矮子步中的“矮桩步”及“抛开扇”“轮花”“翻扇花”“风车花”“围袖”等;五是造型动作歌舞进入高潮时,为使观众有鲜明的视觉形象而采用的静态造型。如“月下乘凉”“排排坐”等。
以上几种基本动作,都要求艺人们要处理好“曲与圆、丰与韵、刚与柔、静与动、断与联”五个关系,并做到“上下结合,自然连贯”。
表演形式
赣南采茶戏以歌、舞、戏三个要素并重,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效果。其表演形式上的特征可归纳为“三奇三绝”。
三奇:第一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生活,比较贴近现实,没有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这些内容;第二奇是大量表演身段是模仿动物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第三奇是歌舞戏相随相伴,以致有人认为采茶戏是歌舞剧。
三绝: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扇子花有“单、双扇花”,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耕、按、抓、抖靠肚面”的艺诀。扇法30多种,有“吊扇”“转扇”“削扇”“风车扇”等。采茶戏中有“采茶没扇子,等于吃饭没筷子,”可见扇子在采茶歌舞中的重要作用。
矮子步是男角的基本舞步,特点在“屈”,也就是大多数的动作演员要保持半蹲或全蹲进行,有高、中、低桩之分。这种舞蹈动作是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因为茶树矮小,所以采茶时不能直身劳动,采茶者采满一篮就要倒入茶篓并按压到紧实的状态,提篮的茶郎如果不全蹲或者半蹲,采茶者就不方便倒茶入篮。这种劳动形态经过艺术加工,到了采茶戏中就成了所谓的“矮子步”。“矮子步”艺诀很形象:“老虎头、鲤鱼腰,双手蛾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要头要有神,腰有丰韵,手柔和,脚步轻盈。
戏曲艺术中的甩袖大多都是双水袖,但是采茶戏中却为单袖筒。据传曾有采茶戏传人被困峨眉山上,迷路时得到黄狗引路。传人于是加长左侧袖子,代表狗尾巴,而且动作上模仿尾巴摇摆的样子,如“黄犬摆尾”“黄狗伸腰”等。采茶戏的单水袖动作丰富,有抓袖、腋下袖、遮阳袖、穿针引线袖、绕肩袖、拜年袖、花篮袖、缠腰高抛袖等。有“摆动像狗尾,站势像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的艺诀。耍袖筒的动作丰富,有甩、扬、拂、抖、挥、捧、摇、撩、掸、遮、卷、缠等,各个动作都有其的含意,用来抒情表意,虚实相济,在表演风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道具伴奏
伴奏
赣南采茶戏的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唢呐、锣、鼓、、勾筒(二胡类)和笛子等。勾筒就是南方地区就地取材用竹子制作的一种特色二胡,琴杆短,琴筒大,琴弦粗,发出的声音浑厚而略带沙音,所以具有粗犷、宏亮、穿透力强的特点。茶腔以勾筒主奏;灯腔主要以唢呐伴奏,再加锣鼓(四件头),演奏起来热烈火红;路腔则以“勾筒”、唢呐再加上打击乐为主伴奏。“勾筒”演奏起来的定弦为la—mi,或者sol—re。
戏服
戏服是赣南采茶戏中扮演角色的演员穿着的重要道具。戏服的设计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进行创作。戏服的样式和颜色丰富多样,反映了角色的特征和个性,同时也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相对应。
赣南采茶戏的戏服通常采用绣花、刺绣、彩绘等工艺进行装饰,精致而华丽。男性角色的戏服常见的有长袍、褂子、披肩等,而女性角色的戏服则常见的有旗袍、长衫、露脚的裙子等。戏服的色彩鲜艳,运用了丰富的红、黄、蓝、绿等明亮的色彩,以突出角色的形象和气质。
道具
扇子在赣南采茶戏中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道具,扮演着舞蹈、手势和表演技巧的展示工具。扇子的运用不仅可以强调角色的情感表达,还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舞台效果。演员通过扇子的翻转、摇动、展开等动作,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形象,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赣南采茶戏中的扇子通常采用纸质或薄木制成,扇面上常绘制有精美的图案、花卉或文化符号。扇子的颜色、纹样和形状可以根据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进行设计和选择。扇子的运用技巧包括扇子舞、扇面遮挡、手中舞动等,通过扇子的表演,演员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赣南采茶戏中还会使用椅子、桌子等道具,用于表现场景和角色的日常生活。这些道具在演出中起到了衬托舞台效果、丰富演出内容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剧目
赣南采茶戏主要通过喜剧的形式反映赣南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过程及生活片段,靠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唱腔吸引观众,久演不衰。原传统剧目100有余,部分散佚,现存9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也出现了很多融合现代元素的新编剧目。
剧目特色
贴近现实生活
赣南采茶戏舞台语言使用当地客家方言,融民间口头文学、歌舞、灯彩于一体。其剧目以喜剧、闹剧为主,题材上以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为主,其中男欢女爱的情戏所占比重最大。《九龙山摘茶》《挖笋》《盘花生》《南山耕田》《补皮鞋》《补锅》等代表作品源于生活,反映现实,深受民众喜爱。
富有喜剧色彩
赣南采茶戏中的内容不仅立足于现实、贴近社会大众生活,而且呈现出了风趣幽默的特征。赣南采茶戏的喜剧风格主要通过口语化的语言来达到,会运用大量谚语、歇后语、谐音和正话反说,如明明骂人,却说:“你发财发到死,走路不看后脑袋。”被人踩了一脚又痛又气却说:“一只脚五个脚趾拿你踩出四个丫叉来了。”这种出人意表的喜剧性内容与风格,是采茶戏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传统剧目
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俗称“四大金刚”的四出大戏:《四姐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还有被人称为“四福禄小金刚”的《睄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
其代表《九龙山摘茶》是清嘉庆年间李斌腾口传、李汤凭整理改编而成的灯戏,加入了茶商辞别家乡前往九龙山收购春茶的故事情节,商人在路上先落店,再闹五更,然后上山看茶、尝茶、议价,而后送茶下山、搭船回程,回家之后接风团圆等情节。
现代(新编)剧目
新中国成立以后,赣南采茶戏创作者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一批优秀剧目。这些剧目将采茶戏的经典剧情与当代社会的主题相结合,通过现代舞台技术、音乐和视觉效果等手段,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与碰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在全国放映的《茶童戏主》,新编戏《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等也先后被制作成电影发行。
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和当地的表演团体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在剧目表演和创作上,陆续创作出了《永远的歌谣》《八子参军》《一个人的长征》等优秀作品。
《八子参军》该作品是为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精心创作而成,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家八兄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上前线将生命奉献给中国革命的故事,是根据中央苏区农民杨荣显八兄弟参军,并全部在革命中牺牲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一个人的长征》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作,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时期,赣州市地区一个被苏区中央银行马队雇用的青年马夫,赶的黑骡子在湘江战役中被炸死,从黑骡子身上被炸碎的箱子中掉下了大量的黄金,他不为所动,携带黄金孤身突围,毅然踏上了追赶红军部队的艰险路程。
传承与保护
传承困境
赣南历来有“客家摇篮”之称。客家先民采茶为生,采茶戏作为当地地方戏成为了凝聚民心、团结乡亲的艺术纽带,也成为研究客家语言、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但采茶戏在传承中也面临以下问题。
传承者青黄不接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资深的采茶戏艺人逐渐离开舞台,而年轻一代的接替者却不足。这主要是因为采茶戏的学习和传承需要长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缺乏吸引年轻人参与的机制和培训体系,导致新一代的采茶戏人才培养缺乏持续性和连续性。缺乏年轻人的参与与接替,对于采茶戏的传承带来了困境。
演出市场萎缩
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消费趋势的变化,观众对于传统戏曲的兴趣和需求有所下降。现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快速传播,使得观众对采茶戏等传统戏曲的演出产生了竞争。演出市场的萎缩导致了演出机会的减少,给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创新力度不足
赣南采茶戏传统剧多以喜剧为主,具有浓郁的赣南客家气息。但这些剧目大多是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它们所的忠孝节义观念、伦理道德说教、忠君色彩的爱国主义、反抗封建家长制压迫等题材在当代社会都因社会并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指导意义,更多地是一种对历史的认识价值。而与戏曲相比较,电影、电视艺术更吸引现代人,因为其所反映的内容绝大部分是现实生活,其表现形式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及欣赏习惯。赣南采茶戏虽然也有新时代的精品剧目,如《山歌情》《八子参军》等,也有影视化的作品,比如《茶童戏主》,但整体数量相对较少。所以虽然采茶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戏曲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缺乏对于现代观众的创新和变革,难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保护措施
政策保护
赣南采茶戏作为江西省特色传统文化,当地文化部门和剧团对其发展与保护十分重视,在人才培养、剧目挖掘、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6年,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65。
人才培养
近年来,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地方高校、表演团体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的培养体系,吸收人才,形成了专业化、规模性、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15年起,赣南师范大学设立了“赣南采茶戏表演”研究方向,开始招收艺术硕士研究生。2016年,该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赣南采茶舞”“赣南采茶戏”等相关课程,并聘请国家级传承人陈宾茂作为兼职教师。近年来,赣州师范专科学校也面向各县招收赣南采茶戏专业学生,培养县市专业剧团演员。另外,赣州市中小学也将赣南采茶戏引入音乐课堂。
剧目挖掘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赣南采茶戏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规范了采茶戏的内容,音乐上进行改革包装,先后整理出传统剧目近百个,如优秀传统小戏《补皮鞋》《老少配》《茶童戏主》《怎么谈不拢》《莲妹子》等拍成电影电视,《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围屋女人》《快乐标兵》等获国家级大奖、文化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及“92-93”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新剧目奖。
对外交流
2001-2005年,赣州市共接待18个文化交流团体共900人次,在国内外出版10余个赣南采茶戏VCD光碟,总量合计200万张,编辑出版了《客家摇篮赣州》《赣南客家书画院作品集》,举办了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接待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这些都为采茶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上海世博会,赣南采茶戏作为江西省周文化演出项目,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价值与影响
赣南采茶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茶灯为基础,吸收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对赣州市地区客家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采茶戏作为赣南地区代表戏曲,其发展也影响了周边地区地方戏曲的发展。
文化价值
赣南一带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当地客家人以采茶为生,采茶戏作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地方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客家人长期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智慧结晶,它反映着赣南客家人的生活,承载着赣南客家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它是凝聚赣南客家人民心、团结赣南客家人乡亲的艺术纽带,是研究客家语言、艺术和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是客家文化内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艺术价值
赣南采茶戏自诞生之初至今影响了大片区域,民族音乐学家冯光钰先生曾提出,以江西省为中心,广东省东北部、湖北东南部、福建省西部、安徽南部、湖南省东部连成一片“采茶文化区”。这片区域有赣南采茶戏、赣东采茶戏、抚州采茶戏、高安采茶戏、九江采茶戏等十余个剧种,此外还有湖北地区的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广东地区的粤北采茶戏,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的桂南采茶戏采茶戏,甚至台湾地区也有客家采茶戏。赣南采茶戏在采茶戏家族中产生的年代比较早,也因此在各地采茶戏基本都受赣南影响。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保留了“三脚班”的原始形态(也即各地采茶戏的早期形态),因而被称为采茶戏的“活化石”。
赣南采茶戏作为一门综合型表演艺术,不仅有赣南口头文学、民间歌舞、彩灯,还包括扇子花、矮子步、单袖筒等。这些劳动的动作被艺人逐渐改造成具有审美情趣的舞台艺术,并且强化了剧中的生活气息。“茶”作为赣南采茶戏表演形式的主要素材,将老百姓在采茶过程中的劳动生活等事项进行加工提炼,并将小调、山歌以及说唱等进行融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赣南采茶戏是表演艺术的集成。
参考资料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4
赣州:溯茶文化之根源,探采茶戏之流脉.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24
茶戏起源.赣南采茶戏官网.2023-06-24
非物质文化.安远县人民政府.2023-06-2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6-28
古树新枝:赣南采茶戏艺术传承与研究的新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4
遇见赣县·赣南采茶戏.赣县区人民政府官网.2023-06-24
赣南采茶戏《八子参军》上.文旅中国.2023-06-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孕育形成(明末清初)
采茶歌阶段
采茶灯阶段
采茶戏阶段
鼎盛发展
残存阶段
重焕新生
艺术特色
角色行当
音乐唱腔
茶腔
灯腔
路腔
杂调
舞蹈动作
基本特点
动作种类
表演形式
道具伴奏
伴奏
戏服
道具
剧目
剧目特色
贴近现实生活
富有喜剧色彩
传统剧目
现代(新编)剧目
传承与保护
传承困境
传承者青黄不接
演出市场萎缩
创新力度不足
保护措施
政策保护
人才培养
剧目挖掘
对外交流
价值与影响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